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常有人說,離開學校就再難交到真心的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裡有一個區域的框定,大家一起上課、一起放學、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外在的限制迫使大家處於一種長期的、較為親密關係。彼此相處時間較多的前提下,也自然而然地有了更多溝通和互相理解的機會,交到真心朋友的幾率也更大一些。等到走出學校步入社會,失去了外在區域的限制,新認識的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時間可能很短暫,相互之間的交集也隨之減少,想要交到新的好朋友,可能就會變得困難。

“鄧巴數字”告訴我們,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並且能夠深入交往的人數大概只有20人。也許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太多,但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一直都會擁有結交朋友的需求。

英國著名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曾寫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當失去了外界的區域框定來幫助我們拉近彼此距離時,我們就需要用自我的力量來拉近和他人的距離,這種自我力量,就是今天我們要深入講講的“共情”。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一、如何理解共情?為什麼要培養共情能力?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共情並不是同情,也不是憐憫,更不是悲天憫人的聖母情懷。當面對別人的苦難時,同情或者憐憫帶給對方的感受是“你真可憐”,而共情是“我懂你的感受,我也知道這對你來說非常艱難” ,同情的潛臺詞是“雖然你很可憐,但我過得比你好”,而共情則是我深深地碰觸到了你的感受,進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其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共情能力強的人會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如果身邊人不開心,自己也會變得鬱鬱寡歡,其實並不是。

人本主義理論創始人羅傑斯說:“共情是理解另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好像你是那個人一般。但同時,你也時刻記得,你和他還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個人,而不是成為了他。”

共情能力強的人並沒有放棄或丟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時也能夠體察他人的情緒、矛盾或心願,你所做出的回應也可以更滿足對方情感上的需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走心”。擁有比較好的共情能力,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很多溝通上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在社會上廣泛結交好友也就不是難題了。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二、如何訓練提高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我們可以在溝通中通過幾個方式的注意與練習,提升共情能力,並且有意識地增強帶有共情的表述能力。

1. 運用類比

首先,如果你很難感知到身邊人的情緒,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來達到設身處地的效果,也就是設想一個類似的、與自己有關的場景,以達到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都說不能隨便在不告知孩子的情況下,把孩子的玩具送人,但是有些家長就會覺得“哎,不過是個玩具而已,小孩子要學會分享”,這便是隻站在自己角度上看問題,無法體會到被迫失去心愛玩具的孩子的傷心,如果運用類比告訴這些家長,對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他們信賴的家長在沒有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隨意把自己心愛的玩具送給別的小朋友所帶來的傷害,等同於一個成年人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搶走了自己的愛人。這樣一來,這些家長是不是能立刻醍醐灌頂般理解到孩子的感受,能夠共情了呢。

接著,我們可以把類比法運用到表達上,來告知對方,我能夠與你共情,能夠體會你的感受。比如,當朋友說:“我覺得特別孤單,特別沒有存在感,每天身邊人都忙忙碌碌,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只有我什麼想法都沒有”。運用類比表述的話,你就可以把他的情況類比到另一個主體上,回覆道:“你是不是感覺,沙丁魚群中的一條鰻魚,明明與大家身處在同樣的環境,卻格格不入,也不知道該往何處去。”這樣的回覆並沒有對他說的內容加任何點評,但這種表達方式一定能讓對方感受到“你有理解我說的內容,你是懂我的”,可以迅速拉近雙方的距離。

所以,類比法非常實用,可以運用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思考問題時,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二是在對話中,把他人的情況類比到另一個主體上。哪怕你並沒有完全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向對方傳遞了“我理解你”的訊號。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2. 回應情緒而非內容

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許多話語表述的並不是它字面上的意思。

比如一對情侶,女生和男生興高采烈地分享今天遇到的趣事時,男生卻忙著打遊戲,心不在焉地回應幾句,於是女生說“好吧,你忙吧”,這時一個稍微有些共情能力的人都知道,如果男生回“好,那我先去打遊戲了”,可能就會迎來一場腥風血雨,因為雖然女生說的內容是讓男生去忙,可表達的情緒卻是希望他能放下游戲陪陪自己。這個時候就應該感知到她語言背後的情緒。

再設想一個場景,同事為了一個重要的方案忙了好幾天,對你吐苦水道:“今天忙了一天寫方案,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如果只回應詞句的表面意思,可能會問:“啊,那現在吃了沒”或者“報告寫完了嗎”,但如果能感受到她此時焦躁而幽怨的情緒,回應道:“真心疼你,餓著肚子趕方案,我這裡有些小零食要不要墊一下”,相比之下,第二種表達方式是不是可以明顯提高對方對你的好感,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呢。

共情能力好的人,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所以在溝通中,我們不能只耽於聽對方說了什麼,更要用腦和心,體會感受內容之後的情緒,並且要有意識地選擇回應情緒,而非只是回應文字內容。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3. “相似效應”

“相似效應”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是說人們總是喜歡與自己有共同語言或相似性較高的人交往,而在共情表達訓練中,也常常用到這種效應。

也就是說,在對方傾訴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對方講述自己所經歷過的,相似的情況。通過表達我們曾經歷過相似的事情,讓對方知道,我的經歷跟你是相通的,所以我也能真正地理解你的想法、你的情緒。

比如,朋友跟你說:“我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情緒很低落,嘗試了各種方法來緩解和改變,都沒有用“,你想起自己也曾經歷類似的時光,就可以告訴他:”你知道嗎,在我的生命裡也有這樣一段日子,整個人都陷在情緒的低谷裡,沒有辦法走出來,後來費了很大勁兒,在時間的幫助下,才慢慢緩解“。

這樣的回覆並不需要你暴露過多自己的個人生活,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也能讓對方體會到他並不是一個人,拉近你們的溝通距離,讓對方覺得,你是瞭解我的,你跟我是一類人。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能力”,到底有什麼用?

4. 體驗不同的生活

最後,我們還需要通過不同的生活體驗,來真正理解和學會尊重別人的情緒想法與價值體系。畢竟不同背景下的人很難真正相互理解,就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生活條件優越、物質富足的人,光是靠想象,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很艱難了;沒有經歷過病痛的人,光是看看文字描述,很難對受病魔折磨煎熬的人有感同身受的體會,而這些,都需要真正看到,才能體會到。

所以,平常我們可以通過做志願者等方式,去敬老院、孤兒院或者一些偏遠地區,儘自己的一份力給予他們幫助的同時,也實地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真正做到設身處地去想他們所想,與他們情感共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