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武松不过问了一句:“却如何不姓李”,蒋门神小妾为何怒不可遏?

康定全



武松是喝一碗酒,长一分气力。在去打蒋门神的路上,见到酒肆就喝上三碗,沿路酒肆众多,到了蒋门神的酒店,已经喝了几十碗酒有余。





01

武松喝酒厮斗和不喝酒厮斗的区别

武松徒手厮斗,多半喝了酒。打老虎,打孔亮,打得潇洒飘逸。但不是说武松不喝酒,就没气力厮斗。如果不喝酒去厮斗,多半是去杀人。

飞云浦杀了四位公差。为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夜半杀飞天蜈蚣王道长,血溅鸳鸯楼杀张团练,蒋门神。杀人的时候,武松是没喝酒。办正经事,他是很认真的。这时候,需要头脑清楚,不可喝酒误事。

为何去打蒋门神要喝酒。因为武松并不想杀他,只是想教训他,把他赶出快活林便是。在去打蒋门神,他已有前科,他为人精细,怎会再去杀人?武松不同鲁智深,管闲事有个尺度分寸。迫不得已,有血海深仇的,他才会去杀,而且杀之前,绝对想好退路,不连累无辜,也能让自己脱身。

武松答应帮施恩,是报知遇之恩。在牢城营里,有施恩打点,武松少了许多麻烦。当然,施恩的义举,也是有事相求,就是让武松夺回快活林。世间上,义气朋友是有,知恩图报的也不少,两肋插刀的不多。

武松也不至于两肋插刀,只是还个人情。但为啥要喝酒去打,武松心中也有计较。

一、武松寻架,是主动去挑战蒋门神。若武松不小心出拳狠了,把蒋门神打死,这算是杀人。如果武松被蒋门神所杀,那是正当防卫。所以,武松上门挑战蒋门神,理亏在先。

武松过去,并没喝醉,却装成醉汉。因为武松是在不清醒的情况下,单挑蒋门神,倘若出手不知轻重,不小心打死了蒋门神,告上衙门,只能算是过失杀人,对于醉酒斗殴,惩罚较轻。

二、武松沿路喝酒过去,有人证物证在。酒肆里见过武松在店里喝酒,都知道他醉了。真的找人对证,多半说武松这人喝得醉醺醺的,在耍酒疯。去挑战蒋门神,是带着醉意去的,这种酒徒,不小心杀个人不足为奇,衙门判罚也会斟酌处理。




02

武松为何问一句“却如何不姓李”,皆因武松要借酒出手

武松到了快活林,先假醉佯癫,上来就叫酒,然后骂骂咧咧,挑三拣四。这给店小二留个印象,这是个醉汉,在耍酒疯。应付不来,赶紧把老板娘叫了出来。

这正是武松的计策,如果平常醉汉耍个酒疯,是很正常的。既然开了酒店,每天喝醉骂人的不少,这个店里打发就是,惹不到蒋门神。而武松是来寻架打,当然要把事情闹大点,蒋门神才能请得出来。

武松嫌店里的酒不好,店小二叫上老板娘,换了上等好酒。武松便问了一句:你家主人姓什么?

酒保说:姓蒋。武松便开始挑事了:为何不姓李?这让老板娘听了,无明业火先上来了。

这种挑衅才刚刚开始。接着让老板娘陪酒,这个就破底线了。老板娘正要奔上去论理,又被武松抱起,扔到酒缸里。又打得兴起,出手把几个酒保打翻在地。

老板娘发怒,一是这个醉汉不知死活,蒋门神的酒店你也敢过来撩事。二是出言不逊,调戏老板娘。

这个篓子才算捅得够大。然后武松放一人去蒋门神那儿报讯,蒋门神听罢,怒火中烧,便迎上来跟武松厮斗。

武松打蒋门神,并不是像以前对付常人那样,三拳两脚就把他放倒。而是有备而来,施展了生平绝学,玉环步,鸳鸯脚,因为他知道,蒋门神是个相扑高手。同高手过招,不能轻敌。



武松没醉,下手也知轻重,只是打得蒋门神跪地求饶,依了武松的条件。

从帮施恩到醉打蒋门神,过程做的滴水不漏。既教训了蒋门神,也报答了施恩的知遇之恩,帮他夺回了快活林。

所以,武松不愧是个智勇双全的好汉。





湾火


让蒋门神小妾怒不可遏的不止这一句话,我们捋一捋。

这是《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武松醉打蒋门神的一个片段。

当时武松偕同施恩专业找茬去了,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先在路上逢酒店必进,进去必喝三碗酒,然后再赶路。走了十来处酒肆,武松竟然不十分醉。

