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人民日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創刊於 1948 年。新中國成立後,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人民日報》不僅報道黨和政府的重要政策,也記錄著中國社會生活變遷。檢索《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的報道多達一萬一千多條,從中可透視出黨和政府關於中醫藥的政策變化,可追蹤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步伐,有助於新時代更自覺地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動中醫藥守正創新、推進健康中國事業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毛澤東閱讀《人民日報》,圖源:人民網

- 本文約9000字,閱讀時長約20分鐘 -


一、新中國初期:從團結中醫到學習中醫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當時缺醫少藥的局面,毛澤東指出,必須很好地團結中醫,提高中醫,搞好中醫工作,才能擔負起幾億人口艱鉅的衛生工作任務。1950 年 3 月 6 日與 6 月 13 日《人民日報》發表《團結改造提高中醫》《中西醫團結與中醫的進修問題》等文章,提出要團結全國的中醫,並幫助中醫提高技術。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毛澤東為第一次全國衛生會議,圖源:鳳凰網

1950 年 8 月 7 日,第一次全國衛生會議召開,提出“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的衛生工作三大原則。毛澤東親自為此次大會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

1951 年 5 月 19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關於醫藥界的團結互助學習的決定》,指出:“全國由正規醫學校畢業的西醫不足二萬人,而中醫有幾十萬人……中西醫之間存在著隔閡,甚至形成宗派紛爭;在中醫及西醫內部也各存在著門戶派別。這種現象,現在亟須修正。”

1950 年 10 月 23 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人民衛生工作的正確方向》的文章指出:“中西醫團結合作,是發展我國人民醫學的必要步驟。”1952 年 12 月 29 日衛生部發出“關於組織中醫進修學校及進修班的規定”。

此後各地陸續創辦了中醫進修學校及進修班等 57 所,有些城市建立了中西醫的聯合組織。但因對中醫認識的侷限,團結和改造中醫,中醫走科學道路逐漸演化成了中醫學習西醫。當時衛生部的王斌甚至有中醫是“封建醫學”,是“主觀觀念論”“只能在農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有醫生治療的安慰作用”的言論。

1953 年毛澤東對輕視、歧視、限制中醫的做法提出批評:“看不起中醫是不對的,把中醫說得都好太好,也是錯誤的。”1954 年進一步指示“今後最重要的首先是西醫學中醫,而不是中醫學西醫。”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主持舊醫改造的兩位衛生部副部長賀誠(左)和王斌(右),圖源:鳳凰網

10 月 20 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貫徹對待中醫的正確政策》,“積極號召和組織西醫學習研究中醫學,這是當前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以此響應毛澤東的指示。為了配合這一運動,衛生部發起對王斌、賀誠輕視中醫錯誤思想的批判。1955 年《人民日報》先後發表《批判王斌在醫學和衛生工作中的資產階級思想》《批判賀誠同志在對待中醫的政策上的錯誤》。

在輿論壓力下,11 月 19 日賀誠在《人民日報》作了檢討——《檢查我在衛生工作中的錯誤思想》。這一期間,中國中醫研究院於 1955 年 12 月 29 日成立。次年,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 4 所第一批中醫藥院校創辦。這些措施對於提高中醫科學水平,在全國範圍內促進西醫學中醫起了促進作用。

1956 年 5 月 9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繼承祖國醫學遺產的重要措施,衛生部門將組織西醫全面學習中醫》,指出必須認真組織高級西醫師系統地、全面地學習中醫的理論。這標誌著國家中醫政策由團結中醫轉變為西醫學習中醫。1958 年 11 月 5 日《人民日報》報道了

我國第一批“中西合璧”的醫生,由中醫研究院舉辦的中醫研究班培養出來。從 11-12 月的《西醫學中醫,兩流合一流》《組織西醫學習中醫是件大事》《西醫學中醫,並非等閒事》等一系列報道來看,西醫學習中醫的熱潮不斷高漲,原本少數西醫離職學習中醫,變成了從大城市醫院到鄉鎮衛生院“人人學中醫,個個懂針灸”的大規模群眾運動。

1958 年 12 月至 1960 年 4 月期間,《人民日報》以《中醫政策的偉大勝利》《黨的中醫政策的勝利》《新中國醫學科學的輝煌成就》為題紛紛報道了中醫政策取得的成果。有學者指出“中西醫結合就是從西醫學習中醫開始的,西醫學習中醫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二、“文革”時期:中醫因“赤腳醫生”制度受到推崇

在以政治掛帥的“文革”年代,赤腳醫生因面向農民、符合政權對又紅又專“赤醫”的期待而受到推崇,提出了“新醫學”的衛生路線,開展了自上而下的

中草藥運動

1965 年 6 月 26 日毛澤東發佈了著名的“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在毛澤東看來,中國鄉村醫療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絕大多數民眾長期認可的醫療資源,這種資源不是“西醫”,也不是“巫醫”,只有“中醫”才是鄉民真正不變的崇信對象。

