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吕雉当政大肆诛杀刘姓皇族,为何刘邦长子刘肥能幸免呢?

Amuwa


刘肥能够寿终正寝,免招吕后的毒手,其实全靠自己的身份——庶子,而且是庶长子。

刘邦还在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光棍一条,除了一群狐朋狗友(周勃、樊哙、夏侯渊等)外,另外还有一个情人,村里的曹寡妇。刘邦在村子里过得很滋润,好歹算是国家干部,而且朋友很多,官府里有萧何(副县级)罩着,要想出去兜风有司机(夏侯婴是赶车的),想听小曲了找周勃(吹唢呐的),要想吃肉,那就找樊哙,狗肉、牛肉随便整。

要想女人了,那自然是找......

刘邦的好日子过得很惬意,直到吕太公来到了丰邑县,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成了家的男人绝对没有光棍时候那么自由,这是必然的,现代依然如此。

刘邦娶了吕雉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造反了,二是不能去找曹寡妇了,造反是形势所逼,不能找曹寡妇却有两个原因:1、老婆吕雉看得紧;2、曹寡妇怀孕了,刘邦的种。

曹寡妇怀的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也就说吕雉还是姑娘的时候,刘邦就已经有了个儿子,只是这个儿子永远只能是庶子,而就是这个庶子身份最后救了刘肥。

刘邦造反很顺利,推翻了秦朝,干掉了项羽,一统天下,登基称皇帝,建立大汉王朝,糟糠之妻吕雉成了皇后,按照规制,皇帝可以有很多女人,肯定也有很多子女,从皇位继承权来看,只要是刘邦的儿子都有可能继位当皇帝,只是嫡子的几率更大。

刘邦和吕后有两个子女,一个儿子刘盈,一个女儿鲁元公主。吕后当了皇后以后,膨胀了,她的权力心膨胀了,女人的嫉妒心也膨胀了。

刘邦是个多情的种,当光棍的时候就能勾搭上曹寡妇,当上皇帝了,喜欢几个女人是应该的,比如戚夫人。而吕后不但嫉恨这些女人,更是担忧刘邦会不会把皇位传给其他的儿子,而且刘邦有意传位给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

女人对待自己的情敌可以忍,但是谁要欺负上了自己的儿子,那就绝对是拼命,吕后拼了!特别是在刘邦死后,对待刘邦留下的那些女人和儿子,不说斩尽杀绝,但也是毫不留情,要么找个借口杀了,要么就直接流放外地。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被封为齐王,受封齐地,就是韩信打下的那一片,齐地广袤,物产丰富,非常富庶,看得出来刘邦对自己的这个长子还是很喜爱。

吕后对曹寡妇倒是没有什么嫉恨,毕竟她与刘邦滚炕头的时候,吕雉还没嫁过来,但是刘肥这个长子身份却很让她担忧,毕竟继承皇位,刘肥具有很好的长幼有序的优势。

吕后起过杀刘肥的心思,却最后放过了刘肥,主要基于两点:

1、刘肥虽为长子,但他的身份其实连庶子都不算,他的母亲曹寡妇与刘邦是偷情的关系,这种身份不但在现代让人不齿,在古代更是让人不耻,曹寡妇的身份直接决定了刘肥不可能继任刘邦的皇帝位。

2、刘肥很会来事儿,刘肥受封齐王后,眼见吕后掌权,收拾老爹的各个女人和自己的异母兄弟,自己不但是最年长的刘氏兄长,更是因为封地广,势力大,一定会遭受吕后的猜忌,于是在入长安拜见吕后期间,向吕后奏请提出把齐地最大的城阳郡送给妹妹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就是吕后的唯一的女儿。

吕后非常高兴,儿子、女儿都是心头肉,刘肥作为哥哥给妹妹送礼物,而且还这么贵重,哪还好意思对他下手呢,此时的吕后恢复成了一个正常的母亲,还亲自到了刘肥的府上参加酒宴,以表示感谢,从而也就放过了刘肥。


沉墨I方之城


汉太祖刘邦驾崩后,吕后大肆诛除先帝宠妃子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吕后毒杀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狠辣程度令后人骨冷。刘肥作为刘邦的长子却成功躲过一劫,还成为汉朝最大封国齐国的王,安享富贵。

