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神祟者


西方“天使”德国总理默克尔终于“降临”叙利亚,手握匕首朝着普京的胸口刺去!默克尔是继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9月7日的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的叙利亚问题德黑兰峰会上威胁俄伊叙停止轰炸伊德利卜省的恐怖分子极端武装分子失败后,西方抛出来的一张王炸!这张王炸的出场方式就放言参加美国法国英国对叙利亚的又一次空袭。

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当中,德军的战斗力是最弱的,海空军的装备与战斗力根本不是美法英一个档次的,德国若参与对叙利亚政府的空袭,在军事上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象征性的宣示而已,着力点在于政治与经济层面。

“天使”默克尔的出场,将对普京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打击,无论是特朗普,还是马克龙、特蕾莎·梅,对普京的杀伤力都不如默克尔。这不仅仅因为德国是俄罗斯在欧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二大)、俄罗斯天然气的第一大欧洲买家、俄罗斯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更是俄罗斯能够获得追求了四百年的欧洲身份证的决策者!如果德国公开说俄罗斯是欧洲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困扰了俄罗斯四百年的归属难题就解决了,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如果德国依然拒绝接纳俄罗斯,不承认俄罗斯是欧洲的一分子,俄罗斯不得不被迫在东西方之间彷徨、流浪,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战略,以及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法国、英国再次以叙利亚政府军化学武器袭击或者叙利亚政府军使用联合国禁止的恐怖武器铁桶炸弹等为由,威胁将再次空袭叙利亚政府,试图以此阻止俄罗斯伊朗叙利亚解放伊德利卜省,消灭盘踞在那里的七八万恐怖分子极端武装分子,但俄伊叙解放伊德利卜省的态度很坚决,不被美法英的威胁所动,持续轰炸伊德利卜省的恐怖分子极端武装分子。

西方不死心,搬出与美国闹别扭的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在9月7日的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的叙利亚问题德黑兰峰会上上演了一出无间道,跟美法英一个鼻孔出气,以威胁的方式阻扰俄伊叙停止轰炸,禁止进攻伊德利卜。这一回,普京挺直了腰杆,硬气了,不理会埃尔多安的威胁,继续轰炸伊德利卜的恐怖分子极端武装分子,西方动用的土耳其这颗无间道棋子也失败了。

没办法了,西方不得不抛出“天使”默克尔这张对付俄罗斯的王炸,直戳俄罗斯的心脏。普京弱国下决心背靠东方的兄弟,就无惧默克尔的威慑与打击,把这张王炸给废了,正式打响伊德利卜反恐战争,消灭盘踞那里的恐怖分子极端武装分子。

美国为首的西方肯定不会认输,吞下失败的苦果,一定会在叙利亚之外的俄罗斯势力范围发动攻击,打击俄罗斯,比如指使乌克兰在乌东的顿巴斯地区对俄罗斯扶持的顿巴斯分离武装(包括俄罗斯的小绿人部队)发动战争、指使格鲁吉亚军事打击亲俄的分离势力阿布哈兹、通过土耳其策动阿塞拜疆以纳卡问题与亲俄的亚美尼亚爆发战争、激化摩尔多瓦亲俄的多东总统派与亲欧的菲利普总理派的矛盾甚至爆发内战……

面对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土耳其,以及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等西方与阿拉伯国家的狠毒攻击,俄罗斯光凭在叙利亚、乌克兰顿巴斯等地方发力、反击,不仅无法击退对方的进攻,还会引爆本土的安全与国内局势的危险与危机,必须在这两个地方之外的方向去反击,去破局。俄罗斯破局(打击)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沙特。


飞狼


很简单,德国不傻。德国选择在当下的时机参与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无论从德国国内社会状况还是国际形势上都能找到足够充分的原因。

从德国国内社会状况来看,难民问题正在促使德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转向:一方面,由于接收难民数量过多、且对于难民在社会资源分配上有所倾斜,导致德国民众;另一方面,涌入德国的叙利亚难民大多缺乏教育、在宗教和文化上与德国传统社会格格不入,由此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特别是难民犯罪问题也足够让德国政府头疼。

目前,德国国内对于难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情绪很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极右翼势力的滋生和壮大,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来自民间的压力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德国政府选择参与对叙利亚的空中打击行动,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德国民众的不满情绪、缓解自身受到的压力,又能够对叙利亚进行“搅局”、间接控制叙利亚难民的规模维持在“合理”的水平。而在国际社会上,因在叙利亚问题上一度与美英法立场存在不同意见,德国面临被排挤出西方国家“朋友圈”的风险。

