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们对“动心忍性”有何更加独特的见解?

君子—厚德


《孟子与腾文公·告子》动心忍性

南怀谨说:“坏的脾气、习惯,统统改过来这是动心忍性”。我们如果细细观察,我们总是被自己支配着,我们晚上想好早上去锻炼,但计划总落空,细想起来都是我们自己已经形成了各种借口,每个借口都按时按点的到来!我们反而总是被支配。人想要改变自己必须突破心理的种种固有的念头!改变不了自己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我们总是被自己念头欺骗,自己总能给自己找到好的借口,让自己听话的理由,孟子动心忍性,是告诫我们,我们需要看破我们心里念头,我们是否能忍的过!俗语说:“看得破,忍不过!”也是很好的诠释了动心忍性。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行深也是很好了诠释动心忍性,我们坚持一项锻炼,或小孩练舞蹈,前期会有身体疼痛,心理上也会产生厌烦,此时就是动心,如果我们坚持下去,不理会我们身体的变化,或心理上借口理由!一直保持下去,这就是行深,这也就是忍性!坚持成功,取得了成就!我们在去观察我们内心,此时我们五蕴皆空,只有快乐!小孩喜欢上舞蹈,也没有之前任何心理或身体不适感!动心忍性,行深照见五蕴皆空!都是丰富的科学经验,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心理都会起变化,我们记住行深,专一做下去,就能做到动心忍性!不被自己内心产生念头欺骗。

苦其心志,成就的人都经历了,百般挫折,都是在练我们动心忍性的能力!在历史中我们都读过各种人物成长过程中心酸历程,现代也有很多!在经历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坚韧不拔,永不放弃,都是和自己内心斗争,都是不和自己妥协,我们遇到难事就内心产生各种情绪,放弃。我们就形成了一道自己的沟坎,自己就很难去跨越!佛经中,人的心理结使就形成了,自己总是在面对同样境地自己总是被形成心理结使所左右!

最后动心忍性,是阐述我们内心在做事业和日常中变化的一种科学揭示,也是对我们做事业一种启发,告诫我们如何去改变自己坏脾气,行为!改变自己才能去改变我们的命运,才能做事业有所成就!




趣入书院


那么,什么是动心忍性呢?

这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要知道,人性都是脆弱的,敏感的,好逸恶劳的,“动心忍性”却是反过来的。

它会让你神经粗大,坚硬刚强,无所畏惧,具备一个精神上的强大硬核。

凡是杀不死你的,必将让你变得强大。

那些让你讨厌、担忧和恐惧的事情,会一次次震动你的小心脏,让你变得意志坚强和坚韧,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你抗住了困难,你就会形成“唯我独尊”的人格,这不等同于弱者的刚愎自用,这是强者的自信。

宋朝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朝赵弼说,“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方为志人。”

都是说明了坚忍不拔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要经过身心的磨炼才会取得的。

曾国藩说湖南人“恰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其道理也是和“动心忍性”一脉相承的。

“动心忍性”是过程,“动心忍性”之前是「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

“动心忍性”之后是你能沉住气、耐得烦,然后呢,“曾(增)益其所不能”,你以前不会、不懂的,不具备的本事也就有了。

是困顿病贫不如意让一个人得到成长的突破,所以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人不磨砺老天真。

都说“吃亏是福”,吃苦也是福,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在最能吃苦的年龄,能够感受一些人世间的真相,就是自己在修福。

只有自己修来的福才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那么,人吃苦头修福除了“曾(增)益其所不能”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就是厚德载物啊。

“动心忍性”也是在培实你的德性,道德厚重了,性格就会宽宏,人品就会贵重,然后就可以承载万物。

我们在网上常说的“看人品”、“攒人品”,根底上就在这里了。

最后,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多一点安心,也多一点耐心,不着急,不害怕,「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流离人间


“动心忍性”《孟子》心德分享: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否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首先,回顾一下整段经典,在单独摘出“动心忍性”来说说见解:

第一,孟子讲的这句话,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因为孟子是圣人,圣人有一颗圣贤之心,圣心讲出来的话只能是有圣贤之心的人才能连接明了。

第二,孟子是借用文字.借用理在讲道,简单点说借用生活环境不同,遭遇不同,人性经历不同,说讲透人性,但不停留在人性上面,不住念在看透人性。

当自己独自在家关门即是深山老林独处时!当遇到开门人情世故的点点滴滴,你读的书?你明的理?是否还能发挥作用(也可以说是阴阳,阴与阳化掉,阳与阴化掉,阴阳合一即是太极,能驾驭阴阳太极者便得了“道”) ,为什么会这样问? 因为读万卷书,也是思维层面的知道,不在世事中,不在人情事故中是无法让你的功夫上身,最后成了懂的很多道理看过很多书也是无用,无用是指对生活的帮助,对身边的人唤醒或指点。 得等等说的再多也就讲了一句话要化与生活,中国文化就是化人化心化尽成空然后无中生有,才能生生不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动心忍性”就是通过人生处处的磨炼来修炼自己的心性,经历过了就能通达明了。

