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急尋!乘坐蒙AY1754出租車的乘客,請前往當地疾控中心登記……”


上個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衛健委發佈了一張特殊的尋人名單。


衛健委稱,當地一位女性出租車駕駛員萬某某被確診患有新冠肺炎,患病期間搭載的乘客中,利用微信支付付款的有138人、支付寶支付4人,其餘乘客使用現金支付。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搭乘蒙AY1754出租車、掃碼付款的乘客(部分)


在名單的最後,衛健委附載了這142名使用移動支付的乘客賬號名稱和乘坐時間,乘客也可通過查詢支付賬單查看支付詳情,自我排查。


但使用現金支付的乘客,只能通過當時的行車裡程,認真回憶核對。


01疫情期間,有人在“洗錢”


最近,外網上流傳一段“洗錢”的視頻。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視頻標題為“需要消除Covid-19病毒(新冠肺炎)”,視頻中主角將鈔票放進肥皂水中,用手大力清洗。


這可能是網友在疫情期的玩笑式發洩,但一個很殘酷的真相是,現金在不斷傳遞的過程中,確實很“髒”。


衛生檢測表明,每張鈔票上帶有病原微生物2.6-6.9萬個,即使是一枚小小的硬幣,也攜帶3-4萬個病原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大多是人們在使用現金的過程中“粘”上的,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現金也讓很多人擔心會成為間接傳染源。


目前,國內各大銀行已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回籠資金,對現金進行紫外線、高溫消毒,並“隔離”7-14天后再投放市場。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銀行員工給現金消毒


央行廣州分行甚至將從醫院、農貿市場和公交行業回收的現鈔,按相關規定直接銷燬、不再投放市場。


疫情洶洶,各大銀行尚且嚴防死守,廣大市民更是小心再小心。


在新華社的實地採訪中,瀋陽新天地連鎖超市鴨綠江街分店,近九成的顧客“為了確保安全”,在結賬時選擇手機支付。


“為減少人員接觸,可優先採用安全合法的非現金支付工具。”2月28日,央行也在《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現金使用有關問題的說明》中建議,如使用現金,使用後需要及時洗手。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央行建議:優先採用非現金支付工具付款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更是一針見血:“移動支付解決了疫情期間人民生活的一大難題。”


02移動支付,讓數字化戰“疫”成為可能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移動支付,不止支付。


以前這句話經常引用在商業領域。而這次,在疫情防控期間,移動支付無疑又做到了。


關心疫情的朋友可能還記得,鍾南山院士在2月27日透露,本次疫情傳染性較高,大概一個人能傳染2到3人,重症病人傳染性會更高一些。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鍾南山院士出席廣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


宏觀上說,如何迅速、及時追蹤到潛在的受感染者,避免疫情進一步蔓延,是決定這場防控戰勝利的關鍵所在。


而移動支付方式,則是迅速、及時追蹤潛在受感染者的關鍵所在。


目前各地城市的公共場所都開始實行人員實名制信息採集和體溫檢測。在深圳,深圳地鐵2月份開始實行全網線實名制乘車。


乘客使用移動支付方式,比如乘車碼、金融IC卡等方式掃碼乘車,能夠在付款的同時完成實名登記。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疫情期間,深圳地鐵防控現場


沃爾瑪、樂購等大型超市,還藉助移動支付掃碼功能,掌握進店的消費者流動情況。一旦有被確診人員,能夠迅速追溯到和患者接觸的消費者。


同時,銀聯雲閃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各大支付平臺,不僅開放端口支持用戶線上繳電、水和燃氣費,更在具體工作中各展所能。


中國銀聯雲閃付作為移動支付“國家隊”,緊急上線“防疫抗疫”專區,用戶可關注疫情實時動態、享受在線免費義診、藥房門店優惠購等便民醫療服務。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雲閃付App首頁,上線“防疫抗疫”專區


微信支付聚焦中小商家,推出“新冠肺炎中小商家保障”,平臺商家、配偶或店員一旦確診新冠肺炎,會獲得相應的住院補貼。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支付寶則開展一系列疫中、疫後生產經營措施,並計劃為直連商家提供“救急金”,支持授信預支佣金。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支付寶5大抗疫舉措,包括資金、營銷等方面扶持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在接受採訪時認為:“支付寶等互聯網基礎設施,讓數字化戰‘疫’成為可能。”


03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越彰顯擔當


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越彰顯擔當。


疫情戰要打,民生更不能落下。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強調,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切實保障基本民生。


除了從支付方式、信息回溯等方面抗疫,移動支付衍生的各個業態,也一直衝在戰疫、保障民生“第一線”。


疫情形勢最嚴峻的1月下旬和2月份,餐飲、生鮮等業態以移動支付為底層能力,把大量原本線下的交易,轉移到了線上。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疫情期間,不少居民手機付款、在家購物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估算稱,2020年網絡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佔比,將由2019年的21%增長到30%左右。


如果沒有移動支付,這些零售額背後的物資貨運、人群聚集事件,會極大增加疫情傳染的可能性。


越是特殊時期,越能體現價值。防疫和民生保障齊頭並進並不容易,這對各種基礎設施的要求更高,對用戶的服務也要更標準更安全。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山東,出租車添加隔離膜,膜後貼收銀二維碼


比如各地復工復產之後,除掃碼乘公交、地鐵外,接觸人更少、感染風險較低的網約車、共享單車,也成了疫情期間出行的最佳選擇。


以北京的共享單車為例,2月10日正式復工後,用戶需求量持續攀升。2月27日哈囉單車騎行量與2月9日相比,足足上漲了137%!


移動支付是網約車、共享單車的底層能力,各地藍領白領上班下班,在共享單車前掃碼,在寬闊而少人的路上騎行,在支付平臺呼叫網約車,在與司機相隔一層“隔離膜”的座位上,在按下平臺頁面的“支付”按鈕時。


直擊 | 疫情“第一線”的移動支付:越是特殊時期,越體現價值

網友拍到,一位醫護工作者騎共享單車下班


移動支付也在防疫且保障民生的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


04一種支付方式的價值,不應看它取得什麼,而應當看它貢獻什麼


針對本次疫情的影響,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


“疫情會加快中國‘無現金消費’的進程,可能探索出不接觸模式下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產業。”


某種程度上說,疫情是一個放大鏡,它不僅是人和人之間的放大鏡,也是工具和工具、公司和公司發展的放大鏡。


自古以來,凡有危,必有機,而這一切機遇,都將賦予在危難中力挽狂瀾的人或物。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對於一種支付方式而言,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