在俄罗斯开始对盘踞在伊德利卜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进行空中打击后,德国继续维持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相对中立”态度已经毫无必要,即便德国不参与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也难以确保不会因叙利亚问题与俄罗斯产生关系裂痕。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选择参与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到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过随着俄罗斯伊尔20被击落,S300将部署叙利亚看,西方这轮打击恐怕要无限延期了。


军机图


德国自二战后,实力被大大削弱,但是以来精密的工业制造业和装备的高科技研发水平,德国在军火出口方面一直是处于北约领先地位的,德国的各式豹式坦克是北约内部最主要的装甲力量,而一直保持半中立态度对待中东问题的德军,近日已经同美国提交了加入中东冲突的议案,目的是将来一旦冲突升级,可以与美国进一步加深合作,加大德国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地位。

在2014年,德国官方宣布了不加入中东冲突的任何一方,但会执行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的义务,作为北约军队储备弹药、装甲部队、医疗、装备维护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公开了德国将不以军事手段加入中东冲突的态度,而在这几年里,德国作为美军飞机、坦克维护、伤员的治疗以及部队的日常驻扎方面,给予了美方很大的便利,美国也没有通过协议威胁德国介入中东局势。

而此次议案,连美国人也大吃一惊,叙利亚反对派朝不保夕,美军很有可能以武力介入叙利亚,影响该国的政治方向,对于德国来说,似乎找到了入手的时机,一旦冲突升级,大量的军火需要、装备维护、人员培训和伤员的治疗,北约都急需一个像德国一样的发达国家作为大本营,德国也“很识趣”的嗅到了这一信息,一旦德国作为战时基地,那么德国与北约的军火收购将会大大增加,德国也会会加大在欧盟乃至北约内的影响地位,选择在这个时候以军事手段加入西方联盟,德国这手牌可谓是老谋深算。


霹雳火防务


无所谓出尔反尔,当初不打只不过是因为利益给的不够,现在有了机会,该打还是要打的,这就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无所谓正义与否,只追求对本国有利。

德国准备参加英法美可能对叙利亚发动的空袭,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毕竟对于俄罗斯来说,英法美才是德国的传统盟友,因此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不奇怪的,这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某去利益。

德国目前正遭受来自美国的空前压力,被迫屈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今年四月份,美国宣布联合英法两国对叙利亚政府军实施空袭,但是此次行动就遭到了来自德国的抵制。不仅如此,在4月份美国策划的对俄外交战中,德国政府的反应也相当的消极,在美国和英国分别驱逐了60名、23名外交官时,德国仅象征性的驱逐了4名外交官来作为回应。

德国的步调不一致,可以说让美国相当的恼火,因此在随后的美欧贸易战之中,美国就抓住了钢铝产品以及汽车的产品的出口,把德国狠狠的教训了一次,这一下就击在了德国人的软肋只上。

后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7月份匆匆跑到美国会见特朗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目前美国对德国的不满情绪,好在美国见好就收,经过协商双方均表示,将致力于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避免当前一触即发的贸易战。

可以说现在的德国决定加入英法美空袭叙利亚的队伍,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德国是一个产品输出型国家,美国市场是德国最重要的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对德国关闭,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德国人无法承受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德国人选择站在美国人一边,是最正常不过的选择。

德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队美国,符合当前德国人的利益。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就没有豪不利己这种事情,因此德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在美国这一边,决定参加对叙利亚的空袭,很显然是在为自己的战略布局进行考虑的。

先前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之中,从来就没有拉德国进来共同分享利益的想法,那么叙利亚战场对于德国来说,就等于是一点“甜头”都沾不到,这对于雄心勃勃的默克尔来说很显然是不合理的。

过去德国不插手叙利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德国与俄罗斯正在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经济来往,俄罗斯是德国一个主要的能源输出国家,因此德国并不适合过早插手叙利亚争取利益。

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伊德利卜之战,德国人发现插手叙利亚的机会已经不多,如果再不赶紧跟上美国队,那么可能就没有什么机会在参与叙利亚战争进程了,这个时候德国很显然是要进场捞点“油水”的,毕竟德国人训练了那么多库尔德游击队,也不能白训练了,总还是要拉出来溜溜的。

