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關羽」與「關公」

應吳先生之邀,為泉州通淮關帝廟寫篇文字,本不敢應接,因從事關帝廟及關公文化的保護研究工作時間很短,談不到什麼成果。後又考慮到解州關帝祖廟在所有關廟中的位置和地位,與泉州通淮關帝廟的關係,吳先生及何璇英女士與我等的關係,從支持工作的角度出發,權作拋磚引玉,就工作體會交流點滴。從事關帝廟工作時間雖然不長,卻有幸參加了多處關廟舉辦的活動,有洛陽關林的,有福建東山的,有江蘇土山的等等,也有幸參觀了國內和海外的多處關廟,更有幸接待、接觸了多處關廟的工作人員和各地的關帝信徒。言談交流之中,大家除了對關帝的敬仰、崇拜之情外,對社會上,尤其是歷史研究者關於關公的一些非美評說,忿然不平。其實,問題並不複雜,關鍵是要把“關羽”和“關公”及之後的“關王”、“關帝”、“關聖”區別對待。

“關羽”是歷史上的真人,只因歷史資料的侷限,造成後人對其真實的面目知之不全,有相當一部分關於“關羽”的資料是後人憑傳說所撰記。歷史學家認可的是《三國志》,而對社會和民眾影響巨大的是《三國演義》。《三國志》是史書,《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再借鑑戲曲、說書等方面的內容,經過藝術加工形成的文學作品。雖然兩者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但區別還是很大的,尤其是社會民眾又有多少人能讀到、讀懂《三國志》?因此說,《三國演義》的形成本身,就是對“關羽”到“關公”的昇華。這種昇華我們可以認為是社會升華、民眾昇華。爭論由此產生,誤會由此發生。褒“關羽”者,引用《三國演義》,而貶“關羽”者則引用的是《三國志》。難怪各執一詞,爭辨不休。

“關王”、“關帝”、“關聖”,則是由“關公”昇華而來。早在唐朝時,做為“軍神”和“戰神”,關公就被列入了國家祀典;宋時,“關公”成了“關王”;元時,沿用了宋時的封稱;明時,“關王”又成了“關帝”;清時,“關帝”復加為“關聖”。由此,不難看出執政者對關羽的逐步昇華。

佛教、道教、儒教各自為了弘揚己教,取得信徒的認可,又對關羽的昇華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關羽”不僅在執政者和民眾階層取得了普遍的認可和尊崇,也在三大教派中,分別以“神”的身份出現。這是三個教派對關公的昇華。

在此昇華歷程中,也逐步形成了“關公文化”和“關公精神”的概念。“關公文化”由此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公精神”由此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此,“關公”不僅僅是文學作品形象了,而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符號,是我們民族的形象大使。因為“關公信仰”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在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文化。

因此說,“關羽”是人,“關公”是神。而在人們心目中,神是公正無私的,神是沒有過錯的。造神過程中,既是人們精神信仰方面的追求,當然也包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我國是一個多神國,神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而一步一步昇華的“關公”卻是僅有的一個“萬能神”。造神與宗教活動密不可分,縱觀“關公”“萬能神”的形成,應該說,植根於儒教,昇華與佛教,鼎盛於道教,“關公”也由此生成為僅有的一個“三教通神”。

個別人所謂尊重歷史,對關公評三說四,那麼,昇華的過程也是歷史,不可一面重視,一面放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羽”是人,不是聖賢,怎麼可能沒有過錯?而“關公”是聖賢,是神,怎麼可能有過錯?

英雄關羽!

不朽關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