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從高維度看:世界的本原

我們從哪裡來?

世界又從哪裡來?

宇宙為什麼會形成?

宇宙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思考這一終極問題。從科學到哲學,從文學到文化,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試圖探究世界萬物的本原。

在科學尚未開化的古代,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唯心的階段。英國古典哲學家貝克萊曾說“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我國古代心學家陸九淵也說“吾心即是宇宙”。這種觀念從哲學上來講,稱為主觀唯心主義。後來,人們在實踐中逐漸意識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存在,在諸如地震、瘟疫、洪水這樣的自然災難面前往往束手無策。所以,古人開始幻想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著世界,控制著人的生死命運。而這種超自然的力量,就是所謂的“神”。無論是西方的“上帝”,還是東方的“玉皇”,無不講述著神如何創造世界、如何無所不能。人們祈求“神”的幫助,“神”成為了人們的信仰。在哲學上,這些都稱為客觀唯心主義。

但還是有這樣一些先驅,他們試圖找到世界的真相,從而打破宗教和神學的思想統治。樸素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的雛形,它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作為構成世界的元素。古希臘哲學家泰利斯認為,萬物產生於水,而又復歸於水。我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也是將金、木、水、火、土作為世界的本原。

直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現,人類思想才真正進化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階段。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裡吸收了古典哲學的辯證法精髓,創造性地解釋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思想內涵。辨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而意識又反作用於物質。這裡所說的物質,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實物,而是一種客觀存在。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之中,所以要用發展的、聯繫的、全面的觀點看待問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立在近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它是科學的哲學。它認為,物質向內無限可分,向外無限擴展。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物理學家們不斷向微觀粒子方向探究,分子、原子、中子、夸克,直到量子;天文學家們則不斷向宏觀天體方向拓展,太陽系、銀河系、本星系群、超星系團,乃至整個可觀測宇宙。

儘管如此,馬克思主義哲學至今仍未能有效地解決以下問題:

宇宙從哪裡來?為什麼會產生?宇宙之外又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哲學說,宇宙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無邊無垠,但這種說法並不能令人信服。當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發現,宇宙起源於密度和質量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一個奇點,而且至今還在不斷膨脹。超弦理論則認為,一切微觀粒子都是由一種叫作弦的東西振動而產生的。這些似乎都在挑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圓其說。

我們應該承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正確性,但是也應該看到它的侷限性和片面性。人類科學在不斷進步,哲學思想也不可能停滯不前。

正如馬克思主義哲學所說,世界是辨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那麼,物質的定義似乎也不能完全等同於客觀存在。物質與存在應是辯證的關係,物質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客觀存在並不全是物質。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那物質又是什麼決定的呢?是否存在物質之外的其他客觀存在呢?如果真是這樣,物質的本質與現象又該如何解釋呢?

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說法,事物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態是相對的。那運動又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麼會產生運動呢?同樣,如果弦的振動產生了基本粒子,那麼弦為什麼會產生振動呢?

這一切的問題似乎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同一樣東西,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老子稱其為“道“,佛祖稱其為“無“,弦論稱其為“弦”。

不管它叫什麼,它都應是區別於物質的客觀存在。它創造了物質、統一了世界,物質因它的存在而產生,它卻不以物質的消亡而終結。它不是物質,也不是意識,更不是“神”。它是宇宙的本原,而宇宙不過是它的一種現象罷了。既然物質只是一種現象,那麼宇宙就是相對的、有限的,就有時間和空間屬性,就會有始有終、有內有外。而產生物質的這種東西則是絕對的、無限的,它沒有時間和空間屬性,所以它無始無終、無內無外。

再說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而產生運動的卻不一定是物質。換句話說,運動作為物質的存在方式,只是一種現象而已,而這種現象的背後存在著另外一種東西。我們可以把這種東西簡單理解為差異性和同一性的矛盾,或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矛盾,正是在平衡這種矛盾的過程中產生了運動。這種矛盾應該怎樣理解呢?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道生一“的階段,還沒有這種矛盾,一切都是絕對的、同一的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運動。到了“一生二“的階段,開始出現差異性了,出現了相對性的存在,為了平衡這種差異性和相對性,運動隨即產生。到了“二生三“的階段,通過運動產生了基本粒子。“三生萬物“更好理解了,基本粒子構成了萬事萬物。

超弦理論認為,一切起源於穩定的一維弦,由於某種條件使弦出現了斷裂,產生了差異性,差異性引起弦的振動,而不同的振動頻率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又最終構成了萬千世界。

從高維度看:世界的本原


兩者雖然描述方式不同,但道理卻如出一轍。

綜述以上觀點,存在一種非物質的客觀存在,它作為世界的本原,通過孕育差異性而生成物質,一切物質、運動、時空都是它的一種現象,它是絕對的,而物質、運動、時空都是相對的、有限的。我們的宇宙是它的某種差異性產生的現象,不同的差異性可能會生成不同的宇宙。

那麼有人要問了,既然宇宙萬物都只是現象,人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呢?敬請期待我的後續文章《從高維度看:再談道德經》。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