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醫者,意也",這是中醫領域的一個傳統觀念,而魯迅的父親可以說就是此一觀念的受害者。

一、

魯迅在《朝花夕拾》"父親的病"中,全程揭示了患病的父親是如何被那些所謂地方名醫給"害"死的,這些庸醫們名正言順所執守的,正是"醫者,意也"之觀念。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魯迅父親所患的病,先是大吐血,再是全身性水腫,腹部尤甚。至於到底患的是什麼病,那些名醫們,誰也不能給出答案。就在這種情況下,按照"醫者,意也"理念,開始治起病來。

既然是腹腫如盆,當然就要用"敗鼓皮丸",這不就一物降一物了嗎。當然藥引子也很重要,要用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等。特別是"經霜三年的甘蔗"與原配蟋蟀,尋找起來那是相當麻煩。這些藥物與藥引有什麼道理可講麼?沒有,無不是以意為之。

周作人在《知堂回憶錄》中揭示了其父所患的是肺結核病,結果就讓這些亂七八糟的"醫""藥"給治死了,而且還敗光了周家的家產。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周作人在其書還補充了一個"醫者,意也"的例證。周父在患病之初,曾大口吐血。"根據舊傳的學說,說陳墨可以止血"。於是就開始研墨,將其倒在茶杯裡,讓周父喝下去。周父的治病史,就可以說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荒誕小說。

二、

天馬行空的孫悟空曾對"醫者,意也",也有一個天馬行空的大發揮。《西遊記》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朱紫國王患怪病,孫悟空用鍋灰等物製成"烏金丹",卻要用世間極難找見的"六物"作藥引子。

哪"六物"呢?"半空飛的老鴉屁,緊水負的鯉魚尿,王母娘娘搽臉粉,老君爐裡煉丹灰,玉皇戴破的頭巾要三塊,還要五根困龍鬚:六物煎湯送此藥,你王憂病等時除。"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當然藥引子還可以用"無根水"做。什麼是"無根水"呢?即是雨水,此藥也只能在陰天下雨服用了。

這裡不免有一個問題要問了,"醫者,意也"是如何產生的呢?說到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到遠古的一個崇高而神秘的職業——巫。

中國有一個巫醫傳統,也就是說在最初,先有巫,因其能通神,有神通,就行使了人間醫治病症的職能,故爾巫醫是不分的。

"醫"的繁體字為"醫",其俗字可作"毉"。唐代釋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解釋醫者為"以酒使藥,故從酉,酉者,古文酒字也"。又說,"古者巫彭初作醫。毉字本從酉,或從巫作毉,亦通。"《廣雅》說:"醫,巫也。"這個解說也更為直接。

"醫者,意也",就非常有可能來源於這個巫醫不分的傳統。

三、

"醫者,意也",這只是中醫領域中的一個觀念,誤人的庸醫只是中醫中的一小部分人,但影響卻是惡劣而深遠的,亦是很難肅清的。比如早年有過慘痛教訓的魯迅,就終生不信中醫,並對中醫痛加針砭。很多現代大家諸如胡適、傅斯年、劉文典等,之所以會成為中醫的反對派,應該是由"醫者,意也"所代表的中醫裡的落後觀念所激發。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大文豪蘇軾對"醫者,意也"之謬有過譏刺與批判。據《東坡志林》,當時大宗師歐陽修未能免俗,對"醫者,意也"說法有所肯定。東坡反駁道:以筆墨燒灰飲學者,當治昏惰耶?推此而廣之,則飲伯夷之盥水,可以療貪;食比干之餕餘,可以已佞;舐樊噲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療惡疾矣。

歐陽修聽到這段話後,遂大笑。由蘇軾這段頗富才情的推論,智慧如歐陽修當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四、

中醫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大地上挺立上千載而不倒,在於中醫自身是有其絕活的。

中醫在"醫者,意也"之外,還有一個神農嘗百草的傳統和"黃帝內經"的傳統。在探索中草藥對人體施治有效性的過程中,這實際上是中醫的一個追求科學的傳統。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科學"絕不是西方的特權,中醫在"科學"探討之路上,取得了讓世人歎服的成就。只是中醫在"科學"具體表現上,與西醫完全不同。但這並不影響中醫的"科學"當然是絕對過硬的"科學",是貨真價實、卓有成效的"科學"。

中醫的經絡理論、陰陽觀念等,既是非常"科學"的,又是相當獨特的醫學理論。還有中醫的望聞問切、內病外治、綜合施治等等治療方式,經過上千年經驗的積累,亦是深得"科學"的精髓。

起於神農嘗百草,這才會有後來集大成的李時珍的《本草綱木》。而這才是中醫真正的傳統,同時這也是中醫的精華所在。

五、

最為麻煩的事情在於,中醫的"科學"傳統與"意也"傳統,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糾纏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對"中醫""祖師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的清算,就不能說沒有道理。

錢鍾書的《管錐篇》也注意到了"醫者,意也"傳統。據該書,就連孫思邈《千金翼方序》亦有這樣的說法,"若夫醫道之為言,實惟意也";還有《子華子·北宮意問》亦云:"醫者理也,理者意也"。就連孫思邈這樣的醫家國手,亦難不屈從流俗。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但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亦看到了獨立思考的線索。《狂人日記》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這應當被看作是"狂人"的"記中語誤"。雖說《本草綱目》

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病的記載,但李時珍是表示了異議的。

應該說,中醫的"科學"傳統才是中醫世界的主體,這是毫無疑問的。

六、


關於中醫的一個致命歧途

周作人曾調侃"醫者,意也",說它是"極有詩意的"。

"醫者,意也",在現實世界依然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非常有可能使人感覺這就是中醫的全部。

"醫者,意也",這個醫學上的主觀唯心主義很難在現實世界消除的,此一觀念實在是有很強的穿透力與影響力,更易於與種種迷信思想相結合,或者從自身出發造就新的迷信。很難說其在現實世界就不再造就新的災難性的醫療事件。

中醫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要把"醫者,意也"種種做法,從"科學"的中醫軀體上切割開去。

這個"極有詩意的""醫者,意也",不要也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