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幽古篇

登千秋臺詠縣文保事並冀復興古文化之傳承有感

(七月十三日晨興補記古風一首)

古鄗文化究可哀,

千秋遺存幸有臺。

圭碑不知何處去,

空餘騷客乘興來。

趙祠門前失瑞獸,

衙門靈地餘仙槐。

塔影浮屠空人望,

趙村漢陵賊已鑽。

文廟君祠難尋跡,

忠烈亭墓壁斑斑。

自古重修賴守令,

留芳汗青載史冊。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讀縣誌閱古賢懷信陵君

毛薛二公有感

邑人不善言,寄遊號湯沐,

信義有嘉名。從茲部上行。

查典訪古復,交結多俠士,

自古賴信陵。貧賤有二公。

愛士如骨肉,不棄搏漿徒,

蒙客多追從。三千尚充盈。

矯兵為存趙,言行乃教化,

義博達天庭。潤澤淳民風。

萬民同感戴,燕趙多慷慨,

救國水火中,千古照汗青。

2007年9月4日


詠幹秋臺

千秋臺上望洗槐,

太行形勢自西來。

長河東逝千百載,

山河依舊翠屏開。

中原此地常逐鹿,

五城陌頭又築臺。

攀麟附翼建功業,

白骨累累無人埋。

興亡本是帝王事,

城頭易旗常皂白。

憑弔舊址已波陀,

蔓草叢莽掩人惜。

2007年9月4日


覽縣誌

乾明塔寺宋時開,

片石不存亦無臺。

幾時兵爽毀戰火,

鶴鶴一去不復返。

有村得以入方誌,

塔影鏈滿夢待。

盛世興教今又是,

金剛報國繼開來。

2007年9月11


泲河吟

《山海經》注有一派,

沸水滔滔自西來。

幾番洪荒流千古,

嘉名更藉千秋臺。

房子廢郡說古事,

晉趙兩地多頻喋。

走石而今無垂釣,

雁一去不復返。

清漣尚冀南調水,

波光影裡柳徘徊。

詩論

率言無忌盡童貞,

不知小節莫笑人。

雕蟲從來為小技,

胸意到處渠自成。

2007年9月24日


抒懷

四十五冬春,

妙筆忽生花。

靈感日蕩胸,

非是藉流霞。

妒羨如橡筆,

漢史有司馬。

皓皓如明月,

唐宋八大家。

仙聖屬李杜,

詞曲琛如珠。

代有文章著,

紙貴洛陽賈。

說與子孫言,

句句話珍重。

文章千古事,

一句慰生平。

2007年9月


論詩之三

澎湃胸膩抑有年,

曲意奉律自唐前。

瘦皺摺曲多梅病,

若放三年能參天。

弱不禁風言有韻,

巴黎街頭三寸蓮。

環肥燕瘦代成瓣,

夏彝商鼎只把玩。

2007年9月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正月偶感

酒醒輾轉夢不續,

枯腸擇句聞唱雞。

津迷長繞竭思苦,

偶得新句竊自喜。

曉風正寒星闌干,

新月如鉤正迷離。

斷句殘篇才吟罷,

早有登枝鵲奮翼。

抒懷

曉起雲鬢理白髮,

孩兒未成嘆條惚。

世事多有不乘意,

盡把濁酒爵西風。


無題二首

(一)

紙上塗鴉為苦吟,

棋伴香茗細細品。

賦閒上得三樓去,

贏來一飯邀眾人。

(二)

