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这句话有道理吗?你怎么看?

万驾灯火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任何关于三农、农村和农村生活趣事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多多交流。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位长辈也是一位农民,因为现实生活的残酷,于是决定去投奔远方的亲戚,但是刚到的一段时间里亲戚就告诉他是一群员工当中赚的最多的,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问到了自己同事,却没想到其实他的工资是最低的,找亲戚理论之后以后的工作当中,最累的最脏的活全是自己干,最后这个农民也是一气之下离开亲戚的工厂。

其二,对于“买卖不去熟人店”也是很有道理,像是一般的农村过年,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准备一下火纸和纸钱,像是别的店里都是15元一份,但是选择的这家商店也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店主,我也没好意是问价格,一共买了五份,我拿出了一百块钱给他,在等待找零钱的时候还顺便说了一会儿话,但是我没想到店主却说正好,20元一份。当时我心想我以后再也不再你这买了,本以为认识不能够被忽悠,但是我瞬间也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

最后,这句话算得上是老话,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在我看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以上是我认为这句话之所以道理这一问题的回答,欢迎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哦~


农村大三妹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却也不是绝对正确,需要就事论事。

我们把这句话分成两部分来分别讨论,先说“打工不到亲戚家”。

现实中,因为给亲戚打工或者让亲戚当员工引发的矛盾很多,细究一下,的确有不少隐患。一方面是亲情,一方面是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闹得反目成仇。如果打工者总想着自己付出多回报少,总是觉得老板是亲戚应该照顾自己,那么两者的矛盾不会少。如果老板总想占便宜,把亲戚当傻子使唤,能拖就拖能欠就欠,那么最终只会不欢而散。

小李之前在他表舅的公司工作,工作三年工资只涨过一次,而当初他的表舅许诺给他公司股份,最终也变成了空头支票。别人加班有加班费,小李加班似乎是理所应当,而且,他不能带头不加班,因为他是老板的亲戚,影响不好。换句话说,小李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却不能拿得更多。而且,他的表舅虽然嘴上说得好听,总是说年轻人就得多历练,可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让小李做一些乱七八糟的琐事。这样的公司效益也不咋样,最终小李也选择了离职。现在,小李还是做着老本行,但工资已经翻了三倍,而他那个表舅的公司已经关门大吉了。

此外,给亲戚打工还存在很多弊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心里最清楚。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我身边有些人也是一直给亲戚打工,但貌似他们过得都不错。我们当地是建筑之乡,出门在外搞建筑的工队有很多,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亲戚带着亲戚,朋友拉着朋友。因为金钱反目的例子也有,但互相扶持、和睦相处的更多。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打工的努力工作,尽量替老板分忧。老板则舍得从实处替员工着想,多给点钱,多发点福利。很多人都是从年轻到退休始终跟着一个老板,他们工作上是上下级,回老家就是亲戚,该有的礼数照样有。

可见,“打工不到亲戚家”也得看人看事了,不是那么绝对的。

至于“买卖不去熟人店”我倒是深有感触,基本上是很认同的。个人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三:

1,不好讲价,无论价格高低,既然是去熟人的店里,那就没有讲价这一说。

2,不想吃亏也不想占便宜,宰熟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人家开门做生意当然得赚钱了,我更怕熟人赔本或者照本卖给我,那样更不自在,还不如不去。有熟人开饭馆说只要我们去就免单,我这种人一次都不会去的,如果他收钱我还能去捧捧场。

3,货好货坏都不能挑,我以前从熟人那儿买过一个电脑,结果经常出问题,一次两次麻烦人家还说得过去,次数多了我都不好意思麻烦他了。有时候真不怨店家,他们也是提货的,倒霉了就会碰到那种有问题的商品,要是不小心卖给熟人更糟心。时间短还能退换,若是时间长了才发现,只能自认倒霉了。

总而言之,碍于情面有些事情想说不能说,无论吃亏沾光都觉得不自在,还不如不去。

大家对这种说法有什么体会吗?不妨留言分享一下。


夜雨如书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应该是这些年人们在生存和生活环境中悟出的。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很理性地去看待。

打工不到亲戚家

打工也算是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眼,人们为了生活和生存,总是用自己知识或体力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过打工经历的人并不以为是亲戚就会多个照应,在工作难找的当下,也算是个通途。反倒认为,再没有工作,也不能去亲戚家去打工。少不了这三种原因:

首先,碍于情面,工资亲戚说了算。想去亲戚家打工,自我感觉上都是亲戚关系,工资报酬是不会低的,再说了都已经说好了可以来上班。如约而至,有的亲戚老板会告诉你工资的标准,有的会默不做声,直到发工资了,才知道了工资标准。原来,亲戚给的这工资还是比外面低了许多。本来,当初完全可以拒绝,或者发了工资后辞职不干了。正因为有亲戚这层关系,面对面却说不出来。其实,工资多高才算合适,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自己总觉得窝火,成了廉价的劳动力。


