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歷史】蒼溪:歷史沿革

點擊

上面↑↑↑藍色字關注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蒼溪,象一塊晶瑩的翡翠,鑲嵌在秦巴山脈南麓的四川盆周山地上。蜿蜒曲折的嘉陵江和東河,至北向南縱貫全境,滋潤著233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膏沃之地,養育了78萬勤勞、淳樸的蒼溪人。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西晉武帝太康(公元280—289年)中,從閬中縣地分置蒼溪縣,縣治所就在今城關鎮農壇村(又名縣壩)。當時,縣境嘉陵江兩岸,千峰疊翠,萬嶺蔥鬱,林木茂盛。青山懷抱中的江流水勢平緩,流綠淌翠,幽靜極了,漂亮極了。因此,人們將嘉陵江這一河段,美稱為“蒼溪”。建縣之時,以水名為縣名,這就是蒼溪的由來。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南北朝劉宋時,在縣境青山觀(今禪林鄉青山村)喬置漢昌縣。元嘉八年(公元431年),蒼溪縣併入漢昌,縣治也由城關鎮農壇村移至青山觀。隋開皇四年,漢昌縣治從青山觀移歸今城關鎮農壇村。開皇十八年(598年),廢漢昌縣名,復蒼溪縣名。從此,蒼溪縣名與縣的治所一直沒有改變過。從西晉武帝太康中置縣算起,蒼溪縣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

歷史了。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千年的風雲變換,千年的滄海桑田。

蒼溪,那滾滾流淌的華夏歷史長河裡,有它激起的小小漣漪,一部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中,有它閃光的段落……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早在殷商時代,“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向商王朝發動進攻,那浩浩蕩蕩的“西南夷”隊伍中,就有蒼溪的先民子弟。

漢高祖平定三秦,閬中人範目招募嘉陵江一帶百姓相助。那“天性勁勇”,善於衝鋒陷陣的大軍裡,多有蒼溪的土著—宗民。

楚漢相爭,劉邦“自三秦伐楚,丞相蕭何發蜀、漢米萬船而給助軍糧”,蒼溪的嘉陵江河道上,曾飄蕩過軍士、民夫哎咖的船歌。

唐末黃巢義軍攻破長安,僖宗倉惶奔蜀,行至利州隨侍宮女失散,她們沿利閬驛道幾經轉折到達蒼溪縣境,因兵荒馬亂生活無著,遂在縣之槐樹驛附近佛寺削髮為尼,其佛寺因名御女庵,後來更名玉女觀。如今,不見了御女們面對青燈黃卷的愁苦容顏,那悽楚哀怨的誦經聲伴著暮鼓晨鐘也早已化作雲煙。然而,玉女峰上那千 年的古柏,玉女觀旁那萬仞石壁,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將長留在蒼溪,長留在華夏大地,長留在宇宙天地之間。

五代紛爭,宋

太祖命大將王全斌征伐後蜀孟昶。宋軍主力經利州攻打劍門關,偏師則由旺蒼嘉川(古置縣)沿東河而下攻打蒼溪岐坪(古置縣,今置鎮),然後穿越縣境,渡嘉陵江至蒼溪河西而奔蜀道,與破劍門關的大軍合兵進擊梓州。宋兵從京師出發,平定全蜀只用了短短六十六天時間。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十三世紀中葉,南宋與蒙古在蜀地對抗長達43年之久。四川安撫制置使餘階築青居、釣魚、天生、雲頂、大獲等十餘城,因山為壘,棋佈星分,並遷諸郡治所於上,屯兵聚糧,對抗蒙軍。蒼溪,作為蒙宋交兵的

前哨陣地之 一,境內所建的大獲城;距縣城40裡,石壁削立,三面臨江,—面負山,地形險要,作為抗蒙據點長達數十餘年。縣西長寧山鵝頂堡,是蒙宋鏖兵的主戰場,這裡 長眠了數以千計的英魂,他們的主將王佐也戰死疆場,嘉陵江邊亭子鄉高橋村那翠竹青松掩映的“王佐將軍墓”,至今仍受到父老鄉親們深情的祭奠。