吕后放过刘肥,无非三个原因:

  • 第一,刘肥作为私生的庶出,地位过低;
  • 第二,刘肥献城鲁元公主,讨好吕后;
  • 第三,吕后也看人,不会无缘无故去诛除谁。


按照宗法制传统,古代重视长子但更重视嫡子。继承制度中,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子中的长子优先,没有嫡子就贵子优先。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却是个庶出,而且还是个私生的庶出,其母曹氏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

而当时的吕后,生有刘盈这个嫡子,刘肥的母亲无名无分,在吕后的眼里实在微不足道。由于汉室当时子嗣稀松,刘邦倒是格外心疼这个长子,册封其为齐王,让统辖七十三城的齐国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

刘肥没什么城府,不过帝王家没心眼并不是什么好事——诸侯朝觐的时候,仁慈宽厚的汉惠帝刘盈以兄长之礼待刘肥,刘肥还真心安理得坐到了上宾之位,让吕后很不爽,所以在酒中下了毒。虽然最后让刘肥逃过一劫,但刘肥后知后觉非常害怕。

好在齐国有能人为刘肥献计。吕后膝下唯有一双儿女,除了已经登基的惠帝,还有女儿鲁元公主。刘肥将齐国城阳郡献给了吕后,作为吕后唯一嫡女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尊其为王太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吕后高兴之余觉得刘肥识时务,也就没再为难刘肥。

吕后是汉太祖刘邦的嫡妻,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与皇太后,虽是女子,但吕后一生杀伐决断行事果决,为汉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澹奕认为,刘邦驾崩后,吕后狠诛戚夫人等,手段的确让人恐惧,但吕后并非无端妒妇。刘邦诸多妃妾子嗣中,也并非全都被吕后所不容。刘肥乃是庶出,其母并不得宠,也从未生过夺嫡之事,吕后实在没什么理由跟刘肥过不去。


澹奕


刘肥之所以能够幸免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两点:

1

刘肥跟吕后一起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有着较深的感情。说吕后残忍,但是两个吕后带大的刘邦的儿子(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除外),即齐王刘肥和淮南王刘长,最后都没有被杀害。

刘肥出生于秦始皇称帝的那一年,即公元前221年,吕后嫁给刘邦的时候,刘肥差不多十岁,那个时候刘邦不过是个亭长,这种微时的相处感情相对还是较深的。

2

刘肥对刘盈没有多少威胁,或者说吕后认为刘肥对刘盈没有多少威胁。刘肥说到底只不过是刘邦的情妇曹氏的儿子,何况曹氏的年纪比吕雉还大,既没有正妻的身份,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曹氏的生卒情况,但是可以相见是不大可能有吕雉得宠的,更不用说和后来的大红人戚姬相比了。

不过,即便如此,刘肥在他的人生当中还是遭遇过险情的,差一点被吕后毒酒赐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杀身之祸

话说,汉惠帝当皇帝两年后的一年十月,刘肥进京朝见弟弟汉惠帝刘盈,刘盈就组织了一次家宴,同哥哥刘肥和母亲吕后一起,在吕后的宫中举行。刘盈这个人本来就是对人彬彬有礼的,可他这一次差点害死了他的哥哥刘肥 。

饮酒的时候,刘盈就按照家人的礼节,长幼有序,就让刘肥坐上上座,就象当年在老家的时候一样的坐法,刘肥也没有想那么多,就直接坐下了。

就这样一个“小动作”却惹怒了吕后,当即就决定诛杀刘肥。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放在刘肥的面前,还让刘肥就用这个酒向她祝酒。刘肥根本就没有多想,家宴而已,他又怎么会想那么多,便起身打算敬酒。这时,一旁的刘盈一眼就看出来母亲的想法,也起身在刘肥身前拿起一杯毒酒,准备一同祝酒。

吕后自然不会毒死自己的儿子,连忙打翻刘盈的酒杯,这一举动自然也就提醒了刘肥了,刘肥赶紧装醉逃走,躲过一劫。

献城避祸

刘肥回去以后依旧很后怕,后母有心杀自己,在长安之地总是有办法的。这时,就有人向刘肥献策:“吕后一共就两个孩子,儿子已经做了皇帝了,而女儿鲁元公主的封地才不过几个城邑。可齐王您,蒙高祖厚爱,凡是说齐国话的都是咱们齐国的地,城邑达七十多座。这一对比,差距可就出来了。如果齐王您愿意割爱,可以拿出来一个郡献出来,通过吕后送给鲁元公主,那吕后自然也就高兴了,您也就躲过这场杀身之祸了。”

