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手麻是怎麼回事?

李強129951847


手部麻痛是手部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症狀,它常提示上肢神經受到了卡壓。手麻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會經常遇到,有的是正常情況的手麻,而有的情況下則可能預示著身體疾病。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手麻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手麻是怎麼回事?

1、頸椎病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一些白領上班族,工作都是和電腦有關的,所以經常坐在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天,平時缺少了運動和鍛鍊,時間長了一直看電腦就會引起頸椎病。而頸椎病會壓迫到身體其他的部位,出現不適的情況,有些人在早上起床之後,如果感覺到自己的手部發麻,其實和頸椎病也有非常大的關係。

2、糖尿病

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併發症,患者可感到手腳乾燥、麻木。

除此之外,末梢神經炎、慢性酒精中毒等都有可能因為周圍神經病變導致胳膊麻手麻。

3、末梢神經炎

一般老年人比較容易患上末梢神經炎,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會比較差,他們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這樣就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B1而發生末梢神經炎,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手指發麻的情況。

4、血脂過高

老年人很少有不手麻的,究其原因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下降,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也應聲而來。從而導致血管壁硬化,細胞得到的氧氣減少,致使手部麻痺。

經常手麻應該怎麼辦?

1、積極鍛鍊

平常積極運動,愛鍛鍊身體,每天跑跑步,一個星期健身個一次兩次,如果有可能,和小夥伴們一起打個籃球、踢個足球,和愛人之間打個羽毛球,增進感情,還有益身心健康。

2、按摩穴位

主要對勞宮穴進行揉按,勞宮穴位於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我們的手掌上都會有一個呈“人”字型的掌紋,勞宮穴就在經過“人”字相交點的下方,按摩此處可以讓手麻現象得到緩解。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腦缺血、腦動脈硬化、中風、神經炎等多種疾病都可能導致手麻症狀的發生,如果確定是由於疾病導致的手麻,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4、保持良好的心態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引起手麻。往往隨著患者的情緒變化,在煩躁、心慌、焦慮的時候,症狀就會體現出來。而且,這種發麻位置不固定,呈遊走的狀態。患者往往還會失眠、多夢、氣短、周身乏力和記憶力衰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示:如果出現一些沒有明確原因的、反反覆覆的手麻,或者手麻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話,建議到醫院去就診。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中醫養生


個人親身經歷分享關於手麻問題,希望能幫到所有經歷手麻的患者。

手麻是神經壓迫導致血管流動不舒暢引起的,小時候喜歡高枕無憂,每次睡覺都喜歡高高的枕頭躺著舒服,清晨起床偶爾手麻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身體發福,後頸部堆肉不太喜歡活動,偶爾手麻不知道什麼情況,最嚴重的是以前飲酒,酒後醒來手麻,有時候能維持好幾天,往後滴酒不沾了,可隨著年紀的增長,清晨起床經常伴隨手麻。

後來有一次開車時間過長,回到酒店直接倒下睡了,醒來又發現手麻,起床無意中左右扭動脖子竟然發現手麻不間斷的變化,我無意發現手麻的根源,完完全全是由於後頸部位血管堵塞引起的。

翻開書籍查閱,頭部神經掌控身體全部關鍵部位,手也不例外,人睡覺時由於睡姿不一樣而正好壓迫到頭部中區神經系統的某一根血管,由於血管不流暢而引起手麻,患頸椎病和後頸椎凸起的容易引起手麻。

問題解決方法就是平常多做頸部運動,抬手運動,睡覺儘量平躺,多做頸部按摩,這樣問題就基本得到解決。


龍853362588


其實這個不是小編領域的問題,因為自己剛剛經歷過這樣的情況,所以也願意和大家來介紹一下情況。小編的不僅僅是手麻,而且還有腿麻。這樣的情況當時有人說,這不是腦出血的前兆呢?因為小編的朋友此前也是這樣的症狀,然後就出現了腦出血的情況,當時他只有39歲。在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恐嚇”下,小編去了醫院做檢查。對於我的情況,醫生做了兩個建議,首先你去做一下肌電圖,看看是不是神經問題,然後去做一些頭部核磁。在第一步肌電圖檢查過後,醫生就告知,你右腳右手麻很可能是頸椎問題。如果你不放心再做一些頭部核磁,看看有沒有腦出血的可能。結果,頭部血管也沒有問題。那這個就是頸椎的問題,最後小編為了確切診斷,又去做了頸部核磁。折騰了一天,結果被告知是頸椎病——五六六七節頸椎的問題。這個檢查結果讓我如實重負,然後開始進行針灸以及按摩治療,手麻腳麻的症狀很快就緩解了。專業醫生後來告訴我,其實你就是害怕了,你這個年齡以及你的工作特性,頸椎病的可能性很大。呵呵,一天時間花了三千多塊錢,最終解除了心疑。


球哄哄


  手麻是怎麼回事?可能是這4種情況引起,早知早好!