9 月 18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培養為農民服務的白求恩式醫務人員》,要求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必須面向農村,醫學院的學生要學習中醫治療方法。1968 年 9 月 14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刊載《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一文,這是“赤腳醫生”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隨後各大報刊紛紛轉載,“赤腳醫生” 的名稱走向了全國。1968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報》發表《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的作用》指出:“須批判貪大求洋,輕視中醫中藥思想。實行合作醫療制度的單位,可以因地制宜採藥、加工配製一些常用藥品。”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赤腳醫生大量採用中草藥和針灸療法,緩解了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赤腳醫生整合了民間的中醫、草醫、遊醫、半農半醫資源,並得到一定的中西醫知識培訓。赤腳醫生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中國傳統農村社會中那些“半農半醫”土大夫的簡單復活,而是與合作醫療強力覆蓋全國農村,全面實現制度化緊密相連。因此赤腳醫生制度不是單純的醫療制度,它所代表的是一種通過政治動員方式而實施的國家策略。通過將赤腳醫生塑造為“赤醫”,鄉土中醫被整合到現代國家的建設中。

“一根針一把草”的赤腳醫生給農村初級衛生帶來了積極變化,《人民日報》先後以《貧下中農歡迎的好醫生》《赤腳醫生人人誇》《赤腳醫生贊》為題進行報道,稱讚他們又防病又治病,既會中醫又會西醫,既能搞醫又能搞藥,是又紅又專的多面手,是貧下中農用得上、養得起、管得著的好醫生。有學者甚至認為“文革時也是衛生的最好時期之一”。赤腳醫生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改革開放以後, 隨著人民公社制度的解制,“赤腳醫生”一詞逐漸成為歷史。


三、改革開放以後:中醫藥事業迎來振興發展

“文革”時期,中醫藥雖因赤腳醫生制度在鄉村受到認可,但在城市卻不斷受挫。全國中醫院由“文革”前的 330所變為 129 所,中醫隊伍銳減了1/3,元氣大傷。1978 年 11 月 2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社論《大力加快發展中醫中藥事業》,報道了中共中央“在發展西醫隊伍的同時,必須大力加快發展中醫中藥事業,特別是要為中醫創造良好的發展與提高的物質條件,抓緊解決中醫隊伍後繼乏人的問題” 的批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中醫政策得到重新落實,中醫藥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中西醫結合成為我國獨特醫學優勢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門的重新打開,20 世紀 80 年代出現了西學熱,西化思潮盛行,西醫西藥在醫療市場上越來佔據主導地位,這時中醫更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

1980 年 3 月 27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中醫政策》,確定了中醫、西醫和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發展、長期並存的原則。“三支力量”的提出突破了此前僅只強調中西醫結合,甚而以中西醫結合取代中醫的局面,為中醫擁有獨立行政權提供了依據。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1981 年 11 月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在京成立

。據報道,1981 年底全國已有 4 萬多名西醫學習了中醫,其中有相當水平的專家、學者、教授約 4000 多人。

1985 年 8 月 11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的《要把中醫和西醫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提出“要把中醫和西醫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強調這是根據憲法“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的規定,“中西醫並重”的口號呼之欲出。此後《人民日報》陸續發表《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事業有發展》《中西醫結合新成就新領域日益增多》《我國中西醫結合研究取得舉世矚目成就》《我中西醫結合隊伍壯大成果累累》等多篇文章,對中西醫結合的進展及其成果進行報道。

經過七八年的發展,1988 年西醫學中醫者已有 13 萬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 5000 餘人,他們和中醫密切結合,應用現代科學方法開展研究和臨床治療,使得中西醫結合成為我國獨特醫學優勢,如果說中西醫結合是 80 年代中醫事業發展的一大特徵的話,那麼中醫現代化則是另一亮點,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二)用現代科學打開中醫寶庫

1979 年 1 月 13 日《人民日報》發表《衛生工作的重點轉上現代化建設》,號召“全體醫藥衛生人員要認真學習現代醫藥科學技術,用現代的科學方法整理中醫中藥”。兩個月後《人民日報》刊登《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中醫辨證施治》,報道了北京市中醫醫院關幼波教授運用計算機治療肝病的案例。此後《人民日報》對此進行了長期關注。從後續發表的《計算機模擬名中醫治病》《會開藥方的機器(計算機大顯身手)》《上海研製成一個模擬老中醫治病的電腦系統》《用電腦診治小兒發燒》等一系列報道來看,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臨床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國務院關於成立國家中醫管理局的通知,圖源:中國政府網

