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曹操是怎麼佔領袁術的淮南的?

許都青年


曹操如何佔領袁術的淮南?我們知道袁術其實是東漢末年早期軍閥中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曾經先後擁有天下第一人口大郡南陽,天下第二人口大郡汝南,以及江淮魚米之鄉這樣富庶的地盤。但是,由於袁術驕奢無度,軍事能力太差,被曹操打得連敗,逃入了九江。縱然如此,袁術稱帝前後,實力依然強大,特別是幾乎擁有淮水之南,以及孫策打下的江東幾郡的地盤。那麼,袁術又是如何失去這些地盤,特別是淮南的呢?



先是孫策請求袁術同意讓他攻略江東六郡,於是帶走孫賁和吳景,孫賁是孫策的堂兄,九江郡太守,吳景是孫策的舅舅,廣陵太守,二人都是棄官跟隨,還有周瑜,這些支持孫策的人自然會帶上一些資源和力量。另外袁術的舊部雷薄,陳蘭又脫離了袁術。袁術稱帝,孫策和袁術決裂,江東這部分地盤就失去了。而徐州的廣陵,自曹操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也已經不是袁術能控制的了。稱帝后的袁術,又連續遭遇曹操,呂布,劉備等人的攻擊,最後敗亡於投奔袁譚的路上,劉備重新佔據徐州。袁術一死,淮南自然出現權力真空,曹操又要備戰袁紹,又要對付造反的劉備,又是如何控制了大部分淮南的呢?



主要還是曹操的軍事實力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威力。比如,淮南重鎮,袁術的統治中心壽春,袁術一死,他的從弟袁胤,女婿黃猗因為害怕曹操,便帶著部曲和袁術的靈柩投奔在皖城的廬江太守劉勳《三國志.孫策傳》注引《江表傳》。廬江劉勳這邊,由於收留的袁術部眾太多,糧食匱乏,又加上孫策忽悠,於是帶兵去討伐各處宗帥收糧。結果孫策偷襲了廬江,抄了劉勳的後路,導致劉勳只好投靠曹操。然後,孫策又任命新任的廬江太守李術,讓他截殺了曹操派出的揚州刺史嚴象。所以,曹操控制淮南的第一步了失敗的,但是好在孫策轉頭攻擊黃祖,給了曹操控制淮南機會。



曹操能控制淮南,主要得到三個人才的幫助。第一個是接替嚴象,擔任揚州刺史的劉馥,對,就是在演義中被曹操醉酒殺了那個人。正史上,正是劉馥在淮南重鎮合肥的經營,並深受百姓愛戴,曹操才能牢牢掌握住這塊地盤。所以,劉馥其實是病死的,死後孫權發動第一次合肥之戰,被揚州軍民打敗。第二個是宗室劉曄,揚州宗帥眾多,劉曄計殺了其中實力最強的鄭寶,以曹操的名義服眾,擁護朝廷的統治。後來,劉曄跟隨劉勳投奔了曹操,又獻策平定了壽春陳策的叛亂。第三個,就是上文提到的廣陵太守陳登,當年曹操對陳登說,東南的事實就拜託你了。結果,陳登一直盡忠職守,還得到江淮百姓的愛戴,這就有力的支援了曹操統治淮南。


大飛熊騎士


大家好,我是無謂風流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句話用在袁術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從孫策用傳國玉璽換的他的三千兵,五百匹時,他就已經敗了。因為從那時起,他忽然發現,大家都在惦記的皇位離他竟然這麼近。他已經瘋狂了。

他派韓胤去向呂布提親時,呂布的老婆嚴氏說到:“吾聞袁公路久鎮淮南,兵多糧廣,早晚將為天子。若成大事,則吾女有後妃之望……”連一個婦道人家都知道袁術野心,焉有不敗之理。

袁術命也是真夠苦的,建號“仲氏”後,立刻出兵七路攻徐州,可惜一上來就被呂布劉備合兵打了個慘敗,連淮南都沒能出去。

更關鍵的是,曹操來了。

曹操來了十七萬大軍,雖然戰役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糧草接濟不上。當時壽春不是澇就是旱,地方上根本就接濟不上十七萬大軍人嚼馬喂,所以,袁術用的計策還是很有針對性的。

袁術手下楊大將曰:“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今又動兵擾民,民既生怨,兵至難以拒敵。不如留軍在壽春,不必與戰。待彼兵糧盡。必然生變。陛下且統御林軍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暫避其銳。”袁術手下還是有能人的。

這要是一般人,還真就被袁術難到可,可曹操是什麼人?“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主。用了一計,殺了倉官王垕穩了軍心,藉著士氣大振,三天時間不到,就攻下了壽春。

這是第一次攻打袁術,雖然沒能徹底消滅袁術,但袁術精銳死傷殆盡,實際上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在休整期間,曹操解決了張秀,解決了後顧之憂,平了呂布,去掉一個心頭之患,劉備暫時依附,現在的天下,除了江東孫氏,荊州劉表,漢中張魯,西川劉璋。江東孫氏急不可圖,荊州劉表行將就木,漢中張魯與西川劉璋自顧不暇,眼下,只剩下袁氏兄弟了。

冀州袁紹戰敗公孫瓚後,實力大漲,而袁術眾叛親離,皇帝也不做了,準備讓位給袁紹。袁紹精明瞭一輩子,終於也熬到這一天了,袁氏兄弟這是典型的比著作死。

在曹袁大戰前,劉備因奉衣帶詔討伐曹操,不出意料又大敗而走,不但損失了城池家小,連二弟關羽也投降了曹操。

白馬之圍兩員大將顏良文丑被關羽一人咔嚓了,相當於袁紹已經失去了正面交鋒的資本。直到官渡之戰,一戰定乾坤,到戰倉亭,奪冀州,決漳河,定遼東。

至此,袁氏二兄弟湮滅,顯赫五世三公家族消亡,得到的豈止是淮南,整個北方平定。在剩下的歲月,將是三國爭霸的慘烈!


生活問道


袁術稱帝時候,引發了各方的反對。

首先是孫策,驅逐了袁術親信,又拉攏了與自己有親戚關係的袁術部將,以此令廣陵、江東脫離了袁術控制,導致袁術勢力大大衰減。

呂布也趁機攻打袁術,並取得勝利,掠奪了袁術的淮北領地,進一步削弱了袁術實力。

曹操以袁術誘殺陳王與陳相為藉口,親自征討,大敗袁術主力部隊,袁術逃回淮南據守。

隨後袁術的殘餘領地遭受了大饑荒與大旱災,民心盡喪,部將又有人叛變。

在這種情況下的淮南已經根本無法據守,袁術只有逃亡,甚至想投奔背叛他的部下,當然遭到拒絕。他只得將帝號送給同父異母的哥哥袁紹,以此換取袁紹應允收留。

曹操此時對袁術採取堵截戰術,派劉備、朱靈佔據要道,阻止兩袁合流。袁術不得已改變路線,逃往壽春,死於半路。

袁術餘部知道曹操必趁機收取袁術地盤,非叛即逃,袁術家屬輾轉被孫策集團俘獲,淮南無軍可守,自然被曹操輕易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