  人們在生活中吃五穀雜糧,那麼難免就會出現生病的一些現象,在生活中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是非常正常的,那麼也是能夠反映出身體的一些狀況的,如果是在生活中手經常發麻的話,特別是在早上起床,這種情況就會更加的明顯一些,那麼當我們的手臂受到了一定的壓迫,就會使血液循環減速,在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手部發麻的一些情況了,如果是胳膊上的血液循環暢通,那麼這種症狀相對來說也就會慢慢的消失。經常感到手麻是怎麼回事?可能是這4種情況引起,早知早好!

  1、頸椎病

  年輕人大部分都是一些白領上班族那麼在生活中可能就要每天對著電腦一坐就一天,這樣的話如果是長時間以來就會覺得頸椎非常的疼痛,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頸椎病,如果是在早上起床之後感覺到手部發麻,其實也和頸椎病有著很大的一個關係的,所以說應該要調整好自己的一個坐姿,在工作中做的時間比較長的話,可以站起來適量的進行活動一下。

  2、冠心病

  有一些冠心病的患者,那麼在早上起床之後,可能也就會出現一些手部發麻的一些情況了,因為有冠心病的人就會使冠狀動脈血管出現一些斑塊,而在這個時候也就會使血液循環不順暢,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心肌細胞的一個供氧不足,如果是長時間以來,可能就會出現手部發麻的一些情況了,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疼痛感,所以說在生活中如果是感覺到自己的手部發麻,而且有一些疼痛感的話,就應該要去醫院做一些全面的檢查。

  3、痛風

  有一些人也會有痛風的情況,那麼這樣的人也有可能會出現手部發麻的一些症狀了,因為體內的尿酸值非常的高,而且出現陳電的話,就有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壓迫,所以說在早上起床之後,這類人也有可能就會出現手部發麻。

  4、糖尿病

  對於在生活中有一些糖尿病的患者,那麼他們也有可能會出現手部發麻的一些現象了,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高的,如果是出現了升高的情況,還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所以說就會使周圍的神經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也就會出現四肢麻木的一些症狀。


李醫生科普風溼


手麻是什麼原因?

很多人都不知道手麻是什麼原因:

一,【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二,【木】:麻的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

三,【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四,【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五,【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瘀。

六,【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風溼毒(皮炎、溼疹、風疹)也會癢

平時注意調理身體,多多運動。



微萌母嬰優選


手麻是怎麼回事?

首先,手麻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

現在出現手麻症狀的人一定不會少,因為手麻只是一種症狀,輕微的手麻又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所以很多人對手麻的重視程度並不夠。

能造成手麻的原因,從大體上來說。大概有兩個原因。血管痙攣或病變、神經受壓。還有一種就是帶有一定神經毒素的藥物導致的神經損害。

一、血管痙攣或病變。

血管是全身是負責全身血液供應的通道,其分支不計其數。按其構造和功能基本上可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

可以造成血管痙攣或病變的疾病:腦梗塞、心臟病、糖尿病、一切原因引起的心率加快、氣溫變化造成的血管痙攣等。

二、神經受壓或損傷(臂叢神經)。

神經可以理解為大腦的觸手。負責人體的感覺和運動,而能影響到手部的神經只有臂叢神經。先來認識一下臂叢神經。

臂叢神經:由頸5-8與胸1神經根組成,主要分支為:胸背神經、胸長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覺和運動。對手感覺及運動最直接的支配神經為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對於以上神經的作用今天不做介紹,只來說一下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支配區域。

可對臂叢神經造成壓迫或損傷的疾病包括:頸椎病、各種外部原因造成的臂叢神經損傷(長期卡壓或牽拉)、骨化性肌炎、各種性質的腫物對神經造成的壓迫、肘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等。

以上就是出現手麻的幾種原因。建議出現手麻症狀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並進行針對性檢查。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機靈不太懂


手麻,先要看麻木的位置,這很重要,不同的麻木位置關係到的神經是不同的,思路也不一樣,例如是尺神經、橈神經、正在神經?還要看有沒有其他症狀,除了拿筷子會麻木還有其他異常沒有?

