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急寻!乘坐蒙AY1754出租车的乘客,请前往当地疾控中心登记……”


上个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发布了一张特殊的寻人名单。


卫健委称,当地一位女性出租车驾驶员万某某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患病期间搭载的乘客中,利用微信支付付款的有138人、支付宝支付4人,其余乘客使用现金支付。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搭乘蒙AY1754出租车、扫码付款的乘客(部分)


在名单的最后,卫健委附载了这142名使用移动支付的乘客账号名称和乘坐时间,乘客也可通过查询支付账单查看支付详情,自我排查。


但使用现金支付的乘客,只能通过当时的行车里程,认真回忆核对。


01疫情期间,有人在“洗钱”


最近,外网上流传一段“洗钱”的视频。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视频标题为“需要消除Covid-19病毒(新冠肺炎)”,视频中主角将钞票放进肥皂水中,用手大力清洗。


这可能是网友在疫情期的玩笑式发泄,但一个很残酷的真相是,现金在不断传递的过程中,确实很“脏”。


卫生检测表明,每张钞票上带有病原微生物2.6-6.9万个,即使是一枚小小的硬币,也携带3-4万个病原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大多是人们在使用现金的过程中“粘”上的,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现金也让很多人担心会成为间接传染源。


目前,国内各大银行已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回笼资金,对现金进行紫外线、高温消毒,并“隔离”7-14天后再投放市场。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银行员工给现金消毒


央行广州分行甚至将从医院、农贸市场和公交行业回收的现钞,按相关规定直接销毁、不再投放市场。


疫情汹汹,各大银行尚且严防死守,广大市民更是小心再小心。


在新华社的实地采访中,沈阳新天地连锁超市鸭绿江街分店,近九成的顾客“为了确保安全”,在结账时选择手机支付。


“为减少人员接触,可优先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2月28日,央行也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现金使用有关问题的说明》中建议,如使用现金,使用后需要及时洗手。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央行建议:优先采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付款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更是一针见血:“移动支付解决了疫情期间人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02移动支付,让数字化战“疫”成为可能


你可能听过这句话:移动支付,不止支付。


以前这句话经常引用在商业领域。而这次,在疫情防控期间,移动支付无疑又做到了。


关心疫情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钟南山院士在2月27日透露,本次疫情传染性较高,大概一个人能传染2到3人,重症病人传染性会更高一些。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钟南山院士出席广州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宏观上说,如何迅速、及时追踪到潜在的受感染者,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是决定这场防控战胜利的关键所在。


而移动支付方式,则是迅速、及时追踪潜在受感染者的关键所在。


目前各地城市的公共场所都开始实行人员实名制信息采集和体温检测。在深圳,深圳地铁2月份开始实行全网线实名制乘车。


乘客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比如乘车码、金融IC卡等方式扫码乘车,能够在付款的同时完成实名登记。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疫情期间,深圳地铁防控现场


沃尔玛、乐购等大型超市,还借助移动支付扫码功能,掌握进店的消费者流动情况。一旦有被确诊人员,能够迅速追溯到和患者接触的消费者。


同时,银联云闪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各大支付平台,不仅开放端口支持用户线上缴电、水和燃气费,更在具体工作中各展所能。


中国银联云闪付作为移动支付“国家队”,紧急上线“防疫抗疫”专区,用户可关注疫情实时动态、享受在线免费义诊、药房门店优惠购等便民医疗服务。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云闪付App首页,上线“防疫抗疫”专区


微信支付聚焦中小商家,推出“新冠肺炎中小商家保障”,平台商家、配偶或店员一旦确诊新冠肺炎,会获得相应的住院补贴。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支付宝则开展一系列疫中、疫后生产经营措施,并计划为直连商家提供“救急金”,支持授信预支佣金。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支付宝5大抗疫举措,包括资金、营销等方面扶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支付宝等互联网基础设施,让数字化战‘疫’成为可能。”


03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越彰显担当


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越彰显担当。


疫情战要打,民生更不能落下。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强调,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除了从支付方式、信息回溯等方面抗疫,移动支付衍生的各个业态,也一直冲在战疫、保障民生“第一线”。


疫情形势最严峻的1月下旬和2月份,餐饮、生鲜等业态以移动支付为底层能力,把大量原本线下的交易,转移到了线上。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疫情期间,不少居民手机付款、在家购物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估算称,2020年网络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将由2019年的21%增长到30%左右。


如果没有移动支付,这些零售额背后的物资货运、人群聚集事件,会极大增加疫情传染的可能性。


越是特殊时期,越能体现价值。防疫和民生保障齐头并进并不容易,这对各种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对用户的服务也要更标准更安全。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山东,出租车添加隔离膜,膜后贴收银二维码


比如各地复工复产之后,除扫码乘公交、地铁外,接触人更少、感染风险较低的网约车、共享单车,也成了疫情期间出行的最佳选择。


以北京的共享单车为例,2月10日正式复工后,用户需求量持续攀升。2月27日哈啰单车骑行量与2月9日相比,足足上涨了137%!


移动支付是网约车、共享单车的底层能力,各地蓝领白领上班下班,在共享单车前扫码,在宽阔而少人的路上骑行,在支付平台呼叫网约车,在与司机相隔一层“隔离膜”的座位上,在按下平台页面的“支付”按钮时。


直击 | 疫情“第一线”的移动支付:越是特殊时期,越体现价值

网友拍到,一位医护工作者骑共享单车下班


移动支付也在防疫且保障民生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04一种支付方式的价值,不应看它取得什么,而应当看它贡献什么


针对本次疫情的影响,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


“疫情会加快中国‘无现金消费’的进程,可能探索出不接触模式下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


某种程度上说,疫情是一个放大镜,它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放大镜,也是工具和工具、公司和公司发展的放大镜。


自古以来,凡有危,必有机,而这一切机遇,都将赋予在危难中力挽狂澜的人或物。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对于一种支付方式而言,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