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1937年,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剧院风情》在美国和英国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著名评论家伯纳德·德·沃托曾赞誉它“精美绝伦”,是当代优秀小说的范本。

《剧院风情》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的英国社会,通过对女主人公茱莉娅精神虚无的细致刻画,毛姆呈现了处于一二战过渡时期英国人民普遍的心理和生活状态,而不断丰富的情感和演艺经历使茱莉娅开始反思自我的真实存在。

戏剧中的自我源于生活,忠于生活,却又比生活更加真实,在舞台上呈现的自我与生活中的自我影射了茱莉娅的双重自我,即现世的存在与虚无的存在。毛姆通过小说中灵与肉的交织,存在与虚无的纠缠,为我们呈现出茱莉娅的真实自我。

这部小说并不致力于抨击现有的社会状况,也不想对我们灌输人的好坏善恶等自身价值的意识。而是通过最终呈现茱莉娅的真实自我,为当时处于“存在恐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自我解救的办法:坚持真实的自我,而不受世俗的社会生活所影响,这对于生活在当代社会的我们仍然具有启发性意义。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一、现世的存在

“现世”是指世间一般性的的习俗,它强调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受到表层社会生活的影响而呈现出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剧院风情》则着力于其支配作用。

女主人公朱莉娅是一位在舞台上备受仰慕的女明星,她一生的所做选择与行为,由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来解释是最为恰当不过的,这也就是对现世的自由选择,抑或人的绝对自由的中心命题。

在那个特定的境遇中,茱莉娅对生存环境的恐惧感,让她被一些不幸意识所缠绕,并时刻感受到外部世界对自己生存的威胁。想要生存,就得不停挣扎,该如何解救自己,就必须做出选择。

小说中的茱莉娅曾被送到姨妈法洛夫人那儿,在法国读中学。受其影响,茱莉娅在很早就已经接触到一些戏剧方面的知识,加上她自身的天赋,为她以后在戏剧发展上的精彩“表演”奠定了基础。

在米德尔普尔剧团,初见迈克尔的茱莉娅觉得,她从没看到过比他更漂亮的年轻男子,因而一眼就爱上了他。当其他女人给迈克尔写情书或献媚时,尽管迈克尔本身从来不予回应、表现冷漠,但茱莉娅还是不由得恼怒和嫉妒。

当茱莉娅过生日,迈克尔送给她丝袜,即便那是一份一眼就能看出质量不很好的礼物,但茱莉娅仍然激动得不禁潸然泪下。被迈克尔的漂亮容貌所支配,茱莉娅开始迷失自我,处于一种现世的存在中。

当她受邀来到迈克尔父母的住处时,为了给格斯林夫妇留下一个好印象,茱莉娅没有表露出自己女演员的身份,而是扮演一个乡村姑娘的角色,因为迈克尔的父亲喜欢淳朴、稳重的天真姑娘。我认为,茱莉娅在格斯林夫妇面前的表演,都归因于对迈克尔的爱,她为了迈克尔竭尽全力地取悦格斯林夫妇,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同时,在现世的生活中,支配茱莉娅的还有她与查尔斯之间介于爱情与友情的心照不宣。查尔斯是一位勋爵,他是茱莉娅最忠诚的爱慕者。查尔斯举止非常优雅,除了爱好戏剧艺术,他还爱好音乐并博览群书,他喜欢给茱莉娅灌输知识,而茱莉娅也乐于汲取。

在茱莉娅心里,查尔斯的存在虽然超出了友情,却也并非爱情,查尔斯深知这一点,当他下定决心不再来看她的时候,茱莉娅的眼泪夺眶而出。她那几乎能够想哭就哭的本领,正是她最见功夫的拿手好戏。

茱莉娅并不爱查尔斯,但却依附于他,于是她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并受其支配。她不愿意结束这种关系,给自己戴上了面具,又一次开始表演,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能帮她维系这种联系。而事实上,她也成功地使查尔斯向她妥协,也正是这一

妥协让茱莉娅处于一种现世的存在。

在小说中,茱莉娅与迈克尔聊到有关汤姆的话题。汤姆是西登斯剧院的一名年轻会计,刚来工作没几天,坦率、纯真而腼腆,当迈克尔向茱莉娅介绍他时,汤姆的脸都涨得通红。茱莉娅邀请汤姆到家里吃饭,并表示之后迈克尔会开车送他回去,以打消汤姆的后顾之忧。而汤姆担心自己邋遢不堪,茱莉娅到家后,即吩咐管家带这名年轻人去盥洗室梳洗。

作为英国著名的女演员,茱莉娅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人生近乎完美的她并没有对一位毫无经验的会计予以任何不屑、嘲讽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和表现,而是给予他人性的关怀。

在我看来,茱莉娅在汤姆面前呈现出最为人性化的自我的一面,是因为她知道,汤姆跟她一起吃顿午餐、跟她谈上三刻钟的话,可能使他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小圈子里身价倍增。她的关怀不仅温暖了汤姆,同时也会为她现世的存在提供了支撑,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自我。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二、精神的虚无

在一战结束之前,茱莉娅对迈克尔的爱情消失了,婚姻对于茱莉娅而言,似乎就是突然的终结。

在迈克尔回来之后,当他用嘴靠近她时,她却感到一阵轻微的厌恶,她发觉迈克尔曾经青春美丽的肉体散发的“一股鲜花和蜂蜜的芳香”变为了“男人的浊气”。

茱莉娅感叹她曾痴迷的那个男人已令人生厌,她觉得生活欺骗了她,她的完整自我趋于破裂,在精神上有了一种虚无感,从而促使茱莉娅寻求另一种精神寄托。

汤姆送来的一束鲜花使得他与茱莉娅有了进一步的联系,几经辗转,他们再次见面。汤姆带她进入的“那间屋子还算宽敞”,但“陈设却显得坑脏而灰暗”让她“清晰地回想起自己初上舞台时”的状况。她仿佛看到了曾经奋斗的那个自己,莫名地对汤姆有了一种认同感。

