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等以後有了孩子,你要怎麼教育他?”

“我絕對不會逼著他叫叔叔、叫阿姨,即便他不跟人打招呼,我也不會批評他沒禮貌!”

這是上學時候和朋友聊天,無意中說起的一句話,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每一個字……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從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和別人打招呼,直到今天,我還清楚的記得那次媽媽讓我喊一個陌生人阿姨,我沒喊,然後她罵了我很多難聽的話,“丟人”、“沒禮貌”、“沒人喜歡你”、“廢物”、“你看別人家孩子”……那是我這輩子受到的最大的羞辱。”朋友激動的說。

“從那以後,我很少出門,就連過年的時候他們都去姥姥家拜年,我也不去,我怕給舅舅阿姨們打招呼,我怕說不好又要捱罵,直到現在,我還是一看到陌生人就緊張的連話也說不順,我心裡打怵……”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如今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是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你怎麼這麼沒禮貌,快叫叔叔、快叫阿姨!”每次聽到這樣的聲音,我總會覺得難受,不只是閨蜜,我小時候也被家長說過這樣的話。

我深深的瞭解,這種被家長的感覺,羞愧又挫敗;

羞愧的是自己膽小,嘴巴不甜;

挫敗的是我沒能給家長“長臉”;

而這種種的感覺,當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自己高高在上的爸媽揪出來後,我更加無地自容

——為什麼我這麼差,為什麼一定要打招呼,看著家長口中的叔叔阿姨,我更加憎恨了……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

作為成年人的你,如果工作中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你被領導揪出來,當著全公司同事的面狠狠的批評了一頓,言語中帶著羞辱,你能接受的了嗎?

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就能接受呢?或許,在成年人眼中,小孩子根本就沒有自尊心,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受傷,即便是受傷了,長大後也就忘了。

更或許,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對待的,我們自信父母就是權威,所以我們就要像當年父母教育我們一樣去教育我們的孩子,然後在一代代傳下去。

更或許,我們的自尊心早就在當年被抹殺了,所以我們看不到孩子的自尊心、自責感,更看不到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的膽怯,因為他最愛的爸爸媽媽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數落了他,而且還是一點不留情面的那種!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的確,你如果不在對方面前數落、教訓一下孩子,就會讓人覺得你沒把孩子教育好,你是個不稱職的家長,但是以犧牲孩子自尊心為代價的“中國式禮貌教育”,真的能把孩子教育的有禮貌嗎?

語言暴力的傷害

“沒禮貌”、“真丟人”、“沒人喜歡你”……家長企圖用這樣的語言來成就自己的期望,犧牲的卻是孩子的自尊;

傷害孩子自尊,最大的後果就是讓孩子覺得“我很差勁”、“我不配”、“爸爸媽媽覺得我不好”、“他們不愛我了”,種種的罪惡感加諸在了自己身上。

而更可怕的是長久的影響,就像我的朋友那樣:自卑、不敢和人打交道,即便是她很期待的事情,轉眼間就會覺得我很差,我不配擁有,我不必努力,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努力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不到招呼的孩子都是在進行自我保護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現象,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任誰抱都可以,等到六個月以後,除了自家人,誰抱都不可以,只要一靠近就會哇哇大哭,這種現象被稱作“陌生人焦慮”,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能力。

隨著孩子長大,面對陌生人時的反應也會逐漸淡化,但與生俱來的警覺卻不會消失:

  • 他首先會靜靜地看著對方,去觀察、感受、判斷眼前的這個人是不是安全的;
  • 和陌生人建立情感上的鏈接,建立安全感;
  • 確定對方是安全的,在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交流。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孩子要通過一系列的自我判斷來確定對方是安全的,之後才能產生交流的動作,可惜的是,家長還沒有等孩子“自我確認”的動作完成,就迫不及待的去貼標籤了。

想培養孩子有禮貌,家長首先學會尊重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通過會不會打招呼就能確定的,而能不能順利打招呼,卻是由家長的尊重決定的。

之前逛商場遇到了之前同事帶著3歲大的女兒,同事上來就讓孩子給我打招呼:“叫阿姨!”孩子看著我怯生生的躲到了身後,同事一臉尷尬。

我擺了擺手對同事說沒關係,並對孩子說:“你不認識我對不對,我們這是第一次見面,等下次見得時候我們就認識了。”之後我和同事聊了好長時間,臨走的時候我對孩子說:“我們要走了,和阿姨握個手好不好?”

沒想到小女孩慢慢的走上前,抱了我一下,還小聲的說了句:“阿姨再見!”同事驚喜的抱起娃娃,親了親白嫩的小臉蛋兒說:“寶貝真棒!”

“中國式禮貌”教育,正在毀掉大批10後孩子,很多家長卻喜歡用!
  • 首先,我先善意的主動給孩子打招呼;
  • 其次,我拉著同事聊天,給了孩子觀察判斷的時間;
  • 在次,孩子觀察完後,我又邀請孩子和我互動;
  • 最後,孩子在確認了我的“安全性”後,主動上來給抱了抱我,還主動給我說了話。

一連串動作下來,既解除了同事的尷尬,也成功讓孩子帶著尊嚴的主動和我打了招呼,全程和諧,沒有吼叫和鄙視。

正所謂“沒有不懂禮貌的孩子,只有不尊重孩子的家長”,學會引導,給孩子時間,尊重孩子的意願,相信每個孩子都能通過第一次順利的打招呼體驗,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做父母可以不考試,可以犯錯,但一定要不停的學習,不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