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专家本想欺负老外不懂行,结果看走眼!马未都气急败坏!损失过亿

在我国文物界中,因为专家的无知而差点被认为是赝品的瓷器有很多,比如明朝万历皇帝的爱情的见证物鸡缸杯。

这只鸡缸杯是明朝成化斗彩杯之一,是饮茶时的用具,十分精致小巧。但很多专家都以为这个杯子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杯子身上所画的是一幅小鸡嘬米的图,一点也不符合皇家所用的精致尊贵的象征。但其实他们不知的是这个杯子可以代表了成化时期的辉煌成就,是国内少有的珍贵瓷器之一。

1999年,鸡缸杯首次出现在香港举办的苏富比拍卖会场上,刚出现时它的并不被看好,很少有专家为其拍卖,后来在专家的介绍和鼓励之下卖家们才纷纷举牌竞拍这件文物,最后直接拍出了2917万元天价,打破了当时中国古代瓷器的最高成交记录,成为拍卖会上靠实力逆转场面的黑马。原本很多人都以为这件瓷器即便在珍贵也就这个价了,但后来这件瓷器又再次凭借自己的实力狠狠打脸了那些瞧不起它的人。2014年,鸡缸杯再次出现在拍卖场上,并拍出了2.8亿的天价,直接成为明朝时期斗彩瓷器中最有价值的文物。

瓷器在我国已经有十分深远的历史了,商代时期,瓷器已经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但因为制作工艺较为落后,所以才没有详细的记载。一直到了元代时期,中国的瓷器才走上了巅峰,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上世纪20年代,一位英国华裔古玩家带了一对珍贵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来到玻璃厂,请当时古玩界的专家帮忙鉴定一下这对瓷器的价值,并打算将瓷器全部出售。


按理说,专家对于类似名贵的瓷器文物是非场敏感的,但当时很多古玩界的专家都认为这对瓷器是赝品,并不值钱,所以根本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专家虽然认为这对瓷器是赝品,但还是将它留了下来打算想办法将其售卖出去。恰巧,这位英国华裔商家走后不久,玻璃厂就来了一位英国人,这位英国人第一眼就看中了专家手中的这对瓷器,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专家将英国友人的行为全部看在眼中,以为英国友人看不懂中文,于是便将这件文物“高价”卖出。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位英国人其实是一位中国古瓷器收藏家大维德爵士。作为收藏界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大维德爵士一眼就看出这件瓷器绝地不是赝品,不论是瓷器上所画的云纹和龙还是器身上所写的铭文都可以证明这对瓷器就是元朝至正年间制作的珍贵文物,是非常难得的一对国宝,价值不可估量。但可惜这对国宝就这样在专家的拙劣鉴宝眼光中,这件元青花龙纹大瓶便被英国买家买走了。

中国作为瓷器大国,识别瓷器的能力竟然还不如外国的专家,这件事事情说出去确实是非常不光彩,而这件瓷器“赝品”也成为了很多专家心中的痛,就连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在谈到这对瓷器时都气急败坏的表示:损失过亿!马未都说得没有错,其损失的只是经济价值而已,还不论其历史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这件文物的流失对我国的影响有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