因此在这个时候,德国插手或者不插手叙利亚内战,事实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局面,这主要是状况基本已经决定,德国即使是插手进来,可能也不是主要的作战力量,因为不管德国站在哪一边,都争取不到多少发言权,只能说是过来打一轮酱油罢了。


落下m


这是俄罗斯媒体援引德国媒体的表述,在目前德国内部受到极右翼冲击和俄罗斯即将在叙利亚获胜的情况下,该新闻的真实性是可信的。


同4月份的打击不同的是,目前的叙利亚局势日渐明朗,叙政府军在拿下伊德利卜后将取得绝对优势,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叙利亚站稳脚跟,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得到巩固。众所周知欧洲同俄罗斯既存在能源合作关系,又存在地缘竞争关系,所以打击俄罗斯影响力成为欧洲一致共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此次德国考虑加入打击阵营的主要原因。


而此次推动打击的德国国防部长莱恩,是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股肱之臣,从05年就跟随其进入德国政府,所以此次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默克尔的态度。默克尔现在受到国内政坛的诟病和极右翼的冲击,需要通过一次对外行动缓和国内矛盾,而且此次行动也能遏制俄罗斯叙利亚打击伊德利卜通过土耳其传导而来的难民问题,为她的国内形象加点分。

但德国的对外行动需要经过政府统一和议会同意,然而在“大联合政府”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民主党反对的情况下,该议案的推动不会一帆风顺。


马克观察


德国此前称赞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如今又宣称要加入美英发空袭行动,显然是翻脸很快。事实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利益。此前德国为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当然要在立场上更加支持俄罗斯。如今好处已经拿到了,面对美国的施压和紧逼,德国只能对美国有所表示。

德国是北约成员国,并且美军在德国有驻军,所以目前其还不会与美国闹翻,这个是比较肯定的。德国的军事装备和军事体系都依赖美军,其短期内离不开美军。也就是德国想要摆脱美军的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努力。德国公开呼吁成立欧洲军队,减少安全上对北约的依赖,但是德国的这种想法必然受到美国的压制,实现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的。

德国已经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屈服,但并没有赢得美国的任何同情与支持。总体而言德国对于美国还是有很大意见的,并非真心的支持美军。德国虽然表态可能加入美英法阵营空袭叙利亚,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太多的动力,只是在美国施压下的表态站队而已。所以说德国军事参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规模不会太大,甚至会不直接出兵参与。


深度军备


德国无论在叙利亚问题上有何表示我们都不要把它太当回事,因为德国并无意于因为叙利亚问题和关系密切的俄罗斯交恶,而且目前的德国也并不具备影响叙利亚局势的能力。

现在美国和欧洲三强中的英法两强都参与了叙利亚战争,已经多次以使用化武等借口空袭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了,但是欧洲三强之一的德国却始终未真正的介入叙利亚战争。
美英法空袭叙利亚

这次据说德国国防部已经开始和美英法就空袭叙利亚进行谈判,但是我们要知道早在前几次空袭叙利亚的时候德国就已经跟它们进行了类似的沟通,而且也在口头上配合了它们的军事打击行动,但是却死活不肯亲自参与它们空袭叙利亚的行为,所以这次也不会例外不可能随美英法起舞。

德国之所以不可能真正参与美英法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做不仅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就算帮助美英法打垮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也不可能扩张自己的势力,而这样做却会损害自己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利益特别是会危害自己的能源安全,另外搞乱叙利亚德国将再度爆发难民危机!
罹难的叙利亚难民

所以现在德国对美国的许多命令都阳阴违有时甚至干脆对着干,比如不顾美国的制裁命令继续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因此也难怪特朗普会暴跳如雷,大声斥责默克尔并说德国是俄罗斯人的俘虏。而德国在退出伊核协议问题上不支持美国也再度让特朗普难堪,所以德国真的不大可能去配合美英法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顶多是在口头上声援一下而已。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德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损害自己国家利益去介入叙利亚战争,德国能够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由于在军事安全上长期仰赖美国,德国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薄弱能够起飞的战斗机不过才十来架,所以德国拿什么去打叙利亚阿萨德政府都是一个大难题。
很无奈的默克尔

也正是看到德国军事的羸弱特朗普才会又一次暴跳如雷,认为德国只会占美国的便宜对默克尔非常不满,几乎是公开命令她必须要提高德国的军费开支,可谓是一点情面都不讲扇了德国几记大耳光,也许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德国才不得和美英法再次展开叙利亚问题谈判跟美国虚与委蛇一番!