須指出的是,計算機技術在中醫臨床中的應用是一回事,由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持續報道計算機技術在中醫領域的應用是另外一回事。中央層面的宣傳,無疑在某種意義上更具有象徵意義。在此背景下,中醫現代化獲得長足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在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中的地位,1986 年 12月國家中醫管理局正式成立,這為 90 年代全面振興中醫奠定了基礎。

(三)中醫“走出去”——國際化步伐加速

20 世紀 90 年代隨著國力的增長,80 年代的“西學熱”被 90 年代的“國學熱”所取代。傳統文化不僅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而且作為中華民族的驕傲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醫的國際化腳步隨之加速。

1990 年 6 月 29 日、1991 年 12 月 1 日、1996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報》分別以《中國醫藥在國外》《中藥走向世界》《中國針灸走向世界》為題報道了中醫藥、針灸在各國的發展狀況,同時對英國第一家中醫門診開業、中醫學首次進入西方大學碩士課程、我國中藥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等事件進行了報道。

據該報報道,90 年代到我國學習自然科學的外國留學生中,學習中醫藥的人數居第一位。1988-1997近十年來,來我國學習的中醫藥留學生人數、進修生人數達 14700 多名,是此前 30 多年留學生、進修人數總數的 36 倍。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第三次高潮——新中國中醫藥對外交流紀實》書影,圖片來源於網絡

1998 年 7 月 18 日《人民日報》刊登《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一文,介紹了劉鴻澤的《第三次高潮——新中國中醫藥對外交流紀實》一書。該書認為歷史上我國的中醫藥對外交流曾經有過兩次高潮:一次是唐朝鑑真和尚東渡日本;第二次是明朝初年鄭和七下西洋。新中國中醫藥對外交流掀起了第三次高潮。不容忽視的是,90 年代中醫國際化步伐加快正是該書的創作背景。


四、進入新世紀後:中醫發展進入黃金時代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中國加入 WTO,醫藥市場逐步放開,國內中醫藥市場受到衝擊,中醫藥參與國際競爭不可避免,中醫的法制化、標準化、創新發展成為勢在所趨。2003 年 12 月 28 日《人民日報》發表《迎接中醫藥發展的黃金時代》一文,標誌著中醫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一)法律為中醫開出良方:中醫走上法制化道路

2003 年“非典”爆發,從《人民日報》上《中醫治非典可以大有作為》《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共同做好非典防治工作》《中醫藥治非典有效,還要加強臨床研究》等報道來看,中醫藥在防治“非典”中發揮了獨特療效。“非典”結束後振興中醫的呼聲再次高漲,但中醫藥行業的不規範、缺乏科學的標準、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成為制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瓶頸,因此為中醫藥立法,制定中醫藥標準迫在眉睫。

2003 年 4 月 7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頒佈,自該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它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的中醫藥行政法規。《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該條例頒佈是“我國衛生事業的一件大事,是我國中醫藥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中醫藥事業由此走上全面依法管理、依法發展的新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醫藥條例的頒佈為中醫藥立法奠定了基礎,之後中醫藥法被列入政府立法工作計劃。2016 年 12 月 2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由人大常委會通過,於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作為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它是中醫藥發展史又一具有里程碑事件,是法律為中醫發展開出的“良方”。

2017 年 7 月 31 日《人民日報》刊發《推動中醫藥法貫徹實施,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文章指出,“中醫藥法的制定和施行,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在中醫藥領域的重要成果,……開闢了依法扶持促進保障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中醫西漸”呼喚標準化

與中醫藥立法同步推進的是中醫標準化,2004 年 4 月 8 日《人民日報》發表《國藥出國門:呼喚標準化》一文,指出中醫藥走向世界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中醫藥在多數國家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情況下,中醫藥的無序發展,法律、法規的空白,政府管理知識的缺乏,都為標準化建設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2006 年 8 月 10《人民日報》以《中醫藥要掌握國際主導》為題,報道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中醫藥標準化發展規劃(2006-2010 年)》,提出到 2010 年制修訂 500 項中醫藥標準,其中包括 50 項國家標準。以我為主制定或提出3至5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掌握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權。

2010 年 5 月,作為首個世界中醫診所的設置和服務標準的《世界中醫(含針灸)診所設置與服務標準》, 以及《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西對照國際標準》《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法對照國際標準》發佈,標誌著中醫藥標準化的進程又向前推進一步。《人民日報》以《中醫診所有了國際標準》為題進行報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針對社會上認為中醫藥實行辨證論治,最大的特點是個性化,能否走標準化道路的質疑,《人民日報》以《標準化,會毀掉中醫嗎?》一文作了回應。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目前我國已正式發佈 28 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正在制定 46 項國家標準,實現了中醫藥國家標準的重大突破。標準化的確立為中醫藥創新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保證