為賦新詩愁上愁,

滿紙塗鴉播斷頭。

由來唐詩讀的少,

風騷本在夢裡求。


報民謠

寫在《三項教育》中

吾是民之子,

鞠躬盡本職。

橫眉與俯首,

皆為報衣食。


五一節有感

襄球共嘉節,

只緣為辛勤。

禾承汗滴土,

勝似降甘霖。

鋤苗豈只農,

五洲同勤懇。

高歌贊勞動,

萬方共歡欣。

2000年4月30日


節操

燒燒枝易折,

清流總被汙。

若要節高潔,

刻刻須勤苦。

2000年6月3日


芒種

萬頃麥田翻金浪,

芒種時節未見忙。

全賴農業現代化,

半日顆粒皆歸倉。

鳳凰臺前燈火明,

槐沛河畔夜風涼。

感慨廿年有鉅變,

農家健兒走康莊。

2000年6月6日


農村變化

犁去谷麥植花草,

半百農夫驚拍腦。

高效農業新結構,

全憑經濟槓桿調。

綠蔭錦繡巧點綴,

休閒日盛有溫飽。

田園為廠農做工,

芙蓉花下樂陶陶。

2000年6月6日


抒懷

人未老時成遺老,

昨日繁花問今朝。

東山日起迴天力,

攬回明月變仙瑤。

2000年10月13日


抒懷

摔摔學子漫說愁,

為賦新詩學倚樓。

憂家憂國憂民日,

愁去愁來似斷流。

借用杜康壯行色,

鬢衰疏發勝播頭。

窮且益堅青雲志,

廉老將軍能飯否。

2000年10月13日


秋日抒懷

春去秋來易暑寒,

轉蓬已去二十年。

鴻圖未展空折羽,

寒道多事總長搓。

何堪後生顧頸背,

忍看妻摯心膽寒。

昏暮陰霾翹麗日,

明朝趁早濟雲帆。

2000年10月13日


詠國慶節

秋分黃花滿街頭,

盛裝歡顏盡眼收。

五十一年開元日,

萬方舉杯缺一匹。

2000年10月13日


詠雁

大雁最是戀家園,

非到寒極不南飛。

長喉一聲報冷暖,

年年徵發年年歸。

2000年11月15日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冬日抒懷

非到命年不知命,

長搓流年又等空。

世事控惚厭白日,

尋夢書裡問周公。

2000年11月15日


無題

霸橋別柳翠又濃,

半弦清輝半煙籠。

昨夜一簾幽夢去,

今宵小樓又東風。

2001年5月31日


種花

不喜弄舞愛蔚花,

偏見綠肥護瘦範。

日汲清泉好趁早,

自娛何須附風雅。

2001年6月3日


三十八抒懷

三十八載去,雞唱有新篇,

人說一彈指。苦中有樂寓。

遙想登講壇,置身橄欖營,

尚未弱冠時。常懷抱眾黎。

抱定今生願,十年沉與浮,

執鞭為人師。炎涼寡知己。

生吾共勤勉,

煙雲一笑淡,

長嘯搏幾次。淡泊名與利。

舌耕近八載,半生如川逝,

揮手去從茲。何用空烯噓。

段王共提攜,自知斜陽短,

何以報長思。著鞭更奮蹄。

2000年4月30日


紀念建黨八十週年

人活七旬古來稀,

黨齡今載有八十。

百代行舟常反腐,

堪憂兆民同慶時。

2001年7月4日


鄰居

滄桑歲月有七旬,

鄙野村夫質樸淳。

傍得勤鄰學克己,

借來節儉訓家人。

2001年8月


勤鄰

宅側半畝是方塘,

北鄰晨昏種豆梁。

也學古稀墾丈哇,

插來標牌護蔬秧。

2001年8月25日


絕句

英雄歷來膽氣豪,

捧罵譭譽任爾曹。

引嘰仰天唱大風,

易水操戈風蕭蕭。

2001年12月22日-2008年2月2日


(三)

霧障迷濛鎮關山,

百里奠基結佛緣。

盛世從來就興教,

而今又隔四十年。

(四)

十里長嶺隱翠屏,

霧鎖鳳凰又一景。

睹罷盛典成幸事,

捐得百元留芳名。

劉星:

(五)

淨土塵世一線隔,

百千男女唱彌陀。

常懷悲憐任行善,

度盡他人便成佛。

(六)

睹明海大和尚風采,吟詩一首。

當年風雲當年人,

釋名釋利歸釋門。

柏林龍吟覓禪味,

尚知羅漢也是神。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小院晨曲

小池栽荷數朵開,

碧空白雲映徘徊。

多情牽牛纏瘦蕊,

犬犬報知客人來。

2007年9月2日


夕照明

(翻古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意草詩一首)