其次,工作态度大打折扣,不能轻易表露。如果你不好好干,亲戚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从企业效益和管理上,他心里很不好受。就害怕其他员工看样学样,出工不出力是大忌。你呢,靠着亲戚这棵大树,其他人也不敢说你。总想干自己情愿的活。对你来说,你“尽力”了。谁让你是个亲戚老板呢?你干好干差,亲戚总得给你发工资。亲戚是要挣钱的,对你,亲戚不能按常人对你一视同仁;对你发不起火,又下不了“炒”你的手。时间长了,会危及亲戚之间的感情。

再者,拖欠工资,不好去要,更不能维权。一般干活时,工资发放的时间是约定成俗的。做为打工者每个月都会理直气壮地领取工资,又工资拖欠的问题,还可以到劳动仲裁机关打“官司”。亲戚就不同了,欠你工资了,父母脸上挂不住,七大姑八大姨又嘴碎,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你还真能和他撕破脸吗?只能自己憋着一口气,等着。


其实,“打工不到亲戚家”,也许是一隅之见。做人只要有原则,给谁打工都一样。别顾忌各人的那个面子了。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如果亲戚给你工资少,也不符合你的发展期望,俗话都有“亲兄弟明算账”。给亲戚打工,只要做到情是情,份是份,不要碍于情面。做自己该做的事,尽职尽责,给亲戚打工总比外人强。

买卖不去熟人店

现在最难做的就人熟人的生意,很多人都想做熟人生意,觉得彼此都熟悉,是应该来店买东西的。其实做为买者,都有不愿去熟人店里,也许是这几种原因:

其一,不能讨价还价,生怕挨宰。做为买卖人,都有利益的成分。利润的多少,也与人的良心有关联。除了年轻人,现代人恐怕都有讲价的习惯。拿捏准了顾客的心理,店家对非一般大众化的商品,还是会定几个价位的。这是专门用米应对买者的。对于进店而来的熟人,料定你不会讲价,也就来个“一口价”。还会笑盈盈地说,咱们都是熟人,收个成本价。张不知,熟人这所谓的成本价,在其他店已经有了不少的赚头了。想想,熟人还会又再去熟人店的可能吗?



其二,价格让步了,怕买了假货。不能肯定地说,以次充好的商品已经绝迹。有些店里还是不时地被质检单位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例。被曝光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了个醒。再说了,同一商品,有的价格悬殊也太大了,也不得不叫人犯疑?熟人的店里,总会有一句几乎听腻了的口头禅:“别人我卖xx元,咱们是熟人调价给你”。钱比别人是价宜了好多。用过才发现,那压根就不是正品。人家都说了,“给你调价”,还是碍于情面,不能去退货。大不了以后不去他店里买就是。

其三,你不知赚了我多少,仇富的心理。生财有道,这没有错。挣钱的路子也各有不同,好多的人却要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去辛苦的挣钱。相比而言,这坐店经营者,怎么舒服怎么来。凉房内,还呷着茶水,就算是本小利薄,起码人很自由,还舒坦。只要店门大开,总会有或多或少现钱进来。还真叫人羡慕又有点妒忌。你都轻轻松松有钱赚,我这熟人隔三差五再光顾,谁知道你又赚了我多少血汗钱呢?我不常去,让你少赚一点。

这就是人之常情。要知道最先相信你的是陌生人,最先屏蔽你的是你的好朋友,最先刪除你的是酒肉明友,最看不起你的是同学和亲人,因此,别指望熟人能给你带来多大的效益。【#为生活而提神】


为生活而提神


这个倒是有一点道理的。对前者我深信不疑、后者我倒没有接触到过。我们还房有一个姓彭的残疾人,是个兔唇,人倒还是不傻,这位彭师傅以前是个做皮鞋的工人,而他二哥两口子就是开皮鞋厂的。据他说,他二嫂对普通工人嘛!也还过得去,唯独一看见他,就马上横眉冷对,摔摔打打……原来是担心他二哥偷偷摸摸顾他这个弟弟,给了他什么好处。其他工人出一点啥错,他二嫂都是轻描淡写地说两句;只要彭师傅出了点错,那是一顿狗血喷头。他二哥只要帮弟弟说了一句,二嫂马上就要闹离婚……最后彭师傅只得离开了鞋厂,另谋出路!


