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第一次去臨泉長官是在2014年11月,後來曾多次路過,都未能重訪山陝會館。時隔5年,山陝會館復建進展的消息時常傳來,便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念頭。於是,擇一晴朗冬日欣然前往。從阜陽市區出發,1個多小時車程就到了長官鎮山陝會館門前。5年前那片開闊的平地如今已被一處高大的仿古建築群所取代,穿過中間新建的關帝廟戲樓,迎面就是有著350多年曆史的山陝會館。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涎河南岸長官集

長官山陝會館背靠涎河,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曾作為縣糧食局的建倉基地,一直利用到本世紀初。作為阜陽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山陝會館,這處古建築至今保留著一座關帝廟,以及門前兩株向心生長的古檜柏。

據明正德《潁州志》記載,“長官店集,在西鄉一百二十里,河遠市集,亦眾客戶”。“延河,在州西沈丘鄉,上源莫祥,自新蔡東流入境,至龍口曲折姜寨之南,又東過瓦店,又東背長官店,又東北過楊橋,入潁河”。

另據1985年7月出版的《長官區志》記載,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據當地人說,長官店最初是來往行人歇腳的小店,店主人姓夏,樂善好施,待客熱情。明洪武年間,姓夏的店主人兒子出仕為官,為官清廉,體恤民情,深受人們愛戴。當時,人們將官吏泛稱為長官,小店所在的集鎮因此得名“夏長官店”或“長官集”。

明清時期,潁州到新蔡的官道有一段經過長官,加上涎河、臨艾河在集鎮東側交匯,推動了集市貿易繁榮。又因地勢低窪,長官鎮也常被人們稱為“漕子街”,說明當時的水運比較發達。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山陝商人紛至沓來

長官鎮宣傳委員程曉嫚是這次探訪的嚮導。她告訴記者,大約從明代萬曆年間開始,不少回民陸續來到長官,看到這裡官道、水路俱全,交通發達,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便一傳十、十傳百,吸引了潁州城附近,以及山東、河南一帶的回民來此經商定居。

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與官軍作戰,使山陝一帶兵連禍結,避亂南下的移民不斷湧入長官。當時,陝西朝邑一戶姓佀(“似”的繁體字)的人家從賣火鐮子發家,隨之而來的幾十個家族或勤勞耕作、遊走經商,或行醫賣糧、售布做工。其中比較顯赫的山西、陝西商人有13家,分屬13個姓氏。時至今日,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李佀韓梁王,蔡馬賀蘇楊,門魏兩旁站,程姓是大王。意思是說,在13家商人中,程姓的實力最強。

山陝會館的興建緣起明朝末年,當時長官地區的山陝商人集資在涎河南岸蓋了三間草房,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聚在這裡歡敘鄉情,以解思鄉之苦,其功能相當於現在商會組織的辦公場所。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350多年的守望

清朝初年,隨著財力逐漸壯大,來自山西長治、陝西新峰、蒲州、大荔、澄城等地在長官做生意的商人紛紛參與集資,在三間草房的位置重建磚木結構的會館,作為聯絡同鄉感情、維護自身權益的聚會場所。

清朝雍正、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山陝商人捐資多次修繕擴建會館,形成了雕樑畫棟的二進院落仿朝閣式建築群,由北向南依次為關帝廟大殿、拜殿、碑亭、東西廊房、花戲樓等,見證了山陝商人在長官經商行義近400年興衰歷史。

1953年,為加強糧食儲備工作,保障供給,國家糧食部門提出了“改造祠堂廟宇等公房,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倉方針。臨泉縣政府明確要求,“該山陝會館原有房屋不得拆毀,可修理使用”。此後,縣糧食局將山陝會館列為建倉基地,改建為長官糧庫。建倉基地的功能和官方紅頭文件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作用,減少了對山陝會館建築群的破壞。但在1976年,山陝會館的花戲樓還是被拆除建了油廠,東西廂房被拆除建了麵粉廠,只有關帝廟等少量古建築被保留下來。2010年6月,山陝會館被確定為臨泉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6月列入阜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關帝廟門前,有兩株樹齡220多年的檜柏,因其樹皮紋理比較特別,一如螺旋上升,俗稱“旋龍松”。且東邊一株的樹皮向西擰,西邊一株的樹皮向東擰,寓意山西人和陝西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長官的產業經營下去。與第一次到訪不同的是,兩株古柏頂部都安裝了避雷針,據說前幾年西側這株古柏被雷擊中過。現在看來,枝葉仍不及東側的繁茂。關帝廟大殿一切如舊,只是中央靠北的地方砌了一座神臺,一尊關公端坐其上。拜殿的柱子經過油漆,只留下梁頭處的彩繪,時隔數百年,至今仍清晰可見。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山陝後裔在長官

