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傳統繪畫題材漫談系列之六十六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在傳統文化中具有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地位,浩瀚的典籍和綿延的傳說中,其形象的複合性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最突出的符號,並一直以其神性的文化光芒貫穿古今連接時空,普照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身上,龍的傳人一說更是高度凝練抽象地概括出整個民族的個性,成為共同的身份標記和情感印記。甚至在古今中外,幾乎沒有哪一個神祇具有這樣包羅萬象涵蓋一切的信仰屬性,其影響深入到文化的各個層面和各個角落,成為中華文化中婦孺皆知不假思索的一種集大成的美好意向。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新石器時期 紅山文化 玉龍

遠古時期的龍的形象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而隨著文明史的遞進與沿革,不同時期的人們賦予龍這樣一種虛構的動物各種不同的想象,從而漸漸使龍的形象最終定格在如今人們日常認知中約定俗成的那種模樣: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蠶、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種形象最終成型於宋時,而從此前的文化遺存來看,龍的早期形象更多是一種簡約淳樸的風格,比如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龍、遼寧查海遺址出土石堆塑龍、殷商時期的婦好墓中出土的玉龍等與成熟期的龍的形象相比顯然帶有一種原始的稚拙感。而在繪畫中早期的龍的形象如戰國時期的《人物御龍圖》中也可以看出,畫面中以男子側身而立正駕馭著一條巨龍,龍首高揚,龍尾上翹,剛勁爽利的線條勾勒出人物和龍的形象,龍的裝飾性圖案化的特點十分明顯。在戰國時期的另一幅帛畫《人物龍鳳圖》中,儘管龍在這幅畫面中屈居一隅,不過其形象看上去更靈動,別有一番韻味,更符合人們印象中龍的狀態。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戰國帛畫 《人物御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戰國帛畫 《人物龍鳳圖》

就繪畫中的龍這一題材而言,在歷史文化的暈染下更是賦予了一種傳奇性的色彩。葉公好龍和畫龍點睛的故事可謂從正反兩個方面詮釋了這一題材的神性之光,特別是六朝時期張僧繇畫龍點睛的傳說,更是將這一題材推向了一種巔峰,不過可惜張僧繇筆下的龍在北宋時期就不見傳於世,故只能在想象中體會其中的精妙絕倫。但從這些傳說中可以看出這一題材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和瑰麗多姿的審美趣味,北宋《宣和畫譜》中就有魚龍一科,上面記載著五代時僧傳古、北宋時董羽等以畫龍而著稱於世,而就目前所見而言,南宋時期陳容所創作的各類雲龍圖,才真正使這一題材大放異彩,從而確定了雲龍圖這一傳統繪畫題材美學上的標杆意義。陳容生卒年不詳,福建長樂人,南宋末年進士,號所翁,故他筆下的龍被人稱為“所翁龍”,這些墨韻酣暢、姿態矯健的雲龍圖,具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魅力。據畫史記載,陳容畫龍“深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特別是醉餘大叫,脫巾濡墨信手塗抹,然後以筆成之,或全體,或一臂一首,隱約而不可名狀者,皆得妙似。”至今可見的陳容款的有《六龍圖》《九龍圖》《雲龍圖》《霖雨圖》《墨龍圖》等作品,在這些傳世的墨跡中,可以看出他筆下的各類雲龍圖的技法以潑墨寫意為主,在雲水的渲染上與當時山水畫中的米氏雲山那種潑墨技藝有著相似的用墨邏輯,以不拘一格的墨色渲染出雲蒸霞蔚的雲水氣象,波瀾壯闊兼具排山倒海之勢,在這樣的背景中,對龍的部分的描繪又有著與石恪的寫意人物畫的筆墨技巧相近,兩者各顯其妙而又天衣無縫地相得益彰,成為後來雲龍圖這一圖式的典範標本。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南宋 陳容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南宋 陳容(款)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南宋 陳容 《九龍圖》(局部)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南宋 陳容 《六龍圖》


儘管龍畫在宏大的畫史上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旁枝末節,在山水、人物、鳥獸等各類蔚然大觀的畫科中幾乎隱匿不彰,但陳容的雲龍圖這一圖式的橫空出世,很快便成為一種深受廣大底層民間畫家所喜好模仿的一種經典圖式,歷代延續這種風格而成的雲龍圖成為畫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在傳統文化中,龍這樣的一種圖騰漸進被皇帝所壟斷,而皇家的審美所推崇的那種華美堂皇的氣質,使得各種帶有極強的裝飾感的龍的圖案成了皇家的專利,比如龍袍以及皇宮御用器物上的龍的形象成為一種主流。而除此之外,民間中各種水墨繪就的雲龍圖並未絕跡,反而展示出一種更具生活氣息和蓬勃活力的別樣風采。就元明時期來說,至今可見的各類雲龍圖大多都是在畫史上籍籍無名之輩所創作的,大多數文人畫家對此保持著一種刻意疏遠的態度。而到了清朝,隨著繪畫藝術市場的茁壯發展,文人畫與世俗畫之間相互融合的大趨勢下,以陳容的筆法和構圖為根本遵循的雲龍圖迎來了一個復興的高潮期,

一些畫家如高其佩、黃慎、呂學、周璕、楊大章、陳階平、任薰、黃山壽等以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的筆墨語言,創作過各種各樣的雲龍圖,使這一題材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比如高其佩的以指畫創作的雲龍圖對龍首的刻畫可謂非常傳神,那種粗狂霸氣的神龍氣質呼之欲出,具有一種狂放不羈的傲然氣度。而黃慎筆下的龍更注重畫面的情節和故事性,賦予了這類作品更多的一種直截了當的文化特質,比如他以探驪得珠一說而繪就的《探珠圖》以及以神道人物為主題的《騎龍圖》等,就是將有關龍的傳說通過畫面語言將其中的寓意表達出來,淺顯易懂的主題使這類畫作世俗化的美好寓意更是撲面而來。而及至近現代,雲龍圖這一題材依舊在民間繪畫中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比如齊白石為曹錕所作的《雲龍圖》寄寓著那種潤澤蒼生的意蘊就是一個例證。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高其佩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高其佩 《墨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黃慎 《探珠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黃慎 《騎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周璕 《墨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戴克昌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朱倫瀚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邱淦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清 黃山壽 《雲龍圖》


雲龍圖|一遇風雲便化龍,修煉成凝聚所有美好寓意的終極文化信仰

齊白石 《雲龍圖》


龍之為物,能合能散,能潛能見,能弱能強,能微能章。宋代王安石在《龍說》一文中如是說。而傳說中有乘六龍以御天、龍生九子之說,也有獨具傳統文化色彩的真龍天子、乘龍快婿、望子成龍、龍鳳呈祥等諸多美好寓意的詞彙,更有在民間口口相傳蘊含著神秘文化的龍脈一說,民俗文化中的舞龍燈、賽龍舟等活動更是風靡大江南北,但龍之千變萬化最終形諸如圖的以宋代陳容為代表的雲龍圖,融會貫通所有的美好寓意集於一身。在一遇風雲便化龍的因緣和合中,將古人樸素哲學體系中所蘊含的那種天人合一、陰陽交合等文化個性深入淺出的詮釋出來,逍遙天地間,遨遊乾坤中,並由此生髮出能興雲雨利萬物、能祛病邪利蒼生等千般神通廣大之能事,被無數芸芸眾生頂禮膜拜,在漢文化圈中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超越宗教層面上的終極文化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