执斧谈史说事


在今年4月叙利亚杜马发生化武袭击之后,当时德国只是对叙利亚进行了口头的谴责,但是拒绝参加美、英、法组织的空袭行动,但是这次德国政府的态度似乎已经发生转变。前几天媒体开始炒作称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支持俄罗斯和叙利亚收复伊德利卜,相关报道跟俄罗斯媒体一样喜欢偷换概念。默克尔支持俄罗斯打击伊德利卜的跟基地组织有关系的恐怖组织,可没说支持俄罗斯和叙利亚收复伊德利卜。这明显受俄罗斯一贯的将反对派武装等价于恐怖组织的宣传所致。

(默克尔、普京、特朗普)

那么德国为什么突然考虑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军事行动呢?

首先从当先德国政府的支持率就能看出问题发展的端倪。9月9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和其执政伙伴社民党(SPD)的支持率,创历来“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新低纪录。导致这一新低的直接原因就是难民问题,而致使难民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东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乱。德国参与美英法可能的空袭,其实也就是试图阻止因为战事所导致的难民潮的发生,给俄罗斯施加压力。

(默克尔与难民)

现在伊德利卜聚集了大概350多万人,如果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展开军事行动,那么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难民潮。大批难民会不顾土耳其的边境封锁而进入土耳其,由于土耳其本身已经接纳了300多万叙利亚难民,已经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接受更多的难民。大批难民会如潮水一样进而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涌向欧洲,待遇相当优厚的德国很显然是理想目的地。

(土耳其境内的难民营)

近日来,由于难民问题所引发的刑事案件高发,导致德国国内极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以基民盟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不断的下滑的过程中,极右翼民族、民粹主义政党的支持率却不断攀升。如果德国默克尔政府一旦崩溃,举行大选极右翼势力可能会参与组建政府。那么这对于自由、开放、包容的欧盟而言,将带来巨大冲击。

(德国右翼游行)

为了迎合美国的要求,缓解军费压力。

难民问题是主要原因,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德国试图在讨好美国,目的就是以实际军事参与来为美国分担负担,从而换取美国在提高费占比问题上的宽限,减轻财政压力。德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其军费占比当前名义上仅为1.2%(明年预计1.3),实际上更低。按照这个速度不可能在2024年达到倡议所规定的2%的要求。直接参与美军军事行动,配合美国的中东战略。这不但可以强化美德盟友关系,还可以争取到美国的更多的军事支持,来应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

(德国国防开支占比变化)

德国可能参与联合军事行动对于当前的德国国防军而言,是一次不错的练兵实战机会。因为自从1999年德国参与“科索沃战争”后,德国空军就从未在本土之外真正投下炸弹。德军虽然参加过很多海外人物,但是多是维和和守备人物,并不是直接参与作战。现在的德军军备废弛,急需参与实战进行磨炼。

(德国狂风战机)

结语

德国作为西方大国,与美、英、法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对待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不可能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德国人更为谨慎的性格,让其在就突发事件上的处理和表态上,往往会权衡的更多,所以轻易不会做出改变。就这次可能参与也只是处于谈判和协调阶段,尽管德国国防部长莱恩在推动,不过阻力却非常大。大联合政府当中的社民党明确表示反对德国参与叙利亚军事行动。

(美防长马蒂斯与德国防长莱恩)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目前的叙利亚局势非常微妙,已经形成了多方竞争的局面,许多国家或明或暗的涉足其中,都让叙利亚已经变成了一个群演舞台了!如美国和俄罗斯,即争当主演的角色,英法也不甘寂寞,如今也在竞逐一个配角,如今连德国也想插一手。

【打了数年仗的叙利亚境内形势极端复杂,各路势力犬牙交错】

德国虽说在欧盟之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国际事务中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表现,在军事上的表现更少,德军只是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正常承担成员国应尽的义务,很少有表现的机会。德国的表现其实众所周知是为什么,由于二战策源地的历史原因,德国在世界事务上,尤其是军事事务上显然不敢过多表现自己。但在近期以来,有关叙利亚的报道之中,德国突然显现出来,似乎也想在叙利亚问题上刷一刷存在感!

