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科學證明: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也是物質的,人為什麼不能永生?是什麼錯了?

中國中張微子


那要看你怎麼理解不滅這個概念。

物質不滅是在於量子層面,萬物終歸量子,而組成萬物的是結構,在堅固的結構也會被破壞迴歸量子。

在天體物理學裡光的速度是三億每秒,從地球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星辰是幾百年或幾千年前的星辰,所以不管是過去現在時空裡這些星辰在時間線裡是存在不會被抹去。

這就牽扯出一個概念,我們未來的身體死亡了,但是我們過去的身體永恆都在我們存在過的時間線裡,我們在宇宙時空特定的時間線裡是永恆的。過去、現在、未來,現代人看歷史是歷史,過去的人看現在的我們是未來、未來的人看現在的我們就是歷史。任何事情早已註定,這個註定的結果也要我們自己選擇而成了未來,在宇宙之上看宇宙過去、現實、未來都是一體的。


似古非人看仙


受到端粒的影響,人的壽命是有限的,比方說200多年的壽命,隨著我們抽菸啊、喝酒啊、熬夜啊、無休止地啪啪啪啊、心情不好啊、空氣汙染等等情況,壽命縮減,往往85歲以上就成了高壽!

但,最新的研究是,人類或許能永生。

不過,這個令人興奮的結論,可能和物質守恆、宇宙守恆這樣的大道理沒有關係。

1.可預期壽命的增長能達到每年增加1年

隨著科學、醫學、科技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可預期壽命都在穩步增長。當社會普遍能達到可預期壽命的增長速度大於等於每年增加一年的時候,人類就可以近乎認為一部分人可以接近永生。至少,可以長期存活。

2.資源,讓時間也不平等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

這句話,在如今顯得更貼切。因為當你掌握金錢和資源的時候,同樣得了癌症,別人化療都沒錢,你卻在用最新的免疫藥物。別人5年生存率不足2成,你卻能超過9成。

3.克隆

前段時間,日本已經不顧倫理要求,開始了人類器官在動物身上培養的實驗。

等這樣的實驗出成果的時候,心臟衰減換個心臟可能也就是十來萬的支出,那麼壽命也會大幅度提升。

4.思想永恆

這是壽命無限增長的終極秘密。將思想上傳,隨時可以重生。。。


不入流的大劉


人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可以永生不滅的,但是人體卻不可以,因為組成人體的那些原子本身沒有生命,所以永生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太有意義。人生來就是註定要死去的,這是一切生命的宿命。



生命為什麼終究會走向死亡?這是一個困擾了人類很久很久的問題,以前的人們,認為只要是成仙了,就可以不死,包括秦始皇在內的很多帝王都認為是這樣的,秦始皇為了永遠維持他的統治,到處尋丹問藥,以為只要是吃了仙丹就可以長生不死,可是到他死去的那一刻,他也沒有吃到仙丹,而天上的神仙,實際上並不存在,天上是太空,沒有神仙。

生命是物質的一種表現形式,生命就是一種低熵狀態下的物質,低熵意味著有序,而高熵則意味著混亂,但是當人體逐漸衰老的時候,系統的混亂度也隨之增加,最後混亂度達到了一定程度,人體就死亡了。實際上,就連是物質也不可能做到永生的,物質從能量和質量的相互作用中產生,而又分解為質量和能量而死亡,既然連物質都可不可能做到永生,就更不要提人體了,物質不滅不意味著物質的存在狀態永遠不變,構成人體的物質在人體死後,會變成另外一種形式,依舊存在於宇宙之中。



其實我們可以把生命不可以永生視為大自然給我們定下的規律,大自然中的生命,至少目前看來,沒有任何一種是可以永生的,試想一下,如果生命可以永生,那麼地球上現在會有多少的生命堆積成山啊,生命是從低級形式一步步進化到高級形式的,人類也不例外,如果人類可以永生了,那麼人類的進化之路早就終結了,人類也不可能再得到進化了。當然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以及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人類的預期壽命正在一步步增長。


古代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40多歲,而到了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7,80歲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特別是進入了21世紀之後,越來越多有關生命的秘密被科學家所破解,我們都知道構成人體生命的基本單元是細胞,只要細胞永遠不死,永遠不生病的話,人體也就不會死,不會病,但是科學家們卻發現,細胞的分解次數是有限的,而細胞每一次分裂時細胞端粒的損傷是細胞衰老的重要誘因,或許只要保持端粒的長度,人類就可以在預期的未來實現永生。


鏡像科普


科學證明: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也是物質的,人之所以不能永生,是因為物質不滅,是說總能量守恆,不是說物質狀態完全不變。

這就如同,水可以有冰、水和蒸汽三種狀態一樣。水可以在三種狀態下進行轉換,而不是一直保持一種狀態不變。具體到人來說,人活著的時候,靠著食物、空氣和水等來補充能量,從而可以進行學習、工作、娛樂等等各種活動。這時候當然滿足能量守恆了。當人類死亡以後,人體停止了和外界的能量交換,最後化為灰燼,能量幾乎消失殆盡。在此過程中人類的能量也釋放完畢。

