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曹操父子三人迷戀上同一女子

甄氏(甄宓)是史上著名的一代才女和美女,她也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曹操父子三人都愛上了她,為她甚為痴迷。曹氏父子文才武略,不只是建安文學的驕傲,也是中國文化的驕傲。甄氏以她的無比美麗與多情,同時俘獲了了他們三人的心。蓬萊文章建安骨,正是有了甄氏的文采、嫵媚相襯托,才多了些許風情。

甄氏也是名門出身,是漢太保甄邯之後。父親甄逸當過上蔡縣令,甄氏三歲時他就去世了。甄氏自小聰明,好靜。《魏書》裡記載著她的很多美德,說她恪守婦德,孝敬長輩,和睦家庭,還表現出非凡的智慧。美貌自是沒話說,可謂秀髮如雲,腰如柳枝,豐乳翹臀,肌膚如雪。


曹操父子三人迷戀上同一女子

建安中,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娶甄氏。袁熙常年做官在外,甄氏就一直待在鄴城婆婆劉氏的身邊。她本就是大戶人家的女兒,自然懂得規矩,不至於無處安放。但她生活得並不快樂,袁熙似乎並不太懂得憐香惜玉。在此期間,她寫了不少閨怨之作,功力絕不遜於建安七子的水平,成語“眾口鑠金”還是她的首創(句出其樂府詩《塘上行》)。


官渡之戰後,袁紹一蹶不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破鄴,當時袁紹已死,守鄴城的是袁紹的幼子袁尚,敗走。隨軍入鄴城的曹操長子曹丕彷彿從天而降,成了甄氏的拯救者和新的主人。曹丕見甄氏美麗動人,便欲納為夫人。那年甄氏方二十二歲,曹丕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十七歲少年;曹植卻還是個十二歲的孩子而已;他們的父親則正當盛年——四十九歲。


據說,最初是好色的父親曹操對甄氏豔名早有所聞,攻打鄴城就是想得到她,這才下令封閉袁紹府。後來見曹丕也有同好且搶了先,他儘管垂涎美色卻亦無奈,(因當時曹丕不想節外生枝,便急切地徑直對父親說:“兒一生別無他求,只要此人在側,此生足矣!望父親念兒雖成年而無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只得忍住氣憤,擺出老子的姿態,做個順水人情,使人做媒,把她讓給了愛子,卻仍暗暗心痛不已。


當時曹植還只是個孩子,尚不大懂得男歡女愛之事。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與甄氏相處的久些,兩人皆是才貌俱佳,而甄氏日漸被曹丕冷落,需要人關心、安慰,於是他也愛上了大自己十歲的甄氏——他的嫂子、他卻常叫她姐姐。曹植頗具文人氣質和高貴風骨,又長得如玉樹臨風,堪比潘安、宋玉,甄氏也對其傾心。兩人無視年齡差異,傾心相愛。曹子建的愛情使甄氏再次復活,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曹操父子三人迷戀上同一女子

然而,曹丕的政治勢力比曹植大得多,豈能讓他橫刀奪愛?曹植因愛甄氏,差點引來殺身之禍。兄弟倆為了甄氏曾展開過一場爭奪戰,最後以曹丕得勝了之。曹丕把親弟趕出皇宮,讓其遠離甄氏,切斷思慕之情。曹丕想,如果不果斷採取這個措施,也許有一天甄氏會真的投入曹植懷抱。與此同時,曹植還成了曹丕爭奪皇位的犧牲品。


甄氏嫁於曹丕後,生子曹叡(即後來的魏明帝),生女東鄉公主。220年曹丕稱帝,甄氏夫貴妻榮,成了皇后,可是她仍備受冷落。曹丕在成為皇帝之前尚對其寵愛有加;但到做了皇帝時,甄氏已年近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歲鼎盛年紀,後宮則年輕貌美佳麗如雲。甄后從此失意,有不少怨言卻無可奈何。


以前甄氏經常為曹丕出謀劃策,曹丕也多有采納,愛屋及烏嘛。後來甄氏見他貪圖歡娛,荒蕪國事,依然出面相勸:“你是皇上啊,天下那麼多事需要你處理,可別整天泡在女人身上了。這樣既會累壞身體,又會耽誤社稷。”可曹丕對她的話置之不理。甄氏三天兩頭勸,曹丕本已看她不順眼,現在更覺她煩。黃初年間,曹丕新納寵妾郭氏為謀奪後位,誣陷她埋木偶詛咒文帝。222年,曹丕聽信郭氏的話,一氣之下勒令甄氏服毒自盡,年僅四十歲。


甄氏臨死時感嘆了一句:“早知道這樣,就不當皇后了。”甄氏死後,曹丕將她使用過的一個盤金鑲玉枕賜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不免觸懷傷情、淚如雨下,寫就一篇《洛神賦》(初名《感甄賦》),借洛河中的水神作為甄氏化身,抒發蘊積已久的愛慕之意。曹丕十分感動,想到甄氏的好,想到兄弟之情,想到自己的不是,不免良心發現,漸生內疚,然而物是人非,一切都已經晚了。


曹操父子三人迷戀上同一女子

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賦》,正是借神女之名,極言甄氏之絕色:“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雲之蔽月,似流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望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面輔承權,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寫的是靜態美;“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坐。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寫的則是動態美。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痴念萬縷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學作品。


父子三人性格各異,卻都迷上了甄氏,由此看來,甄氏卻是一神女,仙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