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弘一法師的書法您喜歡嗎?

leonides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位通才,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他最早將油畫、鋼琴、話劇引入中國,擅長書法、詩詞、丹青、音律、金石,是整個學術界神一般的存在。

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首歌《送別》就是他的作品: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多年以後,演唱此曲的朴樹感嘆,如果這歌詞是自己寫的,願意當場死去……

葉聖陶在談弘一晚年書法時說:“弘一法師近幾年的書法,有人說近於晉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實在說不出。我不懂書法,然而極喜歡他的字。若問他的字為什麼使我喜歡,我只能直覺地回答,因為它蘊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謙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毫不矜才使氣,功夫在筆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弘一法師,當代著名高僧,原名李叔同。出家後,更名演音,號弘一,諸藝俱疏,唯書法不廢。1880年10月23日生於天津一個富足的書香門第,1912年前往上海,後應聘至杭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授國畫、音樂。1918年正值盛年並處在藝術巔峰的李叔同毅然決然的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從此淡泊名利、孑然一身。

其實我的感覺和葉聖陶先生一樣,弘一法師的書法給我一種淡雅、從容、謙謙君子的感覺,初看結構並不是很美麗,但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賞心悅目,可以說弘一法師把書法的質樸發揮的淋漓盡致。

弘一法師的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昇華,出家之前的弘一法師字體寫的也非常好,當時的水平已經可以躋身於民國大家的行列,其魏碑書法大氣磅礴、剛勁挺拔、用筆果斷且多用方筆。



出家以後的弘一法師在性格和人生追求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反映到了書法上,出家以後弘一法師的書法變得厚重圓潤起來,不僅沒有了斬釘截鐵的方筆,筆畫都變得柔和起來,連鋒利的鉤畫都顯得那麼平易近人。這和弘一法師在y佛教上的修為有很大的關係。

弘一法師的書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早起中期和晚期,現在我們來一一欣賞,不知道你是喜歡他哪個時期的作品呢?

一:早期作品:


二、中期作品:

三、晚期作品:


不二齋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弘一法師的作品的。

弘一法師原名李叔同, 1880年出生於天津,在他39歲的1918年,進入西湖旁邊的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才擁有了“弘一”這個法號。

第一、弘一法師戲劇、書畫、音樂歌賦都是專家,多才多藝,皈依佛門後,其它的才藝都捨棄了,唯留書法一事與眾生結緣。

第二、弘一法師的書法也因為佛學的修養,去掉的雕飾與行筆的走勢,唯一靜心,低調不顯。頂禮弘一法師!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楷書主要取法《張猛龍》,篆書主要學鄧石如氣勢,隸書主要學習的是楊峴方圓兼用的用筆。

第四、弘一大師的書法字形瘦長,即使無一渴筆,無一飛白,墨濃如漆,亦不嫌臃腫。如果像蘇軾那般取左右橫式開張,或如朱耷那般取方圓字態,那極可能給人用墨過豐之印象。上下取勢,較好地解決了飽滿黑亮和態濃肥膩之間的矛盾。

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弘一大師書法由在俗時的絢爛到脫俗後的平淡,是修心的結果,是大師心靈境界的昇華。





書畫日課


弘一法師的書法你喜歡嗎?

書法藝術造詣很深,後期走進了脫俗境界。力摹漢魏六朝,尤力於《天發神讖碑》、《張猛龍碑》及魏齊諸造像,摹寫皆不下百餘通,用功勤苦,可見一斑。

上款有九月初一下午六時寫。“悲欣交集”


一生的概括,有悲有喜,四字流露出弘一法師人生閱歷。其實用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準的人生體驗。

字寫的略長。佈局心思隨意,沒有絲毫的雕飾,寬博簡散,有似乎簡單明瞭,從用筆看不出那家書體,形式於行書體,自然返樸書境,於此脫塵埃,佛光普照。

究竟清涼,追求清涼心境。書墨不見險絕,不見法度,點畫天真可愛,爛漫清氣,也由此歸回平正,諸藝概舍唯書不廢,多書經文佛號弘法結緣,成恬淡靜穆、棄一絲煙火氣的“弘體”書風,


弘一法師的書法俗人已經無言評析,因了心性意佛,此境界,已經無掛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狂喜淡墨a


無論是誰的字,,不落款或不看落款,(去掉有色眼鏡,愛屋及烏的干擾),,評論就方便準確多了,名人字畫和字畫名人是兩回事,,阿彌陀佛善哉。


孫金庫書畫


悲欣交集四字,上下結構非常奇特,感覺是寸腸欲斷,有種矛盾心裡的交集,但與俗世之人不同,俗世人會煩燥不安,我認為他心空也,有點無賴,有點不甘,心裡多少還倦念著啥,,,,,,,,,,,


胡思一一亂想


這不叫書法,只能叫漢字


火眼金睛wsl


現在的價格炒的喜歡的只是這價格而已了!


旺吳居士


寡淡的氣質,最符合出家人性情!


福智善通2


超凡脫俗,非人間煙火也🙏🙏


善思堂書法


看後能讓人心平氣和,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