目前的叙利亚局势相当紧张,西方以叙利亚政府可能使用核生化武器为由,连连发出进行军事打击的威胁,实际上,这就是贼喊捉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西方只是在为进行军事干涉叙利亚问题制造借口而已,美国首先大喊大叫,随后,英法也表态要参与军事行动,这几乎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如今各国一反常态,似乎都想表现一下。

2018年9月初时,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伊德利普局势相当复杂,我们一定要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发生,对俄叙的军事行动给予了支持,这是北约国家中的第一个,与其他北约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要与美国唱对台戏的意思。

没想到仅仅时隔几天,德国国防部又突然表示,如果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那么德军有可能参加美英法打击叙利亚的行动,这几乎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局面,德国到底想怎么干?这不过是一场表演,德国很难参与这场军事行动,只是刷一刷存在感而已,德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由于二战历史的原因,德国国内的反战势力很强,如果想要出兵,那么至少国内的阻力非常大。德国对军工产品出口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外军事行动更极少参与,一直不愿派出军队参与美英的军事行动。

(二战德国阅兵,到目前德国依然还未完全甩开当年二战策源地的阴影)

(德国的能源供应一直是短板,这问题从二战起就一直存在)

战略上说,德国能源供应多依赖于俄罗斯,令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又相当近一点,也就不难理解,支持俄罗斯表态的出现,属于讨好俄罗斯。然而,作为北约成员国,德国又不方便与美国为敌,故而又发表一个说法,表明自已依然处于西方阵营的立场,实际情况也不足以让德国出兵!因此德国执政联盟的社民党就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德国武力干涉叙利亚,这也是在为之后的改口做铺垫。

对德国的所作所为,大家不必有过多的猜想,德国即不愿意,也不可能有大的表现,政治上难行,军事上难为!参考资料:《现代国际关系》《联合国公布调查报告:化学武器在叙利亚被使用过

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系列文章。


战争史


德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全面冲突并解决难民危机。

也许你们会很奇怪,德国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会对叙利亚发起空袭行动,怎么又会为了防止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冲突呢?

一、德国在打乱美英法的计划

德国是北约成员和美英法三国是北约集团的主力,美英法三国已经联手对叙利亚进行过一次袭击,再进行一次合作是很容易的。

德国在这个时候说他要加入,就会打破美英法原来的铁三角,再策划空袭的时候那就考虑如何把德国加进入,重新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部署,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德国的加入会让这次可能存在的联合打击的发动时间会大大的推迟,德国的军队还在国内呢,而且德国的国会还没有批准这个行动。

如果美英法要等德国单位再一起联合行动,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但是德国是北约重要的一员,德国说要加入,美英法也不能说“你德国不要来,我们自己干。”

二、德国要以危止战

德国要加入美英法对叙利亚的联合军事行动,目的就是要把局势推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十字路口上来,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德国的加入会让叙利亚面临局势的危机变成整整个世界的危机。

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大叙利亚局势的升级有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从而大家冷静下来,阻止局势的升级,由战争变成对话,缓和即将爆发的叙利亚局势,最后通过对话解决叙利亚问题。

如果德国出兵叙利亚,等于北约集体出动和俄罗斯在叙利亚上对抗,这是要重回冷战,到时候国际呼吁止战的声音就会高涨。

三、德国这是一本正经的“做坏事”

德国作为北约集团一员,正经八百的发出组织上正确性的“声音”是有必要的,而且谁也找不出他的毛病。

但德国这个声音到底起什么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德国因为难民问题,国内冲突加剧,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言论有利于转移国内矛盾。

德国境内有很多难民是来自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很多人都是支持反对派武装的,换种说法的话,这些难民很多是放弃武器的反对派武装成员。

德国说出兵参加美英法联合行动,这起到安抚难民的作用。

伊德利卜省现在很多平民都是武装份子的家属,如果战事一起,这些难民的会前往德投靠自己的亲属,到时候德国面临的难民问题将会更严重。

总结起来的话,德国“出尔反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

德国和俄罗斯有很多合作,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发生强烈对抗,德国将会陷入两难的困境的,一旦和俄罗斯合作中断,德国在经济上不得不向美国妥协,之前所有的抗争都会打水漂,所以有必要阻止北约和俄罗斯的全面冲突。

除此之外就是问延迟战争,最后能把将要发生的战争变成对话,有于解决德国所面临的难民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