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東方市十所村這個6000多人的村子將要搬遷了。1月3日,東方市“十所村整體搬遷安置工程項目招標程序”已完成,意味著曾討論十餘年之久的東方市第二大村莊——十所村集體搬遷終將成為現實,全部搬遷安置工程預計3年後完成。一個村子搬遷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大事,但熟悉十所村歷史的人都知道。十所村裡有海南西部著名的古蹟,被譽為“天南第一泉”的漢馬伏波古井,村子與古井的淵源基本同屬“兩位一體”,村子也是古井景觀的實際看管者。十所村搬遷後,由什麼單位代管這口“天南第一泉”,抑或直接取消看管者,最終演變為“骨肉分離”的格局?在該市搬遷公告上並未具體言明,在村子搬走後,那口掩映村中高大酸梅樹叢中的千年老古井,未來運行的情況也是大家都很關心的。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東方市十所村整體搬遷安置招標公告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中標單位已確定,安置工程建設工期為910天


十所村是一個全村遍植酸梅樹的鄉村,全村有大小酸梅樹上百株;而漢馬伏波井周圍更是多酸梅樹。村中有史記載,最早時“天南第一泉”古井是方形的,後來村民自行加寬擴大成現在的圓井。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位於十所村村中心的“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井碑


十所村建村歷史及村名與古井有著深厚的淵源。漢馬伏波井故老相傳是東漢光武帝時的伏波將軍馬援行軍至此時所挖掘的古井。村史記載,此井的發現有一個來歷,就是漢軍行軍至此,軍隊與戰馬非常渴,到處找水喝而不可得,此時戰馬行到了古井這個位置後就不肯再前行,而是停下來不斷地用馬蹄刨挖,不一會原地就冒出了泉水,士兵大喜過望,並因此而開挖出泉井,因泉水甘甜爽口,遂被譽為“天南第一泉”,後世也稱為漢馬伏波井,其中帶有“馬”字實指戰馬。

海南最早是在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從此,標誌著海南島首次正式納入漢朝建制與版圖之中。此後一直至東漢、明代,海南西部海岸一直有重兵把守。

海南島西部海岸線“以所命名”的地名,相傳最早是從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所建的駐軍營所,漢代一衛有十一個所,分別以一、二、三等順序命名,而現在存世的相關地名,只有八所(現為東方市政府駐地)、九所(現為樂東一個鄉鎮)、四所(九所的旁邊)與十所(6000多人的大村)。而東方最大的村莊為羅帶村,有村民上萬人。有考證認為,十所村當地村民所講的“軍話”,就是當時漢代官兵流傳下來的廣西桂林或雲南一帶的官話。

十所村雖然與漢馬伏波井關係密切,但古井歷史更加漫長,迄今超過1950年。當然,也有村史考證者稱,十所村早期的村名並非十所,而是更久遠的大南村改名而來,稱十所村的村名只是在明代嘉靖年間才改為十所的,至今只有四、五百年。但大南村與十所村有傳承的關係,而考證者亦不否認其中大南村的歷史更為神秘久遠。而對於十所村通行的軍話(官話)的考證,同樣也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是漢代以來形成的;一說是明代嘉靖年間才開始形成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十所村村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漢代或明代官兵與當地黎苗族通婚後所流傳下來的後人。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漢馬伏波井千年古井園區大門


漢馬伏波井現在屬於海南省三級保護文物,也是東方市重點保護文物。十所村村民世代與古井共居,全村早期供水都取自這口古井。該村的歷史一直與古井傳說一起相融與演變,而村民也同古井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在某種程度上,古井能代表十所村;而十所村也能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這口具有近兩千年曆史的“天南第一泉”。

東方市的搬遷公告顯示,十所村是遠距離的搬遷,將從靠海的羅帶河口附近,遠遷至東方海榆西線以西及島西方林場以東一帶。顯然古井是不可能搬遷的,漢馬伏波井只能固守原址。據一般的慣例,古井因為屬於免費參觀,如果不另行投資在原地打造與建設收費景點的話,這裡或許就沒有村民願意留守了。

這意味著,今後的漢馬伏波千年古井將遠離十所新村,其未來史或將與新村分隔,並自行演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畢竟十所村部分村民的祖先及其十所村的傳統文化也曾深深烙印在了這口在古井裡,一起演變至今。同樣古井與十所村的先前的歷史淵源與聯繫,也將不斷減淡。

十所村之所以搬遷,是因為與十所村相鄰的有海南大型化工廠與火力發電廠,十所村大片土地都已規劃成工業園區,如果不搬遷,既不利於村民的健康,也會影響到東方工業園區的未來規劃。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漢馬伏波千年古井古蹟園區佔地約一畝


現在的漢馬伏波千年古井園區佔地約一畝,漢馬伏波井四周有圍牆與大門,景點圍牆內外都種有許多棵酸梅樹,其中很多的酸梅樹都有上百年的樹齡,屬於古木名樹,樹冠碩大,夏天非常遮陰涼爽。四季常青的酸梅樹也為漢馬波井增添了幾分秀色。

十所村將搬遷,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古井或與原村“骨肉分離”

古井園區圍牆內外種有許多的古老的酸梅樹


過去村裡的小孩子都非常喜歡摘酸梅吃,很多酸梅也被醃製成遠近聞名的酸梅小吃。只不過現在隨著口味的變化,村裡的小孩早已不吃。因此每到滿樹的酸梅熟了之後會掉得滿地都是厚厚的一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