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陝西首富8年還清48億!郭家學:絕望中看透比財富更重要的事


請回復主編“0731”(附視頻資料)領取120分鐘股權分配,員工激勵、薪酬績效學習視頻

1.辭去公職,從養豬做起

80年代的歌是昂揚向上的,不像今天泛娛樂化的無病呻吟。

剛剛經過十年浩劫,改革開放就像“洪水猛獸”一般,讓人們迫切希望衝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解放。那時的文化就是“振興中華、匹夫有責”,這是時代的大背景。

在安康師範學校邊工作期間,我去陝西師範大學進修。每三四個月,就到西安轉一下。

去東大街的新華書店至少待一天,完全放空自己。那時的新華書店,人物傳記、政治、哲學,尼采、黑格爾,弗洛伊德……各種各樣的書,沉浸在知識海洋不能自拔。當年的工資,基本上也就這樣花完了……

外面世界很精彩,無論是知識氛圍、學習氛圍,都與安康這個城市不一樣。當時就萌生了離開安康、尋找更大平臺的想法。

直接誘發我下海的一個原因是看了那本《艾柯卡自傳》,描寫了80年代美國民族英雄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老福特排擠後,加入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公司,帶領它起死回生的故事。

艱難險阻,艾柯卡克服各種困難挑戰,遊說國會取得鉅額債務豁免權,“冒天下之不韙”裁員減負等,最終用了兩三年時間,把一個年虧損幾十億美金的公司,轉變成創下了24億美元盈利記錄的汽車巨頭。

艾柯卡永不言敗的企業家精神對那一代中國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影響,在這本書裡,無論公司順境、逆境,都能找到精神力量。這是一本勵志的書,也是一本管理啟蒙教科書。

讀完這本書後的一整年時間,我一直在說服父母:我要下海。

在80年代,有一個鐵飯碗,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況且安康是陝南的中心城市,父母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放著好好地老師不當,非要下海養豬,村裡人更是不能理解,換來的只有嘲弄和恥笑。

但我已經下定決心,1987年12月9日,我辭職下海。

陝西首富8年還清48億!郭家學:絕望中看透比財富更重要的事

之所以養豬,其實也是別無選擇的。那時候社會上思想還非常禁錮,“年廣久事件”的影響很深,“傻子瓜子”年廣九因為僱傭工人差點被判刑,後來小平同志親自特批才得以赦免。

那時候,開個商店都是不可能的。新希望集團的劉永好兄弟,比我晚一兩年下海,他們當時也是從養豬開始,因為無可選擇。

要養豬,我就要做科學養豬。買了很多書,讓安康畜牧獸醫站給我提建議,自己探索配合飼料。

平均每4個小時投一次飼料,一天要給豬投6次料,最後一次投料是晚上12點,早上4點就要起來給豬投料。

以至於我們村上的一個鄰居,在打他兒子的時候罵他“你對你老子的態度,連郭家學對豬的態度都不如……”為什麼我能吃得了這個苦,因為這其中寄託著一種夢想和希望。

家鄉環境特別好,漫山遍野都是養豬的青飼料。

可豬養肥了總得賣,山區地勢陡峭,無法通車,又怕豬從懸崖上掉下去,我就把200多斤的豬捆到門板上,一頭一頭地揹著走十幾裡山路,常常是豬屎豬尿和著汗水一起順著脖子往下淌。

在準備搞規模化養殖的時候,畜牧站的領導潑了一盆冷水,“你們這兒不通公路,養10頭你可以背到供銷社,但是養一千頭,一萬頭豬你能揹出去嗎?”

當頭一棒,規模化養豬的事,就這樣告一段落。

再後來,我用2700元賣掉了家裡僅存的值錢物——老祖宗留下的“宮殿般”的四合院,拿出所有積蓄,承包了縣裡一箇中草藥種植場。

為了種植中草藥,我帶著30多個工人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裡伐木,就連農民都嫌這活又苦又累,一個月下來,十指關節全部都凍腫了,連筷子都握不住。母親看後心疼得直抹眼淚,千方百計勸說我換門生意,回家種地都行。

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我決定再去西安看看。臨走之前,我跑到澡堂子裡泡了一晚上,就怕別人說好好的一個知識分子怎麼混到這個地步。

陝西首富8年還清48億!郭家學:絕望中看透比財富更重要的事

2.投身醫藥,開啟東盛帝國


在西安這幾年,擺攤、賣電腦……後來我做了醫療器械,直到成為西北最大的醫療器械經銷商之一,給柯達、富士、西門子代理產品。

這期間,陝西有一家國有製藥企業,投了一千五百多萬建立了新藥廠,建成3年,每年銷售30萬,完全資不抵債。領導知道我們代理醫療器械,有很多醫院的渠道,問我們願不願意做醫藥行業。

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為當時醫藥行業都是國企,民營企業建立藥廠是不被審批的。

1996年12月9日,彷彿冥冥之中一樣(87年12月9日辭職下海),我跑到寶雞鳳翔縣,當天就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承債式收購,開始了東盛的發展歷程。

這家藥廠最主要問題是機制不活,沒有自己的銷售隊伍,我們接管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營銷總監,帶來醫藥行業銷售經驗,與原有的銷售隊伍進行融合,建立起醫藥行業營銷的知識體系。

一年之後,我把工廠做到了3000萬,第二年銷售就超過1億。

1999年時,東盛收購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鋁業,並且完成了上市。那時我33歲,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隨後五年內,東盛連續收購江蘇啟東蓋天力、青海製藥、麗珠集團、湖北潛江製藥、雲南白藥。東盛集團最高市值做到幾百億元,連續的收購和資產增長,我看到了自己登頂世界500強企業夢想的曙光。

