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心大压烂肺


“沈理职谈”给你解答: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首先你应该明白几个职场逻辑:第一、下班以后是否多加班,关键点并不在于你的领导走了没有,而是在于自己“是否有加班的需要”,这个加班的“需要”一定是跟自己工作相关的,而不是与领导的行为相关,假如你没有什么工作要处理的话,完全不用“作秀加班”;第二、下班以后比领导走的早,担心领导认为你工作不够努力,这个考虑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能不能在领导心里占一席之地,完全取决于你对公司的价值,而不是你加班时间多少,千万不要本末倒置;第三、假如说你在公司的业绩不行,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么即使你每天最后一个下班,领导该对你有意见还是会有意见的,职场看的是利用价值;第四、如果你下班以后回去也没有什么事,也是可以适当利用这段时间在公司做点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等,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你把这几点想明白的话,你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人在职场,常会遇到下班以后领导还在加班的情况,很多员工纠结自己是否可以直接下班:如果加班的话又没有什么事,纯粹浪费时间;如果不加班的话,担心被领导认为工作不够努力,害怕给领导留个不好的印象。看似左右为难,其实非常简单,对于这个局面,我整体的建议是:第一、如果自己当天的工作做完了,没有什么其他要紧工作要处理,那么你即可大大方方的下班,因为下班以后是自由时间,你的行为没有什么错;第二、如果你本身手头尚有工作需要处理,早晚也是自己的事情,在这个加班的氛围下,我认为还是多待一会,毕竟也是为自己工作,如果有其他紧急的事情就另当别论;第三、同事的提醒虽然是善意的,但是也不要过于在意周围的眼光,把你的关注点放到本职工作如何快速成成绩上,永远比你考虑这些事情要靠谱;第四、如果你真的担心领导对你有想法,那么你下班离开的时候可以大大方方的和经理打个招呼,问问有没有其他安排,自己工作做完了,就先走了,不卑不亢即可;第五、如果有一天领导真的因为你下班以后不加班的理由而指责你,那么你也不必纠结,说明这个领导完全是形式主义,并不值得你一直跟随。

人在职场,下班以后,领导没有走的情况下,作为员工到底要不要直接下班呢?我相信这是很多职场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为了解答你困惑,帮助有类似疑问的职场人,我将针对“下班以后,是否陪领导加班”的话题展开论述,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本文可做类似场景下的标准化教程。

第一、作为刚入职的新员工来说,一定要遵守公司“伪加班”的潜规则吗?如何看待新公司存在的这个现象

其实你师兄对你的提醒应该是善意的,他作为过来人的身份来告诫你,看似他说的是很有道理,迎合了领导的某些喜好,但是他的劝诫一定就是对的吗?

你刚到公司,作为公司的新人来说,一定要给自己建立起来两个标签:一个是能力标签,一个是行为标签。

能力标签也就是说你要在一段时间内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出业绩,让领导从价值的角度认可你;行为标签也就是你要能够带来新的团队气象和氛围,在能力标签的加持下,来证明你的某些行为是正确的,来逐步影响原有团队的情况。

作为公司的领导来说,可能会有某些行为喜好,形式主义严重。

如果你下班以后正常的离去,并没有进行无效的加班,可能短期内领导对你会有一点意见,认为你不够努力,这个也是基于他之前的认知偏差形成的对你看法;但你是没错的,只要你经过一段时间证明给领导看你能够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或者他交代给你的工作,那么他自然不会再去关注你没有加班的情况。

这就是公司新人通过能力和行为来改变固有氛围的职场逻辑。

我身边就有现成的案例:

上家公司的老板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很乐于看到员工下班以后再加会班,大家也都知道领导的心思,因此会故意留点工作等到下班以后再处理,效率很低,但是领导乐此不彼,认为自己管理有方,团队都很努力。

后来公司新招了一个小伙子,能力不错,每次处理完工作到了下班的时间就自己回去了,同事们都在心里想,这小伙还是年轻呐,领导早晚会找他谈话的。

其实我们从领导的表情上都看到了对新来的这个小伙不满意的表情了,但是领导也不好意思强制他加班,并没有说什么。

就在这个小伙子来了一段时间以后,领导忽然发现:同样的工作,没有加班的这个员工完成的似乎比那些天天加班的人做的还好还快?领导也不傻,有了对比就找到了原因,以后再也不在下班后专门看着大家了,还吩咐大家忙完早点回去。

小结:从这个案例及分析可以看出:完全没必要去虚与委蛇的迎合某些公司的潜规则,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可以了,这是在公司长久立足的根本。

第二、下班以后领导为什么还加班?他真的会在意手下员工比他走的早吗?

