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轻松读史之大唐(76):唱‘空城计’,也是有条件的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76)

窦建德二月底三月初在山东战场解决完孟海公,安排安排,立即往洛阳进发。

3月21日,抵达酸枣(河南延津)。此后的行军路线,是沿黄河南岸攻击前进。一来借助黄河运送粮草方便,二来洛阳位于河南岸,你总不能到了洛阳,在敌人重兵集团眼皮子底下渡河吧。

唐军主力集结在洛阳,所以他这一路进展还比较迅速,很快打下郑州、荥阳。不到一个月功夫,已推进至武(虎)牢关一线。此时,唐军防御纵深也就百来公里,确实也没什么退路了。

轻松读史之大唐(76):唱‘空城计’,也是有条件的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李世民进驻武牢的时间是三月二十五日。他这个时间完全是根据窦建德来定的,反正是打防守反击战,赶在窦建德之前进驻就行了。

走之前,李世民还给王世充上演了一出心理战好戏。

时正昼出兵,历北邙、抵河阳,趋巩而去。王世充登城望见,莫之测也,竟不敢出。

轻松读史之大唐(76):唱‘空城计’,也是有条件的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王世充是个狡如狐、猛如虎的选手。关在洛阳城里饿肚子,对他来说也不是第一次。当初李密三十万大军包围,他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操作,照样反败为胜。

面对这样的对手,李世民嘴上说坐等他投降,实际还是很重视的。

分兵是个险招,按常理应该尽量隐蔽行动。不过主帅带大部队离开,不是个小动作。王世充一贯情报工作抓得紧,想瞒过他可能性不大。

李世民想了想:既然瞒不过,那就光明正大地走吧!这就有点‘空城计’的意思了。

唱‘空城计’有两个条件:你要有个司马懿那样心眼多的对手、你自己要有相当的实力威慑对手。恰好,李世民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所以结果还是不错的。王世充拿着望远镜看了半天,没搞明白李世民打的什么主意,愣是没敢动。

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呢?二十天之后。

四月壬寅(15日)

,王世充骑将杨公卿、单雄信引兵出战。齐王元吉击之,不利,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李世民定下的战役方针,洛阳方面由攻转守。攻,战役主动权在你手里,你可以自由选择进攻的方向和发起时间。守,主动权等于交到对方,他可以选择反击的时机和地点。只不过这个主动权的易手是无形的,对方掌握到这一情报的那一刻,就是攻守易势之时。

李世民搞的这个小阴谋、或者说阳谋吧,并不真的指望瞒过王世充——瞒又能瞒多久呢?他真正的目的,在于尽量拖延、或者说迟滞那个攻防转换时刻的到来。王世充缺粮,多拖一天,实力减少一分,围城部队的胜算就多一分。

四月十五日的战斗起码证明两点:第一,拖延是必要的。唐军一名纵队司令当场阵亡,可见战事之激烈、伤亡之惨重。缺少相关资料(史书对得天下一方的败仗,一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不是涉及李元吉,搞不好这段就没了),只知道没有下文,应该是唐军维持住了防线。

第二,李世民带走的部队不在少数。尤其骑兵,洛阳这边实力大大下降。

这里有个问题:攻城要骑兵干什么呢,那不是步兵和工程兵的活吗?

如果敌人老老实实守城的话,的确是不需要。问题是:敌人不是沙包,等着你打,他时不时要出来搞两下。砍砍你的步兵、烧烧你的攻城器具。这时候,就需要骑兵和他对抗了。

所以,骑兵的作用主要不在攻城,它相当于一个护卫队。好比我们现在轰炸机出动,总是有歼击机护航,就是这个道理。

王世充没有在唐军攻防转换的关口出击。他手头的兵力所剩无几,必须十分小心地使用。那时候又没有电台,只知道窦建德来救,精确协同没办法做到。加上李世民故弄玄虚,这几方面因素凑在一块,唐军争取到二十天的宝贵时间,调整部署、巩固防线。

同样在这段时间里,各方面情报汇总起来,王世充差不多也明白了唐军的战役企图。他的风格是有机会就要抓的,于是有了十五日的出战。虽然给予唐军重大杀伤,终究力量不够,被唐军稳住了阵线。

洛阳方面战局得到维持,李世民得以集中精力,思考如何对付面前强大的对手: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