凤146983974



“打工不到亲戚家”这话很有道理。我一同事的小姑子,很早就同人合伙在深圳开个小厂。开始我同事的丈夫,还有大姑子的儿子都在那厂里上班。有次那侄儿见过了发工资的日子,还没见到钱,就问那合伙人,怎么还不发工资。那合伙人说你工资八佰块钱,前几天我就给你小姨了,她还没给你?那侄儿一听不对劲:怎么小姨一直跟自己说只有六佰快钱的工资呢?当晚就辞职不干了。厂里人都说她小姑子心太狠了,侄子跟她打工都还每月坑他两佰块钱。


现在小姑子家产上百万,每年过年回老家看老妈,做饭买的菜油,走时看到没用完 ,都会带回自己家,太抠门了。


心如止水的石榴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到熟人店,这句话很有道理,老话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上海大姑妈家里表弟做企业家,乡下小姑妈家儿子来上海表弟单位打工,时间长了说三道四的,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又不好意思说,更不好意思开除他,两边的人都是说双方什么样做的不对情理。还有买卖不到熟人店,我深有体会,过年回老家过年,需要给祖宗烧纸钱,我到熟人店里买纸钱,人家店里五份一共是60多元钱,我想村子里的人开的店,给点生意给她做做,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到店里买了五份纸钱,就是每个人一份的意思。一共五份,我不好意思问价格,拿出来一百元人民币给她,等着她招给我零钱,顺便说说话,等待半天她说整好,20元一份五份一百元。当时我心里想着以后再也不会来买了,本来我弟弟说不要过去买,其他地方便宜,我还不相信呢。现在我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买卖不到熟人店。


袁老师164034506


我本人比较认同这个观点。

有个亲戚,在菜市场卖鸡,开业至今有十几年了吧,我没去光顾过。曾经经过那里,她见到了,很热情硬要拿只鸡给我,我说不用,逃也似的走了。以后很怕去那市场,尽量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因为人家是做生意的,要赚钱,这种因人情送东西的,拿了我心难安。如在她那买,又会比较拘谨,不敢讲价挑捡…总之有点不自在。

在亲戚家打工,也是如此,怕因工作的关系伤了彼此间的感情,搞得连亲戚都没得做。

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适当的距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亲密度及舒适感,太近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势必会看到太多对方的缺点而互相轻视,久而久之会将之前的情分消失怠尽。所以,最要好的朋友,尽量少做同事。夫妻之间,也尽量不在同个单位。


木子每733


有道理,我刚到北京时人生地不熟,所以上亲戚家打工,当时有二份工作需要找二个人,我一看自己完全能干,并且览了下来,本以为是实在亲属怎么着也能多给点吧,后来老板告诉我给的工资最多的不让告诉别人,亲属把挣钱多的活都让外人干,把最脏最累的活让我干,一个人干二分工作,最后才知道跟其他人的工资一样,一气之下离开自己单干,他们看我出去干得挺好几次商量让我回去,给多少钱也没有回去,这就应了提出的问题。


夢臻


这个确实是真言,记得还是九十年代,我开了一家建材装饰店,请了装修师傅,另外自己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来学徒,这个亲戚的儿子聪明和装饰师傅一个月就会装修了,后来给他们结算工资是,按照我工程扻百分之十给他们结帐,意思一万元钱的业务一千元的工资,师傅和他各自结算,伙食费自理,住房自理,但是因为亲戚的儿子住我家,伙食费住房费全免了,他又我供他学徒,我的目的是要他长期在我这工作,但是后来那师傅看到我们对亲戚的徒弟好些,有意见建走了,但是亲戚家的儿子过二个月也走了,我免费让他学徒,对他生活的照顾他不记得,别人工资高一点也走人了,走了以后还对别人说我家的生活怎么怎差,其实我们对他是特别的照顾,从一个乡下人无任何特长来的,到一个技术工走了,所以打工不到亲戚家,是在一定道理的。


大樟树名烟名酒店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也不去熟人店,是很有道理的。

10年前,我给我的亲戚到山西往回发焦炭,头天谈好的,每个月1000块钱。可是到第2天早晨上了车才告诉我每月800块钱。我也想算了,这亲戚总归不是外人,干就干吧。干了半年以后,亲戚在家开了一个焦粉加工厂,让我回他厂里继续干。当时说好,每个月是2000块基本工资,年底效益好了有奖金。头三年我们也确实很卖力,从白天干到晚上,有时一干就是两天,可都是自己人,也没啥话可说的。头三年的效益确实很好,亲戚也挣了不少钱,他的诺言也兑现了。



可是再往后几年就不行了,不是他不挣钱。而是手里有钱了,心态变了。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腰粗的不行,总是没事找事。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勉强又干了两年。最后是不欢而散。一个人有钱的人,他总认为你的低他一等。在任何事情说任何话的份上都得让着她,要把他供养起来,他才高兴。


再说买卖不到熟人店吧,这个也不是绝对的。这要看他的人品如何?熟人店有熟人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骗熟人的。你想都是近邻都是熟客,要想拉住回头客,必须是价格实惠,质量也说得过去。要是你欺骗他两次三次以后的话,那他还能买你的吗?你的名气你就会坏了。一般人都认为,熟人不好讲价钱,也确实有这种体会。不过我还是习惯上熟悉的店家买东西,只要价钱相差不大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