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咸丰二年,慈禧作为一个17岁的少女,在选秀时,为什么会被留牌子呢?

福垊


1835年11月29日,随着一个婴儿响亮的啼哭,一个不平凡的女人降生在大清帝国,她就是慈禧。咸丰二年,刚好17岁的慈禧来到皇宫中应选秀女,这里汇集了天下八旗家的女孩儿,她们的年龄在13—17岁之间,在众多的女孩中,慈禧一路凯歌成功入选。她为什么能够入选呢?



一,第一个入选的通行证——美貌

慈禧出生在普通的官宦之家,她既没有高贵的血统,也没有显赫的门第,所以她主要凭自己的美貌竞争,而美貌是是选秀最主要的通行证。慈禧不但脸蛋漂亮,而且还有很好的身段,杨柳细腰,走起路来娥娜多姿,步履轻盈。她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会唱很多好听的小曲。



大家知道咸丰皇帝风流好色,如果慈禧不漂亮,咸丰怎么会选中慈禧呢?当时选秀时众多的女孩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咸丰皇帝和太后亲自检阅,为了更方便观看,有时候让这些女孩三四个一排,有时候一人一排。这些秀女不但由皇帝和皇后亲自过目,另外还有参谋。当时慈禧就被太后和皇上一眼看中,留下了她的牌子,而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女孩,就被撂了牌子回老家嫁人。

留了牌子的慈禧又被进行复选,被复选中的慈禧面临两种命运:

一是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二是留于皇宫之中,随侍皇帝左右,成为后妃的候选人。

慈禧当然因为漂亮就被咸丰皇帝列为后妃的候选人,这时候慈禧面临的手续更加复杂,她得经过“面试官”的再次“复看”,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咸丰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只选一部分女孩,这次慈禧又被入选。就这样经过层层选拔,慈禧被咸丰皇帝留在身边,而不是被送到皇室王公或宗室家。对于把美色作为奋斗目标的咸丰帝来说,自然看中的是慈禧的美貌。把慈禧封为兰贵人。后宫佳丽三千,咸丰独宠慈禧一人,只有慈禧给咸丰生了儿子。



另外还有中外两个女人对慈禧的美貌进行了文字描述。一个是慈禧的女官—德龄,她对慈禧的容 貌评价道: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最左边德龄)

德龄在慈禧身边时,慈禧已经快70岁了,都快70岁了还有好几分动人,还有姿色,就拿现在的明星来说70岁,还有多少保持着有“好几分动人的姿色”的呢?这说明慈禧年轻时一定很漂亮。


另一个描述慈禧容貌的是美国的女画家卡尔,她1904年入宫给慈禧作画当时慈禧69岁,她对慈禧样貌的描述:

“(慈禧太后)看上去非常和善、年轻而又带着迷人笑容,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69岁了还“极美丽”,可见慈禧年轻时得有多漂亮。

慈禧对自己的美貌描述:

“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慈禧认为,因为自己太美丽了,而遭到宫里所有女人的妒忌,按慈禧自己的话来说,她的美是独冠后宫。

综上慈禧年轻时应该非常美丽。我们现在看到的她的照片都是近70的老年照,皮肤有些松弛,眼皮有些下垂,难免不好看。

二,第二个入选的通行证——八旗出身

选秀制度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每三年选一次,并不是全天下的女人都去应选,他是有要求的,必须是旗人,有选秀资格的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的旗人女孩。慈禧的出身符合选秀的标准。

通过《清史稿》等清史专著的记载,慈禧,叶赫那拉氏,名杏贞,满洲镶蓝旗人,慈禧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慈禧的身份完全过关。

三,第三个通行证——完美的年龄

选秀制度明确规定,秀女的年龄必须是13岁到17岁,小了也不行,大了也不行。慈禧刚好17岁,17岁的年龄比其她幼小的女孩更多一份成熟与稳重。

四,通行证再加上手段——成功

慈禧在入宫时贿赂了咸丰皇帝的御前太监安德海。安德海看到慈禧的姿色和处世大有前途,收了慈禧的礼自然就要帮忙办事,他制造机会让慈禧和咸丰帝有个美丽的偶遇。当咸丰皇帝在游览到后花园时,突然听到娇美的小曲。咸丰帝被吸引寻声而去,在林荫花丛中见到了美艳的慈禧,咸丰被她迷住了,在选秀时自然留了她的牌子。



