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职业高职院校毕业的专科生比一般性本科的就业率要高,薪水也普遍要高?

HighTech高科技


现在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不仅获得了大专文凭,同时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也获得了实际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是最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集合体,所以在就业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适应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而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特别是一些二本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所学的,更多的是一些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技能,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二本学生,在学校里沉迷于游戏,只等毕业混到一张二本文凭,所以他们的就业情况,而薪资水平,有些还不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但是也有一些二本的比较优秀的娇娇者,他们也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这就另当别论了。


百川谷香油哥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一般性的本科院校,这并非空穴来风。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

2017年届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为92.1%,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首超本科生。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是有一定原因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一般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高专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直接工作。再者,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这样学生毕业即有岗位。就业率自然高。而且大部分的专科毕业生对职业的期望值不是太高,因为起点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觉得毕业有份工作就不错了,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受企业青睐的一大原因。


普通本科院校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毕业后,除了理论知识,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加之现在很多单位招聘需要考试,而人数又有所限制,本科毕业生虽然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考试,但考试的难度大,录取人数少,再加上本科生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所以本科生就业相对低些。

2022年,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可以很好地化解这一矛盾。

再来说说待遇问题:

高职高专院校的薪酬待遇超过本科院校毕业生这一说法并不成立。同样来自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高职高专院校为3860元,而本科生为4774元。由此可见,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待遇远超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高职高专平均薪酬待遇不如本科生,也就是说就业率并不等于就业质量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远低于本科生。不过,任何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个别行业特色的院校,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并不低。比如:水利、电力、铁路、石油等行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还是相当高的。也就是说不同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薪酬也是有差异的。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职责高职院校毕业的专科生比一般本科的就业率要高,薪水也普遍偏高?我认为会点技术活的都不会饿饭,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进门之后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如今这种遍地都是大学生的社会,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技工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我身边就有很多专科的学生,作为一个本科生,有时候我觉得我不如他们,我认为有技术就有饭碗。但是很讽刺的是,他们认为我学历是本科,比他们好找工作,在三四线城市学历高确实吃香,但是在大城市,本科生一抓一大把,一切都看重能力和经验。


各学历就业率图

企业在学历与技术上如何权衡?

在一般情况下,某些岗位对学历要求很高,比如 : 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工程师、AI技术人员、高中教师、大学教师等。这些职责要求学历在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甚至有些企业直接要求博士、硕士学历。

企业对于这类难度高、复杂、技术要求高的职责学历要求普遍偏高,某些大公司认为低学历的学生是学不懂这些的,没有高学历的学生专业、没有他们水平高。

幼师、工厂人员、建筑工地资料员、培训人员、销售人员等职责对学历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并且,我们发现很多从事这些职责的人都是专科学生。


一般公司对于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也不高,主要是注重他们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我个人在学历与专业上选择会选专业,只有专业对口,公司才不用花很多资源和精力去培养人才。

像电厂这些公司,他们都比较注重的是专业对口,虽然也要求学历,但是优先考虑的是专业与能力。

企业招聘要求高学历的人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学历高的人素质高,受过高等教育自然比普通人要强一些,而且能够有高学历,肯定学习能力强,所以他们都喜欢高学历人才。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专科生好找工作?

(a)首先我认为高学历的人大多数心高气傲,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放低姿态。这类人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而企业领导喜欢的是踏实的员工。



(b)其次是企业对工作经验有要求,大部分专科生学校都会安排实习,这让他们积累了工作经验。本科生对毕业设计要求高,学业要求严格,虽然大部分人在大三期间就开始找工作,但是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去实习的,这就导致了他们没有工作经验。

我去找工作的时候,就被工作经验这一项要求给难住了,之前找工作错过了最佳时期,没有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而自己所在的城市出于急需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他们更想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发展的人才!




企业喜欢招廉价劳动力,也就是实习生,但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去这样的单位,因为他们认为学历与薪资不匹配,导致了他们错过了积累经验的机会。

专科生不管愿不愿意,有的学校都会强制性安排无偿实习,虽然看上去有些不人道,但是对他们后期找工作还是有帮助的,而且他们觉得自己学历低,会很谦虚,珍惜每一份工作。

(c)最后是目前的发展形势是缺少技术人员,国家大力扶持技术人员,对他们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企业现在都是招不满技术人才,专科生基本都是学习技术的,所以容易找工作。



学历高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强,实践能力在学校没有得到培养,所以的能力都是纸上谈兵,去企业里面时间也待不长,不很快成为,是很难由实习生转正的。

培训机构大多数不注重学历,他们只需要人才

很多培训机构在招聘信息上对学历的要求是专科及以上学历,甚至有的要求更低,对学历的要求只是高中以上。

培训机构只需要人才报名交钱培训就可以了,他们负责培养人才的能力,然后再向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输送。据我自己所知,贵阳有很多这样的机构,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在他们那任职,如果能力不足,他们就会劝说去应聘的人培训。



