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代写唐楷最好的是谁?

新暨阳大地


近、现代写唐楷无数。而“欧体”影响力最大,无数书法家大都从“欧”出。

“颜体”笔法“自由度”大,书风强烈,深受大家喜爱,但学“颜”,难以走出来,倒是学“颜”成就了许多行草书大家,如舒同就是典型代表。

至于“褚、虞、柳”等各有千秋,笔法差别悬殊。虞世南楷书虽说风格高古、典雅,但因年代久远,原碑帖难觅,失去魅力;“褚、柳”字笔法、风格都非常有特点,可以说走到了极致,曲高和寡,故影响力不及“欧、颜”。

如果说现代人中谁写的唐楷最好。

我以为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唐楷书家,几乎都不如前辈。如沈尹默、邓散木、潘伯鹰、马公愚、任政、胡问遂等等,他们的唐楷,字字精气神足,让人流连忘返。这是现代一些楷书作品所不具备的。当下流行的唐楷书风,令人担忧。要么所谓的学院派,主观臆断,妄加分析,谋求变革,一味创新,走上了一条违背唐楷基本原则的道路;要么把唐楷写成毫无生气的“美工”体。书法爱好者随波逐流,以为这种唐楷好看、漂亮,于是,这种唐楷“美术字”很吃香。

唐楷尤其讲究笔法、笔势和笔意。光有对笔法的理解是不够的,必须要通笔势和笔意;光有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想方设法“优化”出新唐楷,而不讲传统笔法更是误入歧途。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唐楷的发展。

上千年的唐楷之法,即使明、清“阁体”盛行之际,也不乏诸多经典之作,如文征明的小楷、黄自元、姚孟起等的“欧楷”。而如今,我们面对唐楷,应该反思自己,我们传承祖宗之法是否丢了些什么?


如石书艺


现代写唐楷最好的是谁?

答;应该是隋末唐初的欧阳询,不过他不属于现代的书法家,应该属于古代的;欧阳询(公元557~641年)。


我的两个女婿的业余爱好喜欢书法,基本上都是临摹过去的名人的楷书;其中包括当今中国楷书的代表人物田英章和他的胞兄田蕴章。


中国的书法可以说世界上文字的杰作,是任何一个国家文字语音无法比喻的;唐楷的形成,基本上延续了北魏的楷书。加之大唐帝国的皇帝唐太宗非常喜欢书法,并且大力提倡书法艺术而形成的。

唐楷属于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它法度严谨、端庄正气、铿锵有力;现在的人们无论怎样临摹唐楷,它特别难写,哪怕是一个笔峰,一个小小的失误,根本无法掩饰其变异的差距;它印验了书法唐楷需要千锤百炼的功夫,以及天生书法艺术的一种细胞。

以上为个人观点,难免只言片语胡说八道,这里仅供大家新年娱乐。

知足常乐2019.2.10日于上海


知足常乐0724


唐楷风流,上承魏晋钟繇及二王之精华神采,历唐代书法之盛世,成就楷书的成熟与鼎盛时代,自唐以来无能在与之比肩或超越者也。唐楷从初唐欧阳询和褚遂良之瘦硬遒媚至盛唐颜真卿之雄强圆厚,再至晚唐柳公权回归瘦硬之风采。楷书成熟于唐,登峰造极于唐,自唐以来史上再无楷书之开宗立派者也。 唐代以后的楷书大多是继承传统,只是在书写的方法和风格上有一些创新和发展。

书法的发展与时代的背景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唐代楷书的成熟和鼎盛与李唐盛世的时代背景及唐朝的几位皇帝,尤其是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大力提倡书法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唐朝以书为教、以书取士、立书学博士的传统是成就唐代楷书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

时至今日,时隔一千余年之后,楷书被冠之为“馆阁体”多时,皆因一方面楷书至此成熟规范,很难超越,再者明清官方将楷书作为官方用书体,并进一步规范楷书,推广“标准字体如“博大昌明之体”,桎梏和僵化了楷书创造和发展的空间,最终导致千手雷同的局面出现。

唐楷风流自是难以超越,明清以来馆阁之禁锢自是可惜可叹,但楷书作为书法之瑰宝为书法之宗法的地位并未因之改变。宋代文豪和书法家苏轼说,楷书如站,行书如行,草书如奔,还没见过站都站不稳就能跑的人,行草都是以楷书为本体的。所以楷书之于书法艺术创作和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写不好楷书的自称为书法家者都是站不稳立不久的。

纵观当代能较好的继承和发扬唐楷之风流者寥寥无几,能得唐楷之精要,破馆阁之弊病,溯魏晋之缘起,而成就个性风格者凤毛麟角。

田氏兄弟(田蕴章、田英章)生于书法世家,自幼习书,专攻欧楷五十余载,欧楷已然炉火纯青是我国写欧体楷书出神入化之第一第二人者也。细观之,若欧公在世,田氏之兄田蕴章老师的造诣也与之伯仲,甚至更有新貌。田氏兄弟推崇楷书以楷书教人,学之者众对于我国书法教育传承的推动也是有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

虽然本人并未有幸得二位老师亲授书艺,只是通过田蕴章老师的公开免费讲座视频和田英章老师的字帖自娱自学,同时临习欧阳询的传世碑帖。本人学书起步自觉受益二位老师很多,心中早已以其为师者也。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欣赏体会的过程,当今田蕴章和田英章老师以鲜活之笔墨再现欧公之神采实乃当代书法之幸,乃唐楷风流传承光大之第一也。







