02.23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年前追完《庆余年》后,一时剧荒,闺蜜推荐看《陈情令》,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每天吃饭看一集当下饭剧,渐渐的入了坑。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不得不花式夸一下《陈情令》剧组,道具细节的用心程度堪比当年正午阳光的《琅琊榜》,演员的演技、颜值都在线,一个眼神或者嘴角不易察觉的一抹笑容,感觉不是演,而是真情流露,隔着屏幕都能同剧中人感同身受。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我一向自诩比较沉得住气,但入坑《陈情令》后,情绪就不是自己的了。不夜天百家围剿魏无羡的那一集,让我最为愤怒的。

前面还是在射日之征中立下大功的魏无羡,后面却因为救了温氏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孺,而成为众人口中臭名昭著的夷陵老祖。随便一个人都能跳出来摇旗呐喊,对他出言不逊。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说到底,救温氏余孽只是众人讨伐他的一个理由而已,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魏无羡拥有法力强大的阴虎符。众人觊觎阴虎符,妄想通过逼他交出阴虎符来削弱他的法力,以绝后患。

当你比一个人优秀的时候,对方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羡慕,二是嫉妒。比对方优秀很多,他会羡慕,但如果只比对方优秀一点,他就会嫉妒。

众人眼中,家仆之子出身的魏无羡本应就比他们低一等,但因为他有阴虎符而变成法力无边的夷陵老祖,众人皆眼红。

拒绝交出阴虎符的魏无羡遭各大仙家围追堵截,僵持不下时,有人放暗箭伤了魏无羡,美名曰替天行道。当他忍痛把箭拔出反射回去,就变成了草菅人命。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看到这里气的我恨不得跳到屏幕里,给那些人几耳光,对百口莫辩的魏无羡满是心疼。

当师姐也因自己而死之后,万念俱灰的魏无羡,将阴虎符扔出,看着众仙家因抢阴虎符而互相残杀,再也没有人去理他,魏无羡冷冷的笑了。

电视剧虽有艺术加工成分,何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呢?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最后,一心寻思的魏无羡走向崖边,带着那些强加于他莫须有的栽赃,那些满腹的委屈难过及心痛,一跃而下,以一种悲烈的方式离开。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想起小学五年级时候的一件事。期末班级评选“三好学生”,因为成绩名列前茅加上平时表现不错,我很荣幸的再次蝉联“三好学生”。名单出来后,周围开始有些流言蜚语传出。说我有内幕,因为和老师关系好,所以才当选。后面越传越离谱,更有甚者说,看到我放学去老师办公室,偷偷去改试卷的答案,这才考了第一。

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当时只有10岁的我,除了哭,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解释。最后,也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她相信我的人品,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还我清白。

班主任一个个的查问,追溯这些谣言是谁最先传出来的,最后终于盘问到我的好朋友小琪,她起初一口咬定说是我自己讲的,当班主任要喊我去办公室和她对质时,她慌了,又说不记得是谁说的。几经盘问下,她终于承认,那些话都是她编的,因为嫉妒我评上了“三好学生”,而她没有。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人言可畏,就像《陈情令》里的魏无羡,没有做过的事却被旁人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肆意传开,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你。

尽管她给我道了歉,但那段时间遭受的委屈难过,始终是个结。这么多年了,还藏在心里,像一道无法抹平的伤疤。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陈情令》里的魏无羡,在年少听学时,许下了一个愿望:“许我一生锄强扶弱,无愧于心。”他一直把这个当做自己的信条,并实践着,哪怕最后不被理解饱受争议。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前阵子“韩红基金会”被举报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某些机构的办事效率和物资透明度引众怒。相比之下,韩红第一时间冲上捐赠和救援的一线,公开、透明、迅速,让更多的人选择将钱捐给韩红基金会。

韩红因此也引来众多非议,那些网络喷子们躲在键盘后面,有预谋的开始着黑韩红的行动。

《乌合之众》里面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人一旦成为群体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他会将对你的嫉妒疯狂的表现出来。

已经把全部家产都捐光的她,已经病倒的她,还要被人举报疑似侵吞善款。

好在善良没有被辜负,正义从来都不会缺席。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给出了最终定论:经调查,韩红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总体上以规范的方式运作,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应予以支持和肯定。

《陈情令》里面藏着的道理,虽然扎心,但很受用

《陈情令》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恶,也引发了更多的深思,愿我们都能有力量去抵挡这个世界的恶意,去拥抱更多的善意。 #陈情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