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人間詞話》

中央電視臺的《詩詞大會》又開播了。

詩詞以其無窮的魅力,吸引了不同層次的讀者:下至幾歲的頑皮孩童,上至高齡的白髮老人。上至學識淵博的專家學者,下至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痴迷於詩詞帶給自己無窮的樂趣。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說到詩詞,不得不提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是中國新詞學的開創者,被稱之為當代詞學之父。《人間詞話》也是當代詞學奠基性的作品。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王國維注重字、詞、句的賞析。


中國的詩詞篇幅短小精悍。寥寥片語,就能概括極其豐富的內容。王國維注重對字、詞、句的賞析。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將春天裡,百花爭豔的熱鬧景象月入眼前。

“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將月下花前的境界寫活了。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王國維倡導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


他主張詩詞創作重點放在“我”與“物”的關係上,即觀“我”與觀“物”上。


上學時,每講到詩詞內容,老師總會特別強調說:透過文字,結合作者當時的政治背景、所處的環境、當時的心境來解讀詩詞背後隱含的意境。


境界說一: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

我贊同作者的觀點:文字是用來記錄、表達的,創作者就是用文字來傳遞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

但是,如果刻意的片面的追求境界,脫離了創作者的真情實感,這樣不順應人心的創作理念,必將不會走得太遠!


境界說二:“境界不已大小定優劣”。

王國維說:細微的和粗曠的,盡收眼裡的和放眼望去的各有千秋;“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落日照大旗,馬鳴風瀟瀟”,各有韻味。

我說:境界的大小還跟創作者的經歷有關,二八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不可能寫出中年辛棄疾的狂放。

生在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的納蘭容若不可能深刻體會到三餐都難以果脯的窮苦人之感受。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境界說三:“造境與寫境”。

何為“造境”:理想主義,即浪漫主義的表達方式。

何為“寫境”:寫實主義,即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

其實造境與寫境,很難區分的很明顯,很多詩人的造境與寫境都是相互雜糅、相輔相成的。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王國維重北宋輕南宋。


王國維說:“北宋詞有意境在,文體都有一個始盛終衰,後不如前”。

他注重意境說,所以他肯定北宋。而南宋詞中多務實,所以他對南宋詞家多有貶斥。

我說:創作都會留下時代的烙印。每個時代的創作人的經歷不同,所發之感受肯定也不同,不然就不會有“時勢造英雄”這一說法,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作品。

南宋也有載入詩歌史冊的作品:如辛棄疾、陸游。他依據自己個人的觀點,化程式化的評論南宋詩詞顯然是不合適的。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王國維受叔本華的影響。


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他還開創了非理性哲學的先河。

王國維受到叔本華的哲學影響。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痛苦,解決的方法有兩種:永久性和暫時性。暫時性的解脫為:藝術欣賞,暫時忘記塵世的生活;永久性的解脫為:滅絕意欲。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飽更憂患轉冥頑。偶聽啼鴉怨春殘。坐覺無何消百日,更緣隨例弄丹鉛。閒愁無分況清歡。

這首詞想說自己想於“弄丹鉛”來暫時忘卻生活的慾望,讓自己解脫。

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暫時性的解脫。


《蝶戀花》:辛苦錢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趨東海。終古越山澒洞裡。可能消得英雄氣。說與江潮應不至。潮落潮生,幾換人世間。千載荒臺麋鹿死。靈胥抱憤終何是。

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永久性解脫。

讀《人間詞話》,品王國維的詩詞世界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誕生於100年前。100年前的觀點,現在看來有失之偏頗的地方。但是作為當代詞學的奠基性的作品,《人間詞話》仍然是中國詩詞學中里程碑式的著作!


——END——



我是馨雨,喜歡用文字和自己對話,也想用文字和你暢聊。我有酒有故事,就差一個你 ,點擊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