可能上景阳冈前是连续喝了十八碗,这是断断续续喝了三十来碗,反正武松还比较清醒。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那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这时候酒店里蒋门神和他的小妾都在。那个小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注意这个“顶老”是调侃语,指妓*、歌妓。

然后武松进了酒店眼珠子不错的盯着人家小妾看。你想一想一个醉醺醺的大汉盯着一个美丽异常的别人家媳妇看,谁都受不了,那个妇人就别过头去了。

再然后武松胡搅蛮缠,直让这妇人换了三次酒,接着问:“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

再然后武松要求夫人陪酒,再然后借故开打,直打得一干人等哭爹喊娘,把一个蒋门神打得七荤八素。

楼主文这个问题估计是想知道小妾为何因为一个姓氏生气,非要追究一下就是古代女子嫁人就要随丈夫姓,一个妓*嫁人不易,这一问可能质疑她的身份,让她感觉自己名不正言不顺。

实际是武松一再挑衅,问姓氏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欢迎关注“好风读诗书也”,我们一起读书!





好风读书


其实这里武松说了一句脏话,只是没人看得懂。



蒋门神小妾以前是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终日朝三暮四,今天接待张三,明天接待李四,是个身无主的人。现在被蒋门神赎了身,有了主,姓了蒋,这是非常开心的事。一个风尘女子最好的归宿当然是嫁个大款,成为女主人。



武松久历江湖,一眼看出此女出身风尘,所以故意问,为啥不姓李,其实是明着打人家的脸。此女一听这话,当然就火了。


唐风宋月


答:提问问题的兄弟,过分了哈。

武松说了句“却如何不姓李”,蒋门神小妾的确是不高兴,但用“怒不可遏”这个词儿,太夸张了。

我们来看,原著武松说了这句话后,蒋门神小妾只是还了句:这是哪里来的醉汉?来这儿“讨野火”?

“讨野火”一词,各位也不要想歪了,以为是什么荤话。它是明清俚语,意思是:找外快、捡便宜,引申为找麻烦、耍无赖。

所以说,蒋门神小妾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怒不可遏”。

那么,武松这句话,到底什么梗呢?

我看到一大帮子人都在拾清代人程穆衡的“牙慧”,根据程穆衡所著《水浒传注略》中 “见其时妓家姓李者多”的解释,说武松揭了蒋门神小妾的老底,戳到了她的伤疤,所以“怒不可遏”。

其实,程穆衡根本就是个不解风味的人!

程穆衡的考证属于瞎考证!

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

在那个年代,笑贫不笑娼,蒋门神小妾出身娼门,您以为她会很自卑,很怕人家知道她底细?

而且,武松说的是蒋门神为什么不姓李,不是说蒋门神小妾为什么不姓李。

这一大帮子人,全会错意了。

武松说这句话,是和上一句联系在一起来理解的。

武松的上一句是什么呢?

武松问那酒保,他说:你那主人家姓甚么?

酒保答道:姓蒋。

于是武松接口说:却如何不姓李?

……

人家姓蒋,武松问为什么不姓李。

我们来看看,蒋和李,有什么联系?