所以,不能曲解能量守恆,認為能量守恆就可以使得人類可以永生。能量守恆只是說,人是鐵飯是鋼這個事實。而不是說只要吃飯就可以長生不老。進一步來看,就是雖然能量守恆是自然界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規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能量雖然守恆,但是熵卻在不斷增加。即能量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以後,熵是要增加的,即混亂程度增加了。比如人吃的飯,其規則程度很好;但是排洩物去異常混亂。從而排洩物絕不可能輕易成為人類的食物。但是,將其配合蔬菜生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而隨著人年齡的增加,實際上一個熵增的過程,即人體的整個身體狀態越來越差,最終當熵增到一定程度,人也就必然會死亡。


地震博士


物質不滅和人是否永生並無矛盾,人即便是死了,組成人體的分子原子依然存在,只不過慢慢迴歸到大自然中了,物質仍然保持不滅。



人理論上可以做到永生,但是需要條件。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可以叫熵增定律。該定律指出一個系統如果沒有外部幫助,其熵會一直增加,即物質會從有序變成無序,直到完全平均,變成混沌一片,完全沒有能量流動。就像我們往一杯水中加入兩種顏料,顏料會最終混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無序狀態達到最大化。我們的宇宙是熵增的,一個人的一生也是熵增的。人類從出生開始熵就一直增大,等到死亡的時候熵達到最大值。如果人想要永生,人類就必須尋找某種機制抵禦熵增。



而端粒和端粒酶的發現給人類抵禦熵增,實現長生帶來了曙光。端粒它是染色體兩端的一段高度保守的DNA序列,細胞每次複製都會失去一定長度的端粒,等端粒消耗殆盡的時候,細胞就會失去分裂能力,變得衰老。人類細胞大約分裂50次就會消耗完端粒從而停止分裂,這樣換算下來人類的自然壽命極限就在約170歲左右。所以說端粒長度就是人類生命的時鐘,是人類生命長度的極限值。



但是,端粒可以消耗自然就可以補充,端粒酶乾的就是修補端粒的活計。人類已經在生殖細胞、癌細胞等永生性細胞中發現了端粒酶的存在。這些細胞之所以青春永駐,原因可能就是端粒酶的存在。如果人類體細胞中也都有端粒酶,則端粒的長度就不會減少,人類的細胞就可以永葆活力,人類也會青春常在。



不過解析端粒酶的結構十分複雜,人類想要開發關於端粒酶的“長生藥物”,必須要知道端粒酶的結構。相信隨著現代蛋白解析技術的進步,終有一天人類會解開端粒酶的神秘面紗。而我國的施一公教授就是解析蛋白結構的頂級專家,希望他未來在這一領域也有所建樹。


科學探秘頻道


人類能不能永生與物質不滅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問題中所說的人類永生指的是人類生命的永生,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雖然人類生命不能永生,但組成人體的原子是可以永生的,因為人類本身就來源於星辰大海,最終也會迴歸星辰大海,這不也是一種永生嗎?

物質是不滅的,對於這種概念這不要太較真,這裡的物質應該是一種廣義上的概念,指的是客觀存在,並不是僅僅指我們平時看得見的普通物質!

宇宙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轉換中前行,物質的用量是不會變的,也可以說是永生的。但有一個量是一直變化的,而且是增加的,這個量就是“熵”,所謂的“熵增原理”!

熵增,意味著萬事萬物都會無情地走向混亂,當然這是宇宙的整體趨勢,局部的暫時的熵減是允許存在的,比如天上的星球,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類本身,還有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是熵減的結果,熵減意味著更有序!

不過,每當我們製造一個熵減的東西,就一定會製造更大的無序。比如說,每天我們會打掃房間,讓房間變得有序(熵減),但你打掃房間的時候一定會向周圍釋放能量,這會製造更大的無序(熵增)

人類的存在其實就是不斷地與大自然無情的“熵增原理”做鬥爭,依靠我們的智慧,人類不斷製造出各種有序的東西為我們所用,比如汽車,火車,飛機,還有我們住的樓房都是有序的事物,熵減的直接體現,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現過程就是一個熵減過程!

但在極其遙遠的未來,人類無論如何是阻止不了熵無情地增加,一切變得無序混亂!

所以,不要拿人類想要的永生與大自然的永恆做對比,大自然一點也不在乎人類是否能永生,它只是按照自己的運行規律不斷地演變下去!


宇宙探索


有點意思!

科學證明: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也是物質的,人為什麼不能永生?是什麼錯了?

