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最近发烧的孩子特别多,当孩子烧到39度、40度的时候,大部分妈妈都会特别紧张。

一些没有学过我们推拿的妈妈,还有虽然学过但信心不足的妈妈,都会忍不住用上退烧药。可是烧是退下来了,却发现孩子手脚冰凉、体温还不到36度,甚至白细胞也会减少,这是什么情况呢?该怎么办呢?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讲讲现在常用的退烧药布洛芬美林是怎么退烧的。

布洛芬美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一类药物,但它不是针对发热的原因去改变的,而只是改变了最后的结果。就像一串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它只扶起了最后一张,所以它的作用只是暂时降低一下体温,对病情并不能缓解。

关于布洛芬的退热具体原理说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到西医对发热病因的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图简单了解一下。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孩子吃下布洛芬,差不多半个小时就会排出大量的汗液,体温也会随之下降,从中医角度来讲,汗属于体内津液的一部分,津液也是人体的正气,出大汗,津液耗损过度,就会伤到正气。

而且布洛芬虽然是目前最安全的退烧药,但不要忽视了它的副作用。布洛芬在使用上有严格的限制:

发烧超过38.5度以上时,才能使用布洛芬混悬液。

不同年龄、体重的孩子在剂量上有严格的标准;

不能与其他退烧药混用。

24小时用药不宜超过6次,用药时间不宜超过3天。

之所以这么严格,就是因为只要剂量一过,很可能引起肝肾受损、白细胞过低等副作用。

还记得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布洛芬召回事件吗?就是因为部分批次的布洛芬浓度超过规定标准10%。但是西药论安全性的依据只是一个统计学标准,每个孩子的体质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说某一剂量就真的适合我们的孩子。

就算用的剂量合适,也会对胃肠道、胃黏膜产生刺激影响,引起胃炎,胃溃疡。所以当孩子用了以后出现胃痛和厌食症状时,医生首先会考虑是布洛芬副作用导致。真可谓“是药三分毒”!

况且怎么可能只用布洛芬?很多家长还会同时使用抗生素、清热类中药来治疗,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威力就不可忽视了!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所以一些孩子虽然退了烧,却出现了手脚冰凉、体温过低、疲惫、食欲减退,甚至白细胞过低的症状。

对于体温过低,西医认为没什么关系,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对于白细胞过低,会建议吃增白的药。但是从中医来看,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伤了阳气所致。

实证易治,虚症难调,养阳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需要静养一段时间让身体自己好好修复,饮食上也要以清淡好消化为主,这是前提。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多推推小儿推拿里的“上三关”。

【三关】

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100-200次。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三关穴在前臂的桡侧面,赤白肉际交接的这条线上,推时候用两根手指的指肚从腕关节推到肘关节,手法要轻、快、平、实,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膀和肘关节要松沉下来。

上三关是小儿推拿里的一大补法,可大补元气,善治阳气不足之证,对于身体虚弱、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等虚弱之证有很好的功效。


还可以配合补肾阳、补脾经、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

【补肾阳】

定位:小指指面。

操作: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阳。100次。

作用:补肾阳可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100次。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顺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大拇指轻轻顺时针画圆。1分钟。

作用:健脾补土,以宽胸利膈。


吃完退烧药后,体温过低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