如今,山陝商人在長官發跡的輝煌過往早已難覓蹤跡,除了這座山陝會館外,當地還有2000多位山陝商人的後裔,他們分佈在長官鎮為中心的6個鄉鎮,是較早在當地定居的外來移民。

在山陝商人後裔中,今年80歲的李全福數十年如一日保護著這處古建築,他是山陝會館發起人的第七代孫,見證了山陝會館從破損到復建的全過程。

李全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陝西省滑州李竹園村,1308年同朝邑等地的山陝客商第一次到臨泉經商,距今已有712年曆史。小時候,李全福聽祖父輩說,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的七世祖聯合其他山陝商人買了72畝地,其中14畝地建會館,17畝地建商鋪,21畝地作墓地,20畝地留耕田。會館建設歷時50餘年,開工時請來的一個畫師,年輕時來的,工程結束時鬍子已經白了。

數百年來,山陝會館建設耗時半個多世紀的說法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用現在的觀點看,這位畫師可能參與了會館的歷次重修,拜殿樑柱上留下的那些斑駁的彩繪,可能就出自這位畫師之手。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復建山陝會館

2019年10月28日,農曆十月初一,也是長官鎮傳統廟會的日子,復建後的山陝會館第一天開館。那幾天,關帝廟、花戲樓等古建築的照片,以及抬閣、肘閣等非遺展演,一度刷屏微信朋友圈。

不難發現,人們對這處古建築十分關注。復建後的山陝會館花戲樓長18米、寬12米、高10米,是典型的清代戲臺建築。中間有“大關帝廟”四個榜書大字,東西各有一個拱形紅門,左書“英文”、右書“雄武”。牆上的精美磚雕有亭臺、閣、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據當地老百姓說,亳州花戲樓當時就是仿照長官山西會館花戲樓建造的。”來自長官鎮中心小學的義務講解員聶忠榮告訴記者,復建的花戲樓參考了亳州花戲樓的形制,從外觀上看有些相似。

磚木結構的花戲樓坐南朝北,戲臺與北側的關帝廟相對,中間一處開闊廣場。在關帝廟東側是財神殿,供奉五路財神;西側是觀音殿,供奉送子觀音,北側是春秋閣,供奉的是夜讀春秋的關羽。“每個地方的山陝會館幾乎都有一座關帝廟,說明山陝商人走到哪裡都把他們信奉的‘忠義’思想帶到哪裡,長官山陝會館也不例外。”講解員聶忠榮說,關帝廟大殿又叫雲長閣,是當時山陝商人每逢傳統節日紀念關羽的地方,當地山陝商人的後裔逢年過節都要來這裡紀念關羽。


臨泉縣長官店集始建於元朝,明初集市逐漸繁榮,回民、山陝商人先後來此定居,山陝會館距今已有350多年曆史

巧遇非遺展演

1月13日上午,長官雜技小鎮舉辦預開街儀式,民間藝人在新建的山陝會館花戲樓表演了傳統戲曲和民間小調。其中,來自周邊鄉鎮的墜子、琴書、大鼓書藝人為遊客現場表演,吸引了不少返鄉人員的目光。

“開天闢地到如今,日新月移又一春,文明創造幾千載,江山代代有新人。”在墜胡接近人聲的伴奏中,72歲的姬懷珍取下頭上的帽子,用手整理了一下短髮,準備唱上一段現代墜子《善治臨泉》。只見她左手拿著一長一短兩塊簡板,往臨時舞臺中間一站,一字一句,唱腔抑揚頓挫,吸引遊客駐足觀看,有的還拿出手機拍下一段。

姬懷珍是臨泉縣鮦城鎮知名的墜子藝人,她出生在河南開封,18歲時嫁到臨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有的會唱,有的會拉墜胡。“我們家今天來了三口人,大兒媳婦和我都能唱,小兒子拉琴,我們可以連唱三天不重樣。”在臨泉生活了50多年,姬懷珍還是一口地道的開封方言,她的音色厚實柔美,唱起墜子有板有眼,聲腔和唱詞相得益彰。

墜子剛唱完,當地的大鼓書就上場了。老藝人郭成忠來自單橋鎮郭寨村,距離長官鎮10多里路,當天早上他騎著電動三輪車帶上銅板、大鼓來到花戲樓,表演了大鼓書《三翻十個字》。鼓點“鳳凰三點頭”一響,遊客們又向這個臨時的露天舞臺聚攏過來。

“我在抖音上看到雜技小鎮這兩天開街,他們唱得好聽得很,我都錄下來了。”29歲的王玲在長官鎮一家超市上班,當天上午帶著兩個孩子到山陝會館遊玩。對於這些民間藝術,她非常喜歡,覺得這個地方比以前熱鬧得多,今後雜技小院、雜技廣場、雜技劇場建成以後,花戲樓肯定會更熱鬧。

本報記者 尚原野 通訊員 王晶晶/文穆可亮/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