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时候画画很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

回弦雨


画画是极具天赋和灵感的,中国上下几千年为什么知名画家就那么几个,有些画家一生出名有几十上百幅作品,而有的画家只有几幅出名的作品,前者应该是通过事物很容易找到灵感的,而后者应该是一世只出现了几次到灵感,因为我女儿就喜欢画画,有时叫她画她一下能画几幅还不错的作品,有时叫她画直接说不想画,可能这时她脑海中没有灵感吧


用户稳稳当当


20世纪的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当然了,他是针对油画艺术而言的,小孩子画画时,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创作,只是很用心的把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用画笔画出来,可谓是情真意切,问题来了:为什么有时候画画很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


有时候画画很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

开篇引用毕加索的那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是为了说明,画画从头到尾都只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小孩子在画画时,完全没有任何顾虑,比如,不会去想什么笔触、线条、造型、色彩光影等等之类的运用效果,只是画自己看到过的人与物及体验过的场景,


所以,小孩子画画就没任何心理负担,怎么画,都很顺手;之所以成年人画画,有时候很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那是因为被技巧驾驭了,心理有负担,顾虑太多了,这话很容易理解的,画画时很顺手,那是因为熟能生巧,脑海中已经有想要描绘的人物场景了,

然而,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那是因为平时写生不够多、不够深刻,脑海中已经没有可用的题材了,观察力影响着想象力,想象力又决定了创造力,平时没走出去体验生活,观察人物事物,还能画什么呢?对吧,即便画自己,都会觉得厌烦了,因为气质没改变啊,



绘画是属于一门再现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还原,有多了解世界、多了解生活、多了解自己和他人,就可以得心应手的进行创作,绘画也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就会有更多的感慨,对一切事物有更新的认知,对色彩光影效果的运用就容易拿捏准确,因为在油画艺术中,色彩代表一切情感情绪,自身阅历丰富,情感就丰富,从而就可以借助色彩来抒发,用情感画画,远远胜过用技巧画画。


诗夜城主


为什么有时候画画很顺手,有时候却什么也画不出来?

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有周期的。画画也是一样。


人的身体有生物钟的运转,受到生物钟的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能力,思维等等都会因此波动起伏。这是一方面的因素。


孙过庭在论到书法创作中的五乖五合,非常清楚具体的分析了可以达到理想的书写状态和书写遇到坎坷的不同条件。说明书写是主观意识与客观现状相互起作用,相互受影响的集合产物,主客观两方面都有它的重要性。说的是书法,画画也是一样的。



画画牵涉的因素很多。除了身体状况的因素,客观的因素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

人的学习,工作(创作)有起起伏伏螺旋形发展的规律,不可能一溜顺风的一直大踏步前进(股票还要上升、盘整,或者上上下下的考验,然后有可能继续上升。哪里有一路冲高不回头的)。它也会休息,停顿甚至还会倒退。



稍微具体的说,有时候人的情绪如同鼓足了气,心里很有一股蠢蠢欲动的热力在喷张,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这期间必定是在心胸里积聚了一些感悟,一些经验和心得。这个时候(时期)就是画画的最好时机,也就是画画很顺手的时候。这段期间画的画,不论水平的高下,情感一定是丰满的。


如此的一段时间下来,在不断的“很顺手”创作的时候,身体内原先结聚的“动力热能”也在不断的消耗。以至于后来进入到一段“疲劳期”,“不应期”,需要“盘整”了。我们俗称为“结壳”。言下之意,接下来就需要一次如同蚕蛹一样的“破壳”。只有很好的破壳,才会有一次很好的蜕变,很好的涅槃。


鲁迅在讲述如何作文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写得出来的时候就写,写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写。”画画也是这样的。


其实,如果有这样一种“有时候很顺手,有时候画不出来”的螺旋周期出现是很好的事情。说明自己的学习创作状态是健康的,是处在一种积极的、富于情感的、用心思的状态之中。而不是那种没心没肺,不动“声色”,疲疲沓沓的写画。那样的写画貌似没有“不成功”之作,却满纸找不到一点点精神气。

只是“结壳”以后的试图“破壳”,需要好好地对待。处理得好,更上层楼,处理不好,则可能误入歧途(展开内容不在题内,有机会另文再叙)。



附:孙过庭论书的五乖五合: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遗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END


钱塘泊庐


有时候画画很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这是绘画中很常见的正常的情况,即使是再高明的艺术大师也再所难免。因为人的状态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情绪有高昂的时候也有低沉的时候,准备工作有充分的时候也有不足的时候。就跟运动员参加比赛有时候状态极佳有时候状态低迷一样。

如何解决画画有时候顺手有时候什么都画不出来的问题,关健在于调整自己的状态。

怎么调整好状态呢?我考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调整好自己绘画创作的节奏,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能兴致高时画画白天黑夜连轴转,接下来再画精力不济,思维断档,形成“一曝十寒”。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有收有放,使自己长期保持比较充沛的精力。

