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廣電總局的限薪令下來了,你們覺得明星的收入多少才是合適的?

紫茉莉2007


個人認為影視演員的薪酬,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大家對於演員片酬過高的最大爭議是,“演技一般,價格卻不低”。在國家大事上,拿著普通人或者是科研人員數百倍的薪資,能躲就躲,導致很多人都有意見。

1.提高演員演技/門檻。

現在一味的追捧明星,導致很多學生都認為,長的好看,會唱歌跳舞就能獲得高收入,沒有為學生引導一個正確的方向。

2.作品好壞/口碑佔比。

優質作品佔本年度參演作品的比例,由於演員演技參差不齊,劇中以個人評判出演技優劣。

為了賺錢也不能靠著自身名氣應付,至少的達到六層水準吧。

3.對明星和執導劇本方,收入應保持平衡,應該有一個總標準。

一部劇的收入,往往是多方面的。明星引流是一方面。中國影視劇,不因當為了引流盈利而批量生產沒有營養的影視劇。

4.劇組劃出一小部分“備用金”

一部劇裡面會有普通的影視演員,盡心盡力演出,片酬卻非常低。如果參演的這部劇大火,並且演技受到了大眾的認可。劇組可以將備用金給予這些“努力的普通演員”。如果沒有大火,觀眾也沒有發現誰特別突出,備用金則照常投入劇組。

5.對高片酬進行監察。

收入過高,私下提高薪酬。對那些有實力的普通人,缺乏公平。應該做好監察工作,避免又出天價片酬。

6.國籍

更改國籍問題,應該因人而已吧。部分人演技還是不錯的,薪酬多少按照國籍,也應該劃分幾種類型。

比如原先就不是本國國籍、未紅之前已更改、紅了之後更改、一直都是本國國籍等。

以上就是個人對限薪令的看法,總得來說就是,薪酬應該要有標準。不能誤導學生,引起不良風氣。

還在應該按照“鍾老”所說,沒有引導正確的價值觀。沒有能力做科研人員,作為一名演員應當在演技上下功夫。





界線349


限薪令主要是針對高收入的娛樂圈的明星,小到孩童都知道明星,他們的收入很高,這張明星收入表,往往一集電視劇,就要收入上千萬,目前,流行的電影,片酬動則上億,老戲骨如成龍,周星馳,他們的票房號召力,往往是之露個鏡頭,他們所賺的時候財富就要比普通人幾輩子的收入還要多,現時代流量明星,因為知名度高,天價片酬的事屢見不鮮,這些明星拿著常人擁有不到的財富,卻不注重作品本身質量,往往生活也是十分高調,衣服,鞋子,包包比一層樓的服裝店還要多,動不動就爆出哪個明星幾千萬的豪宅,而且國內外都要豪宅,跑車,互相攀比,因此,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年青人為了追逐明星夢,想盡各種辦法,進入這個圈子,錯誤的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限薪令是很重要的,明星為何能擁有常人擁有不到的幾輩子的財富,同樣是一天付出努力的人群,相對於常人的一個小時,只有30元的收入,相對於明星的一個小時,就是30000的收入,貧富差距懸殊太大。我認為明星的工作是娛樂文化產業,首先要從源頭上找出原因,是因為廣告商得投資,願意花大價錢去請流量明星做宣傳。然後進一步獲利,壓縮出產產品,一方面要加大對廣告商的稅收,同時要監管產品質量,提高工人工資。

把明星的薪控制無論是電影產業,電視劇產業,個人收入不得超過60萬,其其餘獲將用於科研,醫療,慈善等等真正利民的行業。





看我講電影電視劇


明星們的收入其實與普通百姓的收入是有差距的,哪個國家都一樣,但是差距不能過大,與普通人多十倍二十倍可能理解的。舊時,梅蘭芳、常香玉等名家工資都不少,但是現在一些明星的收入確實太離譜了,有的一次收入就幾百萬,上千萬,幾部劇下來上億,這就過分了,必須限薪。




工資可以向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傾斜,不要僅在科學表彰大會上僅給少數的人,日常也要傾斜給他們。


雪域高原攝影人


最近廣電總局接連下發了關於明星限薪和限制集數的文件,該規定宣佈明星片酬不超過總共成本的40%,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等硬性規定,這些文件一出許多人都認為明星高片酬被終結的時代來了。

其實從早前一些規定的執行就可以看出,雖然片酬被限制了,但很多明星會選擇叫製片方換另外一種方式補償他們,比如就有入股投資、票房分行等方式,這些都是大眾很難發現的,也很難追究到的。但具體後面實施會變成什麼樣呢,還是要看時間的檢驗。

對於這些限薪的文件,對有實力的明星是不會影響的,更多影響的是一些流量明星。這些明星自身並沒有很高的演技或者歌唱水平,只是靠經紀公司的力捧,粉絲的追捧才獲得了持續的曝光度,保持自己的熱度。這次,限薪令的出現肯定會給這些明星帶來影響,給他們敲響警鐘,不過就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要求製片人換一種方式來補償呢?

