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不想结婚生子”:不婚族,丁克族,为何在现代婚姻中如此之多?

近年来,已到已婚年龄而迟迟未走入婚姻的人是越来越多,这种不婚现象,俨然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

俗话说:“不孝有三,而无后为大,无后是最不孝也”。

谈婚论嫁、娶妻生子,自古以来就是人之常情。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赋予了结婚、生子等标签。

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经之路,可为何现代婚姻中,不婚族、丁克族却是如此盛行呢?

“不想结婚生子”:不婚族,丁克族,为何在现代婚姻中如此之多?

现代婚姻的价值,基本为零

@魏女士 年近40,未婚

魏女士作为家中独女,嫁为人妻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可年近40的她,还是未婚状态。她的未婚状态,不仅是自己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魏女士至今为止,对婚姻的看法非常简单:可恋爱,可过性生活,但绝不结婚。

她说:“看过身边太多的婚姻,从恋爱到结婚,有闪婚的,有经历过各种磨难,才走进婚姻的,可是最终结果却是百分之六十的离婚率。”

海誓山盟、共同磨砺,那都是恋爱时。走进婚姻,面对婚姻生活时,在轰轰烈烈的誓言真的就只是誓言而已。

看过、听过他们的离婚原因,现代婚姻真的是不堪一击也无任何对婚姻价值保值的说法。

柴米油盐式的婚姻生活,没有婚姻乐趣,而离婚;

工资高低的不同,产生不公平心理,而离婚;

长时间面对同一具身体,失去兴趣,而离婚......

这么低廉的婚姻,为何要去尝试和折磨自己呢?

“不想结婚生子”:不婚族,丁克族,为何在现代婚姻中如此之多?

追求自由主义,实现个人自由

@赵先生 年纪36岁,未婚

赵先生是一个高等学府毕业的高材生,出社会工作后也是一个高收入的金领阶层人士。

他对于娶妻生子这一人生必经之路,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说:“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经历了从出生到成长的那近20年,思想与身心被父母与老师所影响。为何在自己有能力来完成自己以后人生的规划时,不能选择个人自由呢?

再幸福的婚姻,最终也是回归平常,背负着婚后各种的压力,赚钱、赚钱、再赚钱,难道人生就是为了赚钱而活吗?

独自一人,我能过自己心中向往的理想生活。我在追求兴趣时,不要考虑妻子孩子的生活;我在有一定的存款时,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国家,不要考虑妻子的感受;我在工作期间受气的时候,可以任性的辞职,也不要考虑家庭以后的生活问题;

不婚的选择,是我有着追求自由的心,有着个人自由的态度。

“不想结婚生子”:不婚族,丁克族,为何在现代婚姻中如此之多?

攀比的社会压力与自我的对比压力

@李女士夫妇 年纪33岁与35岁 结婚未生育

李女士夫妇结婚5年,从起初的婚姻规划:儿女双全,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现在5年过后,还未育有一儿半女的婚姻生活。

这5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女士夫妇选择过一个丁克婚姻呢?

李女士夫妇说:“我们俩这5年期间,那么的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存下的积蓄,也只是刚够付一套房子的首付而已。”

其实,租房生活也是一样,可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在工作城市安家,为何我们就不行呢?怀着这种攀比心理,我们夫妻俩下定决心也能在工作的城市有个安稳的家。

可梦想与现实终将不是阶梯式成长,而是现实在跨越,而梦想只是在按指定线路行走而已。一套房子,以我们刚结婚时的工资两年内就可以完成首付,可没有想到的是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用了5年之久的时间才刚好实现梦想。

这么残酷又竞争激烈的生存方式,哪里敢造就一个生命的诞生呢?

孩子的营养、教育、兴趣培养,这些都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吧。那这些,我们又有什么能力能做到呢?

所以两夫妻合计着,没有孩子的婚姻,其实也是很幸福的,至少不会存在任何心理压力。

“不想结婚生子”:不婚族,丁克族,为何在现代婚姻中如此之多?

不婚族、丁克族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实就是现代婚姻的价值观问题与个人前卫的思想问题。这种情况,它的好坏根本无法以一个说法来决定。

婚育这种人生重大抉择上,每个个体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古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经历任何一个选择题的时候,都伴有一定的风险性,可是风险背后那微薄的幸福必是我们的追求。

话说娶妻生子虽然是人生必经之路,不管中间经历多少苦难,晚年子孙满堂就是幸福。可是风险与幸福是共存的,如果子孙不孝,晚年何来幸福之说呢?

那不婚、丁克就注定了不幸福吗?

不,我们不能以常人思想对此下肯定结论。不婚、丁克族他们必定不是恐婚、恐育,他们只是在人生必经之路上,找到了另一条属于个人幸福的路而已。他们追求的往往是当下的幸福,洒脱。人生几十年,何必要考虑的那么周全呢?

其实,在婚姻这件事上,结婚也好、不婚也罢,虽说选择结果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都是追求各自的幸福。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