東盛的發展順風順水,員工也志得意滿,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我就是超人,可後來……

3,欠債48億,8年還清


2004年,東盛集團力克華源、華潤、復星等業內大腕,耗巨資收購了雲南白藥,這次收購直接斷送了公司的資金鍊。

先前時期,東盛給兩家國企作擔保,後來兩家企業破產,東盛承擔連帶責任,公司賬戶全部被查封,集團遭遇金融機構全面抵兌。

為了償還借款,金融機構介紹民間資本日息1%的搭橋借款,用此償還銀行借款後,銀行卻食言,撕毀“還舊借新”協議,把東盛推入民間高利貸旋渦。

放高利貸的人佔據了東盛辦公樓,開了十幾輛大卡車卸土堵住大門,不管有沒有人在工作,他們就開始隨地大小便,肆意搞破壞。

在被上交所發文譴責後,我覺得自己要崩潰了,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裡,靜靜等待著日落,打算從對面的辦公樓上跳下,了結一生。

後來兩個高管覺得不對勁,闖進來勸慰:“當年丟掉鐵飯碗跟你一起創業,就是看你有擔當,現在的爛攤子我們收拾不了……”

我崩潰到嚎啕大哭……想死都死不了的滋味很難受。之後,我以12.64億的低價出售了白加黑,1.7億出售麗珠股份,市值100多億的雲南白藥股份也以7.5億低價匆忙出售,甚至連西安總部大廈也一併賣掉。

這一切,我內心如骨肉分離般地痛。東盛已連續13個月沒給員工發過一分錢工資,有幾位副總拿出自己所有積蓄,甚至把自家房子抵押掉幫公司還債。

終於在2012年年底,經過8年艱苦抗戰,還完了所有欠款,這時候,我頭髮已經白了。財富幻滅,人生如夢,我卻覺得豁然開朗。

4.接手廣譽遠,找到人生信仰


還債期間,我經常外出遊學。

在法蘭克福,有一家開了幾百年的餐館。夜裡人也很多,餐館主人以自己的這份產業為豪,不大的餐廳裡陳列了歷代祖先的畫像和過去的餐具,這種傳承讓我很震撼。

在山西晉城考察,我們團隊參觀了柳氏莊園,這是柳宗元后裔的宅第,初建於唐,興盛於明清兩代,聲名顯赫。中國老話說“富貴不過三代”,柳氏家族延續四五百年的繁榮,原因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對家族文化的恪守與傳承。

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價值,決心專注於中醫藥領域的耕耘,傳承發展中國最古老的無斷代中藥品牌廣譽遠。

廣譽遠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當時是廣盛號藥鋪,後來又經歷廣升聚時期,兩廣升時期,直到今天,傳承為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

接手廣譽遠,東盛手握兩個國家級保密配方,三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集團重新出發。

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一些演講、應酬讓我常常覺得時間和精力不夠用。

這時候,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給了我很大幫助,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既然我是帶著復興中醫藥的使命來,那就要把主要時間集中在相關的事情上,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陝西首富8年還清48億!郭家學:絕望中看透比財富更重要的事

我每週都會在書房或者辦公室關上一天,讓自己深度思考:

下一週工作我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缺陷,哪些工作我沒幹好;把工作進行分類,哪些需要及時完成,不把時間浪費在瑣碎的事情上……我把這些,隨時整理在筆記上。

5.五十知天命,人生的價值大於財富


我並不是天才,東盛集團能夠走到今天,靠的是持續不斷的學習。

一是跟我們同事學習,二是我自己銷售出身,在實踐中學習,第三是向書本學習、向其他同行業企業學習。

最後把這些知識、經驗用到自己的生產經營上。我們從未模仿過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營銷模式,都是經過系統的學習,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

不僅我自己學,學習的氛圍在整個公司蔚然成風。

東盛每年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投入很多費用,2003年時的培訓、學習的預算就達到2000萬。

當時,很多人稱東盛集團為中國醫藥行業的聯合國,我們找來了哈藥集團董事長、高盛亞洲執行董事、亞洲瑞銀總經理……一批行業中最頂尖的人,沒有最優秀的人,就不能奢望做國內最優秀的企業。

所以這麼多年,我們的人才隊伍一直與公司的發展規模,與公司的夢想和使命去匹配。

如今,廣譽遠已在北京、廣州、深圳、鄭州等地開設了近百家國藥堂和國醫館,市值超過了120億。

我從貧苦的農村走出來,到建立東盛集團,後來又揹負48億鉅額債務,嘗過生不如死的滋味,後來又成為陝西首富,再到執掌廣譽遠,人生潮起潮落如同過山車一般。

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沒有了年少輕狂,也更能體會生命的意義:人生能夠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要大於擁有的財富。

我希望廣譽遠做一家500年的企業,而不是做500強企業。廣譽遠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藥企業,已經傳承了477年,比北京同仁堂還早128年。

傳播中醫藥文化,就繞不過廣譽遠,我要做的是賦予廣譽遠新的基因,讓它走向未來的500年,繼續為子孫後代的健康造福。

我做廣譽遠,不是因為財富,而是因為熱愛,特別享受那種治病救人帶來的愉悅。

我還是感覺很自豪的,自詡能夠“為往聖繼絕學”,這種熱愛為了一種使命,為了一種信仰,為了一種夢想。

希望每個人不畏懼死,也不畏懼活。——《西藏生死書》

轉發此文後,私信我,立刻贈送《虛擬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及協議》《公司股權激勵方案》《合夥創業股權分配協議》《公司員工入股協議書》《股份代持協議書(範本)》其中任意一份資料!並有專業老師免費為您提供諮詢服務。

關注我,持續分享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