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00多次電話,20多棟居民樓……“李姐”帶頭戰疫情!

“我是一名有著22年黨齡的老黨員,關鍵時刻要衝鋒在前;我是吉林省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關鍵時刻要衝鋒在前;我是這個社區的警務室主任,在這裡工作幾十年,群眾基礎好,關鍵時刻更要衝鋒在前。”這是遼源市公安局向陽分局警務室民警李麗君在動員部署會議上的“請戰書”。

疫情當前,她是勇挑重擔的先鋒模範

自1月25日遼源市啟動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以來,李麗君顧不上身體不適,主動放棄休假,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身為警務室主任,她的管片區地處城郊結合,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人口流動性大。每天都需要核查大量的疫區回遼人員信息,李麗君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她對一起工作的戰友說:“我們的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是在跟疫情賽跑,每晚一分,每晚一秒,那些疫區回遼人員就有可能多傳染一個人,那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啊!”。

400多次電話,20多棟居民樓……“李姐”帶頭戰疫情!

戰友們都叫她“李姐”,因為她還有不到2年就退休了,都勸她別這麼拼命。她總是笑笑說:“我是黨員,要帶頭幹。”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她作為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遍又一遍核實數據,一次又一次的苦心勸說,通過連續多天的奮戰,撥打了400多次的電話,實地走訪了3個小區20多棟居民樓,終於完成了全部核查任務,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疫情當前,她是逆向而行的共產黨員

時間進入2月,遼源市的疫情防控工作進入緊急狀態,李麗君負責的龍山區某小區內出現新冠病毒確診病例。2月1日晚上9點半,忙碌了一天的李麗君剛剛進入夢鄉,她在夢中夢見了疫情結束,一家人在飯店愉快的享受美食。突然一個急促的電話鈴音將李麗君拉回到現實中來。緊急會議通知:晚上10點,在分局召開緊急會議。李麗君拖著疲憊的身子參加了區政府關於對確診病例居住小區進行封閉的動員部署會議。會議要求,疫情刻不容緩,必須連夜開展行動。

領導和同事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個已經連續奮戰了七八天的老黨員李麗君身上,李麗君還是那個熟悉的笑容,她說:“我是黨員,得帶頭幹”。她和戰友們毫不猶豫的投入戰鬥,撰寫封閉小區的《通知》並在小區出入口張貼,分別對小區的四個出入口進行實地查看,與物業一起對三個出入口完成封堵,詳細梳理確診病例居住單元的44戶居民,為第二天的入戶登記做好準備,忙完這些工作已經是2月2日的凌晨3點。疲憊的李麗君在車裡眯了一會。第二天早上7點半,李麗君開始對確診病例居住單元的44戶居民進行逐一的電話動員,宣講抗擊冠狀病毒的對策和區委區政府封閉小區的決定,最大程度上爭取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400多次電話,20多棟居民樓……“李姐”帶頭戰疫情!

疫情當前,她是戰“疫”一線的鮮紅旗幟

疫情面前,危險總要有人面對。最危險、最艱鉅、最困難的任務還是來了。經區政府決定,由向陽公安分局、向陽社區和向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出一人組成三人組,對確診病例居住單元的44戶居民進行逐戶走訪排查和引導告知,詳細登記自然情況、疾病病史、生活需求並告知隔離決定。參戰的工作人員都知道,這44戶居民都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這個單元的每個人都可能被感染,進入這個單元工作,就是面臨著危險……

在這個時候,總要有人帶個頭,李麗君站了出來,她這次沒有了熟悉的笑容,也許是因為她也很緊張。她說:“我是這個社區的警務室主任,在這裡工作幾十年,群眾基礎好,關鍵時刻更要衝鋒在前。雖然歲數大了點,但腿腳還算利索,讓我去吧!”

2月2日上午9點半,由李麗君、社區醫生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的三人小組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進入那個令人望而卻步的“疫區”。這是一幢18層的住宅,當時電梯已經封閉,只能步行。李麗君他們要逐戶進行宣講、發放傳單、體溫計、逐人登記信息和測量體溫。一進入樓道,口罩裡的哈氣讓護目鏡蒙上了霧氣,李麗君猶豫了,戴著護目鏡,無法繼續工作,摘下護目鏡,就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她想到了家裡的老人、孩子還有那個與她相濡以沫的丈夫。身邊的戰友在看著她,她是共產黨員,她是人民警察,她不能當逃兵!

400多次電話,20多棟居民樓……“李姐”帶頭戰疫情!

每個時代,都有“英雄”。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李麗君毅然摘掉護目鏡,穿著防護服衝進了“戰場”,以誓與“病毒”同歸於盡的勇氣,彰顯著新時代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經過三個多小時的緊張忙綠,圓滿完成任務的李麗君癱坐在單元口的臺階上,她笑了,還是那熟悉的笑容,那麼親和,那麼慈祥,她還是那個人民群眾眼裡最美的女警官,她還是那個人民群眾最信賴的貼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