錯,不在科學,不在物質,也不在人(生命);而在於題主的三段論沒有學好。

一句“人也是物質的”,這個小前提實際上是題主偷換了概念:

這裡的“人”,嚴謹一點的表述是“生命”。

這樣,題主這個表述的錯誤就顯而易見了:

大前提:

物質是不滅的;

小前提:

生命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是物質存在的一種高級形式,而不是物質本身;

結論:

生命≠物質,生命活動這種物質存在形式≠物質本身,因而,不能從“物質是不滅的”推導出“生命不死”。

物質不滅

這是物理學上一個基本表述,這裡就不多贅述。

多說也無益。

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高級存在形式

物質的存在有多個維度和形式。

生命是物質存在的一種高級、有序的形式。

基本的生命現象是建立在生命活性分子水平

和細胞水平上的。

就這個意義上講,生命的存在(存活)跟物質的存在並不在一個維度上。

生命(人)雖然也是物質的,但是,並不等於物質的基本存在。

因此,不能以“生命(人)雖然也是物質的”,就抹掉生命不同於基本物質的所有特性,簡單地把在生命(人)與物質之間畫上等號。

否則就是偷換改變。

概念被偷換,後面的結論必然是錯誤的,甚至荒唐的。

這裡甚至根本不需要牽扯生命或者人的生命為什麼會有始有終的問題。

換一個表述

如果給這個命題換一種表述: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也是物質的,因而構成人體的物質也是不滅的”,這個三段論中討論的都是“物質”這一個概念,這種表述就挑不出毛病。


掙脫枷鎖的囚徒


不是能量守恆定律錯了,也不是質量守恆定律錯了,而是你錯了。

你不能把質量守恆定律和人類永生劃上等號,質量守恆定律是不是指物質的形態永遠不變,而是指物質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只會由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且質量不變。

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把一隻老鼠放進硫酸中,它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被分解掉,反應結束後,容器中的物質質量,必定等於老鼠的質量和硫酸的質量之和。

換言之,容器中的所有物質都還在,只是形式不同了,這就叫質量守恆,可是這並不表示老鼠還能活著。

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或動物是一直在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實際上就是物質和能量不斷轉化的過程。

也就是說生物的機體一直在與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在這個過程中,生物的所有器官都會不斷髮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是遵循熵增定律的,只會從有序走向無序,以致於最終衰竭到無法繼續維持正常運轉。

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把人比作一塊機械手錶,把環境比作硫酸。

手錶被泡在硫酸中,每個齒輪都不斷在化學反應中發生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它們的變化不大,還能正常運轉,這時我們可以理解為手錶還有“生命”。

隨著時間的推移,齒輪的狀況會越來越糟糕,運轉也變得越來越不正常,最後再也無法運轉了,這時我們就可以理解為手錶已經“死得透透的了”。

而最終,這塊手錶會徹底分解在硫酸中。在這個例子中,容器中的物質儘管一直遵循著質量守恆定律,從頭到尾都沒有消失過,但並不妨礙手錶的“成功去世”。

所以手錶消失在硫酸中不等於物質憑空消失了;同理,人會死掉和物質守恆定律也是絲毫沒有矛盾的。


科學矩陣


物質不可能不滅,能量不可能守恆!

所有萬事萬物都不能常恆(非常恆),

連道都非常道,何況物(物質)。大千

世界萬事萬物都要經過成、住、壞、

滅,四個階段,哪有不滅的物質!哪

有守恆的能量。

有守恆的能量,汽車就不必加油了,

有守恆的能量,人有了一口氣,就不

會斷了,永遠不會死。

所有世間法沒一樣能守恆的。只有

佛之法身是如如不動的,無來無處,

無生無滅,不可詛壞的!


廣法居士


物質不滅泛指物質的轉化,物質不滅不是物質的消失,而是由這物質轉化為他物質而永存。人也是物質,但人是一種有思維有意識的生命存在,具體的個體生命是不會永生的。生命是物質,但物質不一定是生命。住的房子是生命嗎?顯然不是。無論是有生命無生命的物質無時不在運動變化之中。住房垮了或拆了就沒了,那麼“住房”這一具體的物質形態即不存在了,而轉化成了另一種物質形態,即廢棄的磚瓦碎片殘碴。而人這一生命物質的轉化過程要複雜一些,即有一個生老病死的過程。有生命的物質是不會永生的,但卻依然會轉化成其它物質,不是靈魂,而是軀殼。人一旦失去意識(腦死亡)、停止心跳,就意味著死亡。死亡的“人”還是人嗎?不是。而是殭屍,沒有大腦意識的一具軀殼的存在,但這軀殼仍然是物質,而且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是沒有了生命。屍體未火化前仍在轉化,轉化為腐敗的物質,火化後又轉化為骨灰。骨灰是物質嗎?當然是,如果把骨灰撒在土壤裡,還是一種肥料,肥料也是物質,融合於泥土後又化合為另一種新的物質。這就是物質不滅理論。人不能永生,但人死後轉化為了另一種物質而永存,不是靈魂,而是殘骸、塵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