从此以后,慈禧留在了红墙围着的富丽堂皇的皇宫中,那里有林立的亭台楼阁,那里歌舞升平!在那里,慈禧开始酿造她的人生,在妒忌、仇恨、利用与血腥中摸滚打爬,她从一个17岁的天真少女变成万人朝拜的皇太后,最终成为大清晚期最高的统治者,独揽清朝大权近半个世纪。


小姐姐讲史


1852年2月,十七岁的叶赫那拉氏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慈禧当年参加的是选秀女,而不是选宫女。我们先来普及一下知识,什么是选秀女?什么是选宫女?二者有何不同?

选秀女不同于选宫女。

1,宫女是一年一选,选中以后,做内廷主位的使令女子,后宫杂役等。晋升的级别是宫女,女官,答应,常在,贵人。

宫女根据皇帝宠幸和生育的情况,来看是不是出宫或者是留下。她们一般很难晋升到妃子,宫女出宫年龄是25岁。

2,秀女是三年一选,被选上的秀女入宫以后,有一部分给皇子,郡王,郡王之子,只有少部分留在皇帝身边。所以能经过初选,复选,通过一层层的把关考核后,有一部分会留在宫中观察一个月左右,看看她的品行,她的方方面面。

如果秀女入了皇帝和皇太后的眼,那么就会幸运的留在皇帝身边。根据秀女入宫的时间和后期的生育的情况,再加上皇帝的中意情况,这些秀女可以被封为贵人,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这些级别。

级别越高,象征着身份越高。

慈禧17岁入宫,先被封为兰贵人,19岁被封为懿嫔,21岁被封为懿妃,直到最后成为皇后,皇太后。

咸丰四年二月二日(1854年,十九岁),晋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子——同治皇帝,晋封懿妃。咸丰七年正月初(1857年,二十二岁),晋封懿贵妃。

慈禧能成功选为秀女,并留在咸丰帝的身边,有如下原因:


首先,慈禧符合选秀女的条条框框。


在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的过程中,具备备选资格的是13岁到17岁的旗人女子,主要是满,蒙三品官员之女,注重门第。

慈禧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满洲镶蓝旗人,正17岁。这样的话,慈禧就具备了选秀女的条件。

但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

据刘奇考证,1835年,慈禧出生在汉族农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女,改名“宋龄娥”12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兰儿),并在衙西花园专设书房中获精心培养。咸丰二年( 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平步青云,直至皇太后。

从这份记录来看:慈禧是汉人,本是知府叶赫那拉氏惠征的奴婢。可能是惠征早就有打算,好好培养慈禧,让她代替自己的女人去选秀。他明白一朝入宫深似海,是福是祸还真说不准。他可能也没想到,就是他的这一动心眼,就成就一个清朝后期的一个实际的掌权人,一个皇后。


当然,真真假假,还需要进一步的去考证。


其次,慈禧又美又多才多艺,情商也高。


慈禧年轻时是个美人,裕德龄写的书籍《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里面记录说,慈禧都觉得“宫人皆以我为美”。


裕德龄早年在外留学,17岁回国,是紫禁城八女官之一,再后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此书。

她在书中这样描写慈禧的相貌,据她的描写,慈禧年轻的时候真的很美!即使老了还有动人的姿色。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喻大华咸丰皇帝》记录着慈禧年轻的形象:

慈禧的眉毛、眼睛、鼻子都很好看,浓眉毛、大眼睛、高鼻梁,嘴巴却并非樱桃小口,而是一张不小的大嘴,脸型属于“国”字脸。

净事房专门记载着咸丰帝大多都住在慈禧的寝宫里,这首先得益于她的貌美,其次才是其它的。

我们看到的慈禧的有些照片是六七十岁的照片,而且那时候照相,大家都存在恐惧,心里觉得照相会摄人魂魄,所以照相的时候大多吓得花容失貌,神情非常不自然。

而我们后期看到的慈禧的照片觉得比较丑的原因,一是那时候慈禧年龄确实大了,二是那时候照相技术也比较落后。

除了外貌不错外,慈禧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那些比较有名的稗史或传奇等等,伊可说慈禧对此的确有几分研究,为寻常人所不及。