领导什么时候下班,这是一个未知数。很多时候领导因为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甚至是一些个人的事情在处理,如果员工都等着领导先走,然后自己再走的话,那就是一个让大家非常郁闷的局面了:领导加班时间有长有短,员工难道眼巴巴的在等着吗?

很多时候,不少员工其实是自以为是的去揣摩领导的想法而已。

现在的职场中,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大部分领导都是很精明的人,他们并不傻的。大家都在“伪加班”,他能不知道?肯定心里有数的,不要觉得自己晚点走就能取悦领导了,完全不是这样的,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思考一下如何能够创新的做出点业绩呢?舍本逐末是很多职场人容易犯的错误。

作为职场人来说,永远不要自以为我们努力,领导很喜欢,这只是一直行为过程,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打动领导的。

一般来说,对于经常加班的员工,领导会有几点看法:

1、这个员工工作态度不错,挺努力的

其实多加会班,给领导的也就是一个工作态度的呈现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顶多是领导表扬几句。

2、怎么经常加班,是不是工作任务多,还是效率低呢?

如果说某几个员工经常加班,领导内心也会犯嘀咕的:到底是真的努力,还是效率低下呢?站在领导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加班就意味着努力了。

3、这个经常加班的员工,他的工作成果怎么样呢?是不是很优秀?

如果说某个部门经常加班,领导肯定对这些人的关注度提升,因为领导认为努力总是会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加班的人压力也就大了,被领导惦记上了,如果不能拿出像样的成绩,那么也就白白加班了。

小结:站在领导的角度来说,盲从的加班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逻辑。

第三、在这个场景下,自己的行为原则是怎么样的,什么情况下需要加班,什么情况下自己可以直接下班呢?

经过以上的分析,想必我们已经明白了是否需要接受这个新公司的加班潜规则,但是在这个行为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分情况来应对,坚持一定的原则。

1、不要排斥加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不是坏事

虽然说不建议无效加班,但是作为职场人千万不能排斥加班。

有很多人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想通过多加班的方式啦提升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任何加班都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完场和学习充电,千万不能为了让别人看到而去加班。

2、下班以后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被所谓的规则而绑架

在工作完成的情况下,下班以后就是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了。你完全可以去处理自己的事情,这是自主且没错的行为,这个基础原则一定要懂得。

很多人说规则之下,职场人不得不低头,我只能说这个说法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度不自信,因为个人的价值永远不是通过加班来体现的,领导对你的看法也不是加班这个行为能够左右的,这才是真理。

3、工作尚未做完的情况下,我建议要适当加班

作为职场一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这是自己的饭碗。

假如说自己当天的工作并没有处理完,没有其他紧急事情的前提下,我建议还是要加会班,早点把本该自己完成的工作做完,你才能腾出精力来充实自我。

4、实在没事干的情况下,利用这个世界在办公室学习提升也是不错的

办公室的环境和家里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家中相对宽松,公司给人一种紧迫感。如果你真的很担心领导对你有意见,但是你手头确实没有工作要做,那么你可以在办公司的环境中去学习充电,做点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没问题的。

小结:是否要继续加班,也要分很多情况,具体场景下,还有具体分析。

第四、作为职场人来说,对于这个局面,具体需要怎么来做?

理解了这个场景下的各种逻辑以后,那么具体需要怎么来做呢?