刘肥为了保命,不但把一个郡的城邑献了出去,还尊了鲁元公主做王太后,自愿降一辈。吕后当然十分高兴,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还设宴款待刘肥,表示谢意,当然这次是酒是好酒,而不是毒酒了。

吕后本来也没想杀刘肥,只不过是临时起意,所以后来也并没有追究刘肥的问题,放他回了齐国。

只可惜,刘肥的寿数并不长,仅仅四年以后,就死了,他的儿子刘襄继承了他的王位,刘襄还在后来诛灭诸吕的战斗,起兵配合,还曾经是皇帝的人选之一,只不过最后未能上位罢了。


水一白聊历史



吕雉当政大肆诛杀刘姓皇族,刘邦长大刘肥之所有能幸免,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1、刘肥虽是刘邦长子,却是刘邦与情妇曹寡妇所生,并非嫡子,地位卑贱。古时有立嫡不立长之说,刘肥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对吕后儿子刘盈继承帝位没有威胁。



2、刘肥遭遇杀身之祸时,主动示弱,向吕后亲生女儿鲁元公主献地。刘肥被封齐王后,有一次去长安晋见惠帝,兄弟两人相见甚欢,因为刘肥年长,汉惠帝刘盈让刘肥坐上位,吕后看到后,对刘肥动了杀心,想用毒酒毒死刘肥,刘肥侥幸逃脱。之后刘肥为了自保,主动向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献地,并尊鲁元公主为齐国的王太后,认自己的妹妹做母,刘肥为了自保也算做到了极致。

3、吕后不杀刘肥也是为了平衡朝局的需要,刘肥封地最大,势力最强,又缺乏竞争皇位的资格,对自己不存在什么威胁,但是刘肥的存在可以震慑朝堂上的反吕后势力。

综上几点原因,吕雉当政后大肆屠杀刘姓皇族,刘邦长大刘肥幸免遇难!


顺势而为2020


吕后只杀3个刘姓皇族:刘如意、刘恭、刘友 除了刘恭是汉惠帝儿子外,其余2人都是刘邦儿子

刘邦有8个儿子,2个被吕后所杀,即25%的比率。算不上大肆诛杀。其余刘邦的儿子分别为:刘肥、刘恒、刘长、刘建四人,加上汉惠帝刘盈。

赵王刘如意

由于刘如意是刘邦心仪的太子人选,即便刘邦没有废刘盈而立刘如意,加上刘邦也死了,但刘如意这个刘邦中意的太子人选不能活着——原因很简单。

假如刘如意没有死,诸吕之乱时,被拥立的就不可能是汉文帝刘恒,只能是赵王刘如意。昔日刘邦中意的太子人选,谁敢不遵从?

留着刘如意这个正牌备胎,不正是提醒着西汉功臣——刘邦中意的是刘如意,而非刘盈。若刘如意在世,汉惠帝死时,西汉功臣拥立的必然是刘如意,不会让汉前少帝刘恭即位。因此吕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千方百计的毒杀他。


汉前少帝刘恭

汉前少帝刘恭,是汉惠帝和一个美人所生,而被皇后张氏所收养为儿子。这了吕后为保障自己的权位而做出的杀母夺子。公元前184年刘恭得知真相后,扬言长大后要报仇,被吕后以重病为由监禁而幽死。


赵王刘友

刘友,刘邦的儿子,正妻是吕后侄女,本来是安稳无事的,结果因为宠爱妾室,导致吕后侄女愤恨,告发刘友谋反,因此被吕后软禁而饿死。


赵王刘恢

赵王刘恢被迫娶吕产女儿,原先的宠妾被迫自杀,刘恢因此闷闷不乐,又怕被妻子诬告自己谋反,最后自杀而死。

汉文帝和西汉功臣诛杀4个刘氏皇族

代王刘恒被西汉功臣拥立为帝后,迟迟不肯即位,直到汉后少帝刘弘、刘朝、刘武、刘太这四个汉惠帝儿子被西汉功臣集团以“非惠帝子”所杀后,才在晚上即位为帝。

一个晚上,汉文帝和西汉功臣就汉惠帝后裔全部处死。

刘如意毒死、刘恭幽死、刘友饿死,吕后杀死三个刘氏皇族。相比之下,汉文帝和西汉功臣一夜之间杀死4个刘氏皇族,谁更大肆屠杀呢?