明朝中葉以後,政治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反抗明王朝的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川北閬中人鄢本恕、蘭廷瑞在家鄉率眾舉義,部眾發展迅速,很快壯大到十萬 之眾。他們首先攻破了明朝重兵把守的蒼溪鐵山關(今蒼溪縣灕江鄉玄壇廟),擒殺守將兵馬副使馮傑,爾後轉戰川陝兩省數十餘縣。後來鄢蘭起義雖被明朝大軍鎮 壓下去,然而他們抗強暴爭生存的義舉,象閃閃的火炬照亮了天巴山南北,給黑暗中掙扎的窮苦百姓指明瞭方向。

清朝嘉慶以後,川、陝、楚三省交界 的南巴老林裡,爆發了白蓮教

起義。其中轉戰川陝邊界的通江蘭號冉天元所部義軍,曾在蒼溪縣嶽東鄉、白楊鄉交匯的貓兒埡人頭寨,與前來圍剿的清軍統帥額勒登 保激戰。義軍出奇兵大破清軍,殺死副將(從二品)以下將校二十四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中國

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川北陝南開展土地革命,蒼溪是當時川陝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萬多蒼溪兒女參加了紅軍,十餘萬蒼溪父老為創建蘇區、保衛蘇區 出過力,流過血汗。聞名中外的搶渡嘉陵江戰役,就是以蒼溪城東塔子山為主渡口,渡江後主力紅軍就是經這裡西渡嘉陵,而後踏上長征征程。在漫漫革命征途上浴 血奮戰的三萬餘名蒼溪籍紅軍戰士,到1949年全國解放時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他(她)們中的大多數人,為了革命事業已先後長眠在異地他鄉。蒼溪這塊紅色 的土地,為了共和國的建立,無私地奉獻了她的兒女、奉獻了她的資源,奉獻了她的一切……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蒼溪這塊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積澱的古老土地稱鍾靈毓秀,千多年來落茵遍地,人才輩出。

兩漢之交的大學問家譙玄,出生縣境白驛鄉譙壩村。譙玄自幼熟讀經書,通曉天文地理。漢成帝時去京城長安應皇帝試,庭對第一,被任命為議郎官。漢平帝時譙玄又被任命為繡衣使者,代表皇帝巡行全國各地,去觀察風土人情,蒐集民間意見。西漢末王莽專權,譙玄歸隱故里蒼溪。公孫述據蜀稱帝,多次聘他出山為官均被 拒絕。譙玄生活在兩漢之交的戰亂年代裡,他學識淵博,為官清廉,潔身自好,則直不阿,高風亮節,不攀附權貴,擁護國家統一,反對封建割據,這些品格兩千多 年來一直為後代稱頌,《後漢書》、《華陽國志》、《四川通志》等典籍單獨為其立傳,記載他的事績。

生活在南宋戰亂年代的狀元王樾,是蒼溪 縣禪林鄉青山村人。其父王詩,官至洋卅刺史。後升任刑部侍郎。王樾自幼聰慧機敏,受父親訓導,學業大進。公元1231年登進士第,宋理宗金殿策對第一,高中

狀元。曾授京畿大夫,後升巡案。年老回鄉,躬耕田壟,培育子孫,後裔十分發達。據明代《保寧府志》載:“其後輩王績者生九子,宋末王績子王垓、王域、王圻、王垌、王城、王坻、王蠟、王堪等,皆先後登進士第,只有王壎為舉人,史稱“九子八進士”。

【历史】苍溪:历史沿革

二十世紀初,辛亥革命的浪潮席捲華夏大地,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成立“大漢軍政府”。蒼溪城關鎮興賢街人陶澤琨,原為清末武秀才,後畢業於四川官弁學校,時任清軍綠營管帶,率部

起義加入同志會,任大漢軍政府管事。1911年12月22日黎明,在攻打清政府四川總督趙爾豐南苑官署時,陶澤琨率敢死隊百餘人衝入督院衙門,迫使把守督院的三千巡防軍繳械投誠,生擒清朝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皇城壩舉行的公審大會後,由陶澤琨負責行刑,沾滿四川人民鮮血的趙爾豐,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1913年秋,趙力豐之兄趙爾巽買通袁世凱,袁密令四川都督胡景尹、師長周駿,在重慶將陶澤琨捕殺。陶澤琨,這位四川辛亥革命中的英雄人物,雖然死在袁世凱黨羽的手下,但歷史從來是由人民書寫的,1915年袁世凱
稱帝不成死於非命後,陶澤琨得以昭雪,其英名人成都四川忠烈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