1、深入的和师兄沟通,加上自己的观察,来判断领导的为人

你的这个师兄应该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多和他沟通一下公司这个默认的规则是如何形成的,有多长时间了,让他给你“透点料”;同时加上你这段时间对领导的观察,来综合判断领导的为人如何。

如果领导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不要患得患失,做好自己就行;如果领导确实小心眼,那么你想继续在这里干的话,下班以后不妨留在办公室一会,花点时间整理一下当天的工作内容,做个总结,或者做一下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和计划。此外,也可以利用好这段时间来给自己充电,学点职场知识和专业技能,避免白白浪费时间。

2、当天应该做完的工作一定要做完,尽量不要拖到明天

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工作没有完成,当然是先忙完再走,但这跟领导加不加班没有关系的,人总是要对自己负责。不要弄得工作没做完,你又比领导走得早,那么领导让你交作业的时候发现没完成,他就有理由批评你了。

3、工作完成以后要记得向领导多汇报进度,让他知道你的情况

一定要养成和领导多汇报工作进度的习惯。

假如说领导今天交代了你几个工作,那么当天能完成的进度,一定要完成好,在快下班的时候找到机会可以以请教咨询的名义向领导汇报一下进度,表明你今天是有结果的,那么你比他走得早,他也不会说什么的,以为你他已经知道你的工作完成情况了。

4、在你比领导提前离开之前,礼貌性的打个招呼

如果当天的工作忙完了,无需加班,要选择先于领导离开的话,我建议跟他打招呼,说明情况,这也是一种尊重!

5、后期要通过个人的价值来证明自己的地位

你要尽快的把关注点从这些内耗的事情上摆脱出来,多去思考和请教你的本职工作应该如何做好,尽快的树立自己的能力标签,有个人价值的加持,领导并不会在意你加班时间有多长的。

以上是我对你最真诚的回复!

后话:

下班以后是否陪领导再加会班,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职场问题。认真理解影响个人在公司地位的主次因素,不要患得患失,针对个人的工作情况来选择性加班,不要为了某个人而加班。

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助到你,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关注我。沈理职谈持续给你的职场进行答疑解惑;创作不易,请尊重原创;多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得到!

沈理职谈


谢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我原来一个同事给我聊天时讲的一个故事,这位同事说他在上家公司工作时,他们部门总监要求他们每个人每天下班后等公司其它部门员工都走得差不多了时,才能够下班走人。

当时我感觉他部门总监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位同事告诉我说,其实他们总监的这种方法很简单。

1.提升部门在公司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升每位员工责任心,因为所有员工天天都加自觉的加班,证明每人每天要处理的工作量很多,部门的事情也多。

2.总监向公司申请给员工调薪时,以员工工作认真负责,天天都加班加点的完成工作这一项来讲,难道加薪不是更加容易吗?

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突然也认识到这位总监的大智慧啊,因为其它部门员工都走了,而自己部门员工都在加班,在整个公司范围来讲,这对总监的工作能力上、员工努力程度上就更具有说明力。

回归题主话题:

1.题主经理是否也有我上述案例说明的情况,也有上述案例中这位总监的想法。担心员工对时间没有自己把握得好,所以以自己下班离开为标准。

2.经理不愿看到员工一下班立即闪人,会让他认为员工多加一分钟班都不愿意,这样会给经理留下这位员工不热爱工作,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的印象。

3.下班就走人。会让经理误会这位员工的工作量不饱和。如果发现某员工一下班就走人,那么第二天或者后期,经理会逐步的增加这位员工的工作量等。

综上所述:题主可以谢谢你这样师兄的好意提醒,因为这确实是职场中存在的一种毛病。而这位师兄提醒你,是担心你刚来不清楚这项不成文的规矩而产生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关于是否要加会班这个问题,我认为题主可以先按这位师兄说的这样进行操作,毕竟大家都在加班,不是针对你个人。你看到其它同事都准备下班你再下班也不晚。同时留心加班时间,如果半小时以内,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下班不赶时间,如果两三个小时,那我会认为这是经理变向性的要求加班而不给加班费了。这时题主再果断向公司提出离职也不晚。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留言告诉我。

