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第22期(2018年3月)在場微散文優秀獎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授獎詞:井立文的《逃離》,以當年父母跳出“農門”的應考為線,逆向審視原鄉精神,發現"逃離,有時便是進步的開始”,富有積極意義。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逃 離

驕陽似火,金黃色的麥浪起伏如波。爸媽正在地裡彎腰割麥。鐮刀飛舞間,麥稈一茬茬倒下。他們間歇站直,敲打一下酸脹的腰,望望無邊的麥浪,豐收的喜悅化作額上緊鎖的眉。

那是個還沒有自動化機械的年代。太陽火辣辣的,似要把人烤化,媽媽擦了擦臉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只覺一陣眩暈,爸爸趕快扶媽媽到樹蔭下休息。媽媽說:“我們考學吧,這種日子太苦,我們不能再過了。”爸爸點頭,目光越過層層麥浪。

爸媽讀高中時正處文革時期,考不了大學,畢業後就在村裡當民辦教師。既有沉重的教學任務,又要下地幹活,還要照顧兩個幼小的孩子。辛苦拉長了歲月,卻磨滅不了鬥志。80年代,國家有了“民辦轉正”政策,爸媽也開始有了希望。

爸媽刻苦備考的情景我至今歷歷在目。白天上班勞作沒有時間,他們就在晚上藉助昏黃的電燈學習到深夜。農村的夏天蚊子多,媽媽就搬一個高凳一個矮凳到蚊帳裡組成桌椅,奮筆疾書。有時,我和弟弟會纏著爸媽陪我們玩,媽媽就耐心地跟我們說:“你們不是喜歡趕集嗎?如果爸爸媽媽考上公辦教師,我們就能搬到鎮上去住,到時天天帶你們趕集”。我倆點點頭,不再打擾他們。

耕耘後便是收穫,三年內爸媽接連考上了師範中專。通知書下來的那天,媽媽正在地裡摘棉花,我看到媽媽的笑臉比花更美……

後來,我們全家搬到了鎮上,生活一天天變好。

逃離,有時便是進步的開始。

(責任編輯:李世瓊 終校:楊培錚 製作:四季芳 548字)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獲獎感言:

喜歡素與簡,崇尚斷舍離。故鄉或許美好,或許更有很多美好回憶,但生活總要向前,畢竟希望在前方。留住那些美好和感動,拋掉那些苦累和憂傷。

獲獎也是一樣,很榮幸也很激動,但它只代表過去,自得一下就揮手作別吧,把它帶來的信心和成長記在心間,輕裝簡從,再出發!

感謝在場賜我的進步與成長,感謝各位老師對小文的“遇見與發現”,我們一起繼續努力!

在場微散文作者參賽主題:原鄉

《易·繫辭》有“原始要終”,《禮記·孔子閒居》有“必達於禮樂之原”。原,本來、本源、最初的意思;鄉,甲骨文字形若二人相對進食,本義為以酒食待客,引申為鄉村及人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原鄉即原色本鄉,指承載著祖先歷史記憶的地方,是早年臺灣的客家人對大陸故鄉的稱呼。精神上的原鄉,於民族,是指該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及對此一文化的認同感、使命感、儀式感;於人,則指心靈的歸宿。生活在數字化時代的你我他,是否因丟失了原鄉而焦慮、而彷徨、而失意、而憂傷?

請用你的筆,書寫你的發現,尋找你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原鄉。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作者簡介:井立文,山東東阿人,現居南京。80後,任職於一所大學。典型的樂觀派,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努力讓生活更精彩!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逃離,進步的開始——井立文《逃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