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近期,小米终于确定即将要上市了,说起小米就不得不提起雷军。雷军持有小米34%左右的股份,一旦小米成功上市,雷军的财富将暴涨。甚至很多人说雷军即将挑战马化腾的首富位置。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作为小米的最强竞争对手,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却坚持不上市。1988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启动资金只有区区的2万元,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500强百强企业。无疑任正非是实业家的代表,任正非是最低调神秘的,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

然而还有一个比任正非更加低调的实业家,他的整个集团拥有企业14家,员工16万,下辖7个生产基地,10个工业园,十几个大型纺织工厂,10个电厂和8个铝厂,其总资产937亿元,2011年以1615亿元的营收杀入财富世界500强。他就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张士平。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同时张士平也是蝉联多年的山东首富,本来魏桥和张士平不为外界关注。直到2012年,一则"魏桥自建电网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便宜1/3"的消息引爆舆论,批评与赞誉同时包围了这家原本低调的企业,数十家媒体涌入魏桥镇。由此,魏桥集团开始广为人知。

其实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低调,不像如今有些富豪,整天在媒体面前吹捧。张士平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其通过30年的努力在商业上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他目前担任董事长的魏桥创业集团,同时掌管着两个巨大的王国,分别是纺织业的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铝业的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分别在不同时期成为了各自行业内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并且它们都已经在香港上市。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张士平是农民出生,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在创立魏桥之前,他就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自1998年魏桥创业集团成立以来,他带领的魏桥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与马云和马化腾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他是从一个棉花厂起步的。由刚开始的棉油厂,接着又有开起了纺织厂,后来又涉及服装制造厂,最后是电厂,形成电解铝产业,张士平将魏桥发展成一个产业链,属于名副其实的实业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力资源紧缺,电力供应不稳,且常出现随意的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纺织企业生产秩序并大量增加成本。于是1999年,魏桥耗资1.2亿元、年发电2亿千瓦时的自备热电厂建成投产。2000年,热电厂二期工程运行发电。此后,魏桥建立了大小近十座电厂。因此魏桥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拥有自己的电厂。这让他的电铝厂跟纺织厂的生产成本比全球任何一家公司都便宜。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如今整个魏桥的总资产早就突破千亿,2018年福布斯财富榜显示张士平以413亿人民币在中国富豪中排51名,但是这只是账面数字。而张士平的很多公司还没有上市,张士平真实财富到底是多少,却没有人说得清。因此也被称为真正的隐形富豪。

如今功成名就的张士平,自从2012 年起,一贯低调的张士平变得更加神秘。他身边没有秘书,直今他依然独自出差。相比起如今炙手可热的马云,马云可是高调多了,经常出门随身带保镖,都说马云很忙,每天忙于跟各国领导人握手合影,所以张士平在这方面可是逊色多了。张士平则说最看不惯这些虚的,比起吃大餐,还是家里的咸菜好吃多了。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近几天董明珠又出豪言了,她对外宣布了要给格力每一个员工一人一套房子,不知道董明珠是否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承诺,但是张士平就真的对她的员工非常好,为了让集团的16万员工家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女有学上。张士平真的建了房子分给员工,而且周边学校、医院、娱乐设施都配备齐全。在魏桥工作满5年的员工可以以1000一平的价格购买集团建的房子,但是员工不能对外卖掉该房子,若房子不住的话,集团以同样的价格购回。张士平真的是良心老板吖。

张士平执掌下的企业,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产业帝国。30年前,张士平的魏桥只是一个仅有61名职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厂,如今集团年营收早已经突破3千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三,仅次于华为和苏宁。

把小加工厂做到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

任正非将华为打造成真正全球化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很大程度上也是时势造英雄。而张士平则不同,魏桥创业的两大主业——纺织和铝业,都是处于夕阳行业。相比华为的狼性成长,魏桥在增长曲线完全相反的产业里如苦行僧一般,一点点磨砺出世界级的企业。

张士平与魏桥的成功,对于今天新兴中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本极具价值的教科书。把小加工厂做到今营收突破3千亿,比起董明珠更早实现给员工分房子,张士平不愧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