如果大家认同我的看法,请大家【关注】我吧,我专注职场领域,持续提供职场资讯。


荷在职场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来了大约一年前大四实习的女儿回家说的话,她说:“我发现办公室里的人好奇怪,上班的时候磨洋工不干活,宁可网上闲逛也要等到快近下班的时候才装模作样的努力工作,也一定要加班到领导走人他们才走。我觉得这样的单位和职员都很虚伪”

闺女批评得很犀利,但我很同意此观点,在我看来,如果我的属下在没有额外突发事件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总是加班,那肯定有一方出了问题,要么是我没有把人和岗位合理匹配导致下属超负荷工作,要么是下属技能太差匹配不了他薪酬所应有的能力和效率。

我评价员工从来不看他加没加班?而是看他的干活效率和质量,我很喜欢那些活干得漂亮,又的对一切游刃有余的,能工作懂生活还有情怀的人。


慌的要死的狗子


职场里面有各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公司企业文化当中如果有宣扬这样的模式,那你就必须遵循这样的模式。

我说一个相反的例子,我原来在的一家公司,老板特别反对加班,有一次,我们一同事,因为工作还没有完成,就在公司里面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面加班。

老板突然有点事情,回来拿资料,看到了这一幕,然后就非常生气,认为这个同事的工作效率非常低,在工作的8小时没有完成他的工作,加班其实是工作效率低,再加上浪费公司的水电。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这里加班。

这就叫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规则。如果想要在这家公司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你肯定是要适应这种规则的。



为什么每家公司会有这样不同的管理模式?

行业不同,模式也不同,传统行业有传统产业的玩法,互联网行业有互联网行业的玩法。

1,996的工作模式。

马云欣赏的工作模式,早上9点晚上9点星期六工作制。

如果你年轻时不能做996,你什么时候做996?马云说,如果你想做得比别人好,你必须付出更多。但他强调,阿里巴巴从未强迫员工制造过996,但年轻人需要明白幸福的含义。他没有保卫996年,而是向奋斗者致敬。

2,8116+8工作模式。

刘强东的工作模式,8116+8

那么8116+8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数字指的是每周工作六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周末加班八小时。这妥妥的是无休息日的工作模式。

3,955工作模式。

传统行业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朝九晚五5天工作日,这是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也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日。大多数企业都还是按照这种模式来进行。

还有一些比如说朝九晚五星期六也要上班的,也占了一定比例的。



这些企业之所以要这样设置,跟企业的属性有很大的关系,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这几年,也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时长,把中国的互联网推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而互联网的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也是在25~28岁之间,属于非常年轻的人,这些人的精力也比较旺盛可以在年轻的时候拼一把有什么不好呢?

如何适应这种工作模式?

1,你是不是很热爱你的这个工作和行业?

如果是,那么遵从你的内心,做你认为在你这个年龄段应该去努力奋斗的事情。如果加班对于你的职场来说是一个好的事情,那么你调整好心态以学习者的心态来加班。在工作量饱和的情况下,你可以学到更多的之前没有学习到的工作经验。

兴趣是能坚持下来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所以如果你确定你是喜欢这份工作的,那么坚持下去。

2,如果只是一种形式。

如果你已经做完工作,其实没有工作还需要加班的情况下。你的领导还是喜欢看你加班的样子,那么你就做一下加班的样子。

手头上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你可以趁这个时间,自己学习来提升自我。

我曾经对我部门的同事说,如果你们能在8小时之内完成你们的工作,那么剩下的时间你可以去学习你的专业来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你提升了你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那么在工作上又能提升工作效率。这样的加班何乐而不为呢?



在新的环境下先选择适应环境,再来分析所做的事情跟自己之前的设想有没有出入。工作模式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又是不是能让年轻的自己发挥出更大潜能的工作模式。如果是那么坚持下去。


西红柿阿达


明确回答:不要。

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不是时间长短。

正确的价值观真的很重要!请不要轻易被误导!

我也遇到下班不走,等领导走后才走这样的情况,但我并没有这样做,现在也好好的。我先说说自己的经历,然后分析其中本质的原因。

一、曾经的经历。

刚从工程行业转行回来的那段时间,我对城市生活、办公室文化很不适应,入职一家咨询公司,结果公司的氛围很诡异:上班安安静静,领导在的时候噤若寒蝉,领导走了就像菜市场,下班领导不走没有人走,领导走后1分钟之内,办公室立马清空,入职第一周,我一脸懵......