弛意轅馬怡齊神,

百事了了九宵雲。

弛車極目天將曉,

夕霞滿天道黃昏。

2007年9月5日


臨城買葡萄

抽荊要釀酒,

果美人更美,

味醇思去年。

漿果全部剪。

驅車廿餘里,

恐有不足兩,

覓尋葡萄園。

夫婦都來添。

有村名代長,

問詢政策事,

果梨名遠傳。

飲水勿忘源。

才到園裡去,

連贊政策好,

雙雙綻笑顏。

免賦尚補錢。

串串珠寶氣,

民殷人質樸,

晶瑩剔透甜。

生活節節甜。

畝收七千斤,

一家三口人,

斤斤賣一元。

一笑一陶然。

養種二畝地,

遠道不虛行,

經有十五年。

勝入桃花源。

2007年9月6日


詠陳毅元帥

立馬橫刀武將軍,

隱伏叢莽吟詩人。

莫道秀才無百用,

開國儒將一元勳。

2007年9月7日

劉星:

讀詩有感追記

敢說一勺水,

胸襟闊似海。

江山遠萬里,

彈丸指掌間。

四海及率土,

常念辛與甘。

皇恩冀浩蕩,

甘霖潤百載。

豆古一大帝,

華夏壯也哉。

2007年9月13日


後院閒吟

三分庭院七分瓜,

牆偶勇旁種閒花。

綠肥紅瘦志不輟,

自娛自樂是我家。

2007年9月19日


自勉

落落胸襟坦蕩蕩,

友條孝節恭謙良。

平生不為昧心事,

敢向天公問短長。

2007年9月21日


長林夕照

長林歸鳥喧,

炊煙袋畏升。

千里秋禾熟,

暮露落日紅。

2007年9月24日


口占一絕

三更捻鬚得佳句,

獨自竊喜到黎明。

苟得半句傳千古,

不枉面壁十年功。

2007年9月22日

劉星:

寫詩

要留平生言,

三更捻斷須。

偶得一佳句,

沾沾竊自喜。

孜孜一求者,

矢志將不移。

惹得荒雞鳴,

疏星待晨曦。

2007年9月22日燈下


秋晨即景

氨盒騰紅日,

今部要騰飛,

長街湧煙柳。

當驚世界殊。

一元又復始,

小城披麗日,

啼鳥鳴條鍬。

如女剛浴出。

忙人勞碌早,

歸功應熟者,

閒客輕曼舞。

辛勞清潔婦。

團扇及長劍,

習習秋風涼,

不乏婆與姑。

晨練處處忙。

喜看府前處,

身體如健兒,

新嘉市雕塑。

家殷國富強。

2007年9月23日


中秋節即興

河漢水清淺,

團聚慶勞動,

牛兒兩岸遊。

全家共品秋。

娣娥舒廣袖,

由來幾千年,

吳剛捧美酒。

年一盼豐收。

把舞來歡樂,

人遊若天涯,

玉寒宮闕樓。

海角一孤舟。

普天同慶日,

兒女共沾巾,

佳節共神州。慈母針線稠。

節源始墾者,

千山萬水隔,

百稿正剛收。

玉盤助神遊。

2007年9月25日


中秋節思寶島

千里蟬娟共,

同飲水一弘。

金匹不可碎,

把酒爵延平。

2007年9月23日


贊高宗詩句

東海一勺水,

江山如彈丸。

胸襟寬似海,

萬民幸甚哉。

2007年9月


無題

澄海樓頭望海平,

心潮潮滅潮又生。

浩茫心事連廣宇,

沉迷漫漫侍雷風。

伏楊老驟有奇志,

正待沙場秋點兵。

掛帆長向日邊發,

憑藉東風濟滄濱。

2007年9月10日


十月一日晨即興詠懷


(邑治府前千秋通福茶苑歌廳頭足療摩

實乃淫窩寫詩以記之)

世道已不古,

風塵滿街?