很多大企业以人才学历低为由给他们底薪工作,他们是企业最底层的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数是专科生。专科生有一个特质很受企业喜欢,那就是不好高骛远,而且还有能力、有技术,踏实。

总结 :

我认为大部分找不到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是自己的原因,他们心性过高,想找高薪的工作,自己的能力又达不到,底薪的工作又觉得浪费了自己的学历。

企业和人才自己决定了是否能够找到工作,学历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高学历是优势,也是劣势。不懂得为人谦逊,高学历也只是一张纸。懂技术活的人永远都不会饿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科技、需要高素质人群,但是一切都以技术为基础。



任任的教育观


不论二本院校学生还是高职院校学生,都有部分学生在校不努力完成学业,或玩游戏、或热衷社会兼职、或谈情说爱,将学业当成了副业。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往往会眼高手低,不仅难以就业而且薪资不高。当然,两种院校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努力学习的,毕业后,都会很容易找到工作。在许多岗位上尤其是技术普岗上,二本毕业生刚就业时薪资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高,因此就造成了题主提的这一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同等工作条件(待遇、环境、发展空间、劳动量等)方面来说,二本毕业生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

另外,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国内二本及以上毕业生比较富余,但普岗技术工却存在几百万用工缺口。现在,近年来,国家一直的调控扶持中职、高职院校发展,切断了初中毕业生不能复读、不能买校读的可能。

最后,我个人认为,如果有机会,还是选择二本及以上学校就读比较好。如果有机会,读完本科后,再对某方面的技术理论进行实践深造(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二本及以上院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才是最好的选择。


笔录点滴


我来简单说一下 可能会达到不一定全面,但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职业高职学院这个定义比较狭窄。这个相当于专科中定义为高职高专。

和普通专科不太一样。更注重实际操作。

那个就业目的就是面向一线就业,基本上不讲理论,注重的实际操做,比如开地铁了。修地铁了。

其实就是技工学校的大专版。


高职高专职业技术学院,他们也办本科,可以办本科,是职业本科。

一般性本科,这个说的就不太具体。本科线的分三本二本,一本211,985,清华北大这个梯度差别太大。我认为你说的一般性本科应该是三本或者比较差一点儿的二本。

高专名字上逼格高一点。

举几个典型例子。不罗列院校名字。

高专, 这个是最正宗的专科 像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届的小清华。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一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建公办院校,是直接隶属河南电力公司的。以前是电力部直属高校。

注意啊:亲爹是河南电力公司,就是国家电网河南分公司,而且河南电网就这一个亲儿子大学,那咱系统内就业能不照顾?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这个是高职。



而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私立院校。。。。

其实。都是专科层次,级别是都一样。

毕业证上有差别。有(高职)俩字。



待遇没差别。

投档是高职高专一批。

重点大学的高职高专。

可能说这不可能,那重点大学还有高职高专的。

我是九九年参加高考的,九九年有个新高职。是,几乎所有的重点大学都在办了个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是南开大学的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他的录取分数线达到了重点线。虽然是专科层次。

我记得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都办了这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当时的学费一年应该是1万多学费挺贵的。

但是可以拿名校的这个专科毕业证。

我也不知道哪一年,这些所有的重点大学的职业技术学院几乎上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只有个别211重点大学大学目前还保留着这里职业技术教育 比如安徽大学,延边大学,南昌大学,石河子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好,最好它的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专。

而普通本科面对的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二本,一本211,985。

所以就业明显不一样了。

最后给大家介绍几所厉害的职业技术学院。

这些都是以前的爹是大公司或者部委的学院。

因为我是军工口的。就给你们介绍这个。


所以军工的工人就来自自己体系内的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技师学院。

一你分得清么?都是铁路系统的。一个是铁建

路工程,一个是中铁。都是面向系统内就业。





就业面向全国地铁公司 地铁运营,各个铁路局。

郑铁技术学院就业肯定比这个普通的三本要好得多,毕竟地铁需要大量的一线专科人才。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高校专业那些事。


高校专业那些事


别盲目,别迷信,更别相信就业数据。专科毕业证和本科毕业证哪个更有含金量?想都不用想。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高,毕业生薪水高,是个别现象,偶然现象。以河南省为例,经过了好几轮的升本,比较有实力的专科院校已经升成本科了,比如河南机电高专,现在已经是河南工学院了。就业率和招生计划挂钩,于是有的高职院校就业率疯狂造假,反正只要有就业单位就行,小饭店,小诊所,小超市都算灵活就业。有些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也有水分,但主要原因在于就业统计力度不够。

本科生毕业后,就业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起码得是个白领吧,这反而限制了他们就业,也拉低了学校的就业率。有的学生可能打算继续考研,或是准备考公务员和招教,他们短时期内确实不打算就业。专科生的期望值没那么高,也不能考公务员和招教(特岗和小学能考),于是赶紧就业。从就业去向来看,本科生眼界更广,想去大城市闯荡,专科生往往回原籍就业,很多学生的工作都是家里提前安排好的。同一家单位,本科生要比专科生多两三百块钱的学历津贴;同一个行业,本科生的薪水也比专科生要高;从长远来看,一般来说,本科生的发展前景也更广。