(三)“發展中醫,無須彷徨”——中醫藥創新發展與文化自信確立

近代以來,中醫面臨的危機是中華文化危機的歷史性顯現。中醫共同體面對西醫挑戰所帶來的窘境,只著重於從技術層面尋找原因,而不從文化品性上進行詮釋,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新中國成立後中醫的振興發展,促使了中醫主體的文化自覺。置身於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場域,中醫文化界提出了“以中醫文化助力中華文化復興”的歷史性命題,彰顯了中醫文化高度自信。

2006 年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式啟動。同年,張功耀發起“取消中醫”的網絡行動,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大家的廣泛討論,但在國家扶持中醫藥的政策背景下,取消中醫言論很快銷聲匿跡,但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在《發展中醫,無須彷徨》一文呼籲:應讓中醫和西醫成為聯手的“朋友”,而不是誰擊敗誰、誰取代誰的“敵人”,應警惕對待傳統醫學的兩種錯誤態度:“盲目的熱情”和“無知的懷疑”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這促使了中醫應如何傳承與創新的思考。2007 年 1 月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十六部門聯合制定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 年)》,2009 年5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既要保持特色優勢又要積極利用現代科技,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科技創新體系。同時,《意見》中提出繁榮中醫藥文化目標,“將中醫藥文化建設納入國家文化發展規劃”。

在中醫國際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去中國化”的傾向,只提針灸不提中醫,否認中醫理論對針灸的指導。2010 年中醫針灸申遺的成功,向世界表明中醫針灸是一個整體,它姓中醫名針灸,中醫和針灸不可分割。中醫針灸申遺成功,為中醫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

2012 年 8 月 23 日《人民日報》正式提出:“中醫要有文化自信”“對中醫來說,最重要的是‘傳承不泥古,發展不離宗’,而不是等待西方的認可

。”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2015 年 10 月 5 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發現了青蒿素獲得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同時,屠呦呦獲諾獎如一針醒腦劑,激發人民對中醫價值的重新認識。2015 年 10-11 月,以聚焦屠呦呦獲諾獎的冷思考為主題,《中醫有寶為啥“挖不出”》《誰束縛了中藥審批?》《民間中醫會不會絕代?》等文接連在《人民日報》刊登,直面中醫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015 年 12 月 23 日第 1 版《人民日報》刊登了《習近平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 60 週年賀信》,信中說:“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要做到這些,必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行,正如時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2017 年 2 月 24 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所說,“我們要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助力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四)新時代“岐黃之術”助力“一帶一路”與“健康中國”

2016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報》發表《中醫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文,提出中醫藥應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使沿線國家通過中醫藥這一獨特載體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增進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對我國更認同、更親近、更支持,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和民意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事業報道論述

第4家岐黃中醫學院在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掛牌,圖源:衛生廳

中國先後在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法國、新西蘭等 8 國成立了岐黃中醫學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逐漸出現了“中醫藥熱”的現象,中醫藥文化點亮了“新絲路”。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 183 個國家和地區。

在國際競爭能力中,“獨此一家”的中醫藥正成為我國最具原始創新潛力的資源寶庫,也成為國際競爭中的國家優勢。2016 年 2 月 27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刊登了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 年)》,《綱要》明確了未來 15 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是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同年 10 月 26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刊登《“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12 月 6 日我國首次就中醫藥發佈白皮書——《中國的中醫藥》,對中醫藥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其特點、國家政策與措施、傳承與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進行系統梳理和概述。12 月 8 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登。

2019 年 10 月 25 日全國中醫藥大會在北京召開,26 日《人民日報》第 1 版發表《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27 日又在第 1 版發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指出打造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以增加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正如人民網的一篇報道所說:“乘新時代春風,中醫藥振興發展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中醫藥文化自信是對中醫藥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認同,對中醫藥文化價值的堅定信念,對中醫藥文化發展前途的堅定信心,中醫藥文化自信是中醫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臨床自信的基礎。中醫藥文化自信已成為新時代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

檢視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日報》關於中醫藥報道,可以透視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軌跡和趨勢。

從中醫與西醫的關係來看,經歷了團結中醫、西醫學習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的發展歷程;從發展進程來看,中醫藥事業發展從提高中醫藥技術,到完善中醫藥制度法規,再到確立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發展脈絡,呈現出現代化、國際化、標準化、法制化的趨勢;中醫藥發展與國家政治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從貫徹醫療衛生方針的赤腳醫生制度,到助力“一帶一路”“健康中國”國家戰略,中醫藥發展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經驗。


摘自《中醫藥文化》2019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