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太極拳的動靜之機


太極拳的動靜之機

陽動陰靜

陽動陰靜,是太極學說中的一個哲學概念,也是修煉太極拳時刻碰到的富有哲理性的理法之一。

由於太極的動靜才產生了陰陽,這至少還告訴我們三點:

一、太極的動靜是內部自身的動靜。無論動因和靜因,都是內部固有的,是互為其根、互為條件的。正因為如此,才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無動不成靜,無靜不成動。所以太極的動靜是宇宙萬物生髮的基礎。

二、動靜即陰陽。拳術中的陰陽、虛實、開合等等,都是動靜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反映。所謂“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也可以理解為靜不離動,動不離靜,動靜相濟,方為懂勁。

三、陰陽氣也。由太極動靜產生的陰陽,就其自身而言,即是陰陽二氣。因為太極是混元一氣,一氣當然生二氣了,因此所謂懂勁,既要懂得動靜的變化,又要懂得二氣的動、變、合、生及相融相濟,以及陰陽二氣的修煉。

主靜為本

主靜的原理來自太極學說。周敦顧在《太極圖說》中,從太極、動靜、陰陽、化生萬物,一直說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這是人生論的總綱,“中正仁義”是人生修養的核心內容,“主靜”是人生論的最高原則。

流行於太極拳界的《四性歸原歌》說:“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之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賴天地以存身,天地賴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獨靈。”

可見,練拳先修性,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事實上,不少拳友都有這方面的體會,有的改變了浮躁,有的變得溫和了,有的遇事沉靜了。這些體會雖然淺顯,但它充分表明,太極拳可以陶冶性情,進而更能完善人生。

太極拳的動靜之機

心貴靜

太極拳的主靜原理,在行功走架時首先體現在“身雖動,心貴靜”這一心法的貫徹上。這是武禹襄對王宗嶽拳論的進一步發揮。王宗嶽在《十三勢行功歌》中,反覆指出要"勢勢存心”“刻刻留心”“仔細留心”。所以武禹襄又說:“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先在心,後在身。”表明一切身法動作皆由心中主靜所驅使。

因此在盤架子時,自始至終應心中寂靜,抱元守一,神氣相合於心,在輕柔緩慢的過程中,細心體味“神”的動靜那種意境,逐漸神而明之。

靜中觸動

太極拳的一切招式,都是在“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的機勢中發展提高的。這動分靜合如何具體把握?

最有效的心法就是王宗嶽的“靜中觸動動猶靜”這句名言,它把主靜為本的原理具體化了。在長期實踐中,這句名言又演繹成為“靜中之動為之真動,動中之靜為之真靜”兩句精彩的拳諺,變得更為具體、更可操作了。

這句名言可以從“靜中觸動”及“雖動猶靜”兩方面分析。現在先從“靜中觸動”即“靜中之動謂之真動”談起。靜中觸動,顧名思義,太極拳架是由無極樁這個靜態中開始的,這容易理解。問題是在行拳過程中如何靜中觸動?主要的還是“心貴靜”。有智者說,靜為“性”,動為“意”。因此一切要在虛靜中討消息,否則不知“性”之所在,也不知“意”在哪裡,極易淪為妄動,徒勞無益。

修煉靜中之真動,還要在靜功中求得,即要練習無極樁、混元樁、三才樁等等靜站功法,以及太極靜坐法等功法。

雖動猶靜

說到雖動猶靜,先要分清兩種“動”,一是拳術形體動作的“動”,這是形動;二是上述靜中之動的“動”,這是動意。約略說有下列幾點:

一、虛靜為本

行功時應以虛靜為本,才合太極之道。具體講,一招一式,舉手投足,均應從靜而來,而且要把招式看成是變化中的靜,刻刻不離靜,靜如天地未分,精氣神不溢於六合之外,逐步達到“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的境界。

二、動分靜合

任何拳招姿勢,都是一動一靜,一開一合,一陰一陽,互為其根。一般說,拳招的過程是動,定式之際是靜,然而有兩點不可忽略,一是即使動的過程中也有靜,二是這種靜是有痕跡可尋的,而陰陽虛實都在其中了,這才是真靜。

三、得意忘形

我們借用這句成語,是為了說明練太極拳也應透過形式而得其精髓,在動靜問題上,應尋求真動真靜。有位練家徐樹民先生說得好:“得意忘形,是一種精神的昇華,是靈感的進發,是悟性的產生。”

四、心靜氣合

動中之靜,貴在心靜。拳家歷來有“外三合”“內三合”之說,其中就有“意與氣合”一條。意即是心,心即是意,或者說心是意之主,意是心之從。行功時,心動則意起,意生即氣生。戚繼光指出:“人在此身,先有此心。氣發於外,根源於心。”

因此,心靜則氣正,心亂則意散,意散即氣浮,故而行功時,須心、意、氣三者相連相合于丹田,循環往復,清平和合,和則靜,靜則成,不斷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