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诸葛亮和司马懿被视为是一时对手,其实这里面也有《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前期的对手是曹真,到四伐和五伐才轮到了司马懿。在这两次战争中,司马懿打得也不算好看,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对孟达我重拳出击,对诸葛亮我唯唯诺诺。其实司马懿在诸葛亮四伐中的表现比还是比较主动的,不过四伐中的交手的情况却成为一个历史迷案。因为不同史料中的记载不同,有说法是诸葛亮获胜,有说法是司马懿获胜。那么二人究竟谁胜利了呢?我们应该怎样来看这些史料中的矛盾之处呢?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诸葛亮四伐过程概述

为了方便阅读,小编首先对诸葛亮四伐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在蜀汉建兴九年、曹魏太和五年(即公元231年),诸葛亮率军进攻祁山,并且联络北方的鲜卑大人轲比能出兵呼应。曹叡令司马懿督张郃、郭淮、费曜、戴陵等人抵抗诸葛亮。诸葛亮进行了分兵,一部分围攻祁山,自己率领一部分继续北上进攻上邽,抢先割取上邽的麦子。司马懿迅速赶到上邽,但是没有赶得上。诸葛亮已经击败郭淮、费曜,成功割取上邽熟麦从而全身而退。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司马懿继续向南追击,期间派遣部将牛金对诸葛亮骚扰,但是诸葛亮没有应战,而是选择进驻祁山以北的卤城,占据有利地形。司马懿继续进攻卤城,击败诸葛亮,诸葛亮率军队与之前的分兵汇合,共同围攻祁山。这个时候司马懿不敢轻易进攻围攻祁山的蜀汉军队,但是部下的怨气已经非常大了。司马懿没有办法,对诸葛亮发动进攻,令张郃进攻固守南围的王平。结果张郃被王平抵挡住,诸葛亮令魏延等人逆击司马懿,并且取得胜利。司马懿溃败之后,诸葛亮又将战线向北推进,但是很遗憾,当时由于连天霪雨,后方粮食运输极为困难,李严给诸葛亮写信要求前线的军队撤退。诸葛亮回撤的过程中,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射杀于木门道。这是小编结合《裴注三国志》以及《晋书》两种史料梳理了一个诸葛亮四伐的大概过程。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汉晋春秋》:“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

《晋书·宣帝纪》:“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汉晋春秋》:“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李严)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汉晋春秋》与《晋书》的记载

大家都知道,陈寿在为诸葛亮立传的时候,对他的军事上的履历的记载简直可以用少得可怜来形容。尤其是在诸葛亮四伐中的对手还是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作为晋臣的陈寿肯定是相当避讳。所以《三国志》对诸葛亮四伐的记载非常少,看这次战役的历史,是必须要参照《汉晋春秋》和《晋书》的记载的。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汉晋春秋》与《晋书》

首先来说说二者的可信度。《汉晋春秋》从名字上来看,就知道它的立场是不承认曹魏,偏向于蜀汉的。它在《三国志》为司马氏避讳的基础上,补充了很多褒蜀的史料,是很合理的。当然《汉晋春秋》并非正史,但一来《汉晋春秋》成书时间比较早,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作品,接触的资料有一定可信度;二来习凿齿也是东晋人,想来不会为了吹诸葛亮而故意伪造黑司马懿的史料,也就是说“甲首三千级”在当时应该有确实的史料,才会被习凿齿采用。

《晋书》被承认是正史,但是也有很多的弊端。《晋书》成书于唐朝,从时间上来看不如《汉晋春秋》可信。而且《晋书》中的内容在取舍上非常杂乱,甚至还有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笔记小说被收录在内。但《晋书》毕竟是正史,经过很多史学家的修撰,而且《宣帝纪》也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认可。总的来说《汉晋春秋》与《晋书》的记载都有很高的价值,但都不能按照完全的信史来看。

“甲首三千”与“斩俘万计”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现在关于诸葛亮四伐的最大争议之处,应该就在于《汉晋春秋》和《晋书》这两处史料。《汉晋春秋》中记载诸葛亮大破司马懿,获得“甲首三千级”的大胜;而《晋书》中则记载司马懿在“卤城之战”中对蜀汉军队获得“斩俘万计”的大胜。平心而论,这两者之间倒是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战役不同,诸葛亮破司马懿的地方未必是卤城。但是这两个战绩也确实有些惊世骇俗,“甲首三千”有点难以理解,根据个人的立场(诸葛亮吹黑或者司马懿吹黑)能够理解成从三千到一万以上(甚至还有理解为超过五万的);司马懿的“斩俘万计”倒是很好理解,但是不科学。在狭义的三国时期战损一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可以参考同期的东吴和曹魏的“石亭之战”,陆逊击溃曹休,导致曹魏发生一万以上的减员。曹休回去直接被气死了,孙权也凭借“石亭之战”的胜利正式称帝。诸葛亮减员一万,回去屁事没有,在三年后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是很不符合情理的事情。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如何看待诸葛亮四伐