对喽,蒋李,谐音就是“讲理”。

武松是在调戏人家不“讲理”。

很风趣幽默的一句话,被这一大帮子专门掉书袋子的人弄得一点趣味都没有了。

扫兴。

其实,我们读《水浒》,尤其读武松段落,很见作者文字功底的。

武松调戏蒋门神娘子是如此,而武松调戏孙二娘的俏皮话,更加耐人寻味。


覃仕勇说史


事实上,武松在蒋门神的酒店对酒保说“却如何不姓李?”时,蒋门神的小妾并没有怒不可遏,直到武松让她过去陪酒,才大怒。

下面是当时的具体情形:

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麽?”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麽!”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在那里放屁!”武松问道:“你说甚麽?”酒保道:“我们自说话,客人,你休管,自吃酒。”武松道:“过卖:叫你柜上那妇人下来相伴我吃酒。”酒保喝道:“休胡说!这是主人家娘子!”武松道:“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那妇人大怒,便骂道:“杀才!该死的贼!”推开柜身子,却待奔出来。

这是武松想以酒不好的理由闹事,而酒保忍气吞声的给他换了两次后,武松找不到发作的理由,想用这种方式想激怒他们。

武松来快活林,就是想找茬打蒋门神的,而且闹得越欢,影响越大越好。因为这样才会让蒋门神彻底丢掉面子,抬不起头,在快活林,在孟州混不下去。

但是,他若见到蒋门神上来就打,一是好像自己不占理,二是不热闹,造成的声势,影响不大。所以,他才会来到蒋门神的酒店里闹事。可是,由于有那个酒保打圆场,一直没能找到出手的理由。武松先是以“酒不好”的理由让酒保换了两次酒,酒保都照做了,而且还劝解蒋门神的小妾压住火。

看来这个酒保很职业,知道和气生财。

武松眼看这样下去达不到目的,只好来调戏蒋门神的小妾。

果然,当他公然要让蒋门神的小妾当“三陪”时,这个妇人怒了,然后后果很严重。

其实,别说这个酒店是蒋门神的,他的小妾平时跋扈惯了,见到武松这样式的会发怒。就是搁到现在,一个客人去饭店吃饭,问人家服务员‘老板姓什么’,服务员说‘姓蒋’,客人如果也这样说‘他怎么不姓李’的话,肯定也得打起来。这就和郭德纲说于谦的父亲是王老爷子一样,这不是在变相的骂人吗?

而书中的这个酒保算是能忍的了,还一直在劝解蒋门神的小妾,他就是想息事宁人,赶紧打发武松这个醉汉走。


哪知道,武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想来闹事的。就算蒋门神的小妾乖乖的过来陪武松喝酒,武松还会得寸进尺,一直到逼着他们发怒为止,最终达到胖揍蒋门神的目的。


田获三狐


《水浒传》中对这段的描写是:“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

武松为什么会说“不姓李”,难道是随口说的?随口说的一个姓,为什么蒋门神的小妾会这么怒不可遏?实际这里面是有学问。对于没有处在那个年代的我们肯定是参不透的。“水浒学之父”清代程穆衡所著的《水浒传注略》中备注说道:“见其时妓家姓李者多。”原来武松不是随口说的一个姓,而是在隐喻的骂蒋门神的小妾,所以她才会那么生气。




明小月


提起武松,大家知道他绰号行者,确实在水浒后半阶段,武松一直都是出家人打扮。武松虽然是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但却不近女色,不过由于武松人高马大,相貌堂堂,倒是蛮讨女人喜欢的样子,细数起来,一路走来,与女子产生瓜葛次数最多的好汉就是武松了。

一共有几次与女人的瓜葛呢,先是大嫂潘金莲的卖弄示好,后有跟孙二娘斗智斗勇,紧接着借刺激蒋门神小妾向他挑衅,再有张都监为陷害武松介绍玉兰,最后蜈蚣岭杀道士救民女。细细数来,与武松发生纠葛的女人竟有五个之多。而蒋门神小妾就是他遇到的第三个女子。

那个蒋门神是一个恶霸,凭借武力霸占了施恩的产业勾当,虽说施恩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总归要比蒋门神好很多。为啥呢,蒋门神这家伙别的不说,单单那个容貌就让人厌恶恐惧:

看看吧,就是这么一个满脸横肉的恶汉,十分丑陋,万般恶心。这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女子愿意跟随呢,想来也不是什么好女子。寻常人家烈性女子,就算蒋门神要强掳她,估计也会直接自杀反抗。而这女子是蒋门神买来说唱的顶老,也是个风月女子,跟随蒋门神,无非贪恋他的权势钱财罢了。

在打蒋门神之前,武松已有过对付孙二娘的经验,那次他也是有心要给孙二娘教训,于是他先挑事刺激孙二娘,最后发作。武松打蒋门神时,也是用这个套路。他一路喝着酒去往蒋门神酒店,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粗鄙大汉在槐树下乘凉,那就是蒋门神了,离着大槐树几十步远就是酒店了,里面坐着一个打扮艳丽的女人,自然就是蒋门神的小妾了。有过打架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存心要去打一个人,这个人又与自身没有直接恩怨,那都是要挑事在先 。比如说张三李四有仇,张三可以直接跑李四面前揍一顿,而张三王五有仇,王五找李四出头,这个时候李四如果直接跑过去揍张三就不合适了,基本上都是先去挑事再出手。现在是这个套路,水浒里也都是这个套路,像鲁智深打镇关西,不就是先挑衅后揍人么。

武松一看,那妇人打扮做派一看就是蒋门神的女人,于是就准备拿她下手,如果她不接招再做别的打算。武松大大咧咧坐下,酒保赶紧上酒,武松却说酒不好吃,直接吐了,这种喝醉的客人酒保不少见,于是从妇人那讨酒重新给武松换上。武松一看这妇人没发作,故意询问店家姓名,酒保说姓蒋,武松回复怎么不姓李。这一个人的姓名都是受之父母,轻易容不得别人侮辱,武松说该姓李不姓蒋,其实已经惹怒了这妇人,她已经开骂了。不过呢,酒保经验老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客人喝醉了,不必理会就好。武松一看妇人还不上钩,直接跟酒保说让妇人来陪酒,这下彻底激怒了妇人,直接奔出来要跟武松理论。


武松一看等的就是你发怒,他顺势拿住了这妇人,一下子就放进大酒缸里。剩下的酒保什么的赶忙来打武松,但是哪里是对手呢,最后只得去请蒋门神来。那蒋门神离着几十步,飞速赶来,没想到武松这点子这么硬,挨了一顿胖揍,老实了下来。

按理来说,这个小妾生的倒也是千娇百媚,不像孙二娘那样身膘体壮,也不像扈三娘那样一身武艺,碰到了找茬的客人应该赶紧去通知蒋门神才是。可是她居然选择了直接跑出去跟武松硬刚,还大骂武松。要说这一个小女子哪里来的这么大胆量,想必是平日里跟着蒋门神,飞扬跋扈惯了,那蒋门神是打遍当地无敌手,从来没遇到硬茬子,所以这小妾跟着她也硬气了。要不然她以前一个卖唱的,什么刁钻古怪客人没见过,特别是像武松这样的彪形大汉,她以前哪里敢惹啊。现在不一样了,她觉得蒋门神就是天下无敌,区区找茬的客人就不该放肆,自己吆喝几句对方就得服软,谁想到武松那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她。


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这样被扔到了酒坛子里,估计她这一辈子都再也不会喝酒了。小妾发怒固然有武松挑衅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脾气长得太厉害,心态变了。跟了蒋门神以后,从来都是她羞辱别人,没有想到还有人敢羞辱她,所以她脾气变大了。倘若她没有跟蒋门神,还是以前卖唱的,看到武松这样找茬的,估计吓得要么钻桌子底下,要么就赶紧跑路,这样也就不用被人洗个酒水澡了。

这小妾也是可怜,蒋门神后来被武松打死,她也就没了靠山,估计以后还要靠卖唱为生吧。


一览众河小


武松虽说也是个不近女色的好汉,但不同的是,他爱逗弄女人,而且脸上有十足的痞子气 ,之前孙二娘已经领教过了。

武松和两个公人路过十字坡酒店,孙二娘给他们上了人肉包子和酒,武松早就里面问题,但他不说,故意逗孙二娘。他先说酒不好,让孙二娘换酒,又说包子里的毛发好像人小便处的毛,还问孙二娘男人不在家她不寂寞吗?