曾为慈禧绘画过三幅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这样形容慈禧得多才多艺,对历史有研究,能作诗词,写字还很漂亮会唱歌:


“能为诗词,出笔清新,非同凡响,又能为古文辞,得大宗气派。”

咸丰帝身体不好,所以有时候,因为慈禧写字比较好看,又有一定的想法,咸丰帝或者口述,或者让慈禧自己批阅奏章,替自己分担一些工作。从此事上可以看出,慈禧的受宠程度和慈禧的能力。

当然慈禧情商也非常高,对一些管事的太监,也会行一些小恩小惠,让他们在咸丰帝和皇太后面前说自己的好话。比如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慈禧与太监约好,自己在一个地方忘情的唱动听的歌,而这时候,太监引着咸丰帝恰巧路过,制造了二人邂逅的机会。

总之慈禧就靠着出色外表,多才多艺和功于心计一步步获得了咸丰的欢心。


历史漫谈君


没有谁是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上天的宠爱的,如果有,那就是因为她长得太好看了。

(慈禧剧照)邱淑贞饰

高颜值美少女

我们要提出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作为一个17岁少女,慈禧的颜值一定是杠杠的。

有人会说从后来慈禧太后留下来的照片中看,她长的并不好看啊!

那我们就要知道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清朝选秀的选妃制度,为了保留大清皇室的血统完整不被冲淡,清朝皇室有严格的选秀制度。

顺治皇帝就开始规定满族的八旗女子,年满13~16岁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谁是皇帝成为妃嫔,或者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没参加秀女的,不得嫁人。为了保留血统,他们优先选择满族,再有蒙古族最后实在不行再挑选汉族。

当时的满族人口,在清朝末年的时候统计数字,也不过是105万人,相对于当时4亿人口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样本,正是在这个小样本中继续挑选好看的满族女子,本来就很难,皇帝们选择比较少,毕竟那些不算难看的就算漂亮了。


(清朝后妃贵妇们的真实留影)

毕竟皇帝也是男人,虽然他的选择比较小,只能从那些贵族中的女子来挑妃子,虽然选秀普遍的歪瓜裂枣,虽然人们叫咸丰苦命天子咸丰,但他也想娶个好看的老婆。

日后得到皇帝宠爱,一眼就被相中的慈禧自然是其中不算难看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称得上漂亮,在这种情况下,颜值就成为了她进入皇帝眼中的敲门砖。所以相比不堪入目的样本,她就是高颜值青春靓丽美少女!

这是第一条理由。

才艺和心机手段

而我们又知道咸丰皇帝风流好色。一般来说好色的男人都会三心二意,不可能专情,因为需要滥情,就没法专情。贵为皇帝,纵然身边多是歪瓜裂枣,也能从中劣中选优,妃子不少,总能找几个好看的,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年纪轻轻的慈禧,又是如何玩得转呢?

所以光靠美貌也是不行的。其实和今天的选秀差不多,好看的人太多了,但是冠军只有一个,不能光是个花瓶,还要会一点才艺;而我们的慈禧太后在当时还只是个17岁的青涩小女孩的时候就会现在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才艺,那就是唱跳。

据说慈禧年轻的时候有一种夜莺般的嗓子,歌声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一种夺人心魄的吸引感……让当时的咸丰皇帝非常着迷,他的歌声之所以能够早早的进入咸丰皇帝的耳朵里,当然是使用了手段的。

秀女那么多,为什么咸丰皇帝偏偏就听见了她唱歌,当时有个小太监叫李莲英,帮助慈禧在固定的咸丰皇帝经过的地方,悄悄的唱起歌,吸引了咸丰皇帝的注意;就此一见钟情,

这也是后来李连英取代安德海,成为紫禁城大太监的重要理由,也是李莲英在日后能够成为慈禧心腹长达数十年的原因,她们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互相成就……

一双迷人的大眼睛

据说这是慈禧得以被选秀成功的一个杀手锏,慈禧的眼睛是有记载的,在后来有个老太监写的宫廷回忆录中,曾经描述过慈禧太后的这双眼睛:

慈禧太后的威严都在眼神当中,平日里直如日电,没有人敢和他对视,声音也非常洪亮。每次召见群臣的时候,慈禧太后都会嘘寒问暖,让大臣的心情有意外的感激。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睛如果炯炯有神,那么整个人的气质就会立刻不一样。而慈禧的眼神,在年轻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婉转动人呢?