更何况刘弘等4个汉惠帝儿子根本就不能威胁汉文帝的皇位。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大肆残害刘氏子弟,一向被后世以窝囊诟病的齐王刘肥为何能够幸免于难。笔者认为一是因为刘肥大智若愚,懂得明哲保身;二是因为吕氏还存在怜悯之心,顾及和刘肥母亲曹氏的感情;最重要一点是她觉得刘肥懦弱,对她干政不产生威胁。



刘肥的明哲保身

一开始吕后确实对刘肥动了杀心,想以毒酒解决刘肥。刘肥误打误撞的发现了吕后的不良居心,回到封地之后有下属给他指点迷津,帮助他度过难关。让他把部分封地赠予公主,讨好吕后。同时,认公主为母亲,以此表现出自己的荒诞,让天下人耻笑自己,以此消除吕后的戒心。这表现出了刘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明哲保身的处世之学。因为,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才有他那几个牛逼的儿子,后来反攻吕氏一族,

念及与曹氏之情

吕后和曹氏有过短暂的接触,曹氏没有和吕后进入宫廷,知难而退,给吕氏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也对曹氏这种舍弃荣华富贵的做法深表钦佩。这在最后对刘肥的决策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当然对吕后这样一个善于政治的认来讲,这不会是不杀刘肥的主要原因。

吕后认为刘肥对她无威胁

对政治斗争来讲,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刘肥的明哲保身,赠地、荒诞认母,使她确定刘肥不是一个成大事者,居然将自己成为天下之笑柄。因此,她最终决定放过刘肥。


有人认为刘肥没有骨气,窝囊至极。我认为他这种能屈能伸的处世之学,在有时候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没有他的明哲保身,也许就没有那几个争气的儿子了。


峰哥谈史


刘肥之所以能幸免,是吕雉认为他不是真正的威胁。

《史记》记载,前193年10月,齐王刘肥,入京朝见皇帝,因刘肥是大哥,汉惠帝刘盈遵循兄弟之礼,让刘肥坐上席。吕太后当场拿出毒酒,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酖,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王必无忧。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齐王刘肥对吕后的动作感到奇怪,因而不敢喝这一杯酒,于是装醉离席。事后一打听,才知道那果然是毒酒,刘肥非常害怕,自以为不能从长安脱身了,焦急万分。······他的内史士谋士献计:大王应该真心诚意地把封地中的一个郡的献给太后,以当作公主刘乐的封邑,太后一定会高兴,您也就必定无忧。”于是刘肥照办,献出城阳郡,尊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很是高兴,而接受了。)

事情不离奇,历史记载应该不会有误。但可以分析一下,吕雉改变主意的真正原因。

一、如果吕雉真要杀刘肥,装醉恐怕躲不过去、走不出宫门。

要知道,就在一年前,虽刘盈极力保护,年幼的赵王刘如意,还是在宫里被吕雉找机会用毒酒灌死了。

二、如果吕雉真要杀刘肥,把一个郡献出来,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就眉开眼笑不杀他,这也太小儿科了,太小瞧吕雉了。如果真如此,吕雉就会成为大户人家贪财爱面子的富婆,而成不了政治女强人。再说,如果她看上了你的封地,她竟然敢要你的命,就完全可以割一大部分出来,甚至取消。

如果她真因一块封地而心慈手软,就改变主意不杀刘肥,那么吕雉就不可能称制。如果她真的盯上了你,怀疑你就是威胁,别说你献一个郡,就是把封地全部拿出了,你依然会连当平民的机会都没有。把你干掉了,还愁你的封地到不了手?

