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下,别让《破窗效应》毁了你!

记录生活点滴,感悟人生哲理~古城小哥


疫情下,别让《破窗效应》毁了你!

不知道你这段居家的漫长日子,是否给自己制定了自律的习惯!是否想了很多,但却没有坚持下来?

比如坚持早起;但第二天你实在起不来,所以就放弃了。

比如坚持读书;也许你刚读了几页还是忍不住看手机于是就放弃了。

再比如坚持减肥;也许你刚有了这个念头,但当美食出现你又放弃了。

有没有发现放弃很简单,只要你的思想稍微松动一下,就可以让自己轻松的逃避那些原本你不愿做的事,但如果你想要坚持就太难了,因为此时你面对的困难正好测试了你要经受住的挑战和诱惑实在太多了。


疫情下,别让《破窗效应》毁了你!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这其实不难总结,很多人之所以总是打自己的脸,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律性不够,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犯罪心理学上的一个(破窗效应),这个理论与自律和我们的成长其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对我们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你混的不好可能源于这个效应!

先来看看什么是破窗效应。在一九六九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飞利浦金八多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然后停放在不同的地方,一辆停在加州帕洛尔图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他将停在布朗克斯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也可以打开,结果当天就被人给偷走了。而在帕洛尔图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放在那一个星期也没有被偷走。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很有意思了。飞利浦用锤子将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破洞,结果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这辆车就不见了。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政治学家有幸和犯罪学家派林提出了(破窗效应)的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如果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原因就在于这个坏掉的窗户容易给别人带来一种示范性的纵容。可能犯罪案件的滋生都是这么形成的。这理论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我举一个很生活的例子;原本很干净的楼道,但如果有人放了垃圾在角落里不及时清理掉的话,那么就会有两包三包的垃圾丢过来。最后这个角落可能就变成一个垃圾堆。久而久之整个楼道可能都会脏兮兮的。这起先原本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不及时修正的话,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继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


疫情下,别让《破窗效应》毁了你!

我之所以说这个理论和自律成长有莫大的联系,比如说减肥这个问题。今天因为太累了不想跑步,明天又因为太忙了也不去跑步,久而久之你就会彻底放弃减肥了,带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世界上的成功与否也是这样的规律,你今天偷懒一下,明天也偷懒一下,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长此以往就会彻底沦为一个不努力的人!

放纵懈怠一天,就相当于打破一个小洞。如果对此意识不到严重性,不及时收敛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破洞,最后变的千疮百孔!

如果不想人生破烂不堪,千疮百孔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被打破的窗户及时修好。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小事抓起,不能纵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坏习惯。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这其实就是在补洞。尤其在当下,因为个人的安危,也为了整个疫情尽快结束,我们主动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此时最容易滋生懒惰情绪。如果我们不能自律,不能及时补洞,这样的习惯也许会影响今后的生活!


疫情下,别让《破窗效应》毁了你!


接下来的日子请别再浪费光阴,好好修正自己,一点点完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一点点!久而久之你一定可以见到一个非常优秀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