我们说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眼神的交流,产生了放电的感觉,而慈禧也许正是和咸丰皇帝在目光交流的时候,透露出的那种自信和魅力,俘获了咸丰皇帝的心,就此三千宠爱集一身。

就此获封兰贵人,后来成为唯一一为咸丰皇帝生下儿子的女人,成为贵妃成为太后,成为执掌大清后来47年政局的女人。

而这一切,都始于被翻牌子!


历史好奇怪


慈禧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依靠自己的手段和政治能力野心,在男人统治的世界里夺得了最高权力,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她被选秀进入皇宫,因为成为咸丰的妃子,而通往了权力的道路,咸丰二年,皇宫组织了选秀,当时被留牌子就是选上,如果撂牌子或者赐花就是落选,而当时的慈禧作为一个17岁的少女,在选秀时,为什么会被留牌子呢?第一:慈禧是八旗出身

清朝的选秀制度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严格,清代选秀是三年一选,有资格参选的只能是八旗女子,这个八旗包含汉军旗,选秀的时候,原则上一般六人一排,按照名单顺序给帝后们选看,原则上是先满族、再蒙古族、最后才是汉军旗的女子。

毫无疑问,慈禧出身满族镶蓝旗,而且家族里三代为官,父亲惠征,层任员外郎等官职,标准的官宦人家,是非常有资格参加这次选秀的,因此这是被留牌子的基本条件。

第二:年龄完胜其他秀女

当时选秀的年龄规定13岁到17岁之间,然而13岁的女子太年轻,身体太过弱小,而处于17岁的慈禧,正好是花一般的年龄,青春洋溢,咸丰比慈禧大4岁,当时咸丰已经21岁,17岁的慈禧正好和咸丰年龄差距不大,也合他心意。

第三:慈禧出众的美貌

选秀的时候,丝毫不亚于现在社会的选美大赛海选,虽然相对于颜值来说,皇家更看重门第,可是如果门第出身相当的话,那就拼的是颜值了,作为一个非常贪图美色的咸丰皇帝,他对美貌的要求自然很高,而慈禧可以被咸丰看上,可见美貌异于常人。

慈禧虽然是满族女子,可是身上兼有江南女子的婉约以及满族女子的高贵端庄,她身材苗条、头发如乌云高绾、面如满月、肤色白皙,富态而又有神采,眼若秋水、凌波微步、仪态万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慈禧的美丽让咸丰帝痴迷,也走进了这位多情皇帝的心里,因此咸丰不加思索的留了她的牌子,册封兰贵人。

17岁的慈禧在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后来她通往权力鼎峰的通行证。入宫四年后,慈禧如愿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从此以后,慈禧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兰贵人蜕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太后,成为统治晚清半个世纪的无冕女皇。


小聪历史客栈


一个女人统治了中国48年,这48年中清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女人就是慈禧,而她又是如何走上权利的巅峰的呢,这需要从清朝的选秀制度说起。

满族入关后,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将他们拔到了最高的位置,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最上一等为满人,而满人又分为三旗,分别是满军旗、蒙军旗、汉军旗,这里自然是满军旗是为最高等级。出身在满军旗的孩子有着天生的优势,他们一生出就比别人更靠近权力。

满军旗又分为八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这八旗又分为上三旗、下五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帝统领,称为上三旗。

清朝每三年举行一次选秀,而选秀是有门第之分的,八旗女子符合年龄的都必须参加选秀,而非“八旗”则没有资格参加,而八旗中又分为“八旗”和“包衣三旗”,“八旗”女子选秀成功可以成为嫔妃,而“包衣三旗”只能成为宫女。