三、吕雉之所以不杀他,估计是吕雉非常了解刘肥这个人。

论资格与年龄,按理,刘肥的确是对皇位有威胁的人,虽不是嫡子,但是长子,在平辈中,是大哥。但吕雉毕竟与他几十年在一起,了解他的大大咧咧的个性。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在刘盈称帝之前,兄弟姐妹们在家里,就是遵循兄弟之理,大哥刘肥坐上席,那时吕雉也认可。只是这次刘盈地位不同了,而兄弟俩久别重逢没注意这些,可吕雉则一直在关注权位,所以大发雷霆,将教训刘肥一番。刘肥低头认错也就不再追究。

四、吕雉不杀刘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杀了赵王刘如意,以及将戚夫人砍成“人彘”之后,汉惠帝刘盈每天饮酒作乐,不理朝务,还心病严重,身体很差。所以吕雉能不动杀机,就尽量不刺激儿子刘盈,毕竟儿子重要。

五、吕雉教训刘肥,是做给其他刘姓王爷看的,是为了敲山震虎。

例如,与刘肥一起进京见皇帝刘盈的,还有一个楚王刘交。此人是刘邦的四弟。刘交喜好读书,很有思想与智慧,是荀子的门人。兄弟中,刘邦与刘交最亲近。刘交也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功劳卓著,也是汉王朝的缔造者。前201年,韩信被贬淮阴侯后,将楚地一分为二,封刘交为楚王。其封地仅次于齐王刘肥。

故而,楚王刘交与齐王刘肥比,除封地略小之外,他不仅仅是功臣,能力、智慧、人脉、执政经验都远胜侄子刘肥。吕雉应该防备的是这种人,当然,楚王刘交不会犯像刘肥这样、与皇帝在一起坐上席的低级错误。


碧水青山0


吕雉是历史上著名的蛇蝎皇后,刘邦死后,他残忍杀害了戚夫人和刘如意。但让人意外的是,杀了这么多刘氏近亲的吕雉居然留下了刘肥这个长子,而且这个长子手中握有汉朝最大的封国——齐国。

吕雉为什么留下他,已经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说明,但是可以通过刘肥和吕雉之间的交往关系来窥见一二。

首先,刘肥虽然是长子,但他是私生子,连庶出的刘如意都赶不上,因此不会对自己的儿子刘盈的皇位继承权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从杀人动机上来说,刘盈并不是一个必须除掉的人,因此吕雉一开始就没有太把刘肥放在心上。

二来刘肥是出生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吕雉嫁过来后,便宜捡来一个儿子,一直带在身边抚养,虽说不是亲生,但养了这么多年多少有些感情,这个刘如意不同,刘如意的母亲从一开始跟着刘邦就处处和吕雉做对,是死对头。

第三,刘肥比较有脑子,他在发现自己被吕雉狠上了以后,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他的齐国下辖73个城池,立马献出十几个给了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这还不算,为了给自己的性命再加一道保险,他居然认自己的妹妹鲁元公主做了干妈。实在是奇葩。


星空史话


刘邦年少时,整天游手好闲混日子,虽然一直是光棍一条,也不影响他风花雪月,当地的一名女子曹氏,是他的情妇,时间一长,两人生下一个私生子,取名刘肥。

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到三十多岁才娶了吕雉,吕雉当时才十五岁,涉世未深,还比较贤惠,对刘邦这个非婚生的私生子还不错,并没有像别的后妈那样难为他。不久,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

刘邦称帝建立西汉政权后,大封同姓宗室,刘肥虽然是私生子,毕竟是长子,从刘邦单身时就和他相依为命,刘邦对他还是比较重视的,于是将刘肥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齐国是汉初第一大封国,疆域辽阔,较为富庶。刘肥封王后,刘邦任命曹参担任相国,辅佐刘肥。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第二年,刘肥进京朝见刘盈,在京期间,二人一起在吕后的宫中设宴,刘盈因为刘肥是自己的大哥,就让刘肥坐在自己的上位,刘肥也就坐上去了。吕后看到,心中气愤无比,心想:“我儿子是皇帝,你一个私生子,凭什么坐在上首?”