先思考麻木原因

自己思考一下,手麻出現的原因是職業病,還是曾經有過損傷,看一下能不能發現手麻的原因,如果可以找到會更利於問題的分析判斷,例如,像鉗工、電工、雕刻工等職業,長期玩手機遊戲等。

尋找前臂問題

如果平時手不麻,拿筷子的時候麻木,應該先試著從前臂肌群去尋找可能造成麻木的點,例如前臂伸肌損傷,還要試著觸診一下斜角肌有沒有問題,拿筷子的時候也可能不是這個動作本身造成的麻木,別漏診臂叢神經卡壓。

手麻原因很多

手麻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你講拿筷子麻木我才寫考慮前臂肌肉導致手麻的,像尺管綜合症、腕管綜合症、頸椎間盤突出症、頸叢神經卡壓,包括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等都可以是手麻的原因,要注意鑑別診斷。

結語

當吃飯的時候都會手麻,這就一定要注意,屬於症狀較重的表現,最好及時的找相關醫生看一下,根據不同原因採取相應的處理方式,不建議盲目吃藥來臨時消除麻木,那樣只會迎來下一次爆發。


喬棟談健康


頸椎經常感到手麻木,如果沒有什麼基礎疾病一般考慮的疾病是頸椎病,經常有好多的病號來找我都說大夫我手指麻怎麼回事?我問還有別的症狀嗎,一開始只是睡覺的時候麻白天偶爾麻,現在是一直麻病號如是說,我告訴病號你是頸椎病壓迫了所以手指麻,然後病號很疑惑的說我頸椎沒感覺啊。對現在好多的病號都不知道自己的頸椎有了問題,都不明白自己得了頸椎病。我們今天說說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徵。

頸椎病可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食管壓迫型頸椎病。

為什麼會容易得頸椎病呢大體的原因有:

1.頸椎間盤退行性變 是頸椎病發生和發展中最基本的原因。由於椎間盤退變而使椎間隙狹窄,關節囊、韌帶鬆弛,脊柱活動時穩定性下降,進而引起椎體以及附近的關節和韌帶等變性、增生、鈣化,使頸段脊柱不穩定,形成惡性循環,最後發生脊髓、神經、血管受到刺激或壓迫,引起一系列表現。

2.損傷 急性損傷可使原已退變的頸椎和椎間盤損害加重而誘發頸椎病;慢性損傷對已退變的頸椎可加速其退變過程而提前出現症狀。

3.頸椎先天性椎管狹窄 是指在胚胎或發育過程中椎弓根過短,使椎管矢狀徑小於正常。在此基礎上,即使退行性變比較輕,也可出現壓迫性症狀而發病。

頸椎病各型的具體症狀是哪些的呢:

1.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約佔頸椎病的50%~60%,開始多表現為頸肩痛,短期內加重,向上肢放射,放射痛範圍根據受壓神經根不同而表現為相應皮節分佈區皮膚麻木、過敏等感覺異常,同時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動作不靈活,當頭部或上肢姿勢不當,或受到突然牽撞,有劇烈的閃電樣銳痛。

2.髓型頸椎病:約佔頸椎病的10%~15%,早期頸痛不明顯,而以四肢乏力,行走不穩、持物無力為最先出現的症狀,隨病情加重發生自下而上的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3.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興奮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暈,頭轉動時加重,可伴噁心、嘔吐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瞳孔擴大或縮小,眼後部脹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心前區疼痛和血壓升高,頭頸部泌汗異常及耳鳴、聽力下降,發音障礙等。交感神經抑制症狀頭昏,眼花,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及胃腸脹氣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該型臨床表現為突發性,有反覆發作的傾向。

眩暈:最常見,頭部活動時可誘發或加重

頭痛:枕部、頂枕部疼痛,可放射至顳部,為發作性脹痛,常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視覺障礙:突發性弱視或失明、複視,短期內自動恢復

猝倒:多在頭部突然旋轉或屈伸時發生,倒地後再站起即可繼續活動

其他:運動、感覺障礙及精神症狀

5.食管型頸椎病 :少數頸椎病患者椎體前方有較大而尖銳的骨贅增生,從而壓迫食管引起吞嚥不適

這幾種類型中最重要的就是脊髓型頸椎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頸椎病的治療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頸椎病的治療對於頸椎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通過保守治療能夠治療好的,所以得了頸椎病也一定不要恐慌,正規的常規治療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不要著急。

治療:1、口服藥物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

2、牽引療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

3、理療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

4、推拿療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

5、針灸療法:針灸在頸椎病治療過程中是佔主要位置,治療的原則是針灸為主正骨為輔效果很好,但是有一點就是治療療程比較慢,大家一定要堅持不要著急。

6.正骨療法:正骨在治療過程中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療法,但是也要因人而已因病而不同的正骨法,針灸為主正骨為輔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療效,但是正骨的危險性是比較大的一定要安全第一,一定要專業大夫治療。

7.中藥熱敷:配合針灸正骨在治療過程中起到緩解肌肉緊張度,藥物能夠直達穴位和病患處,非常好。

8.其他療法 :其他的現代物理療法效果很好。

手術療法:對於症狀比較重保守治療無效和脊髓型的頸椎病如果保守無效一定要手術快速治療,手術治療的原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療法,因為手術的預後性誰也沒有把握,而且手術複發率也是很高的。但是也不能盲目信從保守治療該手術一定不要猶豫。