但我没有和他们一样,结果领导对我的评价:鲶鱼。我想,够了!

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公司文化?

1、加班会让领导觉得这个人很努力。

这种思想一般出现在所有人的工作都没有量化考核的公司,因为大家都没有具体的、量化的工作任务呈现,或者及时有量化的工作,但是这对工资和绩效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升值和加薪就全看领导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心思灵活的人就会用这招,提升自己在领导心中的良好形象。

2、组织部门加班会提升部门的整体形象。

深受“多劳多得”、“一年到头,就我们部门加班最多,年终奖应该会多发”等类思想的误导,有的领导喜欢组织部门加班,目的就是一个:让老板和其他部门的人觉得这个部门的人很辛苦,很努力。如果你要问一句加班的结果是什么,他一定会回答:我们那么努力的加班了,很辛苦的。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都加班了,有没有成果不重要,请为我们的精神鼓掌!请为我们混过的时间付钱!

3、公司氛围就是如此。

形成这种氛围,要么是老板就喜欢让员工加班,直截了当的说你们都不加班吗?工作完成了吗?要么就是下班不走,如果有人走就碎碎念,我都不走,怎么就走了,效率那么高吗?

甚至有的老板认为,我付你工资,就应该努力工作,加班加点,理所当然,7×24小时,随叫随到。

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有这种思想和行为,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必然会形成无用加班的氛围。

三、下班后加班有用吗?

没用,不管是聪明的老板还是喜欢让员工加班的老板。

聪明有格局的老板,知道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不是努力工作但没有任何结果。大家正常工作时间能处理完成的事情,这个人却需要加班处理,这是工作效率有问题还是上班再玩下班才开始上班?如果效力低,那么遇到紧急的情况怎么办?如果上班玩,下班工作,那会不会影响其他同事?

即使是喜欢让员工加班的老板,也不傻。员工心理的那些小九九,老板也知道,在没有大项目之前,可能会睁一眼闭一只眼,但如果涉及到钱相关的问题,你看他傻不傻?是找个什么都不会,只会加班的人去把任务搞砸,还是找个精明能干的人,去做项目挣钱?

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1、好领导,不会让手下的人无故加班。

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作为领导,如果能够正确认知这种差异,合理安排工作,不仅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也能够得人心。对上,能够递出优秀的案卷,对下,能够得到支持,合理而不为呢。

2、提高效率,是成为优秀员工的必须条件。

3分钟能搞定的事情,非要拖到1小时,情况不紧急,可能领导也就说两句,但又着急又重要的事情,拖延可是大忌。

提高效率,不知道对公司好,也对个人成长好。但我们成家、有小孩之后,遇到的紧急情况会更多,这种时候请的不是长假,个人的工作还是个人完成,所以只有高效处理,才能轻松度过。

3、如果公司氛围就这样,那我劝你离职。

如果公司氛围就是这样,要么是领导的思想出了问题,要么就是管理上出了问题,而这两者,我们都无法直接改变。(虽然我曾经用个人行为影响了公司,但那时因为公司很小。)

长期在这样的公司,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消磨个人的斗志、影响个人成长速度、耽误前途。

所以,遇到老让你主动加班,而且是无用加班的公司,我劝你离职!因为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最后弱弱的问一句,加过班的小伙伴,你们的另一半会等你吗?


我是流沙小妖怪:多爱喜欢的人,少操没用的心。欢迎点赞、关注、交流、讨论!


流沙小妖怪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你师兄既然专门提醒你这件事,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如果你很看重这份工作,就按师兄嘱咐的做吧。

如果你觉得这份工作可有可无,而对这种行为又十分看不惯,也不打算适应,那么你最好提前做好离职的准备。


在我刚入职场的的第二年,就有过和题主类似的经历。当时我新加入一家公司,入职前两天,都是准点下班。

入职第三天,HR小姐姐就找我谈话,好心提醒我:“你如果没啥要紧事的话,就加会班再走。”

我当时还有些不解:“我工作做完了,在公司也没啥事,为什么还要加班呢?”

