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股票在低位有大單壓滯漲可以理解為吸籌。高位大單壓是為什麼?難道不想賺錢嗎?

9038974


股價在低位的時候,有大賣單壓盤確實大概率是吸籌。但高位大單壓盤卻不一定,其實高位大單壓盤主要有兩種情況:

首先,主力分歧,這是目前最多的一種情況。我們知道很多個股是多個主力組成的,特別是一些市值比較大的股票。

我們看機構持股就比較明顯了,打開F10查看之後能明顯看到如基金,信託,保險等機構的持股情況。如果一個個股有主力拉昇一隻股價,在初期的時候主力並沒有什麼分歧。

但是到了高點位置之後,很多看空的主力就會選擇賣出股票,這樣就形成了主力之間的博弈,空方會在關鍵位置掛賣單,多頭只要想拉昇就必須吃掉空方的籌碼。

一般情況下這個位置只有放量拉昇才能突破,如果縮量則說明多方實力較弱,股價短期見頂,需要等後期利好之後才能繼續向上。

其次,只是相對高位不是絕對高位,很多時間在判斷一隻股價高低點的時候,很多人只看從低位漲了多少。但並不是漲得多就一定是高位,有一些板塊或者個股有實際的利好會讓股價面臨重估,而重估後的股價往往都會有一定的溢價空間。

研究基本面和消息面能夠幫助投資者,準確找出股價的合理估值,更精準地進行操作。

這種相對高位的票即使有大單壓盤,後期也會呈現上漲。

綜合來說:投資講究的是整體情緒,高位的時候有大壓單,很多散戶害怕利潤回吐,也會及時止盈,最終莊家會將股價拉昇到絕對高位之後再打壓。


關注點贊,腰纏萬貫,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盤手梁勇


股票在低位有大單壓滯漲可以理解為吸籌。高位大單壓是為什麼?難道不想賺錢嗎?

不是不想賺錢,而是這本身就是賺錢行為中的一個組成部份。

因為你說的高位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什麼叫高,什麼叫低,本身是相對的。需要結合大盤,板塊,以及該股自身所處的位置來區分。那麼在不同的位置,主力的操作麼為自然有不同的意圖。在低位,也就是相對低位,可能是估值的低位,也可能是相對股價的低位,總之就是在沒有起漲前,這個時間出現大單壓滯漲,理解為吸籌,為了吸收到更多籌碼,讓缺乏耐心的股民賣掉。

那麼在上漲過程中出現大單壓滯漲,又是為什麼?在兩個區域,有兩個不同的目的。

第一,上升中段,大單壓滯滯,為了洗盤

大資金在低位完成吸籌後,股價就會藉助大盤上漲或其他的促因啟動,因為很多散戶股民都把籌碼拱手讓人了,這一階段的上漲是很迅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踏空,要不然剛剛賣掉的股票們又跑回來,公很粘人。主力不喜歡,所以第一階段的上漲會比較迅速。但是光靠一波上漲,其實是賺不了什麼錢的,吸貨要成本,拉昇要成本,所以要想真正賺錢,大資金還需要盡力把股價再拉高,這個時候就需要洗盤了。

股價在上漲一程之後,很多散戶受不了踏空,就會重新追高買入。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洗盤了,先是放量滯漲,這個滯漲和放量就是套人的過程,很多人追進去,盤中跳水,放量收上影線,這時候就會開始連續調整了,在調整中把這一批追進來的人和下面成本太低的人洗乾淨(成本太低獲利回吐的壓力大),再展開第二波上漲。

比如我隨機找一隻個股,百潤股份,在2019年2月啟動了一波行情,然後很多人開始追進來,這個時候股價不漲了,盤中經常出現大單壓,每次想漲大單就會殺出來,就是不准你漲,結果從3月5號到3月25號,整個一個月股價都是持續調整的走勢,難道主力不想賺錢嗎?其實就是為了做平臺,當散戶受不了賣掉之後,該股又開始了大幅上漲。

第二,上升尾段,大單壓滯漲,為了出貨

經過前面所說的第一階段吸籌,然後拉昇,拉昇之後洗盤,洗盤之後再拉昇。那麼主力有出貨需求了,沒有哪個莊家說買一隻股票後光漲不跌,就遠不賣,當上漲幅度達到自己預期之後,就要考慮出貨了。這個時候在高位大單壓就要小心了。為什麼呢?

因為股價經過了幾輪上漲,這時候散戶情緒很亢奮,從十元漲到二十元的,大家會說還得上五十,有些說還得上一百,各自喊價,好不熱鬧。那麼在這個階段,在亢奮的驅駛下,很多散戶會一起進場,市場交易會很活躍,也很利於人家出貨,此時莊家會在盤中不斷的砸出大單,但是散戶已經覺得不足為奇了,以前不是也有很多大單嗎?不照樣大漲嗎?現在大單算啥,肯定很快被吃掉。比中京東方A,2月11號啟動大漲,之後盤中大單砸壓住不讓漲,洗盤,之後再大漲,上漲後又出現大單持續壓盤滯漲,這時就要小心了,還往裡衝,那就是自願找套了。

豈不知,股市真真假假,人家要的就是你這一份熱情,於是不斷的、持續的大單賣出,籌碼成功的實現從集中到分散,然後股價大跌,無數股民被套在山頂,天天找利好,分析主力意圖,其實已經沒有什麼用了。

所以結論很簡單:股票第一波上漲後出現大單壓是洗盤,股票在第三波上漲後出現大單壓是出貨。當然,我說的是普遍現象,非絕對。僅供參考。


財經宋建文


一個是因為主力還沒有進場,所以得先把價格壓下來,一般是股價比較低的時候,突然利好,這隻要持股待漲就是了。

另一個原因是股價在高位,主力借利好出貨,這時候要是追高,不知道要套到什麼時候了,早走為妙。

通俗一點說,這是莊家的一種操盤手法,但是你會看到這個時候,換手率一般是比較大的,可以這麼理解,莊家在準備拉昇的時候,先掛一批賣單,控制股價,這個時候,很多散戶以為莊家要砸盤,就會紛紛賣出,這個時候莊家會一口把散戶的賣單都吃掉,同時把自己提前掛的賣點,提升一個高度,這樣散戶被踢出局,莊家快速拉昇,等散戶反應過來的時候,再追進去,已經買在高位,而莊家這個時候已經是賺錢的。





粵創財經


有兩種情況:一是為了逐步出貨,而製造拒絕下跌的假象。二是為了清洗浮籌、跟風盤,為後市再起一波做準備。


熟穀子


不管是地位還是高位的大單成交,說明對股票後勢的預測發展是上是下存在著嚴重的分歧,也許有獲取內部消息的和盲目市場思維的在博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