顿时起了杀心,暗中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放在刘肥面前,然后让刘肥向自己敬酒,刘肥便拿起一杯酒起身,刘盈此时也想一起向母后敬酒,就顺手拿起了刘肥面前的另一杯,吕后吓得慌忙起身,一把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

刘肥见状不对,怀疑酒中有毒,假装醉到站立不稳,不省人事,才逃掉了这杯酒。虽然这次侥幸逃脱,他每日忧心忡忡,感觉自己无法活着离开长安了。这时,有人向他献计,吕后虽然心狠手辣,但对自己的亲生儿女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还是无比宠爱的,刘肥拥有七十多座城邑的封土,而鲁元公主却只有几座城邑。如果刘肥能够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吕后,以此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吕后肯定会很高兴,这样就可免去杀身之祸。

刘肥为了保命,就把城阳郡献给吕后,并请求吕后说:“我想把这块地作为我妹妹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并把她尊为王太后,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吕后听了当然很满意,立马答应,并设宴款待刘肥,之后放他回到了齐国。

此后吕后也没再找过刘肥麻烦,刘肥平安的度过了一生,死后儿子继任了他的位置。





北瓜田


要说起来,就应了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违反,谁倒霉。

这都是诸侯王不及时充电学习,没有谙熟经史子集的老师教育弄出的结果。至于割城阳郡,送财物,认干妈,都不过是弄出大事后的补救措施。

刘邦当家时,他分封的同姓王异姓王侯中,吕雉家只有少数人为侯,吕雉的大哥被封周吕侯,余不见封。而吕后家的男丁几乎全部上战场追随刘邦。但分封的结果让人寒心。作为吕后不能沒有想法。刘邦在,她奈何不得,忍在心头而已。

刘邦杀却异姓王来封同姓王。这叫"挪窝",异姓王搞完了,这腾出来的地方,就让刘姓的老少爷们去坐了。齐王本是韩信,刘邦首先夺了齐国。让自己的庶长子刘肥去填补空缺。刘肥真的肥得流油了。这齐国,赵国,楚国,燕国,吴国,以及二字王们的封地总面积加在一块儿。就占了大汉帝国"太半"的国土面积。而吕后家一个王也沒有,作侯的也屈指可数。刘邦完成了这些分封后,加了一张封条:"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这是彻底堵死吕家的进阶之路啊。吕后没权势,忍了。


刘邦死后。吕后有权有势了。是该报恩报仇,舒坦心胸的时候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此来看吕后整治刘姓王的节奏。

刘肥太肥了,他根本就没认清形势。老爹在是一个天,后妈在又是另一个天。自己拥有七十余城,就不想想在后妈的权威下能否保得住?吕后等了些时候,没见一个刘姓王主动亲近如今的太后。吕后就动手了,先杀赵王刘如意,赵国出缺,调刘恢来填,刘恢那份收归中央,刘恢又不学习,更无老师指点,遭到吕姓后姬栽陷,死了。这样又找刘友来,刘友步五哥后尘,这次是饿死了。这样,吕后又找四娃刘恒来当赵王,刘恒说代地都守不好,更不能当好赵王,甘愿为太后守边疆,死而无撼,太后你就另找贤能吧。吕后是窃喜了一下。众大臣窥探吕雉想封吕氏为王,就力荐吕禄作赵王……由此撕开刘邦的"封条",王吕氏开始。而刘氏王从此衰弱。


三赵王被杀,燕王又遭殃,刘恒在冰天雪地,年年向大妈(吕后)问好,人家吕太后薄夫人好象亲姐妹。吕太后自然就不担心这房人了。但自己带大的肥娃子竟是无动于衷,隔三差五回京,也"尅"得可以。坐拥七十余城,竟然一毛不拨,她不"弯酸"齐王刘肥才怪。

刘肥回京述职纳贡。汉家规矩森严,这里不说。老爹在,兄弟间咋样都好说。而现在的情况是昔日的二弟是当今的皇上。尊卑从此天隔。皇上刘盈客气让藩王刘肥上座。刘肥不该不能不可以坐上座的!这一落座就是谮越。吕太后不满是有道理的。这说明齐王不学无术,不知君臣本份,招来是非曲直就是咎由自取了。

刘肥如果不送城阳郡为干妈鲁元公主作汤浴邑,不送吕太后大量财物,怕是走不出长安城,刘肥如果死了,齐地不就回归朝廷中央,不就在朝廷的郡县内么?这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真谛。谁违反,谁倒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