上头派掌门


觉得青少年读完基础教育就可以了,没必要费时费力浪费钱财都去念大学,大学生也不是唯一的人生途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就可以进行分流了,根据个人兴趣、学力及家庭条件55%继续升学,25%进入中等专科和高级技工学校,剩下20%进入社会谋生,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大家都去高等教育,而是现在大学不一定培养出有用之才,研究生博士生满大街找工作也不是什么好事,结果出来的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颓废青年,实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社会需要各个行业的人,有科研人员,也需要做餐饮修鞋理发💇裁缝等服务人员,也需要许多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人员,也需要民间石匠铁匠木匠篾匠等民间艺人……这些行业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就可以干好,不上大学并不是不学习,如果有毅力完全可以自学成才,终生学习。还是相信古人说的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粟裕没正规军事学院,你能说粟裕不会打仗,比不过那些黄埔军校生?最近很火的李子柒14岁就辍学打工妹了,你能说人家创造的价值比不过一个清华北大生?

大学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出路!


晴空物语听雨轩


职业院校毕业生用自己的“上等马”和本科院校毕业生的“下等马”去比,肯定是占优势的。

这里所说的“就业率高”“薪水高”主要指的是毕业生进入企业单位的状况,这些行业更注重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而这正是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无论是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都瞄准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型,服务型等方面人才的培养,能与企业单位顺利对接。

而本科院校,大致分为“学术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学术成果转化方面,两者的差别最大。学术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应用范围广、成果价值高,而应用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高、转化周期短、适用范围小、价值相对较低。相比学术性大学,应用型大学与职业院校在培养模式和育人成果上更相似一些。题目中所说的本科院校大多是学术型大学,如果直接应聘企业单位,是用自己的弱项PK应用型大学或职业院校的强项,肯定没有优势可言。

企业单位,尤其是需要产业工人的单位,更看重的是技能技术,而职业院校的技能技术培训是培养的主要方向。尤其是通过“春季高考”考入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本来在中职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已经学习了三年的专业,然后通过“对口高职高考”在职业院校继续学习三年专业,其中通过校企合作还有一年的顶岗实习,毕业后具有六年的专业学习(包括一年顶岗实习),基本在接近熟练工人的水平,可以和企业无缝对接。而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基本是没有学习和实训经验,等于零基础起步,学术型的优势暂时发挥不出来。

当然,如果在其他领域,普通高校本科生和职业院校专科生的优势对比可能是另一个情况了。比如,在报考事业编或行政编的招生考试中,无论是行测、申论还是公文写作等,都不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强项;更关键的是,这类考试的报考条件中学历要求是全日制本科,这一点就把职业院校专科生“卡”住了。

因此,无论是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是职业院校,都有各自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单纯在企业就业方面,职业院校还是最占优势的。


Hello翻译官


我刚刚和朋友还说这个职业培训的问题。

从中国宏观经济层面看,中国产业调整转型是必须的,而这个必须的基础就是人才。中国高端人才靠国外引入(特指有高科技尖端研发能力的学者,非指一般留学人员),中端人才一靠引(指资本和创新商业能力者),二靠培育(一般指国内985、211的院校优秀人才),问题是众多的低端产业人才怎么办???中国改开40年一直是产业低端,现在要转型升级,这部分人怎办?其占比还大,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失业潮,影响社会稳定。。

这就需要严控这十多年以来普通高校的扩招政策了,加大职业教育和社会再教育的培训,甚至是职业转型的职业化、专业化培训。就在昨天,4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克强总理也有对职业教育的强调。所以,像我们索妃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搞的服装零售业职业资格教育培训是非常不错的前景。公司培训后还能为培训对象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不仅为当地零售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人才保障,还解决了就业问题,值得全国借鉴和学习。



新消费研究员


普遍高这是肯定的,也是未来发展趋势。

高职和本科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理念不同,高职培养的是社会上各个岗位普遍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而大部分本科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大专三年,所学知识和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上就是实践应用和定向就业,跳槽的相对少,比本科生稳定,很多技术岗位和特殊一线岗位薪酬较高,并且工作越久越有经验。而本科生学科专业涉猎很多,毕业生巨大,很多专业远远的超出了社会需求量。并且很多专业是理论研究方向的,如果不能对口就业,就业就比较难,就业后跳槽的几率就高,都说本科毕业生眼高手低,其实与所学专业和岗位需求有关系,在大学里往往理想丰满,对毕业后充满着美丽幻想,毕业后面对现实差距很大,本科生就业难已经显现多年,所以今年教育部今年出台职业教育20条,将有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和部分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向职业化本科教育过度,也将有一些较好的职业教育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