HR小姐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领导是从北京的大公司跳槽过来的,很看重加班文化。就算你没啥事做,也要自己找点事,最好在公司多待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但还是照着HR小姐姐的话做了。后来发现大多数同事,看似在加班,其实都是在那里做做样子。我觉得这种公司不待也罢,一个礼拜后就辞职了。

当时我还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但随着职场阅历的增加,才发现当初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可笑。


选择一份工作,就要接受这份工作的职业特性。

前几天,我看见有人在网上发帖向网友求助。

本人研究生毕业,在某事业单位待了5年,工资才3500,感觉日子过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如果是10年前,我估计会建议这个人马上离职。但现在,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想法却是:你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呢?你当初费劲巴拉地进入这家单位,不就是图的稳定和体面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同样也意味着放弃。

世界上不会存在一份工作,同时满足这些需求:高收入、清闲、稳定、体面、自由、自己感兴趣、有发展前景。

你选择高收入,就可能意味着你要放弃清闲;你选择稳定,就可能意味着要放弃兴趣。

加入一家公司,就要适应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每个公司都有其企业文化。而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老板和管理层的个人性格和工作风格决定的。

你加入这家公司,首先就应该去适应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就相当于跟老板和领导作对。你能有好果子吃吗?

当然,你如果觉得某些行为,已经超出了你的底线,那么你可以选择辞职不干啊。

当初我自己做项目。客户明明只给5万,却要求做8万的活。但为了拿下单子,我只能妥协。有时候还要陪客户喝酒吃饭,但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喝酒。

后来,我手里的资源渐渐多了起来,也有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再去和客户谈单,除非是策略性谈判,否则,我不会做任何让步。跟客户吃饭的时候,我也不喝酒了,大不了这个单子我不做了。

当你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你只能去适应环境。当你你变得足够强大,你就可以选择环境,甚至去改变环境。


剑心成长笔记


70届,虽说不像老三届那会儿“大波轰”了,但到临近农村插队的比例仍然不低。到初三的学生该毕业时,最揪心的还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记得院里有个大姐是个初三的毕业生,一天她从学校回来,对她妈妈说她留北京了后,只见她妈妈抬起双臂往大腿上一拍,一下子仰倒在床上。一面大笑着、一面舞动着四肢,身子像不倒翁似的前后摇晃了十几次。站起来时,虽然还咧着嘴笑,但脸上却已挂满了泪水。待她妈妈奔走相告完了以后,胡同里的许多街坊都过来了。询问、高兴、祝贺之后,便是来自众人的叮嘱了!

叮嘱依然是传统式的,颇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但一位大叔的话到的确让我记住了几十年,下面咱回忆一下听听:大丫头,工作了就意味着长大了,以后就不再是孩子了。到了单位以后,记住我这三句话,叫眼勤、手勤、嘴勤。眼勤,就是要有眼力劲儿,比如看见头儿缸子里水快喝没了,赶紧的拿暖壶给蓄上。手勤就是要勤快,早晨早去会儿,头儿来了一看,嗯,你这已经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头儿喝水的把缸子也涮干净了,暖壶的水也打好啦,你说他能不高兴吗?这嘴勤在这三勤里最重要,除了不懂的要勤问外,头儿爱听的话也得勤说,说白了就是要学会拍马屁。干得再好,也往往不如马屁拍的好管用。知道这三勤要用在哪个头儿身上吗?见大姐摇了摇头,大叔把烟屁紧嘬了两口道:班长。车间主任他不直接管你,你跟他碰见时客客气气的就行了。你要跟他面前表现的太勤快了,你想想你的班长心里舒服吗?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班长是直接管你、直接给你派活的人,你要是把他维好了,轻乘活、甜活还不都是你的?……

等到我该上班的时候了,叮嘱的话仍然没少听。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句话: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那不长眼的。啥意思?我想大家都懂,说白了就是得“会来事儿”、能够做“表面儿文章”。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个“至理名言”依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年轻人,继续学吧……



把盏常聊


刚入职,师兄找我谈话“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再走,这样对你有好处”,我是否要这样做呢?

