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文學作品不是寫出來的

文學作品不是寫出來的

1. 有一段時間沒寫東西了,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感覺。

找不到感覺的寫作就是便秘,就是無話強迫自己說話,就是沒有情感的堆石頭,就是沒有眼淚的乾嚎。

2. 世上做夢都想成為文學家的人大有人在,可是真正實現夢想成為文學家的人並不多。絕大多數想成為文學家的人最後要麼完全放棄文學,要麼只不過製造了一堆無人問津的文字垃圾。

也有人為了圓夢自費出書的,也有人發表了幾篇文章便真的以為自己成了作家的,甚至還有人通過關係花錢成為作家協會會員的。

更多的,是一邊夢想著,一邊勤奮地創作,以為勤能補拙,寫得多了自然就會成為文學大師。

3. 實際上,作品不是寫出來的,不是通過勤奮努力就可以一步步提高,從而掌握文學的真諦,成就偉大作品的。

縱觀世界文學,莎士比亞是喜馬拉雅山,高高地立在那兒,人們可以欣賞,但卻無法跨越,不管你是文學專業出來的也好,文學博士也好,文學博導也好,你只能望莎興嘆,並且自愧不如。

然而,莎士比亞根本就沒上過大學,也從來沒有接受過寫作訓練,他甚至也沒有離開過英國。本質上,他就是一個既不讀萬卷書,也不行萬里路的傢伙。

但是,他擁有的英語詞彙量無人可比,他的戲劇創作讓牛津和劍橋的“大學才子”們除了嫉妒,除了攻擊他是“黑烏鴉”,剩下的只有恨自己怎麼沒有同樣的天才。此外,莎士比亞的詩歌也絕對是世界一流好詩,如果他不寫戲劇,就憑他的詩歌,英國文學史上也必須給他留下頁碼。

4. 文學不是寫出來的,對此看得最清楚的是文學家以外的旁觀者,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看來,藝術是天生的,是最原始的性慾衝動,是libido,是一種必須傾倒出來的壓抑,它與努力無關,與出身無關,與社會環境無關。

換句話說,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天生的。

這話說出來對某些人是一種打擊,因為,他本來以為自己寫得還不錯,只要繼續努力或許就能拿到中國作家的第二個諾貝爾獎了。

沒辦法,事實就是如此,你生來是幹什麼的材料絕不會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不過,成不了偉大的作家也沒必要不開心,因為,按照弗洛伊德的研究,天才離精神病近在咫尺,搞不好就得住精神病院,尼采和梵高都是真實的例子。

5. 所以,當一個人寫不出像樣的東西的時候,彆強迫自己。反之,如果你覺得必須一吐為快,那就不管有什麼煩心事都要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遵循“靈感”的教導,把“靈感”要你亦步亦趨記錄的內容記下來,說不定你就成了作家,名作家,偉大的作家。

附:構成一部偉大作品的不只是文字或情節,真正偉大的作品一定是有思想的,甚至可以這樣說,偉大的作品就是以生動的形象表達某種深刻的領悟,文學如此,音樂如此,美術也不例外。但如何做到“深刻領悟”?這就要憑個人的機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