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由于特殊形势的影响,全国网友都蜗居在家中,每天刷着手机,看看自身所在地的形势有没好转;每天也会看下重点新闻或者发布会,看看高级专家组成员们公布的新进展。

现阶段,由于形势需要,医学领域专家们分为了两个组别,一个是钟南山院士领衔的高级专家组,共5人,包含: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高福院士、袁国勇院士及曾光博士,都是我国呼吸及传染领域的大人物;另一个是梁万年博士领衔的普通专家组,人数十余个;由于高级专家组观点更权威,数据更精准,组员资历也更老,所以我们在新闻中所能看到的重大发言场合,也基本是以这五人为主。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上图为某场合高级专家组成员同框照片,从左往右分别是:曾光博士、袁国勇院士、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高福院士,下面我们来看下他们的基本信息。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钟南山院士:出生于1936年,医学世家,年龄最高,资历最老,毕业于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工程院院士;钟院士的贡献及能力在2003年已经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所以本次担任组长职务,他是最适合不过的;白求恩奖章、感动中国人物、十佳科技工作者等最高格的国家荣誉拿到手软,即使钟老没有任何奖项,但在全国人民心中,依旧是至高的存在。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李兰娟院士:出生于1947年,自幼家境贫寒,中学阶段多次被迫辍学,自学医学知识做赤脚医生5年,最后被保送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完成学业,浙江大学的医学领域能有如今的成绩,也离不开李院士的奉献;李院士的人生经历,放到当代,依旧可以被列为人生奋斗典型事迹。本轮作为高级专家组成员,李院士奔波于武汉一线早已感动中国千万网友。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高福院士:出生于1961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专家组里面最年轻的成员,但他的职位却是最高的,不仅是国家疾控主任(省部级副职),还是高级专家组里唯一的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大范围来讲,中科院院士要强于工程院院士,有点类似于大学中的985和211的区别);除此之外,在国际上还有多个“院士头衔”,颇受国际医学领域欢迎,发表的SCI将近500篇。从某种层面来讲(大家应该都懂这个意思),位居高位的高福院士,应该更适合组长的职位,一有行政级别,二有学术产出,三有人际关系;但最后还是由钟老担任,耐人寻味。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袁国勇院士:出生于1956年,工程院院士,本硕博毕业于香港大学,也是高级专家组中,唯一一名港澳成员,仔细看他的荣誉职位,就能看出袁国勇院士的科研能力;毕竟香港科研氛围与内地是截然不同的,香港更偏向与国际接轨,注重实际科研而不是学术产出。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曾光博士:出生于1946年,高级专家组中唯一一名非院士成员,本科毕业于如今的河北医科大学,学医出身。如今与高福院士同单位共事,疾控中心流行bing处的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基本是院校派为主),严格意义讲,高福院士是他的领导。曾光博士的履历和其他四名成员相比,差别还是不小的,换言之,他现在的履历身份和科研水平未必符合高级专家组级别。在普通专家组当中,有多位履历/级别/经验比他强的学者,比如徐建国院士(国重实验室主任)、冯子健博士(疾控副主任,也是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专家组背景:4人院士1人博士,钟老李院士口碑好,高院士级别高

从以上五名学者的基本信息来看,除了钟院士和袁院士本科顺利出身名校,李院士则求学坎坷才进入浙医大,而高院士和曾博士本科毕业于普本高校;撇开其他不谈,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值得每位年轻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