相信很多上班族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作为职场新人有人指点还好,没人指点很可能踩到职场雷点,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一定要等经理走了再走,这边我结合身边的例子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刚入职,表现好的才能留下。

每个新员工入职公司一般都会给三个月的适应期,在这三个月内就是领导、同事考察你的时间,因此在刚入职时,一定要多做事,给同事、领导留下好的印象。就像题中这位师兄说的,“下班后多加会班,等经理走了你再走”,我相信这是非常中肯的建议,就拿我身边例子来说,我们公司正常5点30下班,但是我们部门经理一般6点钟走,因此隔壁组每天6点钟之前没有一个人走,也许你的工作已经做完了,但是部门经理都没走,谁敢做那只出头鸟。



进入公司,多工作,多请教,少请假。

刚进入公司,不仅仅有领导还有同事很多双眼睛都在看着你,你工作的积极性,与同事之间的工作沟通能力,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老员工背后私聊的话题,你做的好的、不好的地方,其实领导和同事都是看在眼里的。最近我们组主管跟我私聊,让我重新安排一下新来的几个员工的工作,因为其中有一个员工公司已经决定辞退,其实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公司今年中报做的难看,导致股价大跌,公司决定裁撤一部分工作态度懒散,技术能力跟不上的员工,这位新同事来到公司就很不懂职场规则,经常性请假,该加班时不加班,直接说一声就走,其实他做的这一切不仅仅我们看在眼里,领导也看在眼里,当出现裁员这件事,他就首当其冲被裁撤。



不仅仅要让领导看到你的工作能力,还要看到你的工作态度。

也许有的人说,我工作能力出众别人可能10个小时才能干完的工作,我8个小时就已经超额完成,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准时下班?我的建议是看情况决定,就像题中师兄说的,领导没走,你尽量别走。说句实话,偶尔几次还好,如果长期如此,领导会觉得你工作不饱和,给你更多的工作量,这额外的奖励可能会让你喘不过气来。最好的工作行为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你在上班期间总能让自己忙碌起来或者看着忙碌起来,你做的一切要尽量让领导能看到,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小结:职场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考验的是各方面综合能力,智商决定了你能否入职,情商决定了你能否发展,我们不仅仅要做一个工作能力出色的人,还要做一个能得到同事认可,领导赏识的人。


金一块


我之前那家公司就是这样,部门主管不走他们都不走,我就问同事这里到底几点下班,同事给了明确的时候后,看了一下时间直接就走了,后来慢慢都和我一样到点就走了。这样的不成文被我终结,连主管也开始准时下班了…


王v唐


刚入职还没有完全熟悉环境,同事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但是,为什么劝你加班,说白了两个字:态度。

为什么是态度呢?

第一、你刚入职,还没有工作成绩,对你最直观的判断就是态度问题。愿不愿加班,非常能体现你对工作的态度。

领导会想:一个连加班都不愿意的新人,他能有什么好的态度,这样看将来也不会有好的培养价值。

所以,通过直观印象,有可能会把你给否定了。你后面想改变领导对你的印象,可不是加加班就能改变的。

第二、能和同事一块加班,是你积极融入团队的表现。

你刚入职,领导能不知道你没有很大的工作量吗?领导看你与同事加班,可以看到你在默默地陪着同事,想尽快融入这个圈子,大家都会很快接纳你的。

第三、既然是师兄告诉你的,他一定是掌握了领导的喜好,知道领导的秉性,他是不会害你的。

你恰巧碰巧了一个喜欢让员工加班的领导或者企业有这种加班惯例,你怎么办?适应它!你刚入职,你的命运就掌握在领导的一句话评价上,你如果想安全度过试用期,师兄说的话不会错的。

对于,新入职公司的新人,应该是你努力去适应,公司,而不是公司适应你。你适应不了公司的文化,只能主动退出。

作为新人,你去改变公司或者领导的能量几乎为零,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