而汤姆身上那令人陶醉的青春芳香正好弥补了迈克尔青春肉体的逝去,当汤姆再次来找茱莉娅时,她表现得即和蔼又疏远,似乎他们之间不曾有过任何联系。但当她看到汤姆那泛着潮热的脸庞和迷人的蓝色眼睛,茱莉娅感到心中突然一阵剧痛。

在茱莉娅眼中,现世的社会生活就像一场独特的游戏,于是她倾向于接受生活及人们原本的样子,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汤姆。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年轻的汤姆富有青春活力,让茱莉娅贪婪地享用着,犹如猫儿舔舐牛奶。但实际上,茱莉娅也并不爱他,她清楚汤姆的吸引力是因为他年轻,而日后他也会像迈克尔一样渐渐憔悴、干瘪而枯萎。

在我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汤姆只是迈克尔的一个替代品,用来填补茱莉娅精神上的缺失。

在她与汤姆相识、“相恋”后,周围人认为她看上去好像年轻了十岁,觉得她从来没有表演得这么精彩过。

我认为,对于这里的“表演”一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一是茱莉娅作为一名女演员,与汤姆正处于“热恋期”,心态平和、精神愉悦,整个人呈现年轻化的状态,继而她的演技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二是因为有了汤姆的陪伴,茱莉娅在精神上不再空虚,她的“似乎年轻了”只是因为她在生活中“表演”得太过于逼真,即便她并不爱汤姆,但行为上却待他如恋人一般亲密。毛姆借由“表演”一语双关,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这两种都是基于“相恋”或“陪伴”,从小说最后部分可以得知,茱莉娅不再将汤姆放在心上,而仅仅是表现出对他深深的怜悯。此处可解读为,当茱莉娅回归到真实自我的时候,则无需汤姆作为她精神上的支撑了,从而也证明了茱莉娅和汤姆之间所谓的“相恋”实则是一场“表演”。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三、真实的自我

历经了爱与厌恶,茱莉娅最终为迈克尔的无私所感动。迈克尔虽然既不风趣又很吝啬,但他善良得没有一点嫉妒心,这让她深感内疚,真实的自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时的茱莉娅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更为真实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问题。

又一次当茱莉娅几乎倾注全部感情在舞台上表演完之后,她因为无数次的谢幕而洋洋得意,认为自己一生从没演得如此出色过,迈克尔却认为她演得糟糕透顶。在迈克尔的评价中,茱莉娅让自己的感情失去了控制,此刻她是在感受而不是在“演戏”。

迈克尔提议,希望茱莉娅休息一段时间,他认为茱莉娅已经疲劳过度了。茱莉娅对迈克尔的提议感到很温暖,感受着迈克尔的柔情几乎使她融化,不由得责骂起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对他感到厌烦”,于是,茱莉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在茱莉娅失去汤姆后,查尔斯总是召之即来,他能把茱莉娅引入另一个世界,使她神经松弛下来。现在的茱莉娅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报答查尔斯的全部深情、他的耐心和无私精神。而就当她即将以自己的身体来报答查尔斯时,她看到查尔斯“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这让茱莉娅惊慌不已,于是本能地开始“表演”:“用动作配合语言,昂起了头,退到门口,快速将门打开”。

那一刻,茱莉娅认为自己被捉弄了,受到了欺骗,过后才想到可能是自己缺乏魅力或者是查尔斯有其他无法言说的苦衷。于是,她逐渐开始释怀,并坦然面对这种窘迫的境遇,呈现出真实的自我。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茱莉娅成功表演完之后,再次看见了汤姆,汤姆对她怀着空前强烈的欲望苦苦哀求她,但茱莉娅坚定地摇了摇头。此时的茱莉娅已完全放下了一切,包括汤姆,她想要摆脱“精神枷锁”,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茱莉娅决定要一个人“痛快一下”:既不涂抹口红,也不涂抹胭脂,将自己装扮成普通人去好好地吃一顿,吃那些之前她在表演前绝不能吃的油炸食品。

从此,她想要活出自我,那个真实的自我,不受别人影响、不为别人动摇、保持自我内心中那颗最真实的心。

我认为 ,在这部小说中只有演员是“真实存在的”。最终,茱莉娅也因摆脱了一切人间的羁绊才能深深感到自由。回归真实自我的茱莉娅有了自尊自信之感,“演”着观众的角色,也只有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感受最真实的自己。

在我看来,小说中茱莉娅的人物设置,受情感的羁绊和世俗的纠缠,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毛姆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般反射出他对于生活的看法。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不过是一群演员,他们表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以此来应对和处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件和问题。

《剧院风情》:在“存在”与“虚无”的更迭中坚守自我的现实意义

结语

在《剧院风情》中,女主人公茱莉娅历经了最初在现世生活中的存在,到精神上的虚无,再到呈现真实的自我,作者毛姆通过对茱莉娅“存在”与“虚无”的刻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及生活状态。

不论是茱莉娅的舞台表演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表演”,都是在帮助她认清真实的自我。同时,也是在警醒着我们,应坚定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不被表层的世俗社会生活所蒙蔽。这对于现在的我们也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不论是为了适应社会还是被潜移默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表演”,从而令我们失去了本真的自我。因此,坚定自我、坚守自我心中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被眼前的、外在的世界所影响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