小编认为,诸葛亮在四伐中一度击溃司马懿,《汉晋春秋》和《晋书》都有参考价值。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没有完成对对方的大量的有生力量的杀伤。这一点要从谎报军情、战后封赏和“甲首”概念几个方面说起。

谎报军情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在三国时期,谎报军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出征的人数还是失败后的战损,都会被统治者或者参与者进行刻意的夸张或者隐瞒。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号称百万;诸葛亮一伐号称二十万;再比如在“洮西之战”中,《蜀书》的记载是姜维杀伤几万的曹魏士兵,而在曹魏官方的诏书中却宣称伤亡几千。这种冲突想来是人为的修改造成的,史家无法确认孰是孰非,也就直接照搬过来。

同理,谎报军情也出现在上计军功的事情上。比如说一个将领在一次战役中杀敌一千,他在上捷报的时候很有可能声称杀敌一万,来达到宣扬武功的目的。这种不成文的旧例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中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我们看史料,包括《晋书·宣帝纪》中经常会出现“万计”这样的字眼。上面小编也说过了,真的对诸葛亮杀伤一万并不合理,如果《晋书》所载属实,那就只能用谎报军情来解释。即司马懿进攻卤城的时候杀伤了蜀汉千余的士兵。

《三国志·魏书·国渊传》:“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

战后封赏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有人认为《晋书》中的“斩俘万计”是合理的,原因是在诸葛亮四伐之后,曹魏对一干人等进行了封赏。如果没有军功,怎么会封赏呢?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晋书》记载合理。第一《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明确说明,进行封赏的原因是“以亮退走”,只提到撤退,全然没提到具体的杀伤;第二之前的诸葛亮一伐、二伐之后曹魏都进行了封赏,四伐并非是特例。所以曹魏对司马懿一干人等进行的封赏并不能印证《晋书》的记载。而且小编只找到了司马懿和张郃的封赏,其中司马懿作为主将抵挡住了诸葛亮;张郃则是战死于木门,对他的封赏很难说不带有抚恤的味道。而同样参与诸葛亮四伐的郭淮就没有明确的封赏。不过既然曹叡总归是进行了封赏,表面在诸葛亮四伐中,司马懿虽然一度被击溃,但还没到惨败的程度。

“甲首”概念

有人根据披甲率或者“甲首”一词的下级军官的含义算出诸葛亮杀伤司马懿超过一万甚至好几万的士兵,取得诸葛亮北伐中绝无仅有的大胜,这也是不合理的。首先说说“甲首”一词,小编更倾向于“被甲者首”的含义,甲士的首级,共有三千多级。因为有实际的缴获,另外还有五千玄铠,三千张角弩,这么多战利品摆在这里,应该不存在在数量上谎报军功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按照披甲率计算的话,三千甲首真的有一万甚至好几万士兵那么多吗?小编以为并不是这样。因为三国时期的披甲率是很模糊的。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在狭义上的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士兵的披甲率可能会比较低,因为经历长年的战乱,装备消耗严重,而且民不聊生,生产力极低。比如在曹操的《军策令》中说,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十万,只有一万套铠甲,曹操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二十套;再比如说公孙瓒与袁绍的“界桥之战”中,麹义击溃公孙瓒的两万步兵、一万以上的骑兵,只获得甲首一千多级。可能很多人用这个所谓的披甲率来计算诸葛亮四伐中的“甲首三千”,才得出一个好几万的结论(说实话按照这个计算只能得出三万或者十万这个吓人的数字,不知道五万和七万五等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

但是到诸葛亮四伐的时候,各个政权的秩序已经重新建立起来,经济生产也较东汉末年强了很多。这个时候的披甲率还是找不到确定的数字,不过可以参考其他朝代的披甲率,一般在60%左右,根本没有到《军策令》或者“界桥之战”中那样低的程度。而且这个“甲首”虽然在数字上不好注水,但质量还是可以的。曹魏军队溃败,为了提升逃跑的速度,很有可能将一些盔甲、兵器丢弃在路上,玄铠和角弩就是这个道理。蜀汉军队斩首三千,然后用曹魏军队遗弃在路上的盔甲套在上面,得出“甲首三千级”的结果,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聊一聊诸葛亮四伐的“甲首三千”和“斩俘万计”

小结

综上所述,小编同时采信《汉晋春秋》和《晋书》的记载,只不过对《晋书》记载的数字抱有很大的怀疑;另外《汉晋春秋》中的“甲首三千级”也不能确定蜀汉杀伤的数字有多么大。总体来说,小编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诸葛亮四伐中有两次交手,分别占到了一些便宜,但总体来说诸葛亮还是取得了胜利,可惜受限于后勤的不足无奈撤军。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英雄记》、《太平御览》、《太白阴经》、《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