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巴蜀两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华夏正宗,虽然一衣带水、咫尺相邻,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文化特性和人文性格。经过两千多年几次的战乱和迁移,原著的巴蜀居民已经消失殆尽,都是中原和南方的移民。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两个地方的人文性格依然非常独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巴蜀的自然和文化特征。

巴蜀两国自然文化特征

同为四川盆地的国度,为什么人文性格差异这么大呢?这也许跟巴蜀两国的自然条件有关系。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巴蜀两国疆域分界线

蜀国占领川西平原,巴国占领了川东丘陵,中间是双方争夺区。双方以嘉陵江为界限,蜀国控制岷江、沱河、涪水和长江的上通道,成都是都城,川西平原城池众多。巴国则控制嘉陵江、巴江和长江的下通道,江州(重庆)是国都,合川(今合川)是副都城,涪陵是重要城市,鱼复(奉节)雄据三峡天险,这是巴国四个重要的城市。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蜀国疆域地貌详图

蜀国控制区是辽阔的平原地区,天府之国、农耕发达。不用到处跑生计,也不用爬山打猎,平时待在家里打麻将,丰收的时候干干活,就可以维持全家温饱,所以相对安逸。反正日日守着良田,家家存有余粮,想饿死都难,所以对人生比较乐观。对于生离死别,蜀人没啥概念,反正我也不会离开,守住这万亩良田子子孙孙繁衍生息。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在龙门称王,蜀国国君入前道贺,就带着一把泥土献给秦王,象征蜀国土地肥沃、国力强大,你秦国最好别打蜀国的坏主意。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巴国疆域地貌详图

而巴国不一样,主要在川东丘陵,平原面积比较狭小,靠这一亩三分地想混温饱很困难,天灾人祸饿死人很正常。所以得学会谋其他生计,比如下水打渔、上山打猎,此外巴人英勇彪悍,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从庸国夺取了多处盐池,竟然可以坐享渔盐之利。此外,巴人凭借长江水运,还可以贩卖鱼盐和其他商品,直通荆楚和吴越。所以巴人商业发达、更擅长做生意,不用农耕也能丰衣足食,甚至东西两端的蜀国和楚国都要在巴人的集市上才能获取各自想要的商品。但是坐享渔盐之利的巴人时时刻刻充满危机,因为东边的楚国日益强大,紧盯着他们手上的那些盐池。果不其然,最终这些盐池都被楚威王夺去了。

巴蜀两国的疆域变化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西周时期分封巴蜀两国,同为子爵爵位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战国初期巴蜀两国疆域辽阔、国力强大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同时受到秦楚两国进攻、土地严重缩减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巴蜀在四川盆地冲突频繁,最后被秦灭国

三、巴蜀两国的冲突和灭亡

曾经的巴蜀两国,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双方疆域都辽阔、国力强盛。虽然偶尔有冲突,但是只要双方不跨过嘉陵江的底线,一般也不会大打出手,又怎么会常年窝里斗呢?这一局面在战国时期被根本的改变。

进入战国,东方各国越来越强大,土地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天下出现了非秦必楚的格局,作为当时的两个强国,秦国把扩张方向对准了蜀国,吞并了蜀国的汉中。楚国则把矛头对准了巴国,吞并了巫地和盐池。两国疆域同时缩水,蜀国没有了天府之国以外的耕地,巴国没有了盐池的经济收入。于是双方的土地仅剩川西平原和川东丘陵,而两地之间相对富庶的平原地区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经常大打出手,战乱频繁。

看到这两兄弟窝里斗,旁边看热闹的秦国和楚国自然也是野心勃勃的想吞并,最终因为蜀国的一场内部双方亡国。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公元前316年,蜀国的附庸苴国不满蜀王而爆发了叛乱,蜀王亲率大军镇压,苴国不敌,和巴国联盟。看到巴苴两国暧昧,雄心勃勃的蜀王更加火冒三丈,发誓要先灭苴国再吞并巴国。于是苴国走投无路,只能请求北部的虎狼秦国出兵抵御蜀国的攻势。阴险狡诈的秦惠文王看到了吞并巴蜀的机会,于是派司马错入苴抵御蜀国,最后假途灭虢、顺手牵羊就把蜀、苴、巴三国都灭了。看这情形,巴人也觉得很冤,本来跟我半毛线关系都没有,你蜀国自己管不住小弟苴国,结果引狼入室害我巴人亡国,所以非常痛恨蜀人,后世也是结下世仇。秦国也正式利用了巴蜀不可调和的矛盾,平定双方对秦国的叛乱。

巴蜀两国曾经强大,文化也有独特性,后来是怎么灭亡的?

《图史春秋》20篇

《从游牧部落到穆公称霸》20篇

《大争之世》20篇

《秦始皇系列》20篇

《楚汉之争》20篇

《两汉盛世》20篇

《汉末三国》30篇

150篇文章,800幅图,

每天更新,敬请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