简直就是地痞无赖的嘴脸,把孙二娘这个粗糙的女人气的脸通红,心想老娘什么男人没见过,今天竟然被你小子调戏了

这还不算完,孙二娘跟武松动起手来,被武松压在身下,发出杀猪一样的叫声,那个画面太辣眼睛了。

所以说武松这个人有他诙谐风趣的一面,遇见蒋门神的小妾,他的玩心又上来了。开始时说酒不好,换了几次后,又让蒋门神小妾过来陪酒,看来流氓无赖那一套武松都会。

接着武松问她家为啥不姓李,这本身就是一句挑衅的话,不要说姓李,说姓什么这句话都不好听,姓氏岂能由自己决定。

而且姓李在当时是指妓女的意思,水浒里有名妓李师师,还有跟史进的妓女李瑞兰,安道全的喜欢的妓女李巧奴,所以说这是一句骂人话,那女人当然要大怒。


小睿史话


让蒋门神小妾姓李,乍一看以为武松是故意找茬,随便提到的姓,但实际上,这里大有学问。清代人程穆衡点出了这里的妙意。他在《水浒传注略》中备注说道:“见其时妓家姓李者多。”这下很清楚了,原来武松让蒋门神小妾姓李不是随口胡诌,而是套路,这是在骂她是妓女!其实,蒋门神小妾之所以突然怒不可遏地发脾气,很可能是因为武松戳到了她的痛处。

按照《水浒传》原著的记载,蒋门神的小妾原本不是良家女子出身,甚至也不如卖唱的金翠莲和阎婆惜,她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程穆衡的,就写了一本关于水浒的注略,在书里他写了这么一句话“其时妓家姓李者多”。看到这儿大家该明白了吧,这是武松在拐着弯骂这老板娘是妓女呢!要不然怎么老板娘一开始脸色就不好看呢。施老爷子是元末明初人,这时候妓女很多,而且都很崇拜当时宋朝的名妓李师师。对,就是那个长得貌美如花,连宋徽宗都忍不住悄悄与其私会的京城名妓。因为许多妓女都崇拜她,所以有很多都改了姓为李。水浒中著名的三个妓女,除了李师师外,另外两人也都姓李,她们分别是跟安道全厮混,最后被张顺杀了的的李巧奴,陷害史进最后被史进杀死的李瑞兰。

这么看来,施耐庵还真是大师,无声之中就把当时流行的梗嵌入自己的书中了,不仔细研究还不知道,难怪金圣叹对水浒评价很高。


伤无雪


《水浒传》中,武松进店后,书中写道“正中间装列着柜身子,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即蒋门神的小妾是从良的妓女。

古人讲“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武松前往快活林,是去寻衅滋事的,就象一个醉汉,进了饭店,,让老板娘满酒,老板娘给满了,醉汉说:我是来找小姐的,你怎么不是小姐?

这不是找打吗?

说不定蒋门神的小妾就是妓女从良的,古人讲“秃子跟前不说亮”,小妾正是从良的妓女。

京城名妓李师师闻名天下,问人何不姓李相当于问:你怎么不是妓女?因为在当时,京城著名妓女李师师已经名闻天下,武松问蒋门神的小妾“为什么不是姓李”就和现在问一个好女“你为什么不是小姐”一样,是骂人的话。

当年宋江为了招安,就是走的名妓李师师这条路,借李师师的枕边风接受招安的,可见李师师名气之大。

快活林放到现在,就是供过往客商吃喝玩乐的娱乐场所,在当时,娱乐场所有小姐是允许的。本是施恩开的,后被蒋门神强行夺去,实际上属于黑吃黑.。

武松去就是找事的,面对高大威猛,一身酒气喝的醉醺醺的武松 的寻衅,蒋门神的小妾看不松不是善茬,一开始是很忍让的。直到武松问小妾“为什么不是姓李?”相当于问“你为什么不是妓女小姐”一样,因此,小妾勃然大怒 用酒泼了武松一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