再,遇到任何物、事、人都不会起心,动心。当遇到任何物、事、人不起心,不动心你就守(忍是守的意思)住了本性,这个本性才是本来的自己,也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那个“本”。

佛家叫“自性”。儒家叫“仁者”。道家叫“真人”。基督叫“上帝”。穆斯林叫“真主”。万法归一讲的都是一回事只是对接了不同需求的人,在不同需求人的世界里显了不同的相。




博古易鉴今


这一句话出自战国时孟子《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动心忍性,意思是让心里惊动,隐忍心性。说的就是一个人,不管在平淡处,还是身处逆境时,都需要忍耐、坚持不懈。

就像这篇文章开头所举示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先锻炼其心性,磨练其意志。

周之姜尚,半生微寒,杀猪宰羊,做过屠夫,也开过小酒馆卖过酒,古稀之年,依然一无是处,穷困潦倒。但他依然隐忍坚持,厚积薄发,习天文,晓地理,通谋略,一心治国安邦。直至垂钓于渭水之滨,引愿者上钩。辅武王伐纣,立西周大业,分封于齐地。

汉末诸葛,一介布衣,隐于隆中,躬耕陇亩,喜好《梁甫吟》,待玄德三顾茅庐,隆中一对,三分天下已定。“卧龙、凤雏得之一能安天下”。他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也是其怀有包藏宇宙之心,雄才大略之志,归功于寄居草庐,厚积薄发,心怀天下。

明代吴承恩,不惑之年才勉强补上岁贡生,近乎知天命之年,才做了个小小的县丞。然而因人诬告,没多久他便辞官而去,拂袖而归。人世沧桑,官场曲直,让他饱经风霜,最终得以创做出了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近代齐白石,打小家境贫寒,家里都是农人,当做木匠,学过雕花木工。近乎而立之年才开始画画。躲避战乱,背井离乡,直到六十多岁才出人头地,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动心忍性,是那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世事沧桑的人,才能担得起大事业,做出大贡献。

动心忍性,不仅仅只是个人修养,更是心胸、眼界、气度,是理想和抱负!





冬夜萤火


乍然看到“动心忍性”这四个字,我忽然想起自己以前记过的一句话:人生在世,如处荆棘之中,人不动,心不妄动,不动则无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我们都知道孟子是儒家,而这句话其实是佛家说的,两者有所区别,但并不妨碍将它们放到一起来分析。

首先说下孟子这篇文章中的“动心忍性”,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动心”应该指得是在社会上经受磨练,只有接触到新鲜驳杂的事物,“心”才能够真正“动”起来。但“动心”并不是孟子所希望的,他真正的想法是通过“动心”这个过程,来达到“忍性”的程度。

我这样理解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注意到在孟子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动心忍性”前面其实还有两个字——“所以”,我觉得这似乎印证了我的想法;二是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概念,古人经常所说的入世和出世,其实并不是纯粹的,没有人能够越过“入世”这个环节,而一步达到“出世”这个层次的,概括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若不入世,何来出世”。我觉得这个观念也和“动心忍性”有些不谋而合。

谈完了儒家的“动心忍性”,我再说一下我第一段所引用的佛家的那句话。它和“动心忍性”的区别是它不希望“动心”,而仅仅是达到“忍性”就好了。而且概括来说,它似乎也符合佛家的某些思想:人来到世上其实是为了受磨难的,倘若超脱这一切,自然能够结束这一苦果。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想法,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第九條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 自序》)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奇正国学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翻译为: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不但立论高远,见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层层深入进行论证,形成压倒一切的逼人气势,在艺术上也很值得称道。

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偶然回眸


动心忍性

个人认为,是对待个人欲望的两个阶段。

当面对个人欲望的诱惑时,作为人的自然属性,动心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但是动心之后人,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必然会做出影响自身行为的决定。如果做出的行为决定是隐忍自身欲望,提升作为社会人的品格品质。此所谓“忍性”。


临渊人


荣幸和大家有机会分享!“动心忍性”才是人活着的核心原则。儒家,佛教,道教等修行理论围绕着的核心是“人性”的淡定,中庸和悟空。但是往往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闻道时候,似乎诸般烦恼获得释放,心性也达到空明,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就马上感觉无法淡定了。因为社会,社会,社会是要面对很多实际问题,面临实际冲突,自己平静的心,受到世界,国家,企业,家庭,身边人的冲击,无法淡定。他们都需要你有一颗奉献的,进取的,牺牲肉体的付出……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动心忍性”虽然我们的心随着社会前进,同时我们要用自己的修行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见山是山。这样我们就会在纷杂世界中不迷失自我,继续前行!



九离叔—古塔研究


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心:你经历的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反思。

忍性:忍通做坚韧,有没有坚韧你的个性、坚定你的意志、圆满你的性情。

孟子的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深刻的解析的人性和社会的关系,知德合一,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即使在现在,动心忍性,也可以引导着我们,启发着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