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沂蒙行之美村古村线:“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记住乡愁这条旅行线路上,沂蒙大地明珠璀璨。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4年的沂南竹泉村和2015年的沂南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他们的美和韵味众所周知。还有蒙山人家(李家石屋)的小桥流水、鬼谷子村的炊烟渺渺、九间棚的石墙石屋,临沭朱村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莒南庄氏庄园的大气集中,更有家家养桂花、户户栽紫藤的费县周家庄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杨树沟村,还有兰陵压油沟村、蒙阴椿树沟的后起之秀……去年刚刚领略的千年古村落——利山涧的一声惊叹,记住乡愁,就从这利山涧说起。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费县的千年古村落——利山涧,现在已开发成了景点

去年夏天,经过九转十八弯的田间小路,我们拐到了一条河边。河水满溢已无路,河的另一边是青山,河水哗哗作响,清澈见石,感觉入了《西游记》的场景。河里有人冲凉嘻戏,这是走没了路还是走错了路?下车一寻问,哑然失笑,没错,此河为温凉河,利山涧就在河的对面,不过要趟过被河水淹没的林间小路,走至石头桥,过了河,进山往上走才能到达。炎热的夏天突然感觉一丝凉意,没想到千年古村隐藏其中,利山涧,名符其实。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早期利山涧的进村之路,夏天由于雨大把路给淹没了

下了车,抱着孩子,趟过长长的没过膝盖的林间水路,来到一块立竿牌前,利山涧三字赫然在目,其中一句话让我们惊讶,“石桥是进村唯一之路”,可石桥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直哗哗作响的河水,绿意深深的树林。原来,石桥已被温凉河上涨的河水淹没,试一试,石头有些松动,水流湍急。所以我决定让媳妇和孩子留在河边,我和弟弟过河去利山涧一探究竟。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利山涧古朴古色的石头墙

我们过了桥上了山,顺着山间小路行至山腰,一棵歪脖树现于眼前,继之出现的是残墙荒院,没想到,这个小山村竟然这么原始。所幸的是,我们在一座整洁古朴的院落里碰见了一对老人,也是现在居住这个村里仅有的两位老人。两位老人看相貌很显年轻,也就60多吧。但一询问,都已经80多岁了。听老人介绍,这个村子建于无大德年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原来有30多户人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搬迁至山下的村庄里了。他还告诉我们,每年夏天河水上涨,很难出村,所以我们来的挺不是时候。每年清明过后,樱桃、杏熟了,满山的金黄,甚是壮观,有时还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那个时节最好。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利山涧的村路

下山离开的时候,看着院落的断壁残垣,杂草丛生,古朴自然的如同原始世界,我真的挺感叹的。当再到石桥看到对岸的孩子们时,霎时感觉坐了时光穿梭机回来了,她们问我里面有啥景象时,我真的感觉到了些许乡愁萦绕心头,穿越700年的乡愁啊!无法用语言表达。

留住乡愁,记住乡愁,不仅体现在古朴院落,乡间小路,更有一种植物在时光的斑驳陆离里,惊艳了世人,那就是百年流苏。


大禹哥带你走进沂蒙山区古村落,这里是记住乡愁的最佳去处,来吧

费县的流苏树4月份美伦美奂

遇见费县芍药山大山后村的这棵400多岁的流苏树,源于在费县山村兜兜转转时的惊鸿一瞥,那一顶如雪如云的硕大的树冠在屋顶上冒出来,仿佛在告诉世人,来啊,我是时光老人的使者。

流苏树,树如其名。它的白色花朵真如饰品中的流苏,倾泻而来,美伦美奂。另外,听村中老人说,这棵树每年4月份盛开,所以又称四月雪,雪萝树等。另外,我还听说,这种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油根子。没错,就是可以嫁接桂花的油根子。这确实让我惊讶,完全看不出来啊!这也让我感觉到,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后来,我自己科普了一下,才知道,我们沂蒙大地还有两棵历史悠久的流苏树,一棵是山东省最老——900多岁了,在平邑;另一棵在兰陵,500多岁,是山东最粗的。怎么样?我们家乡确实是底蕴深厚,钟灵毓秀之地吧!

我们在树前留了影,回家的路上我们想,明年同一时间是不是再来留张影呢?让百年流苏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从油根子到流苏树,正如虫蛹到蝴蝶,历经时间的洗礼而惊艳于世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是不是也这样呢?从小时的无知懵懂到长大后的博学多识,是不是也历经时间的洗礼,自身的磨炼,让时光去惊叹呢!

终于,沂蒙行可以告一段落了,文中所述景点都是我们所去之处,因头绪复杂,所以只撷取几个片断,其实每条线路还是有很多景点没有走到。

今后的日子,沂蒙大地还须继续领略,另外还有一条路线值得一看,将会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那就是古代名人遗址线。“鲁南古城秀,琅琊圣贤多”,比如: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民族英雄左宝贵,及郯子、曾子、荀子、鬼谷子、匡衡、王祥等历史名人,孔子72贤徒,临沂占12;著名24孝,临沂占7孝等等。圣贤之地,遗址遗迹哪怕传说,我觉得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文化熏陶。其实,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我们家乡都有包容,所以如果你时间有限,又不想出远门,那就在沂蒙大地转转吧,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和惊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