光天祖酥胸,

霓裳露肚臍。

嬌娃結群至,

淫風盡披靡。

遍佈苟合事,

滿耳靡靡語。

良家女子弟,

至純將窒息。

冀九天來風,

狂氛滌濁泥。

重塑眾生魂,

教化扶扭曲。

風景冀獨好,

朗朗現墩旭。

2007年10月1日


盼石

夜思日想慕山林,

後院少石缺精神。

磷間骨瘦圓亦奇,

移來好夢方成真。

2007年10月9日


落葉

翩然一落葉,

秋訊已知悉。

問詢冷暖言,

恨無雙飛翼。

煩勞吾青鳥,

夜夜寄相思。

2007年10月9日


市景

曾謝木模為市花,

而今街巷難尋她。

滿城芬芳多月季,

俯瞰鳳城盡落霞。

2007年10月9日


觀送殯

第一送聯隊伍若雲,應為一德高望留之人謝世,寫

生前惠鄉民,

謝世熟德存。

灰骨沃肥草,

夸父幻鄧林。

沃桃更灼灼,

遺澤蔭子孫。

生死皆有情,

中華盡忠魂。


無題

寫在戊子年臘月初八晨紀昨

泰山真有不老松,

藤蘿依繞賴為生。

蔭庇豈只寸草短,

終有業報緣掌行。

抒懷

裡風正烈情更好,

千錘百煉粹寶刀。

試問九天舒豪氣,、

斬盡軻魅魁魅妖。


淫雨後吟

黃谷紅梁無日曬,

秋雨連綿也成災。

稻穀發芽未下穗,

救麥播種地難開。

今歲方知農桑苦,

除卻汗水尚冀天。

訓教孩兒應記取,

顆顆珍惜盤中餐。

2007年10月14日


槐河橋守衛

星漢廖落夜沉沉,

赤心衛守槐幹濱。

氈棚草廬連營座,

一路旗播出石門。

區區幾日帝京會,

人民代表定乾坤。

無關宏旨誰輕言,

小事見著心繫民。

露重身寒心意暖,

三尺崗臺責千斤。

2007年10月20日


詠關公

漢室隆興逐侯臣,

義結桃園更無倫。

封榜緣義有君席,

萬戶家中武財神。

2008年2月1日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筆會龍抬頭

怪怪相惜是文人,成學提筆磅磷氣,

歡聚危樓待龍吟。魏碑尚冀趙書民。

幾位好友錄詩稿,書壇百壽李文虎,

亦師亦友冀三辰。健談豪爽更豪飲。

兩揉墨寶不稱意,丹青猶如瓷磚賣,

筆走龍蛇段主任。屆時改行李書軍。

自告廣英用毛體,乾明寺詩錄者誰,

道勁老道馮尚信。佛子應屬李勝林。

杯能交錯認新友,開口難求官七品,

笑石揮灑描龍筋。姜自參持笑吟吟。


閒趣

逸志放浪拳忠犬,

三分閒庭多有栽。

學農晨昏覓野趣,

忘卻轉蓬若應差。

2008年3月27日

晨興即筆


春日偶感

白詩藉天力,

杜亦憑神功。

明月耀江上,

赤日懸當空。

千年望頸背,

恨無蓮花生。

子然一吟者,

豪情蕩胸中。

2008年3月31日


戊子抒懷

人近知命年,

偶發詩癲狂。

言談話語裡,

夾帶吟詠腔。

空靈有所感,

事事過詩腸。

世人笑我愚,

聽我說端詳。

人應各有志,

百人千模樣。

不雁留聲過,

芸芸各塑像。

百化園更美,

斑瀾更添香。

2008年4月2日


絕句

12·29行動,局黨委巧做安排,一舉將網上犯罪之王某人緝拿歸案。一併抓獲的還有劉、張、李等法輪

功犯罪人員。

露霧行動氣磅磷,

緝捕妖邪乘夜色。

恢恢法網疏不漏,

喜看神警點“腦殼”。

12月29日——12月31日


為朋友李改所送輓聯

英年早逝,前程空留錦繡。

好人不測,人衰再添悲聲。


悼堂伯輓聯

壽越古稀已乘鶴

名垂百載有如松


半部春秋

清山清水清世界 獨清一人心裡,

章度章法章乾坤全憑老夫手段;

(贈李清章局長)

東西十年

勝不驕敗不餒輸贏兵家常事,

彪何喜囂何憂圓缺季節有時;


破陣子—詠國門

路遠山遙邊唾,

添衣風寒雨冷,

雖是疆北凍土地,

情調異國塞邊城,

隔窗看湖平。

五千里路雲月,

豈為細賞風景,

一瓣心香捍國門,

三國翹首獵獵旋,

悠悠愛國情。

2004年9月21日

牛勝彪詩集《鄗之吟》幽古篇、管見篇、閒吟篇、其它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