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在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國演義》可能是薔薇讀得最多、也最為熟悉的一部小說了,受此影響,三國類的影視作品、遊戲也都成為了我的最愛,尤其是拍攝於1994年的央視版《三國演義》,更是被我重溫了無數遍。

近日閒來無事,我又再度重溫了這部經典之作。看完之後,我的內心有了這樣一種感想:關羽、張飛、龐統,他們都是輔佐劉備成就霸業的股肱之臣,深受廣大書迷、影視迷喜愛。但看過書或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這三個人都是以悲劇收場的,不過,當我們細細思考下來,卻發現他們其實死得不冤。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我們首先來看關羽之死。無論您讀沒讀過三國,都應該知道,關羽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諸葛亮就曾一針見血地對劉備說:雲長平生傲上而不忍下。這句話,可以說把關羽的性格特點詮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受這個性格影響,關羽一向都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尤其是樊城之戰後,關羽成為了威震華夏的一代名將,更是狂得沒邊。對於東吳,關羽一向都是極其輕視,孫權向關羽求親,關羽卻破口大罵:“虎女焉能配犬子”。人家孫權好歹也是堂堂君主,被你這樣羞辱自然是沒法忍,不打你才怪。

而在吳蜀正式開戰後,關羽驕傲自大的毛病依舊沒有改變,更譏諷足智多謀的陸遜為小兒。驕傲自大從來都是兵家大忌,關羽也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慘重代價,最後他被孫權斬首,雖讓人覺得可惜,但死得著實不冤。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說完關羽,我們再來說說他的結拜兄弟張飛。張飛和關羽幾乎是相反的一種性格,他能夠尊重像龐統、嚴顏這樣的有名望之人,但對手下的兵卒,卻動不動就抽鞭子,這也為他日後的死埋下了伏筆。

關羽被孫權殺害後,張飛報仇心切,下令三日內置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這個任務,就是孔明在場,恐怕也難以完成,更別提範疆、張達這樣的小角色了。二人乞求張飛寬限些時日,而張飛呢,非但不體諒屬下的難處,反而把二人綁在樹上每人打了五十鞭子,更對二人下令:如果違了期限,就殺你們兩個人示眾。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範疆、張達,換作任何一個人,恐怕都會有反抗的決心。最終,一代名將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範疆、張達也帶著張飛的首級投奔東吳去了。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您是範疆、張達,是不是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最後我們來說說龐統,在我看來,龐統雖然與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但在很多方面,他的的確確是不如諸葛亮的。同諸葛亮在劉備身邊的順風順水相比,龐統的加入可謂充滿了坎坷。因為貌醜,他去投奔孫權卻被人家拒絕,來到了劉備帳下,卻只能做一個小小的縣令,如果不是被張飛遇見,恐怕他還要被埋沒很久。所以龐統的性格從骨子裡是自卑又自負的,他也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不輸諸葛亮。

劉備攻打西川之戰,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人家劉璋再不濟,好歹讓百姓生活得安康富足,你興師動眾地去打人家,不是擺明了要搶地盤嗎?

而龐統臨死前,諸葛亮曾經給劉備去信,說太白臨於雒城,將帥會有危險,希望劉備和龐統停止進攻。但龐統呢,反倒認為諸葛亮是怕自己立了大功,極力勸說劉備進攻,結果自己落了個萬箭穿心的結局。

一個自卑自負的軍師,外加一場非正義的戰場,您說,這龐統死得是冤還是不冤?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雖然從內心裡,我們大都是非常喜歡這幾位人傑的,但當我們重新品味《三國演義》,卻發現他們的死看似偶然,其實都是必然造成的。關羽、張飛、龐統,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致命的缺點,如果他們能把這些缺點稍微改善一點的話,恐怕也不會落得個淒涼的下場吧?

重溫《三國演義》,看到關羽張飛龐統之死,感覺他們死得不冤

大家對這篇文章有什麼看法?歡迎您關注點贊轉發,薔薇也會在留言區和大家進行溝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