第一标准:根正苗红的八旗出身

从这个选秀制度就可以看出,想要走近皇帝身边,从出生开始就需要根正苗红。

慈禧出生在北京一个三代为官的官宦世家,《清史稿》记载:”考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满洲镶蓝旗人。

从出生开始,慈禧就获得了接近皇权的第一道令牌,父亲是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员,正宗八旗官宦女子出身。

第二标准:适宜的年龄

清顺治时规定,八旗子女14-16岁必须参加选秀,17岁以上,如果前2年没有参加备选的可以不再参加选秀,但是到了乾隆时期,规定八旗女子20岁以下,如果没有参加选秀,不能私自嫁人,需要再次参选。

慈禧当时的年龄17岁,正是如花似玉,略显端庄稳重的年龄,比13、14岁的孩子成熟,又有女性的成熟美。

第三标准:美貌

选秀制度并不仅是为皇帝选女人,而是为皇家选女人。参选的秀女最初由皇帝先挑,然后是皇子,最后是王爷们挑,顺利是固定的,但是秀女被选到各家后,无论是皇帝、皇子、王爷如果不喜欢,也不能换,可以不用,但是不能退,这就使许多女人在深宫中度过了孤苦一生。

能入皇帝眼的女人,一定是非常漂亮的,但是慈禧究竟有多美呢?用她自己自恋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从现在能看到的慈禧晚年的照片,她依旧是一个端庄的美人。

德龄曾经对慈禧的容貌做过这样的评价: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美国画家卡尔为70岁的慈禧画像时写道:“

“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

  年龄近70岁,还能保持的如同40岁女子一般,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那就是现代版的赵雅芝啊。

综合以上三点:良好的出身、最适的年龄、超级美女的容易,如何能不让一个22岁又纵情、好色的咸丰皇帝选中呢。慈禧是在最适当的时间、最正确的地点、遇到的最有权力的人,这一切的天时、地利、人和她都占尽了,岂有不中选的道理。

福祸相依的母子关系

慈禧真正能走上权力巅峰的原因是还是因为她为咸丰生了一个儿子,很多人都在探讨清朝后三任皇帝为什么都绝后了,这其实和清朝皇帝的婚配制度有关,12岁就成亲过性生活,真 是为难他们了,除了早婚以外,还三宫六院,清朝到了咸丰时期,就已经开始人丁不兴了,咸丰皇帝一生中仅有3个孩子,两位皇子,一位公主,咸丰5年丽妃为他生了第一个孩子,大公主,咸丰六年,慈禧生下了皇长子载淳,咸丰8年,玫嫔生下了二皇子,可是不久这位皇子就夭折了。

自些以后,慈禧凭借着咸丰帝唯一的儿子,青云直上,走上了主宰清朝命运的宝座。


雨霁视角


第一:慈禧是八旗出身

清朝的选秀制度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严格,清代选秀是三年一选,有资格参选的只能是八旗女子,这个八旗包含汉军旗,选秀的时候,原则上一般六人一排,按照名单顺序给帝后们选看,原则上是先满族、再蒙古族、最后才是汉军旗的女子。

第二:年龄完胜其他秀女,比其他选秀女子更有风韵。

当时选秀的年龄规定13岁到17岁之间,然而13岁的女子太年轻,身体太过弱小,而处于17岁的慈禧,正好是花一般的年龄,青春洋溢,咸丰比慈禧大4岁,当时咸丰已经21岁,17岁的慈禧正好和咸丰年龄差距不大,也合他心意。

第三:慈禧出众的美貌

选秀的时候,丝毫不亚于现在社会的选美大赛海选,虽然相对于颜值来说,皇家更看重门第,可是如果门第出身相当的话,那就拼的是颜值了,作为一个非常贪图美色的咸丰皇帝,他对美貌的要求自然很高,而慈禧可以被咸丰看上,可见美貌异于常人。

慈禧虽然是满族女子,可是身上兼有江南女子的婉约以及满族女子的高贵端庄,她身材苗条、头发如乌云高绾、面如满月、肤色白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慈禧的美丽让咸丰帝痴迷,也走进了这位多情皇帝的心里,因此咸丰不加思索的留了她的牌子,册封兰贵人。

