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陳雄斌:未來社會的核心財富將不再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


陳雄斌:未來社會的核心財富將不再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

未來的城市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每一次人類文明形態的更迭,都會導致新型城市的出現。

  在農耕文明時代,水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沒有水就不能生產,所以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幾大河流體系:

  尼羅河誕生了古埃及文明;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誕生了古巴比倫文明;

  恆河和印度河誕生了古印度文明;

  黃河則造就了華夏文明。

  到了近代,在工業革命和資本的推動之下,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席捲而來,貿易和金融開始在全球一體化,那些聚集了人流、貨物流、貨幣流的港口型城市,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於是,中國興起了幾大門戶城市,比如,貿易門戶,廣州;金融門戶,上海、中國香港地區;行政門戶,北京。 這些傳統的一線城市,主導了中國城市的格局。

  而現在,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文明的又一次升級, 從“工業時代”大步邁向“互聯網時代”,這是一場非常偉大的變革,也將誕生嶄新的文明。

  工業時代遵循的邏輯是“佔有大於一切”。

  它關注的是有形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關注的是有形空間的佔有和使用效率,但有形的空間對工業時代來說既是優勢,也是一種阻礙。

  互聯網時代遵循的邏輯是“ 連接大於擁有”。

  它不求佔有實體產品和有形資源,只充當大腦和連接,把人、貨物、現金、信息等一切有形和無形的東西連接起來,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然後去調配大量分佈在各地的外部資源,不求擁有,但求連接。

  工業時代的思維是線性的、連續性的、可預測的;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是斷點的、突變的、不可預測的。這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思維模式,互聯網時代代表了更高層次的文明。

  我們先拿廣州、深圳和杭州做一個對比。

  廣州作為中國傳統貿易的門戶城市,是傳統商品的流通和集散地,而在深圳和杭州興起的互聯網應用,讓傳統商品的流通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

  深圳作為騰訊的所在地,承載了社會的信息對接功能。

  比如微信,數億用戶每天都用微信進行商務活動,諸如點餐、打車、預約醫生、查詢快遞、掃碼乘車等,這些就像螞蟻雄兵,蠶食了過去那些規模化、統一化的傳統商業服務。

  杭州作為阿里巴巴的所在地,改變了商品流通的通道。

  比如淘寶、天貓,連接了全球上百個國家、幾十億人口及數十萬億價值的商品,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超級港口與購物中心。

  當社會的信息對接和商品流通渠道都發生了變化之後,傳統貿易必將受到嚴重的衝擊,這一點從廣州的廣交會及各大港口的落寞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未來社會的核心財富將不再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誰掌握了消費數據,誰就可以制定新規則。

  在互聯網時代,以螞蟻金服為例,它主導的小額線上貸款在5年多的時間裡累計為400多萬個小微企業提供了近7000億元貸款,支付寶連接了全球6億用戶,它們惠及了千千萬萬個急需拯救的中小個體。

  因此,未來的貿易核心是信息化調度,而非傳統的物理輸送體系;未來的金融是建立在大數據和信用基礎上的普惠支持,而非傳統的銀行抵押模式。

  傳統貿易和金融的核心任務是最大限度地對接大企業、大項目。而互聯網時代的金融和貿易的核心任務是最廣泛地顧及中小企業和閒散資金,這就順應了“個體崛起”的大勢,扶持了無數個個體一起成長。

  如馬雲力推的e-WTP (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目標是連接1000萬個中小企業和20億個消費者,更加大眾化、更具普世價值。

  如果能把全球的中小企業和青年個體全部激活,再連接起來,這種顛覆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互聯網時代,因為有了各種平臺,所以邊界被打開了,這就讓更多有創造力的個體融人到生產中來,每個人、每一支小而精的團隊的能量都將得以釋放。

  如果有一輛汽車, 你可以做司機;如果有一塊地,你可以種東西。這樣就把交易從之前的“企業對企業”變成了“個人對個人”,從“面對面”變成了“點對點”,社會越來越垂直細分,這就好比讓人體的毛細血管更加豐富,供氧能力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把GDP作為工業時代的經濟統計手段則有失偏頗。傳統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這三種算法都有一個共同的邏輯,那就是用最後的結果數量減去開始的數量,然後得到一個增加值,這就是社會創造的價值。這是一種粗放式的計算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經濟發展的情況,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所以,我們必須放棄生硬的生產指數統計辦法,要對多種經濟形式進行靈活細算,把規模小、未註冊的團隊的生產效能也統計進去,包括對不同性質的人賦予不同的權重,而不再單純算人口總和。

  2016年中國GDP規模在全球佔比為15%,而在1998年,這個比例僅為3%。也就是說,近20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增長了4倍。

  而在中國經濟增長的這部分GDP裡,“ 數字經濟”的貢獻功不可沒。根據迴歸模型測算,數字經濟指數每增長1點,GDP大致增加1406.02億元。以2016年為例,中國數字經濟的體量達到了22.77萬億元,佔到GDP總體量的三分之一。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中國,沒有永遠的“北上廣”。

  其實,北京也正在面對雄安的崛起。

  2017年,由10款不同汽車廠商組建的Apollo無人駕駛車隊出現在雄安,這個車隊被稱為自動駕駛“國家隊”,包括無人公交小巴、無人轎車、無人SUV、無人掃地清潔車、無人物流車.....

  雄安的定位是智慧城市,就是要人與人之間、人與設備之間、設備與設備之間能有效地連接,從而構建智能基建、智能運輸、智能能源、智能醫療、智能教育等全新的社會結構。

  比如智能醫療,它會利用智能傳感器和ICT設備,將患者與醫生及護理人員連接起來,提供量身定做的醫療服務。

  未來我們不再需要在擁擠的醫院等待醫生,我們的身體狀況會儲存在整套智能系統中,醫生也將更容易瞭解我們的病史,避免使用令我們過敏的藥物。

  再比如智能教育,未來雄安也許會為每一位學生用A1量身定做教育課程,這裡再也沒有傳統的學校和教師,也不再有統一的考試,課程越來越定製化、細分化,越來越有利於每位學生的成長特徵和特長。

  可以想象未來雄安或許將由機器人接管,打掃衛生的是無人掃地車,送快遞的是無人物流車,指揮交通的是機器人交警,酒店前臺變成了機器人接待,景區導遊變成了精通各國語言的機器人導遊。

  如果說工業文明追求的是高速增長,讓人類征服世界,那麼互聯網文明則讓人類和自然,甚至和人工智能組建成命運共同體。世界就像空中不斷變化的風雲,重組和變革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每一種平衡,一且形成就會立刻被打破。

  在古代,每個城市都會會建立道護城河用來保護自己。在互聯網時代,開放化、共享化、平臺化、流動化才是大勢所趨。現在,每個城市必須城門]四開,隨時準備接納、歡迎各種創新和先進元素。

  從現在開始,每一個人、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場自我革命。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沒有永遠的落後,也沒有永遠的領先。

  這個時代,所有固化的、有形的壁壘,所有的世俗和價值尺度,所有的傲慢和偏見,都將被打破。一切金 錢和物質交換將變成數字交換,世界將變得更加柔性而靈動。

  這不僅是商業的大勢所趨,也是眾望所歸。

  這就像一股洪荒之力,如果我們不能順勢而動,隨時都將被歷史大潮所淹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