對於限制集數的規定可以說很好地解決了一些電視劇注水的現象,比如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新世界》,片中女主跑個路都能拍半集,這就令觀眾有點無語了,相信就算是李安導演也不敢用幾十分鐘來拍一個女子跑路的長鏡頭吧,所以限集令真的很有必要。






雨汐0912


限薪並不是正確的方式。


明星收入太高,要調整無非是兩種手段:


1、限薪;


2、加稅。


一個是行政行為,另一個是市場行為,你說哪個更有效呢?


限薪以後,明星收入降低,積極性也降低,最後就是大家一起沉淪,一起低水平;


而加稅,則把這個選擇器交給市場主體,讓投資方、明星、導演各方去博弈,但並不會封殺大家的上升空間。


那麼,加稅如何加呢?


1000萬以上的,直接先徵收50%的一次性調節稅,剩下的,再按照正常稅率交稅。


所以,投資人一定會考慮,我是選1個一線明星,還是培養10個三線明星?


洋楊大觀


市場行為,應該交給市場去修正。

你可以通過提高稅率來限制這個群體的收入,但僅憑限薪令,卻會破壞整個行業的活力。影視劇,沒有精緻的文藝修飾後,最後落了個滿屏抖音創造。

明星收入過高,究其原因,還是國內的消費基數決定的。明星決定流量,流量由資本導入。一個李佳琪,名不見經傳,卻收入過億。從本質上來說,他收入和明星的方式一樣,能者多勞,能者多收入。然而限薪令的到來,卻使市場出現了不公平的現象。

你以為僅僅是明星振臂高呼麼?明星背後,有經紀團隊,有專業的化妝團隊,有專業的宣傳公司,有專業的法律顧問……這一系列操作,加上明星對自身的投資、氣質、形體、學識修養等等,看似一夜爆紅,實為時間和實力的沉澱,再不濟也是資本的沉澱。

限薪令來了,同時,和這名詞相同的,還有足球圈。許多俱樂部,已無法正常運轉。那麼這些影視公司,將以什麼形式終結?將來影視圈的演員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還是說,流量資金,繼續向李佳琪這類不倫不類之流導入?我們拭目以待!


壟域


你好,我是阿司匹林K2,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個人觀點。

在最早期是不叫娛樂圈的,那時候分的很詳細,比如演藝圈、音樂圈等等。那時候都是有實力的老前輩,並且薪酬也並不算高,尤其實在當時盜版嚴重的時代。

再看如今統稱叫娛樂圈,可見是多麼地魚龍混雜,真正有實力的並不受歡迎,反而那些只有顏值的小鮮肉更受吹捧。新聲代的出現也並非壞事,都是當下時代的產物。

如今限薪令的出現確實阻斷了很多人的生財之道。可不得不說廣電局這是明智之舉,娛樂圈的暴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有些明星一天所掙的收入可能比普通人一輩子的收入還要高,時之久之必然會產生階層矛盾。

再說說收入多少合理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廣電局也說不出準確數字。但是,“能者多勞”這句古話在這應該不會錯的,每個行業都有普通收入者,並且是佔大部分,同樣也有金字塔頂端的人,收入同樣不菲。但不能像現在的娛樂圈一樣扭曲,普遍收入都高的誇張。

娛樂圈的人都在講自己多努力多辛苦,試問哪個行業者不辛苦,誰沒有在努力!只不過娛樂圈採訪來就是給我們聽的,那普通人的辛苦與努力誰能聽見!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可以的話麻煩給點贊評論,謝謝。有不同意見者也可評論一起探討!


阿司匹林K2


我個人覺得明星是一個特殊群體,她們直接貨間接帶動的價值也是很巨大的。目前明星的費用是偏高,在整部製作中佔比30%就比較合理,另外,可以給明星一個增值的空間,讓他同步後續增值部分,實現利益與價值的深度捆綁,與持續性持有,這樣綜合收益可以均衡自身收益的單一性和高企性。另外,國內明星的組織機構,可以成立一個“明星師助”基金,在每一部作品裡倡導拿出一部分的錢專門支持國內當前的在校教室獎勵金,助推中國教育的發展。眾所周知,我們國內老師的工資與他們的價值輸出是不匹配的,老師應該獲得更高的工資與福利。那麼用明星師助資金+國家工資政策,共築中國高質量師資隊伍,形成閉環自生的系統,這樣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發展與民,強大於民。


三農價值工匠黃百熙


這個怎麼說了,本來市場經濟就是市場說了算,明星的收入由其本身的市場價值決定的,但不幸的是我國的娛樂市場不健康,是個扭曲的市場。

對於這些明星到底要收入多少才算合適,這個還是交給市場吧!但就是希望不要再像之前出現的那種,一部劇的整個投資,一大半去給了明星,剩下的才用在製作上,這樣至少每年能多出幾部能夠看得下去的電視、電影作品。


啾啾曰


1千萬以下合適。明星參演動不動6、7千萬,普通百姓按一個月5千收入,不吃不喝得幹上1000年。難得動作、危險的動作都有替身幹。收入遠遠大於付出。當然最主要原因是電視劇電影每年都是些熟悉的面孔,沒有給新人露臉的機會,導致大明星霸屏現象十分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