以字入道


這个问题可能现在是无解的。要推定一位最好的写家,须经相当长的历史时段的海选,是社会的公认,不应是政府丶民间,任何一类组织的片面认定,或权威人物的主观推荐。个人的成就也须有显露的社会条件和时间过程,最好与否是比较而言的。颜丶柳丶欧丶赵,唐楷三家,皆是历史的筛选和定评。

当今社会,肯在楷书上下真功夫的寥寥无几。首先是难度大,成名获益见效慢,使人望而生畏,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了真寂寞。主要问题还是社会导向,书协丶画院等权威机构的权威人物均推重创新,贬斥守旧,此等风潮,少有逆勢而为者。唐楷尤被垢病。诸多时尚书家,既便写楷,亦不以法唐为重,尤不耻于颜柳。更有甚者,竟否定楷书的基础性,模糊真书丶草书产生的历史前后顺序。

当今时髦的追风现象,使好多认识概念都错讹了。比如,认为楷书缺乏艺术性,否定楷书的基础性,等等观点,实是有害无益,违反客观规律的误导。笔者的实践体会,真要在行丶草等书体上有所成就,打下楷书的基础是绝对有必要的。以楷书为本,可进而发展别体,亦可固守楷书为看家本事。楷书的艺术魅力绝不弱于其它。唐楷虽已登峰造极,也决不会限制后人的发展创新,相反说,真正有生命有前途的创新却是产生在此基础之上的。





真空妙有无量寿


我是一人。如果特指“唐楷”,那我想目前田英章是写唐楷最好的。

欧颜柳是唐楷代表,当代谁的字比较符合欧颜柳的标准。

田英章争议很多,但是在当代“唐楷”还是他最好。

再说什么是“唐楷”之前要说,我个人是很不服气说田英章最好的,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字不如他,其他人的字功力也不如。

什么是唐楷?

唐楷是以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

因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这四大家,注意水平是并列的,不要觉得欧阳询水平是最高的,他们四人楷书水平是并列的。

唐朝是历代书法最鼎盛的朝代,李世民推崇推广王羲之之后,唐朝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书法,字好的人很多,但如果说楷书欧颜柳三人综合来说是楷书最好的。

到底什么是唐楷呢?

那么看看欧阳询的楷书是什么样的。欧阳询《九成宫》如下图。

那么看看颜真卿的楷书是什么样的。颜真卿《多宝塔》如下图。

那么看看柳公权的楷书是什么样的。柳公权《玄秘塔》如下图。

欧颜柳他们的字,不分轩轾各有特色。因为在整个唐朝的氛围下,他们的楷书还是有共同点的。

以欧颜柳为代表的唐楷最基本的要求,他们楷书中,每个字的每个笔画都一丝不苟,有起有收,质量极高。

我们当代谁的楷书,每个笔画能够一直保持非常高的质量。寥寥数人,实在太少。我自己承认我做不到能够一直保持。

为什么是田英章?

很多人说田英章的字死,不如谁谁谁,有些人也认为田蕴章的字比田英章好。

为什么只说唐楷的最基本的要求?

因为我们现代学欧颜柳唐人楷书的人,绝大部分做不到非常精准的写出每个基础笔画。

楷书方面我们先能够确保,基础笔画能够写好再说。

那为什么说田英章比田蕴章好呢?

田蕴章学字比较多,他的字经常变化,并且有些刻意追求险。田英章和田蕴章他们其实可以互相模仿对方的字,但是要写自己的字时候,田英章的取法更优。

一人有感

当代难道除了二田就没有其它人了吗?当然不是,书法在我们现代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已经没有唐朝那样的全民把书法当回事的环境。

想要练习欧颜柳的楷书,在我们当代实在太难。一笔一画要一笔一划写出来,真的太少了。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唐朝人对书法的态度。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这个问题不知道!若想知道也简单,上百度搜索一下,但也未必就能服众。哈哈,最好的办法,让老百姓来评,譬如选当代十名优秀唐楷书法家上头条展示,再让头条网友去点赞,谁点赞数多谁就是最好。可其中也有问题,万一哪位书法家朋友圈多,学生群多,岂不拉赞助也!其次如此而评,书协不干了,他们会说,你们懂得啥叫书法,啥叫劲遒,啥叫内气,啥叫空灵……哈哈,没戏,犹如中国诗词协会评选,老百姓看好的,落选,老百姓看不咋样的,获奖!这叫什么?这就叫权威!


夜光珠2


孙过庭《书谱》有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也就是说,初学书法,当以平正入手,理解了之后,则追求险绝,学会险绝之后,再回归平正。

当今书坛,田氏兄弟专攻欧体,初学并非《九成宫》,而是《化度寺》王维贤本,此临本以平正为主。次学《九成宫》以追求险绝,而后自成一派再回归平正,而且融会贯通,可以说完全印证了孙过庭的话。纵观书法历史,可谓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谓之当代之最,毫不为过。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已经到达登峰造极的水准让田楷已经无法于其他书体再融合,所以入田可以,想从田中走出来,还是不行。





静中缘



培培1898


田蕴章的好,他弟弟的一般般啦。卢中南的好。


董小青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