慈禧晚年的时候,有两个女人留下了关于慈禧外貌的描写。

(一)慈禧身边的女官裕德龄。裕德龄和慈禧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很了解慈禧,一段话记载了慈禧的容貌,她说:太后当且慈禧特别地喜欢她,所以在她一段话记载了慈禧的容貌。她说:“太后当伊在妙龄的时候,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这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人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裕德龄入官时慈禧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了,但她还依旧保留着几分动人的姿色。

(二)美国的画师,叫卡尔。1904年的美国的画师,叫卡尔。她的工作就是帮慈禧画画。后来,卡尔在回忆录中记载到:我眼前的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的妇人,猜她的年龄也就40岁。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她已经69岁了,平心揣测,只当是一位40岁的美丽中年妇女而已。单是从这位画师的描述出,也可以看出在慈禧69岁的时候,依然还是美丽的。所以,慈禧的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位美女。

慈禧晚年对自己年轻时的容貌,也有过评价,她说:“宫人以我为美!”可见慈禧年轻时的美貌,引起了许多清朝后宫嫔妃们的嫉妒。

第四:颇有心计和手段

咸丰确实是一个子嗣绵薄的人,他前后纳了近20个后宫,却只有三位生下子女,除丽贵人生下一女,慈禧生下一子之外,之后,也只有玫贵妃生下一个男孩,但是当日就夭折了。咸丰这么多位后妃,居然都没有生育,这显然不是女人的问题,也不像乾隆一样搞计划生育,而是他的身体太弱了。大家要说,既然如此,为什么她们三个能怀孕呢?  

丽妃,是由于受宠较多,玫贵妃是因为万幸。而慈禧是用了一定手段的,慈禧最初痛经非常严重,她自知,以那样的状态很难受孕,想找太医来看,但是召太医要通过皇后,她怕声张出去,遭人嘲笑,而且,万一被皇帝以为她有妇科病,不再召幸她,她就完蛋了。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跟皇帝说自己腹胃不适,想请太医看看。 

第五:拥有文化素养、高超情商 

因为慈禧汉语、会写字,咸丰每日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不胜繁忙,经常让她帮助读奏折,代批不重要的奏疏,还有给奏折分类等文秘工作,这时,慈禧出身于文秘世家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别的八旗女子斗大的汉字识不了一箩筐,她却是满汉皆通,事实也证明,经常在皇帝身边读奏折是很有前途的一件事,武则天不就是这么起家的嘛!
慈禧也将通过这个历练走上政治舞台,当然了,这是后话,我们先来说她看病的事儿。从慈禧的这个举动,我们不难发现,这个20出头的姑娘不是一般的有心机,她通过皇帝请来了太医,但是她跟皇帝也没说实话,她说是腹胃不适。太医看了之后,经过望闻问切和慈禧适当的引导,才确诊是痛经。于是,太医就给他开了温经散瘀的药,或许还促孕,因为这之后不到一年,慈禧就怀孕了。  

慈禧的手段和心机,比慈安高出不是一点,也不是两点,而是如瓢泼暴雨一般,数不清的点,被闭经所困扰的慈安从来也不懂去医治调理,争取怀孕。  

但是,她的心机被咸丰看在眼里,终成他最终的心病。临死之前,咸丰将“同道堂”玉玺授予皇储的同时,心知这块印章不免落于其生母慈禧手中,于是他授予慈安“御赏”之印,两印同用,旨意方可生效,并给慈安密旨一道,慈禧如若干政,慈安可出示此旨诛杀之。

咸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老祖宗报到去了,留下厚道老实的正妻、精明权谋的庶妻和六岁的儿子同治皇帝,这样的三个人组成了权力核心,但是这个核心并不是稳定的铁三角,慈禧逐渐一支独大,掌握了所有的权力。


从此以后,慈禧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兰贵人蜕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太后,成为统治晚清半个世纪的无冕女皇。

关注我@烈焰糖糖品历史,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精彩的历史故事和干货、问答,大家畅谈历史,谈古论今,以古鉴今,提升硬核实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