頸椎病的預防在生活和學習中怎麼更好的預防呢:

1.選擇合適的枕頭。選用能夠成型而不讓頸椎落空的。

2.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長時間仰頭工作或仰視、在床上看書頸部長時間屈曲等。另外,即使姿勢正確,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也會肌肉痙攣勞損,所以每隔45分鐘至1小時要活動一下。

3.注意頸背部保暖。

5.頸肩部保健操。進行頸部肌肉鍛鍊,加強頸椎三維空間6個自由度,和瞬間旋轉軸的活動,達到鬆解頸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加強頸部肌肉收縮力,維持頸椎內外平衡,有效預防頸椎病。

主要方法有:屈伸頭頸,左右旋轉,含筆畫圈,雙手託天,對頂用力,拍打肩頸等。群眾中流行的頭頸“米”字操也是一個好方法。

我是劉閣大夫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劉閣大夫


坐擁數萬名中醫認證的上醫仁家,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說的“手麻”這種事情我們都有碰到過,在臨床症狀中,手麻不可忽視,因為它可能是多種內科疾病的先兆。下面我們簡單列下引起手麻的原因,題主可以對號入座。


手麻是怎麼回事?

血管原因

當血管受到壓迫時,血管供應肢體部分缺血,引起麻木,等一下解除了壓迫,血液流過去,則感覺像有許多螞蟻在爬。

當上肢尺動脈、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均會引起手麻。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對時,會引起下肢麻木,當手放的姿勢不對時也會麻,一鬆懈,就像千萬只螞蟻在爬一樣。


神經因素

我們的神經內有軸漿流動,當神經受到壓迫時,軸漿流動受阻,是會引起手麻的。


到手掌的神經主要有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穿過關節、韌帶、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在任何一個部位,神經受到壓迫,都是會引起手麻的。

大腦因素

咱們身體的所有神經都來源於大腦,當腦部出問題時,如中風等,大腦所支配區域就會出現麻木、無力。


全身因素

血脂過高: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會導致麻木。


糖尿病人:其血糖維持較高水平,長久以往,對人體血管、神經造成極大傷害,血管硬化,神經變性。

頸椎引起的手麻

頸椎:頸神經有椎間孔出來,分成前後兩支。

前支:走向下外方,一直到前臂,構成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等。

後支:繞頸椎後關節到後方,分佈於頸椎後面的肌肉,皮膚不論前支或後支受到壓迫,均會引起手麻。



綜上所述,糖尿病、神經根型頸椎病、腕管綜合症、末梢神經炎等疾病,在臨床上也有手麻的症狀,建議題主記錄自己手麻的部位、頻次、程度等症狀,及時去醫院諮詢醫生。


本回答整理自上醫仁家認證醫生,上醫仁家是專業的中醫互聯網健康管理平臺,如有更多疑問請關注上醫仁家,後臺留言諮詢。


上醫仁家


手麻是常見的一種症狀,它提示上肢神經受到了卡壓。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過手麻的症狀,常見於睡姿不正確,長期維持一種姿勢等,這是正常的表現。但是,若手麻莫名的常有出現,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需提高警惕了。

手麻是什麼問題?

手麻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多是神經或血管受壓迫,血液不通暢所致,多數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若手麻後長時間無法有效緩解,應考慮可能並非如此簡單。

1、頸椎病:手有麻刺感,常伴有頸部僵硬感,很可能是頸椎病。頸椎病發生時,頸骨關節會壓迫神經和血管,導致手麻症狀。此時,患者應對頸椎病進行治療。

2、腕管綜合徵:手有麻刺感,從腕疼到手疼,夜間更嚴重,預示腕管綜合徵。

3、藥物或化學制劑導致: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致手麻,如黃連素;另外,長期待在含氫、砷、二硫化碳等空間中,也會有手腳麻木症狀。

4、神經炎:可由中毒、感染、營養代謝障礙、過敏變態反應、遺傳所致。表現為指(趾)端燒灼或疼痛發麻、站立不穩、腳裸處痠麻、肢端皮膚髮涼蒼白等。

5、糖尿病: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可致手腳麻木,可表現為身體任何部位的麻木、痠痛。

6、中風: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常有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應警惕。

7、更年期綜合徵:更年期婦女有時會有手麻,多不明顯,更年期結束會隨之消失。

8、四肢分散性麻木:四肢麻木分散出現,預示局部神經受到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所致的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柺棍對手神經的刺激、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總之,手麻症狀常有發生,短暫性的手麻無需過於擔心,也無需治療,一般可很快緩解。但是頻發的、無誘因的手麻,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手麻,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排除疾病所致,積極治療原發病,一般可減輕手麻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