二是做好画画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画竹子就要“胸有成竹”的意思。作为画家,一般在动笔画画前都是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对于要画什么画出什么效果心里是有一定的谱的。

三是如果在某个时间段确实感到怎么都“兴奋”不起来(生物周期中有这种情况),提不起画画精神,也不要勉强自己去画画,不妨休息一下,或在这个时间段做点其他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这样对接下来的画画是有益处的。


灯影书画


有时画画很顺手,一上手就能一气呵成,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形神兼备的好画,有时拿起画笔,犹豫不决,怎么画都没有感觉,画了半天仍然画不出完整的作品,很可能还会因为不满意,把画了一半的作品给撕毁。

这种情况在画家创作时常常出现,根本原因是,在画家大脑中还没有形成清晰而完整的艺术形象。

画画跟写作一样,都必须先打好腹稿,对画画来说,打好腹稿就是在脑子里已经安排好构图,对艺术形象的把控,已经具备了大体的步骤和章法,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脑子里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按照腹稿的步骤来画,就不会出现没办法下笔的窘态。

之所以出现画画时举棋不定的状况,跟你画家没有打好腹稿有很大关系。


比如,要画一个性格文静的美女时,画家首先要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审视一遍,回想自己接触过的,性格文静的美女有哪些面貌特征?她们穿着打扮是怎样的?说话语气是怎样的?习惯性动作和表情又是怎样的?

只要把握好这些,就完全做到了胸有成竹,在大致形象上不会出现多少偏差。

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审美趣味,适当地给美女形象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元素,注重展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细节,通过细节来表现整体的精神面貌。

按照这个程序来创作,最起码画面不会显得过于空洞,因为画家投入了心血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能打动欣赏者的。

当然,绘画创作时,灵感和天赋也很重要。

灵感是深度思考后,思考结果的集中爆发,可以产生很大的能量,帮助画家顺利完成创作,灵感迸发的过程,如同烧开水,通过不断加热,水不断吸收热量,到一定时间,自然就会沸腾了,沸腾产生的能量是很有创造力的。

天赋是一个人天生具备的某种能力,人跟人不一样,天赋的大小也不一样。

勤能补拙,作为画家,可以通过勤学苦练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鸿鹄迎罡


"有时候画画很顺手",说明已有了画画的基础,已掌握了画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画出基本满意的作品。但"有时候什么也画不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临摩作品在数量上不是非常丰富。但凡每个初学者,都从临摩开始学绘画。临摩的作品质量越好.数量越多,看的相关书籍越丰富,从理论上讲,肯定地说,在绘画这门课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多看书,多临多炼。这是"胸有成竹"的第一步。

二是在绘画上虽然在"理论"上有了坚实的基础,但"纸上得来总觉浅,终知此事要躬行"。

在"实践"由于野外实地写生少而缺少绘画所需要的素材。因为"艺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更高于生活"。因此,要多"出门".多写生。这是做到"胸有成竹"的第二步。

三是和绘画前辈.名家交流少。绘画者虽然"书本知识"已具备,实地野外写生也不少。如果不和绘画前辈.名家多交往,多交流,创作的作品得不到"升华",创作出的作品会是教条,死板的东西。这对于一个热心于绘画者,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绘画属于艺术范畴的东西,艺术的东西天赋和灵感是特别重要的。然而灵感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是建立在"物质"(多临多炼.多写生.多交谈)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灵感,才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通渭彩墨情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正说明艺术不是产品可以随时随地生产。唐孙过庭五乖五合、宋郭熙七候都说明艺术创作须条件。学养、心情、天气、环境、纸笔有一点不到,佳作难出。心情杂乱、无想法怎画都不顺手。苦读书、广游览、交益友,心情一至想不顺手也不可能啦!


乾坤堂主


我没画过画,但我觉得可能画画跟写作是一样的,能顺利的画下去和顺利的写下去应该是一种状态,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叫:我知道怎么写和我知道怎么画,当你不知道怎么画的时候自然就没法下笔了。我这样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对。

我猜测啊,当你画画很顺手的时候,一定在你的眼前已经有了那幅画,你要做的只是在纸上把它显现出来,而当你的心里没有那幅画的时候,就很难去指挥你的手应该往哪儿动,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意思了。


半知先生


画画需心情和灵感,如果这两样此刻都没有的话自然画不出什么东西来!


周仕明3


  画画属于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灵感。在有了灵感的时候,艺术创作或喷薄而出、或水到渠成,作品往往一挥而就。但是在灵感枯竭的时候,就会遇到创作不下去的情况。对于作画而言,如果缺乏灵感,不要说创作构思难以形成,即使是临摹也是机械生硬的。  艺术创作是人类很神奇的能力,它的完成在于平时不断地积累加上灵感的突现。画画时感到生涩难行,就不要继续下去,可以停下来,听听音乐,欣赏一下风景,看看前辈大师们的作品,从中体会一下选材、技法、用色等各方面的技巧,会对作画有所帮助的。另外平